一种抽油井多节虹吸式气锚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92649发布日期:2023-12-15 11:4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油井多节虹吸式气锚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气锚设备,具体为一种抽油井多节虹吸式气锚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油井是通过钻井方法钻成的孔眼,一般油井在钻达油层后,下入油层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油井水泥,以维护井壁和封闭油、气、水层,后按油田开发的要求用射孔枪射开油层,形成通道,下入油管,用适宜的诱流方法,将石油由油井井底上升到井口。

2、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油田采油过程中,通过抽油泵的作用,原油夹带着砂子及气体进入油管,气体的进入易造成抽油泵泵效降低,严重时造成气锁无法正常生产而砂子可造成抽油泵卡或地面流量计卡,气锁或卡泵都将造成重复作业、费用增加,而现有过滤设备结构较为固定,进而不便于进行功能结构的替换,进而导致部分功能结构受损时需进行设备整体的更换,进而容易造成使用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过滤设备实际多通过旋流效果进行砂粒的分离,通过此种方式无法防止较小颗粒度砂粒的残留,进而导致设备实际过滤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进行物料中气体和砂粒的过滤排除,同时能够便捷进行功能结构的替换,有效降低实际生产成本的一种抽油井多节虹吸式气锚及其使用方法。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抽油井多节虹吸式气锚,包括: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内部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内部贯穿有第一分离管,所述第一分离管底端螺纹连接有排框,所述排框底部转动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外表面套设有连动叶轮,所述排框内部底面等距转动连接有多个弹性限位辊,多个所述弹性限位辊一侧外表面之间嵌设有转管,所述转管内表壁固定连接有搅架,所述搅架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外管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部滑动嵌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分离管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导框;

3、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螺纹连接于第一导框顶端,所述第二外管底端插设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外管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内部顶面连通设置有过滤管;以及

4、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三外管,所述第三外管螺纹连接于密封框顶端,所述第三外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内部插设有第二分离管。

5、其中,其中一个所述弹性限位辊底端延伸至排框外部,且其中一个弹性限位辊底端固定连接有连动齿轮,所述连动齿轮和内齿圈啮合。

6、其中,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一内管内部和第一分离管内部连通。

7、其中,所述第一导框顶端插设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底端延伸至第一内管内部,所述第一输送管内部和第二输送管内部连通。

8、其中,所述过滤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抵框,所述第二外管内部插设有抵圈。

9、其中,所述第二内管内部顶面连通设置有导气管,所述第二内管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10、其中,所述排气管一端延伸至第三外管外部,所述排气管一端连通设置有延伸管。

11、其中,所述第三外管和第二内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条和隔条。

12、其中,所述第二分离管一侧外表面贯穿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延伸至第二内管上方。

13、一种抽油井多节虹吸式气锚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安装设置:通过第三外管于现有抽吸装置进行连接,进而将设备整体插入指定使用位置,直至延伸管完全没入液体中,此时通过控制启动现有抽吸装置,进而使现有抽吸装置产生的吸力通过连接管、第二分离管、第二内管和第三外管传递至过滤管内部,进而使吸力能够通过第二外管、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第一分离管和第一内管传递至第一内管内部;

15、s2、第一分离:在第一外管、第一内管、第一导向条、限位框和密封盖的位置限制下,进而使外界物料能够抽吸进入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之间,进而通过第一内管向第一分离管内部产生旋流效果,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粒将触碰第一分离管内壁后缓慢下滑,同时含有气体的液体将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逐渐输送至第二外管内部,同时在外界物料进入第一外管内部时,流动的物料能够通过连动叶轮带动内齿圈进行旋转,进而使旋转的内齿圈能够通过连动齿轮带动对应弹性限位辊进行旋转,进而使弹性限位辊能够带动转管进行旋转,进而使转管能够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进而使旋转的螺纹杆能够将密封盖移出限位框,进而使分离出的砂粒能够通过限位框排出;

16、s3、第二分离:注入第二外管内部的液体在抵框和抵圈的阻隔下,使流动液体无法直接冲击过滤管,同时能够降低液体流速,进而使过滤管能够充分进行液体中较小体积砂粒的过滤,同时过滤出的细小砂粒能够在抵圈的阻隔下逐渐沉积于第二外管内部底面;

17、s4、第三分离:通过过滤管的液体能够在第三外管、第二内管、第二导向条和隔条阻隔下能够有效注入第二分离管内部,进而在第二分离管内部产生旋流,进而进行气体和液体的分离,进而使液体能够沿第二分离管内壁逐渐流入连接管内部,进而被抽吸至现有抽吸装置内部,而分离出的气体导致导气管内部压力增大,进而通过导气管注入排气管,进而通过排气管和延伸管有效排出,进而使设备能够充分进行细小砂粒气体和液体的分离。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中,使用时,通过第三外管于现有抽吸装置进行连接,进而将设备整体有效插入指定使用位置,直至延伸管完全没入液体中,此时通过控制启动现有抽吸装置,进而使现有抽吸装置产生的吸力通过连接管、第二分离管、第二内管和第三外管有效传递至过滤管内部,进而使吸力能够通过第二外管、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第一分离管和第一内管有效传递至第一内管内部,进而在第一外管、第一内管、第一导向条、限位框和密封盖的位置限制下,进而使外界物料能够有效抽吸进入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之间,进而通过第一内管向第一分离管内部产生旋流效果,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粒将触碰第一分离管内壁后缓慢下滑,同时含有气体的液体将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逐渐输送至第二外管内部,同时在外界物料进入第一外管内部时,流动的物料能够通过连动叶轮有效带动内齿圈进行旋转,进而使旋转的内齿圈能够通过连动齿轮有效带动对应弹性限位辊进行旋转,进而使弹性限位辊能够有效带动转管进行旋转,进而使转管能够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进而使旋转的螺纹杆能够有效将密封盖移出限位框,进而使分离出的砂粒能够通过限位框排出,同时注入第二外管内部的液体在抵框和抵圈的阻隔下,使流动液体无法直接冲击过滤管,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液体流速,进而使过滤管能够充分进行液体中较小体积砂粒的过滤,同时过滤出的细小砂粒能够在抵圈的阻隔下逐渐沉积于第二外管内部底面,进而通过过滤管的液体能够在第三外管、第二内管、第二导向条和隔条阻隔下能够有效注入第二分离管内部,进而在第二分离管内部产生旋流,进而进行气体和液体的分离,进而使液体能够沿第二分离管内壁逐渐流入连接管内部,进而被抽吸至现有抽吸装置内部,而分离出的气体导致导气管内部压力增大,进而通过导气管注入排气管,进而通过排气管和延伸管有效排出,进而使设备能够充分进行细小砂粒气体和液体的分离,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同时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便捷进行相应功能部件的替换,进而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资源的浪费,进而有效降低实际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