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降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2101发布日期:2023-08-25 01:1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降尘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降尘车。


背景技术:

1、爆破作业时产生的大量粉尘,长时间漂浮于空中,造成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洒水的抑尘方式,但是洒水抑尘方式范围小、时间长、效果差。

2、公开号为cn1123166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抑尘车及控制方法,包括汽车底盘、风送式雾炮、空压机、充气水罐、喷射装置、电控箱。应用于露天矿山的爆破作业和矿石装载作业工况,可以自行至目标区域,进行打气增压、喷水,抑制扬尘的产生和扩散,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通过喷射装置短时间内产生大面积的水滴,覆盖爆破区域,在进行矿石装载作业时,通过风送式雾炮连续长时间喷射少量水雾,抑制矿石装载作业扬尘。但是此种多功能抑尘车喷射冲击力较强,喷射装置水流雾化不佳,水量需求大,易出现影响后续施工的问题,并且车辆体积庞大,不适合相对较小的通道类作业环境的抑尘,适应性较差。

3、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洒水抑尘设备用水量大以致于影响后续施工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降尘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节约设备用水量,提高装置的适应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降尘车,包括:

3、喷雾单元,所述喷雾单元包括罐体、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所述罐体能够容纳降尘用水,所述第一喷雾组件包括雾化喷头和第一连通管,所述所述雾化喷头利用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降尘用水相连通;所述第二喷雾组件包括喷嘴和第二连通管,所述喷嘴利用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降尘用水相连通;所述罐体与外部压力气源相连通,所述外部压力气源能够向所述罐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降尘气体;所述喷雾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组;

4、车辆单元,所述喷雾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单元上,所述车辆单元能够带动所述喷雾单元运动;所述第一喷雾组件和所述第二喷雾组件沿所述车辆单元的行驶方向排列。

5、优选地,所述第一喷雾组件还包括喷杆,所述喷杆固定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雾化喷头利用所述喷杆与所述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喷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车辆单元的行驶方向,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雾化喷头沿所述喷杆的轴线方向等间距均布。

6、优选地,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喷杆之间的角度能够调整。

7、优选地,所述喷嘴的纵向截面为四边形,沿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连通处至所述喷嘴出口的方向,所述喷嘴的纵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8、优选地,每一根所述第二连通管连接两个所述喷嘴;所述第二喷雾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喷雾组件沿垂直于所述车辆单元行驶的方向排列。

9、优选地,所述第二喷雾组件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伸缩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通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喷嘴相连,所述第一连杆利用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伸缩杆铰接,所述伸缩杆的长度能够调整。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均伸入所述罐体内。

11、优选地,所述外部压力气源利用加气管路与所述罐体相连通。

12、优选地,所述外部压力气源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利用所述加气管路向所述罐体通入所述降尘气体。

13、优选地,所述车辆单元包括汽车底盘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断轴取力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以及轴承箱总成,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汽车底盘的变速箱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断轴取力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轴分别与所述断轴取力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汽车底盘的后桥总成相连,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轴承箱总成相连,所述轴承箱总成与所述空压机传动相连。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降尘车,包括喷雾单元和车辆单元,喷雾单元利用罐体装载降尘用水,第一喷雾组件中,雾化喷头利用第一连通管与罐体相连通,第二喷雾组件中,喷嘴利用第二连通管与罐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向雾化喷头和喷嘴输送高压水源,降尘用水高速从细小、扁平的雾化喷头和喷嘴通过,从而使水雾化后喷出,雾化水充分与悬浮于空中的尘埃融合,达到抑尘效果,水雾化后再喷射节约了设备用水量,其中,外部压力气源输送的压力气体可选择压缩空气,保证罐体内的降尘用水顺利输出,供给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正常工作;车辆单元能够带动喷雾单元运动,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沿车辆长度方向排列,有利于节约设备占用空间,使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降尘车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通道类作业环境的抑尘,提高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雾组件还包括喷杆,所述喷杆固定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雾化喷头利用所述喷杆与所述第一连通管相连通,所述喷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车辆单元的行驶方向,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雾化喷头沿所述喷杆的轴线方向等间距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喷杆之间的角度能够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纵向截面为四边形,沿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连通处至所述喷嘴出口的方向,所述喷嘴的纵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第二连通管连接两个所述喷嘴;所述第二喷雾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喷雾组件沿垂直于所述车辆单元行驶的方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雾组件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伸缩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通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喷嘴相连,所述第一连杆利用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伸缩杆铰接,所述伸缩杆的长度能够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均伸入所述罐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压力气源利用加气管路与所述罐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压力气源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利用所述加气管路向所述罐体通入所述降尘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单元包括汽车底盘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断轴取力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以及轴承箱总成,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汽车底盘的变速箱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断轴取力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轴分别与所述断轴取力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汽车底盘的后桥总成相连,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轴承箱总成相连,所述轴承箱总成与所述空压机传动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隧道降尘车,包括喷雾单元和车辆单元,喷雾单元利用罐体装载降尘用水,雾化喷头利用第一连通管与罐体相连通,喷嘴利用第二连通管与罐体相连通,通过向雾化喷头和喷嘴输送高压水源,降尘用水高速从细小、扁平的雾化喷头和喷嘴通过,从而使水雾化后喷出,雾化水充分与悬浮于空中的尘埃融合,达到抑尘效果,水雾化后再喷射节约了设备用水量,其中,外部压力气源输送的压力气体可选择压缩空气,保证罐体内的降尘用水顺利输出;车辆单元能够带动喷雾单元运动,第一喷雾组件和第二喷雾组件沿车辆长度方向排列,有利于节约设备占用空间,使本技术的隧道降尘车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通道类作业环境的抑尘,提高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陈武平,黄东峰,陈天妮,廖飞鸿,汪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