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9499发布日期:2023-10-22 00:0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井工煤矿的各类巷道进行劈帮、炮掘工作面、巷道维修区域、扩巷等作业时,施工期间均会出现空顶情况,因此作业期间为确保安全,需要给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临时支护。

2、现有的临时支护装置一般采用液压式机载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液压式机载前探梁具有伸缩架、护顶梁和主臂等机构,主臂带动伸缩架使护顶梁向空顶方向延展,以对空顶区域进行临时支护。但是液压式机载前探梁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且整体支护设施体积较大,在井工煤矿的各类巷道中移动过于笨重,液压式机载前探梁伸展过程中空顶时间长,易产生冒顶、塌方等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装繁琐导致空顶时间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护装置,支护装置包括:固定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支护锚杆可拆卸连接;支撑部,支撑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部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支撑部的第二端具有安装空间,且安装空间的开口朝向支撑部的第一端设置,安装空间用于放置支撑板,支撑板能够对巷道的顶部进行支撑。

3、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位于第二段的同一侧,且第三段位于第一段的下方,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形成安装空间,第一段的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

4、进一步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三段与第一段之间,且位于第三段的远离第二段的一端,第一限位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避让位置和止挡位置,当第一限位件处于止挡位置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段配合以限制支撑板在安装空间的位置。

5、进一步地,第一段与第三段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一段的长度大于第三段的长度。

6、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连接杆和套筒,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护锚杆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套筒连接,第一段与套筒插接配合。

7、进一步地,套筒与第一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能够限制第一段相对套筒的位置。

8、进一步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一插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套筒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第一固定孔贯穿套筒,第一段上对应第一固定孔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插销插设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以限制第一段在套筒内的位置。

9、进一步地,第一段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多个第二固定孔沿第一段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0、进一步地,固定部还包括螺母,螺母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杆的远离套筒的一端,螺母与支护锚杆螺纹连接。

11、进一步地,固定部和支撑部形成一个支护单元,支护装置包括连杆和多个支护单元,多个支护单元并排间隔设置,连杆与多个支护单元的支撑部的第一端顺次穿设连接。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支护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其中,固定部安装在井工巷道顶部的靠近空顶区域最后一排的永久支护锚杆上,支撑部与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安装时先安装固定部,再连接支撑部,施工人员可以站在永久支护区域向空顶区域的支撑部内推入支撑板,以将支撑板由开口推入至安装空间内,利用支撑板提供临时支护。此种方式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为空顶区域快速提供临时支护,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21)、第二段(22)以及第三段(23),所述第一段(21)和所述第三段(23)位于所述第二段(22)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段(23)位于所述第一段(21)的下方,所述第一段(21)和所述第三段(23)之间形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段(21)的远离所述第二段(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24),所述第一限位件(24)设置在所述第三段(23)与所述第一段(21)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三段(23)的远离所述第二段(22)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件(24)具有相对设置的避让位置和止挡位置,当所述第一限位件(24)处于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4)与所述第二段(22)配合以限制所述支撑板(30)在所述安装空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21)与所述第三段(23)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段(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段(23)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包括连接杆(11)和套筒(12),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与所述支护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12)连接,所述第一段(21)与所述套筒(12)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与所述第一段(21)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4),所述第二限位件(14)能够限制所述第一段(21)相对所述套筒(12)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4)包括第一插销,所述套筒(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套筒(1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固定孔贯穿所述套筒(12),所述第一段(21)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插销插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以限制所述第一段(21)在所述套筒(12)内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2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沿所述第一段(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还包括螺母(13),所述螺母(1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1)的远离所述套筒(12)的一端,所述螺母(13)与所述支护锚杆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和所述支撑部(20)形成一个支护单元,所述支护装置包括连杆(40)和多个所述支护单元,多个所述支护单元并排间隔设置,所述连杆(40)与多个所述支护单元的支撑部(20)的第一端顺次穿设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护装置,支护装置包括:固定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支护锚杆可拆卸连接;支撑部,支撑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部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支撑部的第二端具有安装空间,且安装空间的开口朝向支撑部的第一端设置,安装空间用于放置支撑板,支撑板能够对巷道的顶部进行支撑。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装繁琐导致空顶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胡国建,王雪涛,钟小洪,陆刚,赵玉虎,魏肖,严浩铭,毕芮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