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3658发布日期:2023-09-20 16: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石油采油解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油田的井筒地层周边机械杂质有泥沙、结焦物、钙镁结垢物、铁细菌团块等物质,当出现了井下地层堵塞,出现油水井产能下降,出现油水井开发效率下降的问题。目前,常规解堵的方法有:一、化学法——酸化处理,注入大量的盐酸、氢氟酸或两者混合的酸液,对地层中的堵塞物进行溶蚀,使之剥离;但酸液进入地层会污染,同时会腐蚀管柱,酸液排到地面也会污染环境;二水力射流法,利用高压水流对地层冲刷,但此方法需要井下作业放入工具,耗时较长;以上的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通过开启或关闭液压阀时产生的水锤冲击,使得地层内堵塞物松动、剥离,并使近井地带的堵塞物排出到井筒,再由水流带上地面,达到解堵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补液池(1)、第一阀门(2)、补压模块(3)、检测控制模块(4)、液压工作台(5)、液压阀(6)、设备撬(7)、采油树(8)、污液池(9),在采油树(8)的一侧设有补液池(1),另一侧设有污液池(9),在采油树(8)的油套管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补压模块(3)的输出端,补压模块(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和第一阀门(2)连接到补液池(1);所述采油树(8)的油管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液压阀(6)的输入端,液压阀(6)的输出端通过管线和第二阀门(15)连接到污液池(9);所述补压模块(3)和液压阀(6)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检测控制模块(4)。

3、优选的,上述补压模块(3)采用三缸柱塞泵。

4、优选的,上述液压阀(6)采用耐冲击液压阀。

5、优选的,上述采油树(8)的下部连接套管(10)和油管(11),所述套管(10)的中下部设有一组以上的射孔(13),通过射孔(13)连通在目标地层(12)。

6、优选的,上述液压阀(6)包括阀体(6.1)、阀体法兰(6.2)、上阀体(6.3)、闸板(6.4)、液压缸(6.6)、缓冲弹簧(6.7)和连接杆(6.8),所述阀体(6.1)的两端分别设有阀体法兰(6.2),在阀体(6.1)的中部上侧设有上阀体(6.3),上阀体(6.3)内设有闸板(6.4)和连接杆(6.8),所述上阀体(6.3)的顶部设有液压缸(6.6),在液压缸(6.6)内设有缓冲弹簧(6.7)。

7、优选的,上述阀体(6.1)的中部下侧设有与闸板(6.4)相配合的闸板缓冲槽(6.5)。

8、优选的,上述连接杆(6.8)的顶部与液压缸(6.6)内的活塞(6.9)连接,所述连接杆(6.8)的中上部设有限位凸起(6.8.1),连接杆(6.8)的底端连接闸板(6.4)。

9、优选的,上述活塞(6.9)与液压缸(6.6)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6.7)。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开启连接在油管流程的液压阀,产生负水锤效应使井筒的井底产生强负压,使得地层内堵塞物松动、剥离,并使近井地带的堵塞物排出到井筒,再由水流带上地面;然后快速关闭液压阀,从而产生正水锤效应,对井筒内部产生振动作用,连续的关闭和开启液压阀,形成连续的抽吸、振动作用,直至排出污水变清,达到解堵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补液池(1)、第一阀门(2)、补压模块(3)、检测控制模块(4)、液压工作台(5)、液压阀(6)、设备撬(7)、采油树(8)、污液池(9),在采油树(8)的一侧设有补液池(1),另一侧设有污液池(9),在采油树(8)的油套管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补压模块(3)的输出端,补压模块(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和第一阀门(2)连接到补液池(1);所述采油树(8)的油管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液压阀(6)的输入端,液压阀(6)的输出端通过管线和第二阀门(15)连接到污液池(9);所述补压模块(3)和液压阀(6)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检测控制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补压模块(3)采用三缸柱塞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液压阀(6)采用耐冲击液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采油树(8)的下部连接套管(10)和油管(11),所述套管(10)的中下部设有一组以上的射孔(13),通过射孔(13)连通在目标地层(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液压阀(6)包括阀体(6.1)、阀体法兰(6.2)、上阀体(6.3)、闸板(6.4)、液压缸(6.6)、缓冲弹簧(6.7)和连接杆(6.8),所述阀体(6.1)的两端分别设有阀体法兰(6.2),在阀体(6.1)的中部上侧设有上阀体(6.3),上阀体(6.3)内设有闸板(6.4)和连接杆(6.8),所述上阀体(6.3)的顶部设有液压缸(6.6),在液压缸(6.6)内设有缓冲弹簧(6.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阀体(6.1)的中部下侧设有与闸板(6.4)相配合的闸板缓冲槽(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6.8)的顶部与液压缸(6.6)内的活塞(6.9)连接,所述连接杆(6.8)的中上部设有限位凸起(6.8.1),连接杆(6.8)的底端连接闸板(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活塞(6.9)与液压缸(6.6)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6.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油水井地面水锤解堵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在采油树的一侧设有补液池,另一侧设有污液池,在采油树的油套管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补压模块的输出端,补压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和第一阀门连接到补液池;采油树的油管出液口通过管道、液压阀和第二阀门连接到污液池;补压模块和液压阀的控制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检测控制模块。有益效果是:通过快速开启液压阀,产生负水锤效应使井筒的井底产生强负压,使得地层内堵塞物松动、剥离,并使堵塞物排出到井筒,再由水流带上地面;然后快速关闭液压阀,从而产生正水锤效应,对井筒内部产生振动作用,连续的重复关闭和开启液压阀,直至排出污水变清,达到解堵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柳宏斌,王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胜利油田金岛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