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7311发布日期:2023-09-23 21:2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盐岩造腔,尤其涉及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


背景技术:

1、地下储气利用地下多孔岩层或封闭洞穴储存燃气。是储存大量燃气较为经济和安全的方法。主要作用是调节燃气的季节供需不平衡,保证供气高峰的需要;使长距离输气管线和设备均衡运行,以提高管线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输气成本;在发生事故等紧急情况下保障供气;盐岩储气库的设计施工中,往往需要运用到盐岩储气库造腔模拟装置进行模拟测试,以保障可行性和可靠性,才得以制定下一步计划。

2、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473296.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盐岩储气库造腔模拟装置,它涉及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领域;腔体上端设置有生产套管,生产套管内插设有中心管,生产套管外部套设有表面套管;所述的中心管上连接有注水口和注油口;所述的中心管与生产套管之间形成环空,气罐通过气阀、第一压力表和管路与环空连接;所述的中心管上连接有第二压力表,中心管内设置有气水界面测量仪;所述的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和气水界面测量仪与计算机连接。该种造腔方法中心管在腔内水的喷射太近,当腔体形成一定大小以后就不容易喷不到较远的腔壁,溶盐速率变低导致造腔效率低,无法适用于实际生产。

3、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 200520016953.3的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喷射式造腔工具。虽然实现了喷头旋转造腔,但是造腔时在底部水流扰动较大溶腔速度快,在中上部的溶盐造腔效果随着扰动的较小而减慢,形成的腔体形态不够稳定,而且排量相对较小,造腔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可以实现盐岩高效造腔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泥浆管线、回卤管线以及其形成的回路上的若干阀门,所述注水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中心管;所述泥浆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部;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回流孔,且内部设有封堵装置;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设有喷射装置。

3、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伸缩机构、卡壁机构、密封机构和密封板。

4、进一步的,所述卡壁机构和密封机构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且中心均设有格板。

5、进一步的,所述喷射装置包括连接座、旋转机构、喷射头,所述喷射头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连接座上。

6、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外壳、旋转轴套和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套和外壳之间设置有所述旋转轴承。

7、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头水平横向设置,且数量为不少于2个。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正向循环时通过喷射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喷射头的360°全方位喷射,将中心管内的压力转化为旋流,增加中心管内水的喷射距离,增加腔内扰动提高溶盐速率,实现底部高效造腔;间隔替换反循环造腔,实现中、上部的高效造腔,形成的腔体腔体形态更加稳定,可有效实现盐岩高效造腔。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包括注水管线(1)、泥浆管线(2)、回卤管线(3)以及其形成的回路上的若干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线(1)和回卤管线(3)之间连接有中心管(4);所述泥浆管线(2)和回卤管线(3)之间连接有外管(5),所述外管(5)套设于所述中心管(4)的外部;所述中心管(4)上开设有回流孔(7),且内部设有封堵装置(6);所述中心管(4)的底部设有喷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6)包括伸缩机构(61)、卡壁机构(62)、密封机构(63)和密封板(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壁机构(62)和密封机构(63)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且中心均设有格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装置包括连接座(8)、旋转机构(9)、喷射头(10),所述喷射头(10)通过旋转机构(9)安装在连接座(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9)包括外壳(91)、旋转轴套(92)和旋转轴承(93),所述旋转轴套(92)和外壳(91)之间设置有所述旋转轴承(9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头(10)水平横向设置,且数量为不少于2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正反循环旋流喷射的超深岩盐造腔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泥浆管线、回卤管线以及其形成的回路上的若干阀门,所述注水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中心管;所述泥浆管线和回卤管线之间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部;所述中心管上开设有回流孔,且内部设有封堵装置;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设有喷射装置。本技术正向循环时通过喷射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喷射头的360°全方位喷射,将中心管内的压力转化为旋流,增加中心管内水的喷射距离,增加腔内扰动提高溶盐速率,实现底部高效造腔;间隔替换反循环造腔,实现中、上部的高效造腔,形成的腔体形态更加稳定,可有效实现盐岩高效造腔。

技术研发人员:侯秉仁,李志强,王德,于长富,白云勃,刘浩林,张爱堂,李江雄,赵岩,牛耀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燃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