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8958发布日期:2023-09-16 19:2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地下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地下工程施工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管廊工程、地铁工程及地下隧道工程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城市整体规划水平的提升,因此地下结构工程已经逐步进入人们视野范围内。由于施工条件的复杂,许多地下结构处于竖向悬臂状态,施工难度较大,且整个支撑系统搭建繁琐,施工效率底下。然后地下工程往往为保障类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短,施工任务艰巨,因此如何提高施工效率,解决该类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实用新型就是旨在解决该类问题,创新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将桁架架体模块化,使安装便利且可以进行拆卸重复使用,并增加了高度调节模块,增加高度的可调范围,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支撑接管搭建繁琐且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包括桁架架体、高度调节模块、钢管和轨道;所述桁架架体通过高度调节模块排列在轨道上;所述桁架架体之间通过钢管进行稳定连接;所述桁架架体包括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所述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左侧设有模板固定块;所述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的右侧设有桁架间连接块;所述钢管放置于桁架间连接块上,且通过扣件连接;所述第二桁架架体下端连接有高度调节模块;所述高度调节模块下端与轨道连接。

4、优选的,所述桁架架体包括支撑杆和加固杆;所述第一桁架架体的支撑杆上下两端设有单元连接块;所述第二桁架架体的支撑杆上端设有单元连接块;所述单元连接块上设有螺旋孔;所述螺旋孔与所述高强螺栓相匹配。

5、优选的,所述桁架架体由支撑杆和固定杆焊接固定连接而成。

6、优选的,所述桁架间连接块垂直于桁架架体的支撑杆;

7、优选的,第二桁架架体通过连接不同数量的所述第一桁架架体来改变桁架架体的整体高度。

8、优选的,所述第二桁架架体下端设有槽口;所述第二桁架架体通过槽口与高度调节模块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模块包括螺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设有卡槽,槽口向下,且所述卡槽的内壁尺寸与轨道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桁架架体通过高度调节模块与所述轨道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架体的上下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桁架架体为上窄下宽的结构;所述第二桁架架体上侧宽度与第一桁架架体的宽度相同。

10、优选的,所述轨道为工字钢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多个螺纹槽;所述轨道与高度调节模块通过螺栓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模板固定块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固定侧向模板;所述模板固定块与侧向模板通过螺栓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通过搭建已提前焊接好的桁架架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拆卸后可重复使用。

14、2、该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通过将桁架架体模块化,且增加高度调节模块,增加了高度调节的范围,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架体(1)、高度调节模块(6)、钢管(7)和轨道(8);所述桁架架体(1)通过高度调节模块(6)排列在轨道(8)上;所述桁架架体(1)之间通过钢管(7)进行稳定连接;所述桁架架体(1)包括第一桁架架体(2)和第二桁架架体(3);所述第一桁架架体(2)和第二桁架架体(3)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架体(2)和第二桁架架体(3)左侧设有模板固定块(4);所述第一桁架架体(2)和第二桁架架体(3)的右侧设有桁架间连接块(5);所述钢管(7)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桁架间连接块(5)上,且通过扣件连接;所述第二桁架架体(3)下端连接有高度调节模块(6);所述高度调节模块(6)下端与轨道(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架体(1)包括支撑杆(13)和加固杆(14);所述第一桁架架体(2)的支撑杆(13)上下两端设有单元连接块(9);所述第二桁架架体(3)的支撑杆(13)上端设有单元连接块(9);所述单元连接块(9)上设有螺旋孔;所述螺旋孔与所述高强螺栓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架体(1)由支撑杆(13)和加固杆(14)焊接固定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间连接块(5)垂直于桁架架体(1)的支撑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第二桁架架体(3)通过连接不同数量的所述第一桁架架体(2)来改变桁架架体(1)的整体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桁架架体(3)下端设有槽口(10);所述第二桁架架体(3)通过槽口(10)与高度调节模块(6)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模块(6)包括螺杆(11)和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下端设有卡槽,槽口向下,且所述卡槽的内壁尺寸与轨道(8)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桁架架体(3)通过高度调节模块(6)与所述轨道(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架体(2)的上下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桁架架体(3)为上窄下宽的结构;所述第二桁架架体(3)上侧宽度与第一桁架架体(2)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8)为工字钢轨道;所述轨道(8)上设有多个螺纹槽;所述轨道(8)与高度调节模块(6)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固定块(4)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模板固定块(4)通过螺栓与侧向模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纵向悬臂桁架支撑台车,包括桁架架体、高度调节模块、钢管和轨道;所述桁架架体通过高度调节模块排列在轨道上;所述桁架架体之间通过钢管进行稳定连接;所述桁架架体包括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所述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左侧设有模板固定块;所述第一桁架架体和第二桁架架体的右侧设有桁架间连接块;所述钢管放置于桁架间连接块上;所述第二桁架架体下端连接有高度调节模块;所述高度调节模块下端与轨道连接。本技术通过将桁架架体模块化,安装方便,可反复使用,且安装了高度调节模块,增加了整体的高度的可调节范围,可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赵海峰,史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