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4468发布日期:2023-10-14 20:5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不断消耗,矿井开采条件也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由于开掘设备的掘进效率加快,对于矿井巷道支护的成型速度和成型后强度要求都随之提高,注浆法是将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地基的裂缝或孔隙中,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方法。注浆的目的是防渗、堵漏、加固和纠正建筑物偏斜。

2、现有的注浆加固方式在对巷道注入固化浆液时,底部缺少承托结构,由于开采中的矿井巷道支撑性不够稳定,支护强度较差,在注浆加固过程中易出现塌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注浆加固方式在对巷道注入固化浆液时,底部缺少承托结构,由于开采中的矿井巷道支撑性不够稳定,支护强度较差,在注浆加固过程中易出现塌陷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包括,

4、注浆机构,其包括巷道组件,所述巷道组件的上方活动设置有注浆组件;

5、拱顶机构,其包括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活动设置在巷道组件内部,支撑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注浆组件向巷道插入,对其内部腔体缝隙进行填充,同时通过移动组件可以调整支撑组件的位置,便于使得支撑组件和注浆组件对应。

7、可选的,所述注浆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巷道组件顶部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护层可以对安装板进行保护。

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设置有两组,连接头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连接孔,将安装板与钻机相连。

11、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注浆导管,且注浆导管呈环形均匀设置有多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胶结材料配制成浆液,注入注浆导管内,并通过注浆导管注入松散含砂或含水地层。

13、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巷道组件内壁之间的支撑拱,支撑拱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拱为拱形结构,贴合于巷道内壁。

15、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之间的固定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固定腔通过两侧的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17、可选的,所述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且双头电机设置有两组,双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双头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

19、可选的,一组所述的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辊,且主动辊设置有两组,另一组所述的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辊,且传动辊设置有两组,主动辊和传动辊的外壁均套装有传动履带,且传动履带活动设置在安装槽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动辊和传动辊同时转动,带动传动履带转动,使得支撑组件向前移动,便于与注浆组件相对应。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通过启动固定腔内设置的双头电机,使得两组的双头电机启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主动辊和传动辊同时转动,且由于传动履带套装在主动辊和传动辊上,使得传动履带开始转动,使得支撑组件开始向前移动,随着注浆组件注浆位置的改变,支撑组件可以进行相对应的移动,便于对注浆导管进行支撑,使得增加了底部的承托结构,支护强度较好,避免在注浆加固过程中易出现塌陷。



技术特征:

1.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组件(102)包括活动设置在巷道组件(101)顶部的安装板(1021),安装板(10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层(10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022),且连接头(1022)设置有两组,连接头(1022)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孔(10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注浆导管(1024),且注浆导管(1024)呈环形均匀设置有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1)包括活动设置在巷道组件(101)内壁之间的支撑拱(2011),支撑拱(2011)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20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1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2013),且安装槽(2013)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20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2012)之间的固定腔(20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2021)内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2022),且双头电机(2022)设置有两组,双头电机(2022)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的转动杆(2023)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辊(2024),且主动辊(2024)设置有两组,另一组所述的转动杆(2023)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辊(2026),且传动辊(2026)设置有两组,主动辊(2024)和传动辊(2026)的外壁均套装有传动履带(2025),且传动履带(2025)活动设置在安装槽(2013)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对巷道注入固化浆液时,底部缺少承托结构,支护强度较差的问题。一种巷道内壁注浆加固结构,包括注浆机构,其包括巷道组件,巷道组件的上方活动设置有注浆组件;拱顶机构,其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通过启动固定腔内设置的双头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主动辊和传动辊同时转动,且由于传动履带套装在主动辊和传动辊上,使得传动履带开始转动,使得支撑组件开始向前移动,随着注浆组件注浆位置的改变,支撑组件可以进行相对应的移动,便于对注浆导管进行支撑,使得增加了底部的承托结构,支护强度较好,避免在注浆加固过程中易出现塌陷。

技术研发人员:安彦海,袁丁,屈飞,薛鹏林,张忠,刘振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友众煤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