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9063发布日期:2024-03-22 10:12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尤其涉及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


背景技术:

1、自从旋挖钻机发明以来,由于其具有适用性广、效率高、环保等优势,旋挖机得到飞速发展,短短二十年以来,旋挖钻规格越做越大,配套的钻具螺旋钻、捞砂斗、筒钻等。钻具上安装截齿可以钻取土层及较软的岩层,当需钻较硬的岩层时则需要将截齿换成硬度更高的合金牙轮钻齿,但是这些钻具均是将土层或岩层钻成碎块,然后由捞砂斗从孔中捞出。这些钻具都是用于平地或坡度较小的(坡度在30度以内)的坡上钻孔,当坡度较大时甚至陡坡时(比较坡度在60-70度),则常规钻具不能直接在陡坡上钻孔(因为在陡坡上钻孔时会滑钻,无法定位准确);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新的定位导向钻筒实现在陡坡上钻孔形成平台,形成平台后再采用常规钻筒钻进,从而可以扩大旋挖钻机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通过钻杆以及辅助钻头,使得其在钻筒内形成钻孔平台,同时形成预先引导定位件,确保钻孔中,筒体的垂直,避免倾斜。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用于斜坡钻岩,包括,

4、筒体,所述筒体顶部与钻机连接,所述筒体内形成装配腔,所述装配腔底部形成若干个钻头,若干个钻头之间形成投影面积大于筒体厚度的钻岩区域;

5、钻杆,所述钻杆装配于所述装配腔内,且伸出装配腔形成筒体在斜坡施工时的预先引导定位件;

6、所述装配腔与钻杆之间,设置若干的辅助钻头,所述钻头工作时,带动辅助钻头形成圆形钻孔面,若干个辅助钻头与预先引导定位件形成钻孔平台;

7、所述钻杆外周局部沿外周凸起,形成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沿钻杆外周形成钻岩轨迹,所述钻岩轨迹至少沿钻杆外周设置一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肋板形成朝下的引导面,且所述钻杆轨迹形成从上至下的钻岩轨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肋板呈螺旋状分布于所述钻杆上,且螺旋间距为30cm-35c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钻杆伸出装配腔的部分设有所述第一肋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沿所述螺旋状方向同向旋转,倾斜设置于所述筒体外壁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杆远离筒体的一端至少设置5个与钻杆倾斜的辅助钻头,所述辅助钻头沿钻杆中线对称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杆端部为四方体结构,所述协助钻头沿所述四方体结构的外周呈扩散式与钻杆焊接装配。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装配盖板,所述装配盖板上设置若干的镂空结构,形成若干大小不同的让位空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盖板朝下延伸形成装配部,所述钻杆装配于所述装配部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部朝向筒体内壁延伸,形成十字形的装配杆,所述装配杆上设置有若干辅助钻齿,若干所述辅助钻齿等距倾斜设置于十字形的装配杆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进行斜坡施工,比如考虑在45°及以内斜坡上直径用导向定位钻筒钻孔,利用定位钻杆在45°斜坡钻孔时钻杆先钻进斜坡约1.0m钻筒外壁才开始钻斜坡,此时钻杆已钻进斜坡1m,可以很好地起到定位钻筒的作用,防止钻筒滑钻;

19、使用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钻筒接触斜坡时,先由钻筒底的钻齿钻在孔顶上切割斜坡,随着钻杆及钻筒的逐渐钻进,钻筒使得钻孔半径范围内的岩石与钻孔半径外的岩分割出来,当钻筒钻进0.5m后第二肋板上的辅助钻齿开始在钻孔半径范围内整体切割斜坡,将钻孔半径内已分割的岩石扫平,直到将整个钻筒范围内的斜坡钻成完整的钻孔平台。

20、再次,当斜坡大于45°时钻杆嵌入斜坡长度减少,钻杆稳定钻筒的效果降低,此时则分两次钻进形成钻孔平台,即先在植桩孔上方先钻成一个台阶,然后再一次在植桩孔位置钻孔形成另一个台阶。这样,可以利用保证第二次钻进时钻杆可以先嵌入岩石中1m以上,即达到稳定钻筒的效果后再钻取钻孔平台。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用于斜坡钻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形成朝下的引导面,且所述钻杆轨迹形成从上至下的钻岩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呈螺旋状分布于所述钻杆上,且螺旋间距为30cm-3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至少钻杆伸出装配腔的部分设有所述第一肋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沿所述螺旋状方向同向旋转,倾斜设置于所述筒体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远离筒体的一端至少设置5个与钻杆倾斜的辅助钻头,所述辅助钻头沿钻杆中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端部为四方体结构,所述辅助钻头沿所述四方体结构的外周呈扩散式与钻杆焊接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装配盖板,所述装配盖板上设置若干的镂空结构,形成若干大小不同的让位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盖板朝下延伸形成装配部,所述钻杆装配于所述装配部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朝向筒体内壁延伸,形成十字形的装配杆,所述装配杆上设置有若干辅助钻齿,若干所述辅助钻齿等距倾斜设置于十字形的装配杆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向定位旋转钻筒,用于斜坡钻岩,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与钻机连接,所述筒体内形成装配腔,所述装配腔底部形成若干个钻头,若干个钻头之间形成投影面积大于筒体厚度的钻岩区域;钻杆,所述钻杆装配于所述装配腔内,且伸出装配腔形成筒体在斜坡施工时的预先引导定位件;所述装配腔与钻杆之间,设置若干的辅助钻头,所述钻头工作时,带动辅助钻头形成圆形钻孔面,若干个辅助钻头与预先引导定位件形成钻孔平台;所述钻杆外周局部沿外周凸起,形成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沿钻杆外周形成钻岩轨迹,所述钻岩轨迹至少沿钻杆外周设置一圈。本技术通过钻头和辅助钻头等,确保了在斜岩上钻孔时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时亮,施磊杰,苏爱俊,肖泽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