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域人工港建筑及矿物底采的方法

文档序号:9292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浅海域人工港建筑及矿物底采的方法
本方法是一项建筑人工港用以开采浅海域地下矿藏的技术方案,本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建立浅海域人工港,用隧道方法直入地下矿层,在开采矿物的同时,排卸的废弃物用于建筑人工港。本方法所称浅海域,是指水深不超过千米的海域。本方法包含有上钻式和底钻式两种施工方法。上钻式是首先立设隧道管体,周围堆积土石体,进而沿隧道管体向下开辟隧道,直入矿田,采出的矿物由此港转运,废物倾之扩建人工港。底钻式是先从陆地开辟隧道直入矿田,然后钻透海底与人工港隧道管体相接,矿物由出口转运,废物倾之扩建人工港。同样,本方法也适用开辟穿海底的工程上作为通气孔。
1图为浅海域人工港建筑程序图。1)图示,处于漂浮状的隧道管体被拖曳至开发地,此管体是有一般承压能力的壳体,内外壳之间建有钢网,内壳是可拆卸的模壳,其内有各向可拆卸的支撑和加固,两端及中间有可拆卸的堵头盖,上端置有注水阀门。当浮力不足时,可增加吊挂浮体。2)图示,管体内注入海水后,底座端沉向海底,在浮漂吊挂配合下,稳妥的座到选定的海底位置上。3)图示,在管体的周围堆卸隔水性强的土石方,一直堆至水面以上。4)图示,排降管体内的水位,在内外壳间的钢筋网中浇注混凝土,筑成钢筋混凝土壳体。5)图示,拆除内腔的支撑和模壳,修平内壁,地下工程机械由此开始向地下施工,排卸物倾之扩建着人工港。塑性土层用挤洞机械,岩石层用岩工机械。6)图示,排卸口的结构形式,1是强力牵引机车,2是弯道体,如此逐渐的扩建着人工港。随着在扩大的人工港上,相继可建起完善的港务建筑,城市建筑,多条通地下的隧洞建筑,以及水下壳体建筑等。
本方法自人工港奠基起来以后,向地下开采矿物的工程就开始,按设计向矿层凿进。属固体矿,采用《全能坡度固体矿洞采法》。属流体矿,采用《流体矿地下开采法》,与人工港衔接起来,人工港将成为地下矿物转运港(站)地下交通的枢纽站,海运停泊港,空运起落场,地下建筑通气孔。
权利要求
本方法是一项建筑人工港用以开采浅海域地下矿藏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开辟穿海底的工程上。本方法发明的特征是用人造的隧道管体竖之选定的海底位置上,周围堆积起密实性强的土石体形成奠基的人工港,隧道管体浇注成钢筋混凝土壳体后,以此做出入口向地下矿田凿进,在开辟地下工程的同时,把人工港扩建成一个多功能的枢纽港。
专利摘要
浅海域人工港及矿物底采的方法。是一项开发浅海域地下矿藏,同时扩建人工港的技术方案。其方法是用人造的隧道管体竖之选定的海底位置上,周围堆积起密实性强的土石体,奠基成人工港,由此隧道管体开始,使用地下工程机械,向矿田开辟隧道工程,废物倾之扩建人工港,矿物由此港转运。
文档编号E02B3/18GK85105376SQ85105376
公开日1986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85年7月11日
发明者李仁田 申请人:李仁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