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采工作面金属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6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普采工作面金属背板的制作方法
金属背板属于在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与金属铰接顶梁配合使用,形成整体支护的连接护顶装置。
目前普采工作面一般均采用金属支柱(摩擦式或单体液压式)与交接顶梁配合使用支护顶板。用木背板护顶(划背顶板)不仅坑木耗量大(约占工作面消耗量的80%以上)强度不高,而且是搭在相邻顶梁之上,只能护顶,起不到拉固作用,各排梁之间互不相关。当局部来压时往往由于木背板被压坏造成支架歪扭而发生冒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整体支护”,即用连接件,通过活位锁卡与钢管(或钢筋、钢丝绳)沿倾斜把支柱连接起来,使整个工作面的支架形成一个整体。对防止冒顶事故起到了较好作用(详见《煤炭科学技术》,1984,№5,53——55)但其仍用木料背顶,且该连接装置的安装、回收费时费力。为克服这些缺陷而研制出了金属背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金属背板替代木背板,并通过背板上的锚链和锚锁的柔性连接使各排顶梁之间形成整体支护,以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把金属背板套骑或跨骑在金属铰接顶梁之上。背板与顶梁垂直,形成了象机翼似的伸向顶梁两侧的护顶装置。
背板是跨骑在顶梁之上的。背板中部与顶梁接触处设计的强度大。在背板中部与梁接触面的两侧设有两个梯形筋(1)。背板两端分别设有锚链((2)为栓锚链的孔)和锚锁,锚锁是由十字形孔(3)和带缺口的锁肖所组成。由于在施工中,很难把背板安装成笔直的一条线,故把背板中部的两个筋设计成园弧状,这样可使其在梁上向左、右各转动一定角度,以便调节。
金属背板由铸钢或优质可锻铸铁铸造而成。
通过计算背板可承受10吨以上的均布载荷。但考虑到背板与梁的接触面不可能是理想平面,取安全系数为0.7,则仍可承受7吨以上的载荷。支护强度可达88吨/平方米。由于金属背板采用了梭形断面,明显地增加了它们的承压能力。
采用金属背板可有以下好处(1)由于金属背板的机械强度比木质背板大数十倍,且背板与铰接顶梁连成一个网状支护整体。增加了支架的稳定性,从而能有效的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安全生产。
(2)以金属代替木材。金属背板复用率高可达每月30次。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矿井按工作面坑木定额为40立方米/万吨计算,去掉20%的特殊支架消耗量,每年仍可节约坑木3200立方米。
(3)可节约大量的电锯工和运料工工时。
图1至图4为背板的零件图和示意图。
图1是背板主体;图2是锁肖;图3是锚链;图4为锚锁的开启状态和锁固状态示意图。图5为齐梁齐柱支护方式金属背板使用方法示意图。图6为普采工作面通常采用的齐柱交错顶梁支护方式金属背板使用方法示意图。
权利要求
1.一种普采工作面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金属背板之间有柔性连接装置。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背板的柔性连接装置为锚锁和锚链。
3.按权利要求
2所述的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锚锁有由十字形孔和带缺口的锁肖。
4.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背板中部与梁接触面的两侧没有两个梯形筋。
5.按权利要求
4所述的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背板中部的梯形筋呈园弧状。
6.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金属背板垂直顶梁的纵向断面呈梭形。
专利摘要
煤矿普采工作面金属背板属于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与铰接顶梁配合使用形成整体支护的连接装置。这种装置的主要特征就是用一种金属背板替代木背板,并通过金属背板上的锚链和锚锁的柔性连接使整个工作面形成网状整体支护这种装置不仅可大量节约木材,且能有效地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煤炭生产。
文档编号E21D23/00GK85200574SQ85200574
公开日1986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5日
发明者王志远 申请人: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三矿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