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径缝管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185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直径缝管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巷和其它地下工程需要支护用的小直径缝管锚杆,是具有独特力学性能的予应力全长锚固的新型锚杆。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缝管锚杆均为杆体外径φ40mm以上大直径缝管锚杆,钢材消耗量较大。在当前钢材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寻求降低钢材消耗,减少锚杆杆体直径是节约钢材的重要途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该实用新型就是通过以下构思实现了小直径缝管锚杆的制做。
小直径缝管锚杆是由杆体、托盘和挡圈组成。杆体由钢板或带钢冷滚拔而成的缝管和圆钢弯曲成环形挡圈焊接而成,杆体外径为26~38mm,杆体壁厚为2~2.5mm。托盘断面成碟形,可采用钢板冷冲压而成。
这种小直径缝管锚杆,可借助外力将锚杆推入小于锚杆外径的钻孔内,并使托盘紧紧地压在孔周围的岩石表面上,锚杆全长与孔壁接触。利用“径差”迫使锚杆在锚孔内压缩,使锚杆与孔壁产生摩擦阻力,由于锚杆具有弹性,从而对孔壁产生径向压力,加上锚杆托盘的承托力,使巷道围岩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达到主动加固围岩阻止围岩移动并使之稳定的目的。
该小直径缝管锚杆具有大直径(φ39mm以上)缝管锚杆同样的结构型式。同样的力学特性和同样的支护性能,不同之处是能节省钢材、降低售价及提高施工效率。
小直径缝管锚杆与大直径缝管锚杆相比,每套节省钢材1.6kg,即节约34%。销售价降低14%。当用φ30mm小直径凿岩钻头打眼可使打眼效率提高一倍。如果加上因锚杆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而少付出的运输、搬运、存储等费用,所得效益无疑更高。


图1为小直径缝管锚杆剖示图挡圈1、托盘2、杆体3。
现参照附图来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通过叙述将有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直径缝管锚杆,利用杆体(3)的弹性张力,对孔壁的全长产生径向压力和杆体与孔壁的摩擦力,加上端部托盘(2)的承托力,使围岩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从而达到加固围岩和稳定围岩的支护目的。
该锚杆体(3)可用A,钢板,厚为2.5mm卷制而成外径φ31mm、长为1600mm,沿轴向全长,开有一条9~11mm宽的缝口。杆体(3)前端50mm长呈锥形,以利安装。杆体后端,焊有φ6.5mm钢条制成的环形挡圈(1),用以支承托盘(2)。
该托盘(2)是用≥4mm厚的钢板冲压成式,为120×120mm的正方形,其中有一直径为90mm,高度为16mm的凸台,以提高其强度。盘的中心,冲有大于杆体(3)外径2mm的园孔,以便套于杆体之上,托盘(2)应能在杆体(3)上自由移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上述小直径缝管锚杆的材料及工艺过程不只局限以上内容,对可达到相同力学特性和同样支护性能的小直径缝管锚杆都适用。
权利要求1.一种小直径缝管锚杆,由杆体(3)、托盘(2)和挡圈(1)组成,其特征在于杆体(3)外径为26~38mm,杆体壁厚为2~2.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缝管锚杆,其特征在于杆体(3)上缝宽为9~11mm,杆体(3)长度在两米以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缝管锚杆,其特征在于托盘(2)为正方形,其中心有一直径为90mm、高度为16mm的凸台。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煤矿井巷和其它地下工程需要支护用的小直径缝管锚杆,由杆体、托盘、挡圈组成。其力学性能优良、支护原理先进。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原材料。不但锚固力大、且于安装完毕之后即能承载。用于动压大或围岩破碎等不良环境,更能显示出安全可靠的支护效果。可广泛用于煤炭、冶金、铁道、水电、军工等部门的开挖工程。
文档编号E21D21/00GK2036572SQ8821513
公开日1989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25日
发明者王昌清, 张继良, 梁栱辰, 孙宜镛 申请人:鹤壁矿务局科研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