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钻井施工用电(气)动吊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36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油钻井施工用电(气)动吊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石油钻井施工用的吊起、放下钻杆、套管的电(气)动工具。
现有中国各石油钻井队普遍使用的吊卡,是由钻工在露天高空手动操作的,体力消耗大,有损于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人力高空操作,由电(气)制动可遥控的自动吊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目前钻井队普遍使用的开环式手动吊卡上安装电(气)制动机构,使其具有多功能、遥控的自动吊卡。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详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运动原理及装配方法。


图1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安装位置图。参看
图1螺杆(2)具有左旋或右旋两段螺纹,分别与两个蜗轮(3)、(12)构成传动付装于壳体(1),它们被用螺栓(10)固定在吊卡本体(6)上端面一侧;蜗轮的方形轴头上安装有短拨杆(4)和长拨杆(11);拨杆(4)的一端绞联有连杆(5),连杆的另一端绞联焊在吊卡活门(9)上的推杆(7);当蜗杆(2)被马达带动旋转时,传动蜗轮(3)和(12),长、短拨杆(11)、(4)同时作水平摆动;短拨杆(4)摆动时,借助连杆(5)推(拉)推杆(7)也作同步摆动,于是吊卡的活动门以肖轴(8)为中心旋转,关上或打开门,使吊卡开环或收环,进行起吊作业。
同理长拨杆(11)由蜗轮(12)带着摆动时,其长端把位于吊卡本体中心的钻杆、套管推出,使与吊卡离开,短端则拉紧或放松弹簧(13),使锁紧保险锁肖(14)开闭。
参看图2皮带轮(15)装固在钻机大钩(18)的上端轴颈上,它与皮带轮(16)构成传动付;当装在大钩壳体上的马达(17)转动时皮带轮(15)即旋转带动大钩(18)作360°旋转,从而使悬挂在大钩两侧的吊环(19)推着吊卡向活门对着被吊物的方向转过去,把钻杆或套管收进吊环的中心。
吊卡活门运动的动力由固定在吊环(19)上的电(气)马达(20)通过软轴(21)联结到蜗轮传动付蜗杆的轴颈提供。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任何规格的手动开环式吊卡改装成自动吊卡,进行远距离遥控。是动力大钳、钻杆排放机械化不可缺少的配套工具,可使钻工免除冬季高空作业之苦,它的结构设计保持了手动开环式吊卡形体小、简单而安全的力学结构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必进行整体的复杂力学试验,而这种试验费时费钱、程序繁浩。容易通过安全部门的检测许可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石油钻井施工用电(气)动吊卡,其特征为利用手动开环式吊卡本体改装,保持了手动吊卡的力学结构特点;吊卡的自动转向机构,安装在钻机大钩上部轴颈部位使大钩获得旋转功能带动吊卡找向;吊卡的自动开活门、关活门机构,装在手动吊卡本体上端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施工用电(气)动吊卡。它的电(气)动机构,由一个固定在钻机大钩顶端轴颈部位的传动副,和一个固定在现场普遍用的手动开环式吊卡本体上能自锁的传动副共同组成,电(气)马达分装在大钩壳体和一侧吊环上,通过软轴,皮带提供吊卡的自动开、合活门和旋转运动的动力,不需人力操作,可以自动遥控操作。
文档编号E21B19/00GK2111358SQ91229690
公开日1992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3日
发明者董芒德 申请人:董芒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