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式油气井套管承托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18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扶正式油气井套管承托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油、气井套管承托环,特别是一种带有扶正环形锥体和焊接坡口的油、气井套管承托环。它适用于各种油、气井各种情况下井口的焊装。
现有的油、气井井口各种情况下焊装所用的承托环,都是由两块对称的环型钢环组合而成。这种承托环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由于一些原因使油、气井两层套管不同心,即里层套管不居中,因此,在焊装井口时采用现有的未带扶正结构的承托环,常常出现井口安装困难及井口焊偏;其二,现有的承托环由于未有供焊接用的焊接坡口,所以易造成焊接质量差、速度慢等问题,经常影响联合作业的钻井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油、气井套管承托环,它能够方便地扶正被承托套管,并且带有容易焊接的坡口,以提高井口的焊装速度和安装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原承托环的基础上稍微加厚,利用加厚部分制造一个用于扶正的环形锥体结构,环形锥体与承托环体连接处的外圈留有一个台面,用来承托套管重量,两分体对接面的上边缘和外边缘分别做有坡面,两分体对接后坡面就形成供焊接用的坡口。在焊装井口时,把两分体扣合在被承托套管本体上,慢慢下放套管使之全部重量坐于承托环上,然后把所有需焊接的地方焊接起来,以达到承托与密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原承托环的基础上稍微增加厚度与制做一个用于扶正的环形锥体结构和几个供焊接的坡口,所以结构特别简单;同时由于提供了扶正环形锥体和焊接坡口,给焊装井口带来了方便,使用本承托环可提高井口的焊装质量与速度。
本扶正式油、气井套管承托环由两分体组合而成,且两分体为对称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分体中其中一分体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分体对合后的整体俯视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
图1、图2、图3,一种扶正式油气井套管承托环,由两件对称的半园环体[4]对合组成,其特征在于半园环体[4]下部为一半环形锥体[6],对合形成的承托环上有供焊接用的坡口[7]与坡口[8],承托环上的环形锥体和园环体为同轴等内径体,且环形锥体与园环体连接处的锥底外径小于园环体的外径,能形成供承托负荷用的环形台面[5]。两半园环体[4]对合时,两个对接面[2]的外边缘和上边缘分别由坡面[1]与坡面[3]组成供焊接用的两个坡口[7]与两个坡口[8],供焊接用的坡口[7]与坡口[8]的深度分别在4毫米至15毫米之间,坡口角度分别在40度至80度之间,以保证井口的焊装速度与质量。
焊装井口时,首先将一件承托环分体扣在被承托套管的本体上,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扣上另一件(也可把两件承托环同时扣上),扣好后,慢慢下放被承托的套管(如被承托套管不居中,在套管下放中本承托环就可把里层套管扶正)直至套管的全部重量都被承托环承托住为止,然后把需要焊接的地方全都焊牢,至此,井口焊装完毕。
权利要求1.一种扶正式油气井套管承托环,由两件对称的半园环体[4]对合组成,其特征在于半园环体[4]下部为一半环形锥体[6],对合后形成的承托环上有供焊接用的坡口[7]与坡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托环,其特征在于环形锥体和园环体为同轴等内径体,且环形锥体和园环体连接处的锥底外径小于园环体的外径,能形成供承托负荷用的环形台面[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托环,其特征在于两件半园环体[4]对合时,两个对接面[2]的外边缘和上边缘分别由坡面[1]与坡面[3]组成供焊接用的两个坡口[7]与两个坡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易焊装的扶正式油、气井套管承托环。该承托环的主要特点是承托环体上有起扶正作用的环形锥体和供焊接的坡口。该承托环适用于各种油、气井中间和完井井口的焊装,使用该承托环,可提高井口的焊装速度与质量。
文档编号E21B17/00GK2112000SQ9221107
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9日
发明者任中启, 李家庆, 马桂荣, 曹文学 申请人: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总公司钻井三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