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405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中应用的井口设备,是一种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
通常使用的井口装置,采用锥座式油管头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是由上法兰2、钢圈3、大四通4、油管头8构成,井下油管同油管头8连接,油管头8座在大四通4的内壁上,由紫铜环9和盘根10密封,将油管同套管的流路分开。该结构的缺点是①油管头8上的紫筒环9和盘根10是易损部件,在注水、采油或井下作业施工的高温高压中易损坏,造成油管和套管串通,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②油管头8内丝扣6是为作业时起吊油管用的,在下深井泵和抽油过程中,由于井总不是十分垂直的,所以有可能碰坏丝扣,造成下次作业时提不出油管头;③由于在正注水时,井口承受的压力很高,所以钢圈3易损坏,使大多数注水井井口易渗漏,不能保证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锥座式油管头结构的缺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油套管间密封性好,起下油管方便,安装井口容易的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卡箍头1、上法兰2、钢圈3、大四通4组成,上法兰2同大四通4连接并座在其上,在它们之间有钢圈3,上法兰2直接同井中油管12连接,上法兰2上装有卡箍头1,上法兰2的外下部11处为园锥形导锥。卡箍头1、上法兰2和油管12采用丝扣连接,卡箍头1与井口装置连接,大四通4下端同套管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
如下图1为锥座式油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井口严密可靠,不易渗漏,井口装置的装卸方便,起下油管作业方便,不会提不出油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卡箍头1、上法兰2、钢圈3、大四通4组成。上法兰2的法兰同大四通4连接并座在其上,在它们之间有钢圈3密封。在上法兰2的内通道下部有丝扣同井内油管12连接,将井中油管12悬挂在上法兰2上。由于上法兰2连同油管12的重量是座在大四通4上面,使钢圈3总是受压力而不是张力,因此上法兰2同大四通4之间总是密封很好。上法兰2的内通道上部有丝扣同卡箍头1连接,上法兰2外下部11处园锥形导锥,使装卸上法兰2和起下油管非常方便。卡箍头1上端同井口装置连接,下端外部有丝扣同上法兰2连接,其内通道上部有丝扣,在起下井内油管时,可以从该处装1段短管,将卡箍头1、上法兰2及油管同时提出,因卡箍头1同井口装置直接连接,因此它的内丝扣通道较短并有一定斜度,所以在起下抽油杆时,不易碰坏丝扣,卡箍头1内部也可以为直通道,如附图3所示,这样就不会产生抽油杆碰坏丝扣的危险,在起下井中油管时,可以直接提起上法兰2及油管。大四通4下端套管头连接,构成完整的井口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主要由卡箍头1、上法兰2、钢圈3、大四通4组成,上法兰2同大四通4连接并座在其上,在它们之间有钢圈3,其特征在于上法兰2直接同井中油管12连接;上法兰2上装有卡箍头1;上法兰2的外下部11处为园锥形导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其特征在于卡箍头1、上法兰2和油管12采用丝扣连接;卡箍头1与井口装置连接;大四通4下端同套管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开发中的井口装置,是一种导锥悬挂式井口上法兰。它由卡箍头1、上法兰2、钢圈3、大四通4组成,上法兰2直接同井中油管12连接,上法兰2上装有卡箍头1,上法兰2的外下部11处为圆锥形导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井口严密可靠,不易渗漏,井口装置的装卸方便,起下油管作业方便,不会提不出油管。
文档编号E21B33/03GK2125695SQ92224568
公开日1992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6日
发明者毛道华 申请人: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一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