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管脱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40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管脱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绳索钻具的内管脱卡装置。
目前国内外普通绳索和绳冲钻具尚无内管脱卡装置。在钻进过程中烧(埋)钻事故发生后,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处理,延误勘探周期,甚至丢掉钻具或报废钻孔。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普通绳索和绳冲钻进烧(埋)钻事故而设置,以减少处理事故的人财物和时间的耗费,防止钻孔报废。


图1为普通绳索钻具内管脱卡装配图,图2为绳冲钻具内管脱卡装配图。
结合附图将普通绳索和绳冲钻具内管脱卡装置描述如下普通绳索(附
图1)脱卡轴2以丝扣上端与到位信号轴1连接,下端与岩芯堵塞报警轴9连接。绳冲(附图2)脱卡轴2以丝扣上端与下易卸接手1连接,下端上有调整螺母9。两者均各自装入以丝扣连接的脱卡管6、内岩芯管上接头10和内岩芯管11内。
脱卡轴2上段设有二个(附
图1)或三个(附图2)凸台,在卡块4和压圈5段,将脱卡轴2通过轴心开一道通槽,并在通槽垂直方向的上端两侧各打一个通孔;在脱卡轴2下部凸台外缘套有压圈5,其下套有脱卡弹簧7和脱卡弹簧垫8;脱卡轴2与岩芯堵塞报警轴9连接的丝扣(附
图1)或调整螺母9(附图2),在脱卡轴2上上下移动来调节脱卡弹簧7脱卡力的大小。相同的两个卡块3为矩形块体,将其一端刨薄一半并在顶端打一个通孔;脱卡管6上部对称的两侧各开一道通槽,卡块3从该通槽装入,并用卡块销子4通过通孔活动的装在脱卡轴2上。
钻具处于正常状态时,脱卡弹簧7处于伸胀状态,使压圈5上顶卡块4卡在脱卡管6的通槽上,保证钻具顺利的提升。当孔内发生烧(埋)钻时,提升钻具,内岩芯管不动,卡块3随脱卡轴2上移,并向轴心收拢,外缘下压压圈5,使脱卡弹簧7收缩,当卡块3随钻具的提升全部进入脱卡管6时,实现脱卡,使孔里内管总成全部提出孔外。
经实验证明,当孔内发生烧钻后,提升钻具的力达400kg时,即行脱卡,留在孔内的脱卡管6及以下的内岩芯管和外岩芯管、卡簧座、卡簧、钻头,采用反或割、磨方法,很快就能消除事故,防止了事故恶化,大大节省了处理事故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消耗。
权利要求1.一种内管脱卡装置,其特征是它由脱卡轴2、卡块3、卡块销子4、压圈5、脱卡管6、脱卡弹簧7、脱卡弹簧垫8、绳冲的调整螺母9或普通绳索的岩芯堵塞报警轴9、内岩芯管上接头10和内岩芯管11组成。普通绳索脱卡轴2以丝扣上端与到位信号轴1连接,下端与岩芯堵塞报警轴9连接。绳冲脱卡轴2以丝扣上端与下易卸接手1连接,下端上有调整螺母9。两者均各自装入以丝扣连接的脱卡管6、内岩芯管上接头10和内岩芯管11内。卡块3从脱卡管6的通槽装入,并由卡块销子4通过通孔装在脱卡轴2上。脱卡轴2从上到下依次套有压圈5、脱卡弹簧7、和脱卡弹簧垫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脱卡装置,其特征是脱卡轴2上段普通绳索设有二个凸台,绳冲设有三个凸台,在卡块3和压圈5段,将脱卡轴2通过轴心开一道通槽,并在其垂直方向的上端两侧各打一个通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脱卡装置,其特征是脱卡管6上部对称的两侧开有一道通槽。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脱卡装置,其特征是两个相同的卡块3为矩形块体,一端刨薄一半,并在顶端打有一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绳索钻进发生烧(埋)钻事故而设置的一种内管脱卡装置。其特点是当孔内发生烧(埋)钻时,提升钻具,内岩芯管不动,卡块随脱卡轴上移并向轴心收拢,卡块外缘下压压圈使脱卡弹簧收缩,卡块随钻具的提升全部进入脱卡管内,实现脱卡,使大部分钻具提出孔外,孔内留下的少部分钻具有反或割、磨很快消除事故,不仅大大节省了处理事故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消耗,而且也防止了事故的恶化。
文档编号E21B31/00GK2136324SQ9222441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2日
发明者王政先 申请人: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