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楔绞接顶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10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楔绞接顶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井回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的顶梁,尤其是煤矿矿井回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的双楔绞接顶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工字钢长梁作为煤矿矿井回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的顶梁。由于工字钢长梁跨度大,易变形;而且较笨重,施工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加上接头处仅用螺栓连接,无调角功能,适应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变形、易操作、适应性强的双楔绞接顶梁。
本实用新型的双楔绞接顶梁包括梁体,其结构特点是梁体的两端分别有接头和耳子。该接头和耳子上均对应地开有与销轴相配合的通孔。耳子的下部有弧形通槽,接头的下部有鸭嘴形档头;一梁体的接头和另一梁体的耳子借助于销轴连接在一起;两弧形楔分别从两耳子的外侧插入弧形通槽内,使得梁体的接头下部鸭嘴形档头被夹持在两弧形楔的中间。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楔绞接顶梁由多节梁体绞接而成,不易变形;重量轻,操作方便;还具有调角功能,适应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双楔绞接顶梁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双楔绞接顶梁的销轴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双楔绞接顶梁包括梁体7,梁体的一端焊有接头1,另一端焊有耳子2、3。梁体的接头1和耳子2、3上均对应地车有销孔,借助于销轴5可使两梁体连接在一起。耳子2、3的销孔下部开有弧形通槽,接头1的销孔下部亦对应地留有鸭嘴形档头8,所述的弧形通槽和鸭嘴形档头的法线相重合。弧形通槽内配有两弧形楔6,该弧形楔的半径与弧形通槽的半径相等。鸭嘴形档头8两侧的弧形斜面和两弧形楔正反斜边相吻合,以使得一梁体7的接头1和另一梁体的耳子2、3相接时,接头1下面的鸭形嘴形档头8被紧紧夹持在两弧形楔的中间。本实用新型的双楔绞接顶梁连接时,先将一梁体7的接头1置于另一梁体7的两耳子2、3之间,并使二者的销孔相对应,借助于销轴5使二者连接在一起;再将两弧形楔6分别从两耳子2、3外侧弧形通槽两头插入,使得接头1的鸭嘴形档头8被夹持在两弧形楔6的中间。调整两弧形楔6的进楔量,可使本实用新型的顶梁在垂直平面内上下可调12°,以适应顶板的不平整变化。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长度要求由若干个梁体7连接而成。
另外,在梁体7一个耳子的销孔外侧还焊有护圈4,该护圈的内圆上有两轴向凸筋,销轴5外圆的两侧对应地开有与护圈4内圆上的凸筋相配合的凹槽。
见图3、图4,为防止销轴5的丢失,销轴5上的轴向凹槽与该销轴的大头相通,与小头不相通。
权利要求1.双楔绞接顶梁,包括梁体(7),其特征在于梁体的两端分别有接头(1)和耳子(2、3),该接头和耳子上均对应地开有与销轴(5)配合的通孔;耳子(2、3)的下部有弧形通槽,接头(1)下部有鸭嘴形档头(8);梁体(7)的接头(1)和另一梁体(7)的耳子(2、3)借助于销轴(5)连接在一起;两弧形楔(6)分别从耳子(2、3)的外侧插入弧形通槽内,使得梁体(7)的接头(1)下部鸭嘴形档头(8)被夹持在两弧形楔(6)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其特征在于梁体(7)的一个耳子外侧焊有护圈(4),该护圈的内圆上有凸筋;销轴(5)外圆上对应地开有与护圈(4)内圆上的凸筋相配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梁,其特征在于销轴(5)外圆上的凹槽与销轴的大头相通,与销轴的小头不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楔绞接顶梁,它包括梁体,梁体的两端分别有接头和耳子,接头和耳子上有与销轴配合的销孔,接头上的销孔下部有鸭嘴形挡头,耳子的销孔下部有弧形通槽,供助于销轴使一梁体的接头和另一梁体的耳子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耳子下部弧形通槽内的弧形楔的进楔量,可使本实用新型在垂直平面内上下调整一角度。本实用新型不易变形,操作方便,可用于煤矿矿井回采工作面端头的支护。
文档编号E21D17/00GK2279445SQ96246009
公开日1998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陆全培, 丁强 申请人:陆全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