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硬岩钻孔和取芯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754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直径硬岩钻孔和取芯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类。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大直径灌桩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种技术首先是在建筑工地通过钻具钻出桩孔,然后在桩孔中用钢筋混凝土注桩。在钻具钻桩孔时,很多的情况要在硬岩上钻出桩孔,对岩芯需要破碎后从桩孔中取出,比较麻烦费时和费事。目前在硬岩上钻出桩孔的钻具,是由一体的外钻套和内钻套,均布在钻套下环口中的风动潜孔锤、钻套上端连接的钻杆、钻杆上端连接的静止提梁及接头组成的。其作业过程是钻机的转盘卡住钻杆一起转动,使一体的外钻套和内钻套及下环口中均布的潜孔锤一起转动,由钻具上端的接头引向下面的气管使各潜孔锤的锤头高速往复的运动破碎岩石,岩石被破碎出一个环形的深槽,中部形成一个岩芯,之后提出钻具,岩芯通过人工破碎取出,形成一个桩孔,最后在桩孔中用钢筋混凝土注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大直径岩芯不采用破碎,而采用整块提取的大直径硬岩钻孔和取芯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由一体的外钻套和内钻套、均布在钻套下环口中的风动潜孔锤、内外钻套上端连接的钻杆、钻杆上端连接的静止提梁及接头组成的大直径硬岩钻孔钻具为基础;在外钻套和内钻套的下环口均布有桶状的弹仓;在外钻套下部内壁上均布有斜滑道的瓦座,各瓦座中装有卡瓦,各卡瓦由液压缸连接在外钻套的内壁上;各液压缸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大直径硬岩钻孔和取芯钻头,使钻孔和取出岩芯为一体,有省时省事效率高的积极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及实施例叙述如下图中8是外钻套、7是内钻套;外钻套8和内钻套7的下环口中均布有风动潜孔锤1,2是锤头,在风动的作用下,锤头2高速往复冲击硬岩,在硬岩上破碎出一个环形深槽,中部形成一个岩芯6。外钻套8和内钻套7上端与钻杆12及15相连接,13是钻杆12和15相连接的法兰盘。钻杆15由钻机的卡盘14夹紧并转动。钻杆15的上端连接在静止的多通路的接头16上,17是连接在接头16上的提梁。本实用新型在外钻套8和内钻套7的下环口均布有桶状的弹仑3,在外钻套8下部内壁上均布有斜滑道的瓦座4,各卡瓦4由液压缸5连接在外钻套8的内壁上。静止的提升式接头16的进水管B进入压力水,水经水管进入储水管10,储水管10再分别经支水管与各液压缸5相连接,在水压的作用下液压缸5收缩,使卡瓦4沿滑道上移至上止点。储水管10还向各潜孔锤的前侧射水,使锤头2破碎的岩灰混入水中经钻杆15(空心管)、接头16、转动接管22、排渣管A流出。接头16上的进气管C引进的压力空气,经进气管、储气管9、支气管与各潜孔锤1相连接,压力空气使潜孔锤1的锤头2高速往复运动破碎硬岩。在外钻套8和内钻套7的下环口均布有的桶状弹仑3中装有聚能弹,当钻孔装置在硬岩上钻到一定深度后,钻机及转盘停止转动,接头16上的进气管C和进水管B停止进气进水,潜孔锤1停止工作,因停水压力逐步消失液压缸5伸长,卡瓦4下滑顶向岩芯6;这时点燃地面的导火锁使弹仓3中的聚能弹起爆,将岩芯6从根部切断。最后采用吊车将提梁17、接头16、钻杆15和13、外钻套8和内钻套7、卡瓦4和夹持的岩芯6一起吊出桩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提梁和接头的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17是提梁,23是与提梁17为一体的壳体,壳体上端有排渣A,侧面有进水管B和进气管C;在壳体23中装有接管22,接管22上有水管套21和气管套20,水管套21下端有接头19,气管套20下端有接28;接管22下端经法兰18与钻管15相连接,接管22的上下部通过轴承24和填料密封25装配于壳体23中心处。图中26是压盘,壳体上的顶丝27推挤压盘26使填料密封25对接管22进行密封。在外钻套8上端可延伸出一个接料桶11,使桩孔上端掉下的泥土落入桶11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大直径硬岩钻孔和取芯钻具;是由一体的外钻套和内钻套、均布在钻套下环口中的风动潜孔锤、内外钻套上端连接的钻杆、钻杆上端连接的静止提梁及接头组成的;其特征是a.在外钻套和内钻套的下环口均布有桶状的弹仓;b.在外钻套下部内壁上均布有斜滑道的瓦座,各瓦座中装有卡瓦,各卡瓦由液压缸连接在外钻套的内壁上,各液压缸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水管。
专利摘要大直径硬岩钻孔和取芯钻具,属于建筑机械类;是以由一体的外钻套和内钻套、均布在钻套下环口中的潜孔锤、内外钻套上端连接的钻杆、钻杆上端连接的静止提梁和接头组成的;在内外钻套的下环口均布有弹仓;在外钻套下部均布有斜滑道的瓦座,各瓦座中装有卡瓦,各卡瓦由液压缸连接在外钻套的内壁上,各液压缸分别连接一个支水管,钻具到达一定深度后,将弹仓中的聚能弹起爆,将岩芯从根部切断,卡瓦卡住岩芯一起被吊出桩孔。
文档编号E21B11/00GK2296926SQ9722255
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5日
发明者王文臣, 吴银柱, 杨国春, 裴向军 申请人:王文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