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沉淀池用泵/虹吸式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906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给水工程沉淀池用泵/虹吸式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工程沉淀池用泵/虹吸式吸泥机。
给水工程沉淀池(包括斜管式、斜板式、平流式等)排泥是供水厂保证水质的关键工序之一,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绝大部分泥、砂均沉积于沉淀池池底,必须及时排除,否则将影响滤池效果而降低供水厂出水量和水质。因此,几乎所有大、中型供水厂沉淀池均设置排泥机械。多年来,广泛使用的排泥机械为吸泥机,它间歇地往返在池顶全长范围内行驶,利用机上的吸泥泵或虹吸管吸泥并排至池外的排泥沟。但这两种吸泥机仍存在以下问题1、泵式吸泥机虽操作简单,抗堵塞能力强,但它为了免除引水装置广泛采用液下泵,则其传动轴较长(一般1.6M以上),而引起振动导致叶轮及口环磨损,困此,在水源泥砂较多的供水厂,泵的使用寿命短,不超过半年(甚至3个月)即需更换配件,造成浪费,使用成本高。而且由于液下泵总体尺寸大,重量重,维修拆卸困难,往往需4-6个人提升和搬运,费时费力。
2、虹吸管式吸泥机虽排泥时不耗电,但它必须具备真空引水装置,该装置控制环节多、故障多,当密封不严时,形不成虹吸,不能排泥,或即使形成虹吸,因泥中带气,排泥量将减少。另外为了减少阀门及简化运行操作,虹吸管口应设水封沟或随吸泥机运动的水封槽,在冰冻季节将妨碍吸泥机排泥,抗堵塞能力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泵吸和虹吸吸泥机的优点于一体的给水工程沉淀池用泵/虹吸式吸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给水工程沉淀池用泵/虹吸式吸泥机,它包括有吸泥管架1、吊架2、大梁3、驱动装置4、电控箱5,各吸泥管的横向吸泥管6均安置在吸泥管架1上,其各竖向吸泥管7上端与各自的虹吸管8相连,其上均并接有进气断流电磁阀9,其特征在于各吸泥管的竖向吸泥管7中均串接有各自的潜污泵10,即各潜污泵10的吸口与各自竖向吸泥管7的下段上口连通连接,它们的出口与各自竖向吸泥管7的上段下口连通连接,构成直通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只需对潜污泵通、断电即可实现泵、虹吸的转换,不用真空引水装置,根除了因没该装置而引起的放障,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环节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和微机化管理。
2、节能省水,经测定,泵、虹吸式排泥量比值为1.4-1.5,低浊及用水量小的季节(约每年8个月)采用虹吸排泥,可达到节能省水的目的。
3、采用潜污不堵塞泵克服了过去使用液下泵因轴长容易振动而导致叶轮、口环磨损快以及重量大、维修不方便的缺点。
4、抗堵能力强,采用潜污无堵塞泵,有撕裂装置,当虹吸运行时发生堵塞,可立即转换为泵吸以疏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采用潜污泵10串联接在各吸泥管的竖向吸泥管7中,其进出水通道成为虹吸管8的组成部分,即各潜污泵10的吸口与池底吸泥口连通的各吸泥管的竖向吸泥管7插接,其各出口与虹吸管8直通。各潜污泵10通电时,即为泵吸工作。通电后当各虹吸管8内空气被各自潜污泵10驱尽后(约4-5秒)即停电,此时,由于水位差的作用,则由泵吸工作方式转换为虹吸工作,排泥不断。如果要停止排泥,只需打开设置在各虹吸管8进口端的各进气断流电磁阀9,即使大量空气涌入各虹吸管8中,完成断流。
权利要求1.一种给水工程沉淀池用泵/虹吸式吸泥机,它包括有吸泥管架(1)、吊架(2)、大梁(3)、驱动装置(4)、电控箱(5),各吸泥管的横向吸泥管(6)均安置在吸泥管架(1)上,其各竖向吸泥管(7)上端与各自的虹吸管(8)相连,其上均并接有进气断流电磁阀(9),其特征在于各吸泥管的竖向吸泥管(7)中均串接有各自的潜污泵(10),即各潜污泵(10)的吸口与各自竖向吸泥管(7)的下段上口连通连接,它们的出口与各自竖向吸泥管(7)的上段下口连通连接,构成直通流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给水工程沉淀池用泵/虹吸式吸泥机,它包括有吸泥管架、吊架、大梁、驱动装置、电控箱,各吸泥管的横向吸泥管均安置在吸泥管架上,其各竖向吸泥管上端与各自的虹吸管相连,其上均并接有进气断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各吸泥管的竖向吸泥管中均串接有各自的潜污泵,即各潜污泵的吸口与各自竖向吸泥管的下段上口连通连接,它们的出口与各自竖向吸泥管的上段下口连通连接,构成直通流道。
文档编号E02F3/88GK2312252SQ9723593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5日
发明者陈文根 申请人:南京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