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_2

文档序号:9197698阅读:来源:国知局
4] P=P流-P欠-(+ ) P浮-P孔(式1)
[0035]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P,流为源岩流体压力(实测压力),MPa;P欠为地层欠压实 导致流体压力(计算压力);P?-Px为生烃增压值;Pff为浮力(临近源岩,浮力基本为零);PA 为储层毛细管压力,MPa。
[0036] b?过渡区成藏动力学油藏预测方法
[0037] 在压力过渡区,油气的成藏主要是在储层中二次运移为主,这个阶段油气主要受 到油柱两端的排驱压力差、油柱自身浮力以及储层毛细管力的作用,其评价公式为:
[0038] P=P剩A_P剩B+P浮A B _P孔B(式 2 )
[0039]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PMA为油柱底A点剩余流体压力,MPa;P剩B为油柱顶B 点的剩余流体压力;PffAB为油柱两端AB两点的浮力;PaB为所能突破的B点储层毛细管压 力,MPa。
[0040]c?常压区成藏动力学油藏预测方法
[0041] 在常压区,油气的成藏主要受油柱自身浮力以及储层毛细管力的作用,其评价公 式为:
[0042] P=PffAB-P孔B(式3)
[0043]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Pff #为油柱两端AB两点的浮力;P?u为所能突破的B 点储层毛细管压力,MPa。
[0044]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 对A凹陷X地区圈闭含油性进行了预测。
[0045] 从评价的结果来看,该地区超压区的生烃动力值要远远的大于有效储层(孔隙度 =10%)的突破压力(L5MPa),大于有效储层的中值压力(7MPa)。因此,在超压区有效孔隙度 >10%的区内含油饱和度都应该大于50%,超压区具有大面积成藏的特点。
[0046] 同时我们通过研究区a井成藏动力和压汞资料分析,对a井埋深3585米处、孔隙 度11. 95%的砂岩含油性进行了预测,如下表1所示。
[0047] 表1A凹陷X组段关键井a砂体含油饱和度预测表
[0048]
[0049] 从预测的结果来看,该处预测含油饱和度68%,而实际解释的含油饱和度为 66. 95%,两者的误差非常小,精度非常高,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主权项】
1.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动力学分 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包括: 步骤1,统计和计算地层压力数据; 步骤2,实现不同压力环境的划分,将压力场划分为超压、过渡、常压三种压力环境;步 骤3,明确不同压力环境下的主要成藏动力和阻力;以及 步骤4,通过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耦合,建立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 藏预测方法,实现圈闭含油性的定量预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大量的实测地层压力统计、声波时差地层压力计算以及海量三维地 震数据预测,实现压力场的精细建模,明确压力场的分布特征。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压力分布特征以及盆地超压成因分析,实现不同压力环境的划分。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3中,通过不同压力环境下油藏特征及地化参数分析,以及不同动力驱动机制 下的油气运聚物理模拟实验,明确不同压力环境下的主要成藏动力和阻力。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3中,在超压区,油气的成藏主要是以油气的初次运移为主,烃源岩中生成的 油气在生烃异常高压的作用下向上部或下部压力较低的储层或输导层中垂向排放,源岩的 生烃超压是运移的初始动力,其阻力主要为储层的毛细管压力。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4中,超压区的评价公式为: p=p流_p欠_ ( + )p?_p孔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 为源岩流体压力,MPa ;PX为地层欠压实导致流体压力; P.?为生煙增压值;Pff为浮力;P?i为储层毛细管压力,MPa。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3中,在压力过渡区,油气的成藏主要是在储层中二次运移为主,这个阶段油 气主要受到油柱两端的排驱压力差、油柱自身浮力以及储层毛细管力的作用。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4中,压力过渡区的评价公式为: P=P剩剩B+P浮A B _P孔B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 ;PaA为油柱底A点剩余流体压力,MPa ;PaB为油柱顶B点的剩 余流体压力;PffAb为油柱两端AB两点的浮力;Pab为所能突破的B点储层毛细管压力,MPa。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3中,在常压区,油气的成藏主要受油柱自身浮力以及储层毛细管力的作用。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步骤4中,常压区的评价公式为: P=P浮A B _P孔B 上式中P为成藏动力,MPa ;PffAB为油柱两端AB两点的浮力;Pab为所能突破的B点储 层毛细管压力,MPa。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该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统计和计算地层压力数据;步骤2,实现不同压力环境的划分,将压力场划分为超压、过渡、常压三种压力环境;步骤3,明确不同压力环境下的主要成藏动力和阻力;以及步骤4,通过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耦合,建立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实现圈闭含油性的定量预测。该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油藏预测方法通过不同压力环境下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耦合,为油气的运聚成藏、圈闭含油性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IPC分类】E21B49/00
【公开号】CN104912548
【申请号】CN201410093659
【发明人】宋国奇, 王永诗, 邱贻博, 高永进, 唐东, 徐希坤, 孙锡年, 贾光华, 邹灵, 孙红蕾, 田美荣, 任晓艳, 程荣, 王文林, 刘志勇, 房亮, 杨丽娟, 卢浩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