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和施工方法_3

文档序号:97915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生坍塌、收缩变形等作用。盾构机外形大多数为圆形,另外还有椭圆形、半圆形、马蹄形、箱形、双圆形等形式。另外,其衬砌压注的目的在于防止地表沉降,及时改善隧道管片的受力状态,并增强主隧道墙壁的防水功能。
[0100]上述步骤S41中在隧道管片的注浆孔处向外进行钻孔,以获得第二冻结孔41,从而避免在第二冻结孔41开设过程中对隧道管片自身强度造成破坏。另外,上述步骤S43中,如图3所示,首先需待衔接通道软土地层即冻土区42中的软土全部冻结后,按衔接通道4的断面尺寸切割隧道管片,以形成衔接通道4的口门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另外,可通过在主隧道3内安装临时支撑柱31,以增强主隧道3的强度。
[0101]上述工作井I在本发明实施过程中,为盾构机及其他设备的拼装、拆卸、检修、进出、以及后续施工的通风、出渣等提供空间,同时,在本发明全部实施完工后,工作井I又可作为人员往来、货物运输的进出口。地下广场2在整个施工期间,主要用于盾构机掉头转向的活动空间,以利于该掘进设备的循环重复利用,竣工后再作为客流聚集、规模型管理的场所。
[0102]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包括位于河道5两岸并沿上下沿伸的工作井1、沿工作井I底部的侧壁向四周延伸的地下广场2、与位于河道5两岸的地层中的地下广场2相通的主隧道3,工作井I的底端低于河道5的河床的底端,主隧道3位于河道5的下方。本实施例中,地下广场2沿工作井I的前侧壁向前延伸、以及沿工作井I底部的后侧壁向后延伸。本发明通过在河道5两岸构建向下延伸的工作井1,再在工作井I底部设置沿工作井I侧壁向外延伸的地下广场2,从而使位于江河下方的区域得以充分利用,最后再在江河下方设置与地下广场2相通的主隧道3,从而将江河下方的区域连通起来。
[0103]为增大位于河道5两岸的地下广场2之间的流通能力,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主隧道3有多条,本发明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还包括与相邻的两条主隧道3相通的衔接通道4,利用设置在主隧道3之间的多条衔接通道4,从而将相邻的两条主隧道3有效连通起来。本实施例中多条主隧道3相互平行,衔接通道4与主隧道3相垂直。
[0104]本实施例中,工作井1、地下广场2、主隧道3、以及衔接通道4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105]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10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在河道(5)的两岸分别进行工作井(I)施工,所述工作井(I)上下延伸,且工作井(I)的底端低于河道(5)的河床的底端; 52、在工作井(I)底部进行地下广场(2)施工,所述地下广场(2)沿工作井(I)底部的侧壁向外延伸; 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521、在工作井(I)底部的侧壁上钻孔,以获得第一冻结孔; 522、向第一冻结孔中投入冻结管,并通过制冷系统向冻结管中输送冷却介质,以将冻结管周围的土体冻结,获得第一冻土体; 523、挖取第一冻土体,以获得地下广场洞体; 524、对地下广场洞体的内壁进行支护衬彻处理,以构成第一洞体内衬; 53、沿地下广场(2)的侧壁进行主隧道(3)施工,所述主隧道(3)位于河道(5)下方,且所述主隧道(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河道(5)两岸的地下广场(2)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3)有多条,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54、在相邻的两条主隧道(3)之间进行衔接通道(4)施工,所述衔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相邻的两条主隧道(3)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541、沿主隧道(3)的侧壁向外进行钻孔,以获得第二冻结孔(41); 542、向第二冻结孔(41)中投入冻结管,并通过制冷系统向冻结管中输送冷却介质,以将冻结管周围的土体冻结,获得第二冻土体; 543、挖取第二冻土体,以获得衔接通道洞体(44); 544、对衔接通道洞体(44)的内壁进行支护衬彻处理,以构成第二洞体内衬(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还包括如下步骤:S241、在完成支护衬彻处理后,停止向冻结管中输送冷却介质,待所述第一洞体内衬外侧的第一冻土体融化后,对第一冻土体融化区域进行注浆充填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通过冷冻设备、并利用制冷剂将盐水冷却到_25°C?-30°C,以获得所述冷却介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循环栗将-25°C?_30°C冷却盐水送入冻结管,且利用循环栗使从冻结管中流出的盐水回流至冷冻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采用低温早强混凝土进行支护衬彻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包括如下步骤: 511、开挖位于工作井⑴预加工区域外周的深槽(11); 512、在所述深槽(11)内置入钢筋笼; 513、在钢筋笼内自下而上灌筑混凝土,直至获得在水平截面上呈封闭式的工作井墙壁; S14、将工作井墙壁内的土体挖除,从而获得工作井(I)。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S21之前,先切割位于工作井(I)底部的工作井墙壁,且在工作井墙壁的切割处现浇若干根钢筋混凝土柱状支撑。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利用盾构机进行主隧道(3)施工。11.一种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道(5)两岸并沿上下沿伸的工作井(I)、沿工作井(I)底部的侧壁向外延伸的地下广场(2)、与位于河道(5)两岸的地下广场(2)相通的主隧道(3),所述工作井(I)的底端低于河道(5)的河床的底端,所述主隧道(3)位于河道(5)的下方。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3)有多条,所述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还包括与相邻的两条主隧道(3)相通的衔接通道(4)。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和施工方法,越江地下广场的布置结构包括江河两岸的工作井、位于地下空间两端并由工作井底部扩挖而成的地下广场、相通于地下广场两端的多条主隧道、垂直于主隧道的多条衔接通道;越江地下广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地下连续墙技术进行工作井施工,S2、采用冻结法技术进行地下广场洞体施工,并对内壁支护衬彻,S3、采用盾构法技术进行主隧道施工,S4、采用冻结法技术进行衔接通道施工,并施加内衬。本发明实现在江河下方的地下广场布置和施工,并将位于江河下方的区域有效地连通起来,适用于江河穿越大型城区中央聚集区间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
【IPC分类】E21D11/38, E21D9/00, E21D11/00
【公开号】CN105569661
【申请号】CN201510657385
【发明人】刘计山
【申请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