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659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噪音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风扇,特别是一种低噪音电风扇。
另外,请参见图2、图3所示,其为本申请人所申请的台湾专利公告第382412号‘散热扇之改良构造’案,它是一种外极式散热扇,该散热扇有一基板90,基板90上的轴91可以支持扇轮92旋转,扇轮92的叶片93外端缘结合一磁铁环94,基板90上设有数极柱95,基板90被一外框96所罩盖,该磁铁环94与基板90的极柱95间可相互感应,使该扇轮92旋转,其叶片93驱动气体流动。虽然该方案在叶片外缘结合有磁铁环94,在扇轮转动时,其与气流之间产生的刮切现象有所减少,噪音的有所降低,但由于该外极式散热扇的磁铁环94为一圆形环体,且其仅具有较小的高度,因此,该磁铁环94结合在叶片93外端缘时,该叶片93仍凸出在磁铁环94的轴向上、下端外部,因此,当该散热扇转动时,该叶片93所导入的气流,无法被有效地朝既定轴向方向驱动,仍会由该叶片93终端与磁铁环94的上、下端所形成厚度差位位置作侧向逃逸,该侧向逃逸的气流与环绕在其周侧的极柱95及其它凸凹部间,仍会产生风切噪音,并且由于叶片周缘未被全部围挡住,其产生的气流有侧逸现象,影响所需方向的送风效果。
图2为另一现有电风扇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2组合后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组合后由外框内侧看到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3-3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9为图8组合后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7-7剖面图。
与扇轮3一体成型或单独成型的圆形固定框34的直径大于外框2中部入风口22的直径。参见图6所示。
圆形固定框34的上端具有喇叭口形的弧缘36。参见图4和图6所示。
外框2的顶部入风口22的周缘设置有与固定框34的喇叭口形弧缘36扩展形状相同的下翻弧缘24。参见图7所示。
沿入风口22周边下翻弧缘24与弧缘36对扣后形成一下口小并逐渐向入风口22周缘增大的喇叭口状。参见图7所示。
一种低噪音电风扇,它有一设有枢接部44的壳座4,扇轮5套装在枢接部44上,并容置于壳座的容纳空间41中,枢接部44周边设置有定子座43,壳座4底部具有出风口45,扇轮5的轮毂部51上的磁铁55位于定子座43的外周,其特征在于在扇轮5的叶片53的外端缘结合有一固定框54,固定框54的沿轴向厚度大于其内扇轮各叶片53的外端缘的沿轴向的厚度。参见图8至
图10所示。
下面将结合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更祥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祥述如下请参见附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壳座1上的枢接部11可以支持扇轮3旋转,枢接部11可以为中心轴或中心孔,在枢接部11周侧的壳座1上设有偶数个磁极12,磁极12可以被导以电流,用以产生磁场及电流,且壳座1也设有电路板13,电路板13上设有感应元件及其他控制元件,感应元件侦测设于扇轮3上的永久磁铁环35的极性变化,使该磁极12改变电流方向及产生交变磁场;壳座1另设有倒钩等结合件14及出风口15,结合件14可以供外框2结合,出风口15可以将气流朝一定方向驱送。
外框2被结合在壳座1,由定位孔21供壳座1的结合件14相卡扣,该外框2具有一入风口22,该入风口22为圆形较佳,形成入风口22的周缘为环形的顶壁23,入风口22可作为气流的引入。
扇轮3由中心位置形成轮毂部31,该轮毂部31具有一枢接部32,该枢接部32可以为中心轴或如图所示的轴孔,使扇轮3可以由枢接部32活接在壳座1的枢接部11上旋转,该扇轮3由轮毂部31以辐射状设数叶片33,在数叶片33外端缘设一圆形的固定框34,该固定框34可以被单独制成,或与扇轮3一体成型,该固定框34的沿轴向厚度等于或大于叶片33的沿轴同厚度,在固定框34外周缘设有永久磁铁环35,而在该固定框34的内周缘的上端或下端,至少由其一端形成喇叭口形状的弧缘36,弧缘36的最大直径大于外框2的入风口22的直径。
请参见图5、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后的俯视图及剖面图,扇轮3由枢接部32被枢接在壳座1的枢接部11,该扇轮3的弧缘36对应于该外框2的入风口22,当扇轮3的永久磁铁环35与壳座1的磁极12所产生磁场相推斥,促使扇轮3可以被驱动旋转,由于扇轮3的叶片33外端缘具有固定框34,并且,弧缘36的最大直径大于外框2的入风口22的直径,因此,扇轮3旋转时,被驱动的气流即可以由外框2的入风口22吸入,又可由壳座1的出风口15送出,且被驱动的气流与壳座1的壁不会有接触,因此,扇轮3旋转时与壳座1的壳壁就不会有风切问题,而扇轮3旋转时的噪音就可以被降低。
请参见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所揭示的结构为,外框2的顶壁23形成向下延伸的下翻弧缘24,且下翻弧缘24与扇轮3的弧缘36形成一致,因此,当扇轮3转动时,该被驱动的气流就可以更顺畅地流动,且由出风口15被送出。
请参见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该散热扇由壳座4、扇轮5所构成,壳座4设有一容纳空间41,壳座4具有一基板42及出风口45,基板42上设有定子座43,定子座43具有枢接部44,枢接部44可以为轴孔或中心轴,枢接部44供扇轮5的枢接部52枢接旋转。扇轮5由一轮毂部51并设有枢接部52,该枢接部52可以为转动轴或轴孔,枢接部52可以活接在壳座4的枢接部44中旋转,扇轮5由轮毂部51并设辐射状的数叶片53,叶片53终端设一固定框54,固定框54的沿轴向厚度大于叶片53的沿轴向厚度,使叶片53的上、下端不凸出于固定框54。
请参见图9、
图10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后的俯视图及剖面图,扇轮5由枢接部52被枢接在壳座4的枢接部44,扇轮5的永久磁铁55与壳座4的定子座43所产生的磁场相推斥,促使该扇轮5可以被驱动旋转,由于扇轮5的叶片53外端缘具有固定框54,固定框54的沿轴向厚度大于叶片53的沿轴向厚度,因此,扇轮5旋转时,被驱动的气流就可以由壳座4所设容纳空间41吸入,并且由壳座4的出风口45送出,且被驱动的气流与壳座4的壳壁不会接触,因此,扇轮5旋转时与壳座4的壳壁就不会有风切问题,而扇轮5旋转时的噪音就可以被降低。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其所揭露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于同类产品中,也未曾公开于申请前,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实施,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恳请予以审查并赐准专利。
权利要求1.一种低噪音电风扇,它有一设有枢接部的壳座,扇轮套装在枢接部上,在壳座周侧相间隔设置有偶数个磁极和一电路板,另有一套置于扇轮外周的磁铁环,外框与壳座相扣合后将扇轮包罩于其内,外框中部有一入风口,壳座底部具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扇轮的叶片外端缘结合有一固定框,固定框的沿轴向厚度大于其内扇轮各叶片的外端缘的沿轴向的厚度,磁铁环则套设在固定框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电风扇,其特征在于与扇轮一体成型或单独成型的圆形固定框的直径大于外框中部入风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噪音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圆形固定框的上端具有喇叭口形的弧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外框的顶部入风口的周缘设置有与固定框的喇叭口形弧缘扩展形状相同的下翻弧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噪音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沿入风口周边下翻弧缘与弧缘对扣后形成一下口小并逐渐向入风口周缘增大的喇叭口状。
6.一种低噪音电风扇,它有一设有枢接部的壳座,扇轮套装在枢接部上,并容置于壳座的容纳空间中,枢接部周边设置有定子座,壳座底部具有出风口,扇轮的轮毂部上的磁铁位于定子座的外周,其特征在于在扇轮的叶片的外端缘结合有一固定框,固定框的沿轴向厚度大于其内扇轮各叶片外端缘的沿轴向厚度。
专利摘要一种低噪音电风扇,它有一设有枢接部的壳座,扇轮套装在枢接部上,在壳座周侧相间隔设置有偶数个磁极和一电路板,另有一套置于扇轮外周的磁铁环,外框与壳座相扣合后将扇轮包罩于其内,外框中部有一入风口,壳座底部具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扇轮的叶片外端缘结合有一固定框,固定框的沿轴向厚度大于其内扇轮各叶片的外端缘的沿轴向的厚度,磁铁环则套设在固定框的外周,当扇轮旋转时,扇轮的叶片所驱动的气流并不会由其外端缘位置作侧向驱送,所以,气流就不会与该外框或壳座的环墙形成风切,因此,该扇轮的旋转噪音可以降低,并且扇轮旋转时会产生较大的有效轴向驱动气流。
文档编号F04D29/66GK2528992SQ0127950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建荣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