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428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控制阀。更详细地说,涉及改进壳体本体与上板的结合结构以提高电磁部性能、降低装配成本的电磁控制阀。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与改进了以往电磁控制阀的技术有关。该电磁控制阀的第1相关技术有图3所示的那种技术。该图3是用作为压缩机等的电磁控制阀的本发明的相关技术。
对于该图3,图示下方的阀部130和电磁部101这两个零件,是通过在电磁部101的壳体本体103的图示下端的嵌装孔中嵌装阀部130上端的外周面来进行结合。并且,电磁部101是通过在壳体本体103上侧的阶梯部状的结合面103B和底面端部103C上嵌装连接器105的基部105A来装配两零件。该基部105A向轴向延长以在其外周面设置O型环槽。此外,为了将容易变形的树脂材料制成的基部105A牢固地嵌合在壳体本体103上,基部105A形成为较长的圆柱状。并且,在该O型环槽中嵌装有O型环120。利用该O型环120防止水等从外部进入电磁线圈104侧。在基部105A上设有结合部105B和止转部105F。在该结合部105B上铆接有壳体本体103的端部103A,且其一端面105D与底面端部103C卡止,将两零件结合。另外,在连接器105的一端面105D侧的内部设有孔,在该孔中一体结合有设有凸缘106A的上板106。而上板106的贯通孔中嵌装有套筒117的一端侧的外周面。此外,套筒117的另一端部嵌装在壳体本体103的内周面上。
在该套筒117的内周面嵌装有固定铁心115。滑动自如地与套筒117的内周面嵌合的可动铁心110,其锥状的结合面配置成与固定铁心115的锥状的吸附面相对的状态。另外,在固定铁心115与可动铁心110之间配置于固定铁心115的孔中的弹簧对固定铁心115和可动铁心110向互相相反的方向进行推压。在可动铁心110上结合有电磁杆107的一端部使未图示的动作阀动作。并且,在固定铁心115和可动铁心110的外周配置有通过套筒117形成磁场的电磁线圈104。而电磁线圈104嵌合在壳体本体103的内周面103D上。符号125是用来固定连接器105的连接器端子的开口环。
此外,具有与本发明相关的第2相关技术的电磁阀(例如,日本特开2001-59581号公报及其图1)。对于该第2相关技术的连接器与壳体本体的结合部的结构是与图3类似的结构,故省略图示。对于该电磁阀,在与阀部相同地以立式串联配置的2个电磁线圈的外周侧一体地嵌合有连接器的盖和相当于壳体本体的外壳。并且,用铆接方式在盖的端部外周面固定有外壳的端部。为了将该连接器与外壳一体成形,在中间设置环等,结构变得复杂。另外,由于将外壳一体成形,故成形用的加工费上升。
另外,还具有与本发明相关的第3相关技术的电磁阀(例如,日本特开2001-82624公报及其图1)。该第3相关技术的树脂材料制成的连接器与壳体本体的结合部的结构是类似于图3的结构,故省略图示。对于该电磁阀,在与阀部相同地以立式串联配置的电磁部的电磁线圈的外周嵌合有连接器的圆筒部。此外,在该圆筒部的外周嵌装有壳体本体。并且,为了将连接器的圆筒部保持在电磁部上,与连接器的圆筒部一体的上板嵌装卡止在壳体本体上。由于该连接器的圆筒部与壳体本体仅以嵌合的状态结合,故当树脂材料制成的连接器产生热膨胀时,水就从两零件的嵌合间进入。由于该连接器与壳体本体成形为一体,故结构复杂,成形连接器的加工费也上升。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电磁部,首先,在相关技术1中,由于是嵌装O型环120防止水分进入电磁线圈104侧的结构,故连接器105的基部105A因向基部105A的轴向形成得较长的O型环槽和安装在该O型环槽中的较粗O型环120而向阀部130侧的轴向形成得较长。因此,电磁控制阀100难以安装在要求小型化的设备上。又,由于将壳体本体103的端部103A弯曲铆接在树脂材料制的连接器105的结合部105B上,故随着作为连接器105的树脂材料的弹力而引起反弹并在端部103A与结合部105B之间产生间隙。此外,由于将端部103A与结合部105B对接并铆接成大致直角,故弯曲部分的镀层有时也会剥离。一旦该端部103A的镀层剥离,在剥离后的结合面103B上就会生锈。并且,一旦结合面1 03B的锈迹到达与O型环结合的面,则使与O型环的紧密接触恶化。还有,使O型环劣变而容易使水分进入电磁线圈104侧。
在相关技术2中,由于连接器的圆筒部围住电磁线圈整体地形成,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将嵌合在圆筒部上的壳体本体(外壳)的端部铆接在盖的端部外周,将两零件结合,但由于未设置密封部,故有水分从该铆接部进入电磁线圈侧之虞。尤其,对壳体本体和盖作了防腐蚀用的镀层,故镀层有时因铆接的弯曲而剥离,因该镀层剥离使铆接部位的腐蚀进一步发展,从而成为使水分从铆接部位进入电磁线圈侧的原因。
此外,在相关技术3中,由于连接器的圆筒部围住电磁线圈整体地形成,故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将壳体本体与上板或连接器的圆筒部嵌合,用嵌合力将两零件固定,但壳体本体与上板或连接器的圆筒部的嵌合间的密封力较弱,从而成为使水分从嵌合面进入电磁线圈侧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水分从连接器和壳体的结合面间进入电磁线圈侧的内部。此外,使上板与壳体本体的连接部紧密接触提高通电能力。此外,将连接器作成小型以安装在所组装的设备的较小的安装部上,扩大电磁控制阀的用途。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技术解决手段如下。
本发明的电磁控制阀是将电磁部和阀部连接的电磁控制阀,包括壳体本体,在内藏有电磁线圈的筒状部的自由端侧具有连接部;上板,具有嵌装在连接部上的环状卡止面并可向吸附件通电;以及与上板一体结合的连接器,在连接部与卡止面的嵌装面间的外部面结合有密封部。
采用本发明的电磁控制阀,将上板与壳体本体嵌装卡止。并且,第1吸附件(固定铁心)的磁通在第2吸附件(可动铁心)中流动,吸引第2吸附件。在磁通从第2吸附件流到上板的同时,向壳体本体流动。进一步从壳体本体向第1吸附件流动,构成这样的回路。在该结构中,由于利用密封部将上板与壳体本体的嵌装面间的外部面密封,故可防止水分进入电磁线圈侧。在该结构中,连接器的嵌装部的轴向长度可由上板的卡止面与连接部的嵌装面的嵌装长度决定。因此,可使连接器的嵌装部的长度形成得较短。而且,只要在壳体本体与上板的嵌装面间的外部面粘接密封部就可密封,故安装容易。并且,由于连接部与凸缘部不通过O型环就可嵌装,故可将嵌合面间紧密接触而提高上板与壳体本体的通电。另外,连接器容易成形加工,并可降低设有上板的连接器和壳体本体的装配成本。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是,在上述连接部内周具有阶梯面状的嵌装面和支承面,上板与支承面结合且卡止面嵌装在嵌装面上,使连接部在上板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向上板侧倾斜而将连接部与上板卡止。
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由于连接部的内周利用嵌装面和支承面形成阶梯面,将上板与嵌装面和支承面紧密结合,且通过使自由端的端部向上板侧倾斜而卡止,从而可将两零件紧密结合,提高上板和壳体本体的通电效果。并且,在连接部和上板的嵌装面间的外部面粘接密封部,故可防止水分进入电磁线圈侧。而且,由于壳体本体的连接部是阶梯面状,故可将端部形成为薄壁,此外,由于该端部的倾斜角在5°以内就足够,故不会引起镀层剥离,可将连接部和上板卡止。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其密封部利用硅酮类浇注形成。
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由于密封部利用硅酮类浇注形成,故可将壳体本体的端部与上板的嵌装面间简单地密封。而且,若将密封部做成硅酮类浇注,则只要在上板和壳体本体的嵌装面间的上部面上涂敷硅酮类浇注就可密封,也不必将用于安装O型环的基部做长。此外,由于也不必加工O型环安装槽,故可缩短电磁控制阀的轴向的长度,还可降低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是将密封部作成弹性变形大的橡胶状弹性件并粘接在上板与连接部和连接器之间。
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只要使壳体本体的端部稍许倾斜,就可固定上板和壳体本体,并可压装橡胶材料制成的方环,故可将上板和壳体本体的嵌装面间密封。而且,由于能在被密封部支承的状态下使端部倾斜,故端部不会异常弯曲。其结果,防腐蚀用的镀层也不会剥离。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的整个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壳体本体与上板的连接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之前的相关技术的电磁阀的主要部分剖视后的整个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下面说明的各附图是以设计图为基础的正确的附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磁控制阀的剖视图。图1中,1是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1是将电磁部2和阀部30结合的结构。在阀部30设置有构成外形的阀外壳31。该阀外壳31的内部形成贯通孔。并且,阀外壳31用黄铜、铝、不锈钢等金属、合成树脂材料等制作。
阀外壳31的贯通孔的图示上部设置大径的阀室。而在阀外壳31上端的外周设置有与电磁部2结合用的结合部31A。该结合部31A与壳体本体3下部的嵌装孔嵌装。在阀外壳31的贯通孔中设置与阀室连通的控制流体通孔52。并在阀室设置阀座。与该阀座分离接触的阀芯35滑动自如地嵌合在阀室内。构成利用该阀芯35和阀座进行开闭的阀32。此外,阀室和感压室通过阀座的内径的通路而连通。第1连通路53与感压室连通。并且,阀32开闭来对在控制流体通孔52和第1连通路53中流动的控制流体进行控制。
从控制流体通路52流入的控制流体流入阀室且当阀32打开时流入感压室而从第1流通路53流出。此外,在阀外壳31上形成第2流通路51。该第2流通路51中流通用于控制压力的控制流体。这些控制流体通路52和第1流体路53及第2流体路51分别在阀外壳31的周面上2等分配置并贯通。另外,根据需要,控制流体通路52和第1流体路53及第2流体路51可在周面上形成为3等分配置、4等分配置等。并且,配置在感压室中的感压装置40与电磁部2联动地使阀芯35移动,将阀32打开。与阀芯35连接的电磁杆7形成为设有滑动面7A的圆棒并与可动铁心(第2吸附件)10连接。该电磁杆7的另一端部与可动铁心10的嵌装孔10B结合。该电磁杆7用不锈钢制作。电磁杆7也可使用其它材料。
此外,在阀外壳31的外周面的2个部位(在壳体本体3上的1个部位设有O型环用的安装槽)设有O型环用的安装槽。并且,在各安装槽中安装O型环以对与嵌合阀外壳31的未图示的罩壳的安装孔之间予以密封。
下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与阀外壳31结合的电磁部2。图2是用符号A表示的、将图1所示的壳体本体3与连接器5的连接部3A附近放大后的剖视图。连接器5的嵌装部5C与上板6结合。在该嵌装部5C上嵌装或一体成形地结合有截面为L形的环状上板6。上板6上设有凸缘部6A,并在内部设置用于嵌装管子17的嵌合面6C。连接器5是树脂材料制成的。另外,上板6是导电性金属制成的。在连接器5的端部的横向形成连接器端子5B。该连接器端子5B与电线用插座连接,通过埋设在连接器5中的电线而向电磁线圈4通电。
壳体本体3是锻造后的导电性金属,形成为带有孔的有底圆筒部。并且,壳体本体3的下端形成为基部3P,且圆筒部的内周形成为内周面3E。又,上端的连接部3A形成为构成阶梯面的嵌装面3C和支承面3B上。与连接器5一体的上板6嵌装在该连接部3A上。上板6凸缘部6A的周面即卡止面6B过渡配合地嵌装在壳体本体3的嵌装面3C上。该场合,端部3D也可不倾斜,可以是筒部的状态。又,端部3D如图1所示,也可使卡止面6B与嵌装面3C作成嵌合的状态并倾斜。还有,使上板6的内部面(也称为下表面)与支承面3B紧密接触。连接部3A的端部3D在周围等分地通过开槽加工而设置了狭槽,可沿着周面将端部3D形成为分割的分割片。该分割的端部3D的分割片分别倾斜为相同形状。如此,若使分割后的端部3D的分割片倾斜,则可防止嵌装面3C离开卡止面6B而弯曲。因此,可有效防止嵌装面3C和卡止面6B的嵌装面间产生间隙。并且,上板6和连接部3A的嵌装面间由密封部20密封,形成磁场的通电变得良好。若壳体本体3未实施镀层处理,则生锈而使电磁控制阀的功能下降。但是,通过将端部3D作成分割片,即使使分割片倾斜,也没有发现镀层剥离。
对于与壳体本体3的连接部3A嵌合的上板6,在凸缘部6A的外部面(也称为上表面)6D与粘接面3C1与嵌装部5C周面5A之间粘接或嵌入密封部20。并且,该密封部20只要粘接或接合在粘接面3C1和外部面6D的两个周面上即可。密封部20的粘接量充填到与端部3D的端面相同的表面20A即可。作为密封部20也可充填硅酮类浇注。另外,密封部20也可嵌入弹性变形大的方环进行接合。此时,若使壳体本体3的端部3D以约5°以内向内径方向倾斜,则端部3D倾斜时,得到密封部20的弹性支承,故几乎没有发现镀层剥离。在该倾斜角度的情况下,若沿端部3D的周面设置多个狭槽,则更加没有镀层剥离。壳体本体3的连接部3A与上板6的卡止面6B的接合不限于使端部3D倾斜。例如,如前所述,也可不使端部3D倾斜,将连接部3A和上板6的凸缘部6A压入嵌接,将两零件接合。
另外,可动铁心10形成有向固定铁心(第1吸附件)15侧圆锥面状突出的吸附部10A。该可动铁心10移动自如地嵌合在圆筒状的管子17内。嵌装在管子17内的固定铁心15的一端面形成为与可动铁心10的吸附部10A卡合的圆锥状凹面的吸引部15A。此外,在该固定铁心15的吸引部15A侧配置有弹簧9。该弹簧9向离开固定铁心15的方向始终有弹力地推压可动铁心10。另外,在固定铁心15的阀外壳31侧设有凸缘部15B,并将凸缘部15B嵌装在阀外壳31上。又,固定铁心15的内部孔15C一边可与电磁杆7的滑动面7A相对滑动一边进行导向。而固定铁心15下部的凸缘部15B被夹持在壳体本体3与阀外壳31之间而成为固定状态。并且,壳体本体3的基部3P可将固定铁心15和管子17同心地固定。该管子17的上部嵌装在上板6的嵌合面6C上。因此,由管子17导向的可动铁心10及电磁杆7相对于与壳体本体3同心嵌接的阀部35可同心配置。
在管子17的外周嵌合有电磁线圈4。另外,电磁线圈4的外周面嵌装在壳体本体3的内周面3E上。并且,电磁线圈4的一端在壳体本体3内紧密地保持在与连接器5一体的上板6上。
在电磁部2动作时,磁通通过固定铁心15和可动铁心10和上板和壳体本体3而形成磁路的一部分。此时,由于壳体本体3和上板6紧密嵌合,故能可靠地形成磁通。并且,壳体本体3和上板6强有力地紧密接触,且由密封部20密封,故可防止壳体本体3和上板6之间生锈或松动而导致通电不良的现象。另外,壳体本体3可将管子17的两端部同心地保持在上板6的嵌合面6C和基部3P上。因此,管子17可将可动铁心10和电磁杆7保持成同心,故电磁杆7进行的阀芯35在开闭时的响应性提高。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形态的说明不包括发明的全部,或,本发明不限定在所揭示的形态中。从记载例可见,对该实施例可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规定。
产业上的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磁控制阀对于空气机械、压缩机等的控制室的压力控制是有用的。尤其,是一种动作杆的动作时的响应性优异,降低了电磁部制作成本的有用的电磁控制阀。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控制阀,是将电磁部和阀部连接起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在内藏有电磁线圈的筒状部的自由端侧具有连接部;上板,该上板具有嵌装在所述连接部上的环状卡止面并可向吸附件通电;以及与所述上板结合成一体的连接器,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卡止面之间的嵌装面间的外部面结合着密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内周具有阶梯面状的嵌装面和支承面,所述上板与所述支承面接合且所述卡止面嵌装在所述嵌装面上,且将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上板的自由端侧的端部向所述上板侧倾斜而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上板卡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由硅酮类浇注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由弹性变形大的橡胶状弹性件形成所述密封部并将其粘接在所述上板和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器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电磁控制阀,是将电磁部(2)和阀部(30)连接的电磁控制阀,包括壳体本体(3),在内藏有电磁线圈(4)的筒状的一端部侧具有连接部(3A);上板(6),具有嵌装在连接部(3A)上的卡止面(6B);以及与上板(6)一体结合的连接器(5),在连接部(3A)与上板(6)的嵌装面间的外部面结合有密封部(20)。采用本发明,能可靠地嵌装壳体本体和上板,同时将嵌装面间密封,防止磁路发生不良情况。
文档编号F04B49/00GK1985116SQ20058002373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6日
发明者岩俊昭, 佐佐木信次, 平田一朗, 上村训右 申请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