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05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泵限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统观国内外,齿轮泵产品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低压年代,截止到60年代末,主要有流量脉动大,内泄漏量大等缺点;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到现在,国内外采用了浮动侧板的先进技术并配合使用了固定侧板,解决了轴向泄漏。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保护环境,国内外都在加紧实用新型齿轮泵产品的研究,正在朝节能、节材、降低噪声、防止泄漏、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一般的液压系统设计中,齿轮泵的选择需要明确其旋向,电机的选用和接线上受到限制。现有的双向齿轮泵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为了保持液压正常,往往采取如图1所示的结构,即在进油口和出油口增加外部管路、接头和设置一组单向阀来实现,但随着齿轮的正转或者反转,泵的进、出口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也将发生改变。此外,采用该结构的产品存在结构单一、流量脉动大以及双向齿轮泵中不带限压保护装置等缺点,从而给齿轮泵的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克服了传统结构器件较多、反应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故障的缺陷,能够适用于多3品种的双向齿轮泵中,并且保证系统的进、出口工作介质流动方向保持不变。本发明的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与进油口相连通的进油通道I和进油通道II;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齿轮泵一端油口相通的接入通道I,所述接入通道I通过单向阀I与进油通道I相通,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齿轮泵另一端油口相通的接入通道II,所述接入通道II通过单向阀II与进油通道II相通,所述单向阀I和单向阀ii的单向口朝向进油方向;还包括滑阀,所述滑阀两端的流体输入口分别与齿轮泵的接入通道I和接入通道II相通,所述滑阀的流体输出口与设置在本体上的出油口相通,通过滑阀的阀芯在阀体上的滑动,接入通道I和接入通道II以择一的方式实现与出油口的连通。进一步,所述单向阀I和单向阀II为锥型阀;进一步,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置在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安全通道上;进一步,还包括内部泄油通道,所述内部泄油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接入齿轮泵的泄漏油腔和进油口相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适用于多品种的双向齿轮泵中,无论齿轮泵齿轮转动方向如何改变,整个系统的进、出口工作介质流动方向能始终保持不变;2.反应时间迅速,响应及时,在系统负载压力超过要求时,可以迅速通过该装置得到控制,保护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3.通过设置泄油通道直接连通齿轮泵,将泄漏到泵体油封腔和轴套腔内的油液引入进油口,使轴套内孔得到很好润滑,保证油封后腔的压力不会过高;4.本装置可以根据泵的结构,集成在或者安装在泵体上,并且结构紧凑,可以使齿轮泵具有更好的功能,克服了传统结构器件较多,容易发生故障的缺陷,同时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45、实现小型化,集成度高,有效缩小了体积并降低了重量,安装该装置的泵与同类型的泵相比较,重量至少减少30%~50%。.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常见的双向齿轮泵换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置有进油口2和与进油口2相连通的进油通道I3和进油通道II4,进油通道I3通过单向阀131与齿轮泵的接入通道I5相通,进油通道II4通过单向阀1141与齿轮泵的接入通道II6相通,单向阀131和单向阀1141的单向口朝向进油方向;单向阀131和单向阀1141均为锥型阀。还包括滑阀7,所述滑阀7两端的流体输入口分别与齿轮泵的接入通道I5和接入通道II6相通,所述滑阀7的流体输出口与设置在本体1上的出油口8相通,通过滑阀7的阀芯在阀体上的滑动,接入通道I5和接入通道II6以择一的方式实现与出油口8的连通。为保证本装置的安全运转,本体1上还设置有安全阀9,安全阀9设置在连"l娄进油口2和出油口8的安全通道上。为保证油封后腔的压力不会过高,本装置还设置有内部泄油通道10,所述内部泄油通道10的两端分别与所4妄入齿轮泵的泄漏油腔和进油口2相通。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双向齿轮泵的工作压力,对单向阀和滑阀设置相应的弹簧,从而满足回路的工作情况。'本发明的装置采用与泵体相一致的材料,并配置高耐磨性材料的阀芯结构,从而增强装置的使用寿命。图3中的A位置代表双向齿轮泵的安装位置,如图4所示,本发明与双向齿轮泵的配合工作过程如下当双向齿轮泵的主动齿轮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带动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在两个齿轮由啮合到脱开的过程中,吸油腔的容积从小变大,形成负压真空,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打开其中单向阀I,油液从进油通道I经接入通道I,被吸入齿轮泵的吸油腔,此时单向阀II在压油腔油液压力和弹簧作用下关闭;然后,压油腔中的两个齿轮由脱开到啮合,容积由大变小,形成压力腔,滑阀打开,油液被挤出,吸油腔和压油腔由两个齿轮的啮合点隔离开,由于齿轮的连续运动,就形成了齿轮排油量;如果主动齿轮向反向转动,此时,原压油腔变成了吸油腔,原吸油腔变成压油腔,油液打开单向阀II,由进油通道II经接入通道II,进入吸油腔,此时单向阀I在压油腔油液压力和弹簧作用下关闭,压油腔中的压力油打开滑阀,从出油口流出。由于加入了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清楚的发现,无论双向齿轮泵正转或是反转,从系统进油口2进入的工作介质都将从出油口8流出,整个系统稳定、协调,不易波动。该装置已用到我公司生产的某输送齿轮泵上,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本发明技术先进、可靠、成熟,发明实施例产品的噪声和容积效率指标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而成本大大低于国外产品,可以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国外进口同类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可实现零件化、模块化。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进油口(2)和与进油口(2)相连通的进油通道I(3)和进油通道II(4);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齿轮泵一端油腔相通的接入通道I(5),所述接入通道I(5)通过单向阀I(31)与进油通道I(3)相通,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齿轮泵另一端油腔相通的接入通道II(6),所述接入通道II(6)通过单向阀II(41)与进油通道II(4)相通,所述单向阀I(31)和单向阀II(41)的单向口朝向进油方向;还包括滑阀(7),所述滑阀(7)两端的流体输入口分别与齿轮泵的接入通道I(5)和接入通道II(6)相通,所述滑阀(7)的流体输出口与设置在本体(1)上的出油口(8)相通,通过滑阀(7)的阀芯在阀体上的滑动,接入通道I(5)和接入通道II(6)以择一的方式实现与出油口(8)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I(31)和单向阀II(41)为锥型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阀(9),所述安全阀(9)设置在连接进油口(2)和出油口(8)的安全通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泄油通道(10),所述内部泄油通道(10)的两端分别与所接入齿轮泵的泄漏油腔和进油口(2)相通。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齿轮泵恒流向限压集成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与进油口相连通的进油通道I和进油通道II,进油通道I通过单向阀I与齿轮泵的油腔I相通,进油通道II通过单向阀II与齿轮泵的油腔II相通,单向阀I和单向阀II的单向口朝向进油方向,通过滑阀的阀芯在阀体上的滑动,油腔I或油腔II能够实现与出油口的连通,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多品种的双向齿轮泵中,无论齿轮泵齿轮转动方向如何改变,整个系统的进、出口工作介质流动方向能始终保持不变;在系统负载压力超过要求时,可以迅速通过该装置得到控制;同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04C29/12GK101457755SQ20081023702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发明者宋云鹏,陈文胜申请人: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