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式介质中断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75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管道式介质中断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胶粘剂涂布等行业里的介质循环中断的检测报警装置,具体是一种管道式介质中断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胶粘剂涂布机等设备基本上都采用隔膜泵输送油墨、胶粘剂等介质。主要原因是这类介质含有大量易燃易爆的化学溶剂。隔膜泵由压缩空气驱动,能有效隔离电火花,防止爆燃事故。但压缩空气供应常常不稳定,气动管道和隔膜泵的故障率也较高。虽然有油墨盘可作缓冲,短暂的中断介质输送问题不大。若输送中断,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影响产品质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完全靠人工巡回检查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急需一种检测介质中断报警装置,及时发现输送中的运输问题,防止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式介质中断报警装置,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同轴套接在内管外,所述内管的进液口处设有可移动的活塞,与活塞相对位置的外管管壁上安装有用于感应活塞位置的干簧管,沿料液流进方向,所述内管的尾端依次设有至少两个绕内管管壁一圈的下圈孔和上圈孔,活塞外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活塞位移的环形隔架,料液输送中断,活塞位于内管的进液口处,干簧管感应到活塞时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采用磁性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直径小于外管的直径,略大于环形隔架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两侧连入输送管道或隔膜泵。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隔架表面开有流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料液正常输送时,活塞受到输送压力,沿料液流进方向位移,环形隔架限制活塞位移使其处于下圈孔和上圈孔间,防止活塞被输送压力推入出液口,堵住输出管道,干簧管通过电磁感应,感应不到活塞时,不发出报警信号,料液由下圈孔流进外管,绕过活塞,再由上圈孔流回内管,并经出液口进入输送管道;料液输送中断时,活塞位于内管的进液口处,干簧管感应到活塞时,干簧管上的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输送和中断时,活塞所处位置不同,通过干簧管电磁感应磁性活塞的位置发出报警信号,适用于隔膜泵输送油墨、胶粘剂等介质的中断检测,成本低廉,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管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活塞,4—干簧管,5—进液口,6—出液口,7—环形隔架,8—下圈孔,9—上圈孔,10—螺栓,11—流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管道式介质中断报警装置,包括内管2和外管1,所述外管1同轴套接在内管2外,所述内管2的进液口5处设有可移动的活塞3,与活塞3相对位置的外管1管壁上安装有用于感应活塞3位置的干簧管4,沿料液流进方向,所述内管2的尾端依次设有至少两个绕内管管壁一圈的下圈孔8和上圈孔9,活塞3外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活塞3位移的环形隔架7,料液输送中断,活塞3位于内管2的进液口5处,干簧管4感应到活塞3时发出报警信号。

如图1所示,活塞3采用磁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管2的直径小于外管1的直径,略大于环形隔架7的直径;所述内管2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10,螺栓10两侧连入输送管道或隔膜泵;所述环形隔架7表面开有流液孔11,进液口5和出液口6的直径小于环形隔架7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将本装置在介质输送管道上竖直安装,使进液口5处于下方,料液从下往上输送,料液正常输送时,介质从下端进入内管3,活塞3受到输送压力,由介质输送压力推动活塞3上行,沿料液流进方向位移,环形隔架7限制活塞3位移使其处于下圈孔8和上圈孔9间,防止活塞3被输送压力推入出液口6,堵住输出管道,干簧管4感应不到活塞3,干簧管4上的蜂鸣器不发出报警信号,料液由下圈孔8流进外管1,绕过活塞3,再由上圈孔9流回内管2,并经出液口6进入输送管道;料液输送中断时,活塞3受到重力作用,处于内管2的进液口5处,干簧管4通电使用,干簧管4通过电磁感应,感应到活塞3时发出报警信号,表明介质输送中断,而已经进入内管2的料液,通过环形隔架7上的流液孔11可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