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网清洁风扇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606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尘网清洁风扇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电子产品中利用风扇清洁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防尘网清洁风扇
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的计算机需要利用空气对流来实现散热,这就造成了长时间开机的计算 机内部不免会残留大量的灰尘。灰尘是精密电子设备的大敌,它降低了计算机工作的可靠 性。目前有除尘功能的计算机一般都是在进风口安装了防尘网,可是如果防尘网上的灰尘 得不到定期的清洗就有可能堵塞计算机进风口使其因为无法散热而死机或烧毁元件。 —般计算机防尘网安放在计算机进风口风扇的外边,即计算机进风口风扇旋转产 生计算机内部和外部的空气压力差,使外部空气经过防尘网过滤后,进入计算机内部。这样 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会被吸附在防尘网的外部即和外界空气接触的那一面。目前对于防尘网 的清洁方法较少,有些计算机安装了可以拆卸和更换防尘网的结构,可以在防尘网过脏的 时候拆卸下来清洗或者更换新的防尘网。 可是对于长期开机的服务器和工控设备,靠人工定期清理防尘网或者更换新的防 尘网是件比较麻烦的工作,如果在有着大量计算机的机房需要更换或清理防尘网那将是工 作量很大的事情。而且靠人工去检测防尘网有没有被灰尘堵塞也不够可靠。 一旦没有及 时更换堵塞的防尘网,被堵塞进风口的计算机将会有因为无法散热而死机或烧毁元件的危 险。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 尘网清洁风扇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网清洁风扇,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外侧的清 洁风扇外壳,清洁风扇转叶以及清洁风扇转轴,还包括与清洁风扇转叶一起旋转的刷头。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刷头与清洁风扇转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刷头与所述清洁风扇转轴连接,且以清洁风扇转轴为 中心向清洁风扇外壳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内侧的散热风 扇,还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外侧的防尘网清洁风扇,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 的风扇控制电路;所述防尘网清洁风扇包括风扇外壳,风扇转叶以及风扇转轴,以及与风扇 转叶一起旋转的刷头。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的风扇控制 电路包括与所述散热风扇以及清洁风扇电连接的定时器,其中所述定时器与散热风扇之间 还连接有反向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的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与定时器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散热风扇以及清洁
风扇电连接,其中所微处理器与散热风扇之间还连接有反向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刷头与清洁风扇转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刷头与所述清洁风扇转轴连接,且以清洁风扇转轴为 中心向清洁风扇外壳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刷头为长条形,且长度小于等于清洁风扇转叶的直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网清洁风扇以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能够高效 的自动清除电子设备散热网上的积聚的灰尘。风扇控制电路可以自动根据设备内温度是否 过高或者防尘网实际通风情况是否良好从而判断是否启动除尘风扇自动工作,并且风扇控 制电路可以让用户设定相应的程序,根据用户的需要定时工作,满足特殊情况。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网清洁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带微处理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网清洁风扇,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外侧的 清洁风扇外壳1,清洁风扇转叶2以及清洁风扇转轴,还包括与清洁风扇转叶一起旋转的刷 头3。所述刷头3与所述清洁风扇转轴连接,且以清洁风扇转轴为中心向清洁风扇外壳方向 延伸。本实施例采用尼龙刷,设置为一个长条形,刷子的长度小于等于风扇叶片的直径。尼 龙刷安装固定在风扇的轴承上。当风扇转动的时候尼龙刷随着风扇转动而转动。尼龙刷贴 着风尘网会积累灰尘的那一面,就会通过风扇的转动把灰尘刷下来。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为十字形刷头或者米字型刷头。 同时,也可以使得所述刷头与清洁风扇转叶固定连接。包括胶粘或者螺钉连接或 者在清洁风扇转叶上打孔,将刷头镶在孔中。
实施例2 :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在防尘网4的内部安装了散热 风扇5,该风扇的风向为从外向内吹风,同时在外部加装了一个向外吹风的防尘网清洁风 扇。当防尘网清洁风扇工作的时候,带动刷头3 —起转动,刷头和防尘网外部接触,就起到 刷掉防尘网外部灰尘的作用。并且旋转起来的风扇因为是向外吹风的,所以它可以把刷子 从防尘网上刷下来的灰尘吹出计算机,起来清理灰尘的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备内部的散热风扇和防尘网外侧的防尘网清洁风扇的 风向是相反的,所以这两种风扇不能同时工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需要除尘的时候让带刷头的除尘风扇定时工作一定的时间,然后关闭除尘风扇,让散热风扇工作。这样就起到了自 动清理防尘网的工作,清理完以后散热进风风扇正常工作。当启动定时器的时候,定时器定 时工作,并且输出电平为高,控制启动除尘风扇工作,输出电平经过反向器变成低电平,散 热风扇不工作当定时器定时结束的时候,输出电平为低,控制除尘风扇停止工作,输出电 平经过反向器变成高电平,散热风扇正常工作。定时器的启动触发可以由几种方式,方式 一,开机启动,方式二,当除尘网通风情况下降造成机器内部温度过高时启动定时器。每启 动一次定时器即会完成一次防尘网除尘操作。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控制电路,应当也在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如实施例3。
实施例3 :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的风扇控 制电路包括与可编程定时器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散热风扇以及清洁风扇 电连接,其中所微处理器与散热风扇之间还连接有反向器。用户可以通过设定软件程序来 控制散热风扇和除尘风扇的工作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每次除尘的时间长度和多长 时间除一次尘。并且在用户没有设定程序的情况下,智能的通过微处理器计算统计出最佳 的除尘时间长度和除尘间隔长度,让除尘风扇和散热风扇交替工作的时间更加科学。 本实施例采用尼龙刷,设置为一个长条形,刷子的长度小于等于风扇叶片的直径。 尼龙刷安装固定在风扇的轴承上。当风扇转动的时候尼龙刷随着风扇转动而转动。尼龙刷 贴着风尘网会积累灰尘的那一面,就会通过风扇的转动把灰尘刷下来。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为十字形刷头或者米字型刷头。 同时,也可以使得所述刷头与清洁风扇转叶固定连接。包括胶粘或者螺钉连接或 者在清洁风扇转叶上打孔,将刷头镶在孔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尘网清洁风扇以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能够清洁防尘网上残 留的灰尘从而防止防尘网上灰尘积聚过多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网清洁风扇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的思路及方法,具 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 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 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一种防尘网清洁风扇,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外侧的清洁风扇外壳,清洁风扇转叶以及清洁风扇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清洁风扇转叶一起旋转的刷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清洁风扇,所述刷头与清洁风扇转叶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清洁风扇,所述刷头与所述清洁风扇转轴连接,且以清洁风扇转轴为中心向清洁风扇外壳方向延伸。
4. 一种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内侧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外侧的防尘网清洁风扇,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的风扇控制电路;所述防尘网清洁风扇包括风扇外壳,风扇转叶以及风扇转轴,以及与风扇转叶一起旋转的刷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的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散热风扇以及清洁风扇电连接的定时器,其中所述定时器与散热风扇之间还连接有反向器。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的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与定时器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散热风扇以及清洁风扇电连接,其中所微处理器与散热风扇之间还连接有反向器。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所述刷头与清洁风扇转叶固定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所述刷头与所述清洁风扇转轴连接,且以清洁风扇转轴为中心向清洁风扇外壳方向延伸。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所述刷头为长条形,且长度小于等于清洁风扇转叶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网清洁风扇,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外侧的清洁风扇外壳,清洁风扇转叶以及清洁风扇转轴,还包括与清洁风扇转叶一起旋转的刷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内侧的散热风扇,还包括设置在防尘网外侧的防尘网清洁风扇,控制散热风扇与清洁风扇进行交替工作的风扇控制电路;所述防尘网清洁风扇包括风扇外壳,风扇转叶以及风扇转轴,以及与风扇转叶一起旋转的刷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尘网清洁风扇以及防尘网自动清洁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用户需要定时有效清除电子设备防尘网上的灰尘,无需人工清洁维护。
文档编号F04D25/08GK201526477SQ2009202309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姜黎, 张伯生, 曹新星, 杨悦, 高志军 申请人: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