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929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暖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特别是关于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A、1B所示,为一种公知的浴室用取暖换气扇100,包括框架110、扇叶120、 马达130、加热装置140以及风路切换板200。该风路切换板200的两端设有突起220,该突起220为空心结构,在取暖换气扇 100的风路壁300上设有容置并卡合风路切换板200两端突起220的开口 310。该开口 310 的外侧与外置的步进电机700的转轴710相啮合,由转轴710转动带动风路切换板200转动,从而实现取暖换气扇的取暖、换气、和干燥功能。在安装时,先用力弯曲风路切换板200,使风路切换板200两端向中间弯曲变形, 使其两端的突起220卡入风路壁300上的开口 310内,然后不再施加压力,使其恢复平直的状态,从而将风路切换板200固定在风路壁300上。但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风路切换板200无法完全恢复平直的状态,或者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风路切换板200会有逐渐变弯曲的现象,因此会存在风路切换板200在转动过程中掉落的可能性。为防止风路切换板200在转动过程中掉落,需要在风路切换板200内安装有支撑轴210。支撑轴210两轴端211的断面直径小于支撑轴210轴体212的断面直径,两轴端 211与轴体212之间形成段差。段差面213抵靠在在风路切换板200的两端内侧上。安装时,先用力弯曲支撑轴210,使支撑轴210两端向中间弯曲变形,将支撑轴210两轴端211 分别卡入空心结构的风路切换板200的突起220内,然后不再施加压力,使其恢复平直的状态。此时通过段差面213,该支撑轴210向两端伸展施加压力在风路切换板200的内侧面上,从而保持风路切换板200的不变形。由于支撑轴210需要通过外力使其轴向变形,使其轴向的尺寸减小后再固定。装配时,比较困难,容易造成支撑轴210两轴端211损坏。而且,当支撑轴210整体被弯曲后, 有时也会存在不能从弯曲变形后状态完全恢复过来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不能实现其支撑功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 不但牢靠而且安装作业更加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暖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风路切换板以及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所述的风路切换板向其两端外侧突出设置圆环状的空心转轴,与空心转轴相对的换气扇内的风路壁上设有转轴支撑座,风路切换板通过空心转轴安装在转轴支撑座内,所述的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和与该支撑轴同轴的连接件;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固定于风路切换板的一端空心转轴内,支撑轴的另一端抵靠在风路切换板的另一端的内侧面,并卡合从风路的外侧插入并穿出风路切换板的该另一端的空心转轴的连接件。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设有凸轴,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的凸轴卡入风路切换板的一端空心转轴内;所述的凹槽卡合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凸轴的根部设有凸缘形状的定位块,用于限定支撑轴的凸轴卡入空心转轴内的长度。所述的连接件的前端为卡入支撑轴的凹槽内的轴,后端为连接轴,该连接轴与风路切换板一端的空心转轴相卡合,该连接轴还与步进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由步进电机带动连接件旋转而驱动风路切换板转动。所述的连接轴在圆形的断面形状至少一处为直线部,与该连接轴相卡合的空心转轴具有直线部。所述的连接件与驱动风路切换板的步进电机的转轴为一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简化产品的安装操作性、提高产品的性能。


图1A、1B是公知技术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一种取暖换气扇100的风路切换板 200的固定结构,包括风路切换板200以及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400。风路切换板200向其两端外侧突出设置圆环状的空心转轴230J40,与空心转轴 230、240相对的换气扇内的风路壁300上设有转轴支撑座320、330,风路切换板200通过空心转轴230、240安装在转轴支撑座320、330内。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400包括支撑轴500和与该支撑轴同轴的连接件600。所述的支撑轴500的一端510设有凸轴511,凸轴511的根部设有凸缘形状的定位块512。凸轴511固定于风路切换板200的一端231空心转轴230内,定位块512可以限定支撑轴500的凸轴511卡入空心转轴230内的长度。支撑轴500的另一端520设有环状带檐的凹槽521,该凹槽521抵靠在风路切换板200的另一端232的内侧面上。连接件600从风路的外侧插入并穿出空心转轴M0,前端的轴610卡入支撑轴500 的凹槽521内。连接件600的后端为连接轴620,该连接轴620位于空心转轴MO中。艮口, 连接件600位于上述支撑轴500的延长处。由此,安装时,首先将风路切换板200通过空心转轴230安装在转轴支撑座320 内,然后将支撑轴500的凸轴511固定于风路切换板200 —端231的空心转轴230内,然后将支撑轴500的凹槽521抵靠在风路切换板200的另一端232的内侧面上,并对准风路切换板200该另一端232的空心转轴M0,然后通过从风路的外侧将连接件600的前端的轴610 插入支撑轴500的凹槽521内,从而固定风路切换板200。这样支撑轴500从定位块512到凹槽521端面之间的长度就是固定的,从而使风路切换板200的两端的空心转轴230、240之间的间隔得以保持不变,达到不小于规定的间隔的效果。也就是说,当风路切换板200变形时,通过支撑轴500在空心转轴230、240之间的支撑作用,可以确保风路切换板200两端之间规定的间隔。再将连接件600后端的连接轴620延伸到空心转轴240的外侧,位于风路壁300 之外。连接件600后端的连接轴620位于空心转轴MO内形成扁状,即在圆形的断面形状有直线部,空心转轴240也形成中空的扁状,即也形成直线部,由此连接件600后端的连接轴620和空心转轴240相卡合。由此,通过步进电机700带动连接件600旋转而驱动风路切换板200转动。即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500和连接件600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轴210,在无需弯曲变形支撑轴500的情况下,通过支撑轴500自身的刚性,确保了风路切换板200的不变形,避免了风路切换板200在转动过程中掉落的可能性。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600与外置的步进电机700的转轴710为一体。空心转轴MO的外侧直接与外置的步进电机700的转轴710相啮合,即相当于在步进电机700上设置可直接卡入上述支撑轴500的凹槽521中的凸筋720。安装时,首先将风路切换板200通过空心转轴230安装在转轴支撑座320内,然后将支撑轴500的凸轴511固定于风路切换板200 —端231的空心转轴230内,然后将支撑轴500的凹槽521抵靠在风路切换板200的另一端232的内侧面上,并对准风路切换板200 该另一端232的空心转轴M0,最后将步进电机700上设置的凸筋720插入支撑轴500的凹槽521内,从而将风路切换板200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取暖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风路切换板以及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所述的风路切换板向其两端外侧突出设置圆环状的空心转轴,与空心转轴相对的换气扇内的风路壁上设有转轴支撑座,风路切换板通过空心转轴安装在转轴支撑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和与该支撑轴同轴的连接件;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固定于风路切换板的一端空心转轴内,支撑轴的另一端抵靠在风路切换板的另一端的内侧面,并卡合从风路的外侧插入并穿出风路切换板的该另一端的空心转轴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设有凸轴,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的凸轴卡入风路切换板的一端空心转轴内;所述的凹槽卡合所述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轴的根部设有凸缘形状的定位块,用于限定支撑轴的凸轴卡入空心转轴内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的前端为卡入支撑轴的凹槽内的轴,后端为连接轴,该连接轴与风路切换板一端的空心转轴相卡合,该连接轴还与步进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由步进电机带动连接件旋转而驱动风路切换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在圆形的断面形状至少一处为直线部,与该连接轴相卡合的空心转轴具有直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与驱动风路切换板的步进电机的转轴为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暖换气扇的风路切换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风路切换板以及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所述的风路切换板向其两端外侧突出设置圆环状的空心转轴,与空心转轴相对的换气扇内的风路壁上设有转轴支撑座,风路切换板通过空心转轴安装在转轴支撑座内,所述的风路切换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和与该支撑轴同轴的连接件;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固定于风路切换板的一端空心转轴内,支撑轴的另一端抵靠在风路切换板的另一端的内侧面,并卡合从风路的外侧插入并穿出风路切换板的该另一端的空心转轴的连接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简化产品的安装操作性、提高产品的性能。
文档编号F04D25/08GK102213238SQ2010101474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2日
发明者田亮, 石川诚, 翁叶帆, 袁洪坚 申请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