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外联方式的齿轮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119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外联方式的齿轮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为液压系统动力元件的齿轮油泵,适用于起重搬运机械、筑路 机械、环保机械、轻工机械等行业。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针对同一台泵,在进出油口的联接方式上只能是采用侧进侧出的外 联接方式或后进后出的外联接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外联方式的齿 轮油泵,以使得在同一台泵上实现既可采用侧进侧出的外联接方式也可采用后进后出的外 联接方式。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多外联方式的齿轮油泵,具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以前盖、后盖和泵体构成泵壳,其结构特点是在所述后盖上设置各油口,所述各油口分别 是位于后盖一侧的侧部进油口,位于后盖另一侧的侧部出油口,或是位于后盖的端面上的 端部进油口和端部出油口 ;在所述后盖中设置通油腔道,以所述通油腔道在各油口与泵体 的内腔形成连通。本实用新型多外联方式的齿轮油泵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后盖位于泵体的内 腔中的端面上设置轴承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支撑在所述后盖的轴承孔中。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既可采用后进后出的外联接方式,也可采用侧进侧出的外联接方式, 使其应用更加灵活,能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适应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盖平面示意图;图加为本实用新型侧进侧出结构的后盖侧面示意图;图2b为图加的A-A剖面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后进后出结构的后盖端面示意图;图北为图3a的B-B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动齿轮、2前盖、3定位销、4泵体、5后盖、6从动齿轮、7侧部进油口、 8侧部出油口、9端部进油口、10端部出油口、11通油腔道、12轴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以前盖2、后盖5和泵体4构成泵壳,在泵壳内具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6 ;本实施例中,在后盖5上设置各油口,分别是如图图加和图2b所示的位于后盖5 一侧的侧部进油口和位于后盖5另一侧的侧部出油口 ;或是如图3a和图北所示的位于后 盖5的端面上的端部进油口和端部出油孔;在后盖5中设置通油腔道11,以通油腔道11在 各油口与泵体4的内腔形成连通。这种形式使得该油泵既可采用后进后出的外联接方式, 也可采用侧进侧出的外联接方式,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适应性强。具体实施中,在后盖5位于泵体4的内腔中的端面上设置轴承孔12,主动齿轮1和 从动齿轮6支撑在后盖5的轴承孔12中,这一结构形式使齿轮油泵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 安装空间,同时也有效减小轴向尺寸,降低生产成本。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前盖2、后盖5和泵体4采用三段式结构,在泵体4上设置 贯穿式定位销3。
权利要求1.一种多外联方式的齿轮油泵,具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6),以 前盖(2)、后盖(5)和泵体(4)构成泵壳,其特征是在所述后盖(5)上设置各油口,所述各 油口分别是位于后盖(5) —侧的侧部进油口(7),位于后盖(5)另一侧的侧部出油口(8), 或是位于后盖(5)的端面上的端部进油口(9)和端部出油口(10);在所述后盖(5)中设置 通油腔道(11),以所述通油腔道(11)在各油口与泵体(4)的内腔形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外联方式的齿轮油泵,其特征是在所述后盖(5)位于泵 体(4)的内腔中的端面上设置轴承孔(12),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6)支撑在所述后盖 (5)的轴承孔(12)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外联方式的齿轮油泵,其特征是;在所述后盖上设置各油口,所述各油口分别是位于后盖一侧的侧部进油口,位于另一侧的侧部出油口,或是位于后盖的端面上的端部进油口和端部出油口。本实用新型既可采用后进后出的外联接方式,也可采用侧进侧出的外联接方式。
文档编号F04C2/18GK201858146SQ20102060536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邓玉, 陈海强 申请人:合肥长源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