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119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往复泵介杆(也称中间杆、连接杆、挺杆)是往复泵中往复运动的主要零件之一,是 连接动力端与液力端的关键,它的可靠密封,对杜绝动力端润滑油泄漏非常重要。现有的往 复泵介杆密封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伸缩式波纹管密封,二是双骨架油封与0型圈的密封。 第一种方式的结构占用空间大、成本高,容易疲劳破坏,对中小型往复泵特别是往复次数较 高的往复泵不适用;第二种方式的最常用结构通常是以密封圈的外径定位,由橡胶密封圈 本身的弹性变形与介杆外径形成过盈配合来密封,但实际上由于十字头、滑道等磨损后,介 杆位置偏移,还有零件加工、组装的误差等原因,造成介杆在受力后运动的轨迹不是直线, 这样使密封圈不能完全与介杆的外径完全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影响其密封效果,从而造成 是密封圈不能跟随介杆偏移,造成密封圈容易被偏磨,密封不可靠,寿命短等现象。专利号 为ZL200920018774. 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钻井泥浆泵介杆密封装置,它是通过一 个整体式的密封圈代替原来双骨架油封隔离套和0型圈的复杂结构,但该技术并没有可靠 解决密封圈不能跟随介杆偏移的问题,同样存在密封圈容易偏磨、密封不可靠、寿命短、Y型 密封唇口被磨损后、无法与介杆紧密接触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介杆外径定位的、可与介杆 随动的、密封唇口始终与介杆外径紧密接触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是由泵壳、浮动套、盘根盒、盘根环和 介杆构成。在泵壳的油封盒中紧配合嵌入浮动套,在浮动套的内环紧配合盘根盒,在盘根盒 的凹槽内嵌入盘根环,盘根环的内环面与介杆的环周紧配合,在浮动套的外侧有嵌于泵壳 内壁上的挡圈,从盘根环的内壁至盘根盒、浮动套、泵壳至泵内的油池有一贯通的泄油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浮动套由两个对称的环形卡瓦间隙连接配合构 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盘根盒为η形,其背面为凸的弧面,并与浮动套的 内环面为凸凹紧配合,盘根盒的内环形槽与盘根环的外环面相楔形契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盘根环的内环面有截面为T形的缓冲槽,在T形 两侧截面为L形的沟道中嵌有0型圈。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采用L形的沟道内嵌有密封圈的方 式,并用L形的沟道直接与介杆外径接触定位,且可随介杆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密封,改善了 介杆的工作条件,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有效的保证了往复泵介杆密封的可靠性、节约 了能源、减少油液泄露造成的污染。
说明书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是由泵壳1、浮动套2、盘根盒3、盘根 环4和介杆5构成,泵壳1的油封盒中紧配合嵌入浮动套2,在浮动套2的内环紧配合盘根 盒3,在盘根盒3的凹槽内嵌入盘根环4,盘根环4的内环面与介杆5的环周紧配合,在浮动 套2的外侧有嵌于泵壳1内壁上的挡圈6,从盘根环4的内壁至盘根盒3、浮动套2、泵壳1 至泵内的油池有一贯通的泄油孔7。所述的浮动套2由两个对称的环形卡瓦间隙连接配合 构成;盘根盒3为η形,其背面为凸的弧面,并与浮动套2的内环面为凸凹紧配合,盘根盒3 的内环形槽与盘根环4的外环面相楔形契合;盘根环4的内环面有截面为T形的缓冲槽,在 T形两侧截面为L形的沟道9中嵌有0型圈8。工作时,密封组件的L形的沟道9在0型圈8和本身弹性力的作用下,与介杆5的 外径紧密贴合,进而使介杆得以可靠密封。尤其是当介杆5和其它相关件由于加工组装、磨 损等原因,导致介杆5中心线发生偏移时,由盘根盒3、有L形的沟道9、盘根环4、0型圈8、 泄油孔7构成的整体密封组件在构成浮动套2的两个对称的卡瓦之间随介杆5摆动,这样 使得L形的沟道9始终与介杆5的外径紧密接触,而当L形的沟道9磨损时,套在其中的0 型圈8给L形的沟道9以径向的抱紧力,也使得L形的沟道9始终与介杆5的外径紧密接 触。在介杆往复运动过程中即使有少量的油泄漏过去,也会通过中间的泄油孔7回到油池 中。同时油池远端的L形的沟道9有效的阻止了外界杂质和泄漏的介质沿介杆5进入油 池。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密封组件的具体结构中,其L形的沟道9、0型圈8 的数量都至少设置2个,其中泄油孔中心线两边的L形的沟道9和0型圈8的数量可以是 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权利要求1.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是由泵壳(1)、浮动套(2)、盘根盒(3)、盘根环(4)和介 杆(5)构成,其特征在于泵壳(1)的油封盒中紧配合嵌入浮动套(2),在浮动套(2)的内环紧 配合盘根盒(3),在盘根盒(3)的凹槽内嵌入盘根环(4),盘根环(4)的内环面与介杆(5)的 环周紧配合,在浮动套(2)的外侧有嵌于泵壳(1)内壁上的挡圈(6),从盘根环(4)的内壁至 盘根盒(3)、浮动套(2)、泵壳(1)至泵内的油池有一贯通的泄油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浮动套(2)是由两个 对称的环形卡瓦间隙连接配合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盘根盒(3)为η形,其 背面为凸的弧面、并与浮动套(2)的内环面为凸凹紧配合,盘根盒(3)的内环形槽与盘根环 (4)的外环面相楔形契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盘根环(4) 的内环面有截面为T形的缓冲槽,在T形两侧截面为L形的沟道(9)中嵌有0型圈(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属于密封结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介杆外径定位的、可与介杆随动的、密封唇口始终与介杆外径紧密接触的密封组件。它是由泵壳、浮动套、盘根盒、盘根环和介杆构成,泵壳的油封盒中紧配合嵌入浮动套,在浮动套的内环紧配合盘根盒,在盘根盒的凹槽内嵌入盘根环,盘根环的内环面与介杆的环周紧配合,在浮动套的外侧有嵌于泵壳内壁上的挡圈,从盘根环的内壁至盘根盒、浮动套、泵壳至泵内的油池有一贯通的泄油孔。本实用新型的往复泵介杆密封组件,采用L形的沟道内嵌有密封圈的方式,并用L形的沟道直接与介杆外径接触定位,且可随介杆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密封,改善了介杆的工作条件,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有效的保证了往复泵介杆密封的可靠性、节约了能源、减少油液泄露造成的污染。
文档编号F04B53/00GK201851342SQ201020604630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4日
发明者马远志, 高清河 申请人:大庆市金拓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