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626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密闭容器内收纳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而构成的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这种压缩机例如具有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内部中间压型多级(两级)压缩式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电动单元和该电动单元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而构成。制冷剂气体从第一旋转压缩单元的吸入口吸入至气缸的低压室侧,并通过转子和叶片的动作被压缩而成为中间压,接着从气缸的高压侧经由排出口、排出消音室向密闭容器内排出。该密闭容器内的中间压制冷剂气体从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吸入口吸入至气缸的低压室侧,并通过转子和叶片的动作进行第二级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接着从高压室侧经由排出口、排出消音室向压缩机的外部排出。另外,密闭容器的底部为油存储部,通过安装在旋转轴的一端(下端)的油泵(供油装置)从油存储部中吸取油,并将油供给至旋转压缩机构部的滑动部等进行润滑和密封。然而,如上所述,在第一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中混入的油排出至密闭容器内,并在该密闭容器内的空间移动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但是,在第二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中混入的油,直接与制冷剂气体一起向压缩机的外部排出。因此,存在油存储部中的油量不足,滑动性能和密封性能下降这样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排出到压缩机外部的油阻碍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循环等,对制冷剂回路带来恶劣影响的问题。另一方面,考虑了在密闭容器外部的配管上连接油分离器,从排出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使之返回至压缩机的方案,但是会产生设置空间增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产生在密闭容器成为最终压力的内部高压(单级)的旋转压缩机中,但是不限于内部中间压型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不能成为最终排出压力的旋转压缩机中也为极其严重的问题。于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即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内面之间设置利用离心力对从第二旋转压缩单元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的油进行分离的油分离机构,从而从向密闭容器外排出的制冷剂中分离油,使分离后的油流入密闭容器内底部的油存储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598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05985号公报然而,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之间设置油分离机构的现有技术中,不得不相应地至少使密闭容器的径向尺寸变大。另外,由于构成压缩机的部件也显著增加,因此还存在产生成本增加的问题。于是,提出了不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之间设置利用离心力的油分离机构,而是在封闭用于构成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排出消音室的支撑部件的凹部的盖上设置油分离机构的方案(例如,参照上述专利文献2 ),但是,为了提高油分离机构中的油分离能力,必须确保油分离机构的上下尺寸,从而导致使密闭容器的轴向尺寸变大。另一方面,油的分离能力可通过提高导入油分离机构内的制冷剂的流速来提高,但是,为此必须使在油分离机构中导入制冷剂的部分缩窄,这样就产生油分离机构中的压力损失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相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构成,其目的为提供一种旋转压缩机,在能够防止或者抑制采用通过离心分离降低向密闭容器外部排出的油排出量的油分离装置时的尺寸扩大和成本增加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油分离装置中的压力损失。本发明的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有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在构成旋转压缩机构部的多个部件上构成,对在该旋转压缩机构部中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根据本发明,在将电动单元和由该电动单元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收纳在密闭容器内而构成的旋转压缩机中,由于具有在构成旋转压缩机构部的部件中穿过而构成并对在该旋转压缩机构部中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的油分离装置,因此,通过油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地对在旋转压缩机构部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中混入的油进行离心分离,并且能够显著地降低向旋转压缩机外部排出的油量。特别地,由于将油分离装置在构成旋转压缩机构部的多个部件中穿过而构成,因此不会扩大旋转压缩机的尺寸,并且能确保油分离装置的上下尺寸。从而,无需为了提高油分离装置内的制冷剂流速而使导入制冷剂的部分变窄,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油分离装置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并且,由于无需在旋转压缩机构部和密闭容器之间设置用于油分离装置的特别的机构,因此部件数量的增加也得以抑制,并且由此防止或抑制旋转压缩机的尺寸扩大和成本增加,同时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油分离装置中的压力损失。在上述的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气缸,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封闭部件,封闭压缩室并具有排出室,在该气缸内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油分离装置从封闭部件构成到气缸,对排出到排出室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根据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由于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气缸,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封闭部件,封闭压缩室并具有排出室,在该气缸内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油分离装置从封闭部件构成到气缸,对排出到排出室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因此,通过油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地对在气缸内被压缩并排出到排出室内的制冷剂中混入的油进行离心分离。此时,通过使油分离装置从构成有排出室的封闭部件构成到气缸,还具有缩短并简化从排出室到油分离装置的流路的效果。在上述的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阀,配置在排出室内;制冷剂排出管,与密闭容器连接;排出通路,形成在封闭部件上,将排出室和制冷剂排出管连接,用于将排出到排出室的制冷剂不经过密闭容器内就向外部排出;油分离装置以设于排出阀和排出通路之间的形式构成。根据该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排出阀,配置在排出室内;制冷剂排出管,与密闭容器连接;排出通路,形成在封闭部件上,将排出室和制冷剂排出管连接,用于将排出到排出室的制冷剂不经过密闭容器内就向外部排出;油分离装置以设于排出阀和排出通路之间的形式构成,因此,在例如将旋转压缩机构部由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构成,将通过第一旋转压缩单元压缩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内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在构成第二旋转压缩单元的第二气缸内压缩,并向排出室排出的旋转压缩机中,通过油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地抑制旋转压缩机的油的流出,使得制冷剂从排出室不经过密闭容器,也就是不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油分离就向外部排出。此时,由于油分离装置以设于排出阀和排出通路之间的形式构成,因此使制冷剂从排出阀经过排出室和油分离装置并到达排出通路的制冷剂的流动顺利,而且流路也能够设为最短距离。在上述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旋转压缩机构部由第一旋转压缩单元和位于该第一旋转压缩单元的上侧的第二旋转压缩单元构成,将在第一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内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在第二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气缸,分别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并分别构成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中间分隔板,设于各气缸之间以分隔各旋转压缩单元;下部封闭部件,封闭第一气缸的压缩室;上部封闭部件,封闭第二气缸的压缩室;排出室,设置在该上部封闭部件上,在第二气缸内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油分离装置从上部封闭部件经由第二气缸、中间分隔板构成到第一气缸,对排出到排出室内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根据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由于旋转压缩机构部由第一旋转压缩单元和位于该第一旋转压缩单元的上侧的第二旋转压缩单元构成,将在第一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内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在第二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气缸,分别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并分别构成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中间分隔板,设于各气缸之间以分隔各旋转压缩单元;下部封闭部件,封闭第一气缸的压缩室;上部封闭部件,封闭第二气缸的压缩室;排出室,设置在该上部封闭部件上,在第二气缸内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油分离装置从上部封闭部件经由第二气缸、中间分隔板构成到第一气缸,对排出到排出室内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因此,能够将油分离装置的上下尺寸以从上部封闭部件构成到第一气缸的方式扩大,能够在降低压力损失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果。在上述的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油分离装置具有:圆筒状的空间部,形成在封闭部件或者上部封闭部件上,中心轴设为上下方向;制冷剂导入部,用于将制冷剂导入该空间部;制冷剂导出部,位于空间部的中心轴上,从上方进入该空间部内,下端在该空间部内开口 ;油流出部,与空间部的下端连通;空间部呈朝向油流出部逐渐变细的形状,从制冷剂导入部流入空间部内的制冷剂,沿着该空间部的内周面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并流入制冷剂导出部的开口的同时,从制冷剂中分离的油流向油流出部。根据本发明,在上述各发明的基础上,由于油分离装置具有:圆筒状的空间部,形成在封闭部件或者上部封闭部件上,中心轴设为上下方向;制冷剂导入部,用于将制冷剂导入该空间部;制冷剂导出部,位于空间部的中心轴上,从上方进入该空间部内,下端在该空间部内开口 ;油流出部,与空间部的下端连通;空间部呈朝向油流出部逐渐变细的形状,从制冷剂导入部流入空间部内的制冷剂,沿着该空间部的内周面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并流入制冷剂导出部的开口的同时,从制冷剂中分离的油流向油流出部,因此,使制冷剂在油分离装置的空间部内旋转,能够利用离心力有效地使油分离,并使制冷剂流入到制冷剂导出部,使分离后的油经由油流出部顺利地返回到密闭容器内。在上述旋转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油分离装置具有在空间部和油流出部之间所形成的油存储部。根据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如果在油分离装置的空间部和油流出部之间形成油存储部,则利用该油存储部内存储的油能够防止制冷剂从油流出部流出。另外,还能够防止油存留在空间部内,并阻碍制冷剂的旋转的不利情况。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旋转压缩机,其能够防止或者抑制采用通过离心分离降低向密闭容器外部排出的油量的油分离装置时的尺寸扩大和成本增加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油分离装置中的压力损失。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旋转压缩机的旋转压缩机构部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旋转压缩机的旋转压缩机构部中除上部盖和垫圈之外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油分离机构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旋转压缩机12密闭容器14 电动单元16旋转轴18旋转压缩机构部32第一旋转压缩单元34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6中间分隔板38上气缸(第二气缸)40下气缸(第一气缸)54上部支撑部件(封闭部件、上部封闭部件)56下部支撑部件(下部封闭部件)62排出消音室(排出室)65 垫圈66上部盖70排出通路72排出阀90油分离机构(油分离装置)91空间部9IA 9IC 孔95制冷剂导入部
97制冷剂导出部98细孔(油流出部)104油存储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压缩机10的纵向剖视图,图2表示旋转压缩机构部18的纵向剖视图,图3表示旋转压缩机构部18中除上部盖66和垫圈65之外的俯视图,图4表示图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部件的位置关系是为了易于进行说明而与实际配置有所变动地表示的,从而与实际的位置关系不同。在各图中,10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中间压型多级(两级)压缩式的立式旋转压缩机,该旋转压缩机10包括:由钢板构成的纵型圆筒状的密闭容器12、配置收纳在该密闭容器12的内部空间上侧的电动单元(驱动单元)14、旋转压缩机构部18,其中,旋转压缩机构部18配置在该电动单元14的下侧,具有通过电动单元14的旋转轴16驱动的第一旋转压缩单元32 (第一级)和位于第一旋转压缩单元32上侧的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4(第二级)。密闭容器12包括:作为油存储部13的底部、收纳有电动单元14和旋转压缩机构部18的容器本体12A、封闭该容器本体12A的上部开口的大致碗状的端盖(盖体)12B,而且,在该端盖12B的上表面中心处安装有用于向电动单元14供给电力的接线端(省略配线)20。电动单元14由沿着密闭容器12的上部空间的内周面呈环状安装的定子22、在该定子22内侧设置若干间隙而插入配置的转子24构成。该转子24固定在通过中心且沿垂直方向(密闭容器12的轴向)延伸的上述旋转轴16上。定子22具有层叠环形状的电磁钢板的层叠体26、通过串绕(集中卷组)方式卷装在该层叠体26的齿部上的定子线圈28。另外,转子24也和定子22相同地由电磁钢板的层叠体30形成,并在该层叠体30内插入永磁铁MG而构成。所述旋转压缩机构部18具有:下气缸(第一气缸)40和上气缸(第二气缸)38,分别构成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2、34,并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上下转子46、48,与分别设置在这两个上下气缸38、40内的上下偏心部42、44嵌合并进行偏心旋转;中间分隔板36,安装在上下气缸38、40之间以及转子46、48之间分隔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2,34 ;叶片50、52,抵接在转子46、48上并分别将上下气缸38、40内的压缩室划分为低压室侧和高压室侧;作为支撑部件且封闭部件的上部支撑部件(上部封闭部件)54、下部支撑部件(下部封闭部件)56,封闭上气缸38的压缩室的上侧开口面和下气缸40的压缩室的下侧开口面并具有旋转轴16的轴承54A、54B。在上部支撑部件54和下部支撑部件56上设有:吸入通路60 (图3)、61和作为排出室具有一定容积的排出消音室62、64,其中,吸入通路60、61通过未图示的吸入口分别与上下气缸38、40的内部连通,排出消音室62、64通过使上部支撑部件54的上面和下部支撑部件56的下面的一部分凹陷并用上部盖66、下部盖68分别封闭各凹部的上面开口和下面开口而形成。即,上部支撑部件54和下部支撑部件56为了凹陷形成各排出消音室62、64而具有一定厚度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轴承54A、56A也可以形成在上述上部盖66、下部盖68上。此时,在上部支撑部件54和上部盖66之间夹设有密封用的垫圈65 (尽管未图示,下部支撑部件56和下部盖68之间也同样夹设有垫圈)。另外,下部盖68的周边部通过主螺栓129...从下方固定在下部支撑部件56上。该主螺栓129...的前端与上部支撑部件54螺纹接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旋转压缩单元32的排出消音室64和密闭容器12内部通过连通路来连通。该连通路是贯通下部支撑部件56、上部支撑部件54、上部盖66、上下气缸38,40和中间分隔板36的未图示的孔。此时,在连通路的上端立设有中间排出管121,中间压的制冷剂从该中间排出管121向密闭容器12内排排出。另外,电动单元14在密闭容器12内的上部盖66的上方保留规定间隔地设置。该上部盖66的周边部通过主螺栓78...从上方固定在上部支撑部件54上。该主螺栓78...的前端与下部支撑部件56螺纹接合。另一方面,在旋转轴16内沿轴心形成有垂直方向的油孔80,该油孔80与下端的油泵84连通。油泵84通过旋转轴16的旋转将油存储部13内的油吸入至油孔80内。在旋转轴16上还形成有与该油孔80连通的横向的供油孔82 (在上下偏心部42、44和它们的上下形成有多个),并构成为从供油孔82向旋转压缩机部18的轴承54A、56A和其它滑动部等
供给油。此时,使用二氧化碳(C02)作为制冷剂,旋转压缩机10的最终压力变得极高。另夕卜,作为润滑油的油,使用例如矿物油(矿物油)、PAG(聚烷撑二醇)、烷基苯油、醚油、酯油等公知的油。在密闭容器12的容器本体12A的侧面,在对应于上部支撑部件54和下部支撑部件56的吸入通路60、61和上部盖66的上侧(大致与电动单元14的下端对应的位置)的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套筒141、142、143、144。套筒141、142上下邻接,同时套筒143位于和套筒144大致偏离90度的位置。并且,在套筒141内插入连接有用于向上气缸38内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制冷剂导入管92的一端,该制冷剂导入管92的一端与上气缸38的吸入通路60连通。该制冷剂导入管92通过密闭容器12的上侧到达套筒144,另一端插入连接至套筒144内,并与密闭容器12内连通。在套筒142内插入连接有用于向下气缸40内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制冷剂导入管94的一端,该制冷剂导入管94的一端与下气缸40的吸入通路61连通。另外,在套筒143内插入连接有制冷剂排出管96,并与上部支撑部件54上设置的排出通路(图3)连通。并且,在该旋转压缩机构部18中构成有作为本发明的油分离装置的油分离机构90,用于将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4中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分离,该油分离机构90从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4的上部支撑部件54经过上气缸(第二气缸38)及中间分隔板36构成到下气缸(第一气缸)40。下面,对该油分离机构90进行说明。在上部支撑部件54的轴承54A的周围形成有如图3所示的凹部,如前所述,用上部盖66经由垫圈65将该凹部的上面开口封闭,从而在凹部内形成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4的排出消音室62。在该排出消音室62内配置有排出阀72,排出阀72封闭与上气缸38的内部连通的未图示的排出口。该排出阀72在上气缸38的高压室上升至规定的排出压力时打开排出口。另外,上述排出通路70以和排出阀72夹持轴承54A的方式形成在排出阀72的大致相反侧,并与排出消音室62连通。并且,排出消音室62被分隔壁54B、54C分隔成排出阀72侧(62A)和排出通路70侧(62B)的消音室,分隔壁54B、54C以夹持轴承54A的方式在大致相反侧的位置形成在上部支撑部件54上,在一个分隔壁54C内构成本发明的油分离机构90。该油分离机构90具有:作为整体中心轴设为上下方向的圆筒状的空间部91,由贯通上部支撑部件54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第一孔91A、与该第一孔91A的下侧对应贯通上气缸(第二气缸)38而形成的倒圆锥状的第二孔91B和与该第二孔91B的下侧对应贯通中间分隔板36而形成的倒圆锥状的第3孔91C构成;制冷剂导入部95,在该空间部91的孔91A的与轴承54A相反侧的上缘部开口所形成;制冷剂导出部97,位于空间部91的中心轴上并从上方进入空间部91内,下端在该空间部91(孔91A)内向下方开口 ;油存储部104,与构成空间部91的孔91C的下端对应,在下气缸(第一气缸)40的上面凹陷形成;作为油流出部的细孔98,与该油存储部104连通并形成在下气缸(第一气缸)40内。上述空间部91整体为通过上下连续的孔91A、91B、91C形成的圆筒状,但其下部朝向油存储部104和细孔98呈内径逐渐变细的漏斗形状(倒圆锥形状),细孔98从油存储部104向密闭容器12方向在下气缸(第一气缸)40内延伸,并在该密闭容器12内开口并与密闭容器12内连通。由此,细孔98通过油存储部104将空间部91的下端和密闭容器12内连通。制冷剂导入路95经由导入通路99与排出阀72侧的排出消音室62 (在图3、图4中用62A表示)连通,该排出消音室62内的制冷剂从制冷剂导入部95沿以空间部91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导入至该空间部91内,从而沿着空间部91的内面旋转。并且,这些空间部91 (孔91A)和制冷剂导入部95的上面用上部盖66封闭。所述制冷剂导出部97与周围的空间部91 (孔91A)的内面之间保留规定的间隔,制冷剂导出部97从在该空间部91内开口的下端(一个下端)通过上部盖66上升,并经由上部盖66的上侧再次进入上部盖66内,而另一方面其另一端在排出通路70侧的排出消音室62 (在图3、图4中用62B表示)内开口。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该制冷剂导出部97包括:在上部盖66内所形成的两个贯通孔100、101、在上部盖66的上侧连接两个贯通孔100、101的大致倒U形的配管102、进入空间部91内并且下端构成上述一个下端的配管103。由此,油分离机构90成为设于排出阀72和排出通路70之间的形式。通过以上构成对下面的动作进行说明。当电动单元14的定子线圈28经由接线端20和未图示的配线被通电时,电动单元14起动并且转子24旋转。通过该旋转,与旋转轴16 一体设置的上下偏心部42、44上所嵌合的上下转子46、48在上下气缸38、40内进行如前所述的偏心旋转。由此,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制冷剂导入管94和下部支撑部件56上所形成的吸入通路61从未图示的吸入孔吸入至下气缸(第一气缸)40的低压室侧,并通过转子48和叶片52的动作被压缩成中间压,接着从下气缸40的高压室侧经由未图示的排出口、下部支撑部件56上所形成的排出消音室64再经由未图示的所述连通路,从中间排出管121向密闭容器12内排出。由此,密闭容器12内成为中间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排出消音室64形成为使制冷剂流动的流路有时扩大有时缩小,从而获得消音效果。并且,密闭容器12内的中间压制冷剂气体从套筒144出来,经由制冷剂导入管92和上部支撑部件54上所形成的吸入通路58,从吸入口 60被吸入至上气缸(第二气缸)38的低压室侧。吸入后的中间压制冷剂气体通过转子46和叶片50的动作进行第二级压缩并成为高温高压(最终压力)的制冷剂气体,并从高压室侧通过未图示的所述排出口,从排出阀72向上部支撑部件54上所形成的排出消音室62 ^2A)排出。由于排出消音室62以制冷剂流动的流路有时变宽有时变窄的方式形成,从而获得消音效果。排出到排出消音室62中的制冷剂如图3、图4中的箭头所示经过导入通路99,从制冷剂导入路95向油分离机构90的空间部91排出。此时,制冷剂气体和混入到该制冷剂气体中的油沿着空间部91的内面被排出,排出后的制冷剂气体和油利用排出时的惯性作用,一边以螺旋状在制冷剂导出部97的配管103和其外侧的空间部91的内周面之间所构成的间隔(间隙)内旋转,一边经由孔91A、91B、91C在空间部91内下降(图2)。此时通过因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制冷剂气体中混入的油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并附着在空间部91的内面等上,沿着该内面流入与空间部91的下端对应而形成的油存储部104内,并储存在油存储部104内。油存储部104内所存储的油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通过细孔98流向密闭容器12的下部的油存储部13。另一方面,分离出油的制冷剂气体被空间部91的前端变细的形状引导并在中心聚集,成为上升气流从制冷剂导出部97的配管103下端开口向内部流入。制冷剂导出部97内流入的制冷剂气体如各图中的实线箭头所示,顺次通过配管103、贯通孔100、配管102、贯通孔101进入排出通路70侧的排出消音室62^2B)内,经由该排出消音室62内到达排出通路70。然后,制冷剂气体在制冷剂排出管96内流出并向外部排出,由此,排出到排出消音室62中的制冷剂气体可不 经过密闭容器12内就向外部排出。这样一来,通过用油分离机构90将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4中压缩的制冷剂气体中所混入的油进行离心分离,能够有效地对制冷剂气体中混入的油进行分离。由此,能够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油排出量显著减少,因此能够防患于未然地避免压缩机10内的油量不足的不利情况和对制冷剂回路内带来恶劣影响的不利情况。此时,如上所述,油分离机构90在构成旋转压缩机构部18的多个部件(在实施例中为上部支撑部件54、上气缸(第二气缸)38、中间分隔板36、下气缸(第一气缸)40)中构成,因此不会扩大旋转压缩机10的尺寸,能够确保油分离机构90的上下尺寸。由此,无需为了提高油分离机构90内的制冷剂的流速而使制冷剂导入部95变窄,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油分离机构90中压力损失增大。并且,由于无需在旋转压缩机构部18和密闭容器12之间设置用于油分离机构90的特别的机构,因此还可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旋转压缩机10的尺寸扩大和成本增加,并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油分离机构90中的压力损失。另外,由于将油分离机构90以从上部支撑部件54穿过上气缸(第一气缸)38的形式构成,并对排出至排出消音室62内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因此能够利用油分离机构90将在上气缸38内被压缩并排出到排出消音室62内的制冷剂中混入的油有效地进行离心分离。此时,从构成有排出消音室62的上部支撑部件54朝上气缸38方向构成油分离机构90,从而能够缩短并简化从排出消音室62至油分离机构90的流路。而且,由于将油分离机构90以设于排出阀72和排出通路70之间的形式构成,因此,在实施例所示的、将旋转压缩机构部18由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2、34构成,将在第一旋转压缩单元32中被压缩后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12内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12内的制冷剂在构成第二旋转压缩单元34的上气缸(第二气缸)38压缩,并向排出消音室62排出的旋转压缩机中,利用油分离机构90能够有效地抑制旋转压缩机10的油的流出,使得制冷剂从排出消音室62不经过密闭容器12内,也就是,不在密闭容器12内进行油分离就向外部排出。此时,由于将油分离机构90以设于排出阀72和排出通路70之间的形式构成,因此能够使从排出阀72经由排出消音室62和油分离机构90到达排出通路70的制冷剂的流动更加顺畅,并且流径也能够设置为最短距离。并且,如实施例中所述那样,将油分离机构90从上部支撑部件54经由上气缸(第二气缸)38以及中间分隔板36穿过下气缸(第一气缸)40而构成,并且将排出至排出消音室62内的制冷剂中的油以离心分离的方式分离,那么油分离器90的上下尺寸能够以从上部支撑部件54穿过到达下气缸(第一气缸)40的形式扩大,因此能够在降低压力损失的同时实现油分离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另外,油分离机构90的空间部91呈朝向细孔98逐渐变细的形状,从制冷剂导入部95流入到空间部91的制冷剂气体沿该空间部91的内周面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并在流入制冷剂导出部97的开口的同时,从制冷剂气体分离后的油流向细孔98内,因此能够在油分离机构90的空间部91内使制冷剂气体旋转,并利用离心力有效地使油分离,使制冷剂气体流入制冷剂导出部97内,并且分离后的油经由细孔98顺利地返回到密闭容器12内的油存储部13内。而且,由于在油分离机构90的空间部91和细孔98之间形成有油存储部104,这样在空间部91内分离后的油暂时停留在该油存储部104内,之后,从细孔98向密闭容器12内流出。由此,由于用油存储部104中所存储的油能够将空间部91的下端封住,因此能够防止制冷剂从细孔98中流出。另外,能够防止油停留在空间部91内,并阻碍制冷剂的旋转的不利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实施例中将本发明应用于所谓的内部中间压型多级(两级)压缩式的立式旋转压缩机,但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良好地适用于所谓的单级或者三级以上的多级压缩式旋转压缩机,特别地,只要本发明应用于排出到排出消音室中的制冷剂不经过密闭容器内而直接向外部排出的压缩机中,本发明将极为有效。也就是,对于单级的情况,将空间部91以从上部支撑部件穿过气缸(从实施例的上部支撑部件54穿过上气缸38)的形式构成即可。此时,可将油存储部104和细孔98设置在气缸内,也可设置在下部支撑部件(成为实施例的中间分隔板36的位置)。另外,在如实施例的两级压缩式旋转压缩机的场合,也可将油分离机构90以从上部支撑部件54穿过到达上气缸(第一气缸)38的形式,或者以穿过到达中间分隔板36的形式构成,此时油存储部104和细孔98可设置在上气缸(第一气缸)38或者中间分隔板36上。
另外,在实施例中,尽管通过细孔98将在油分离机构90分离的油返回至密闭容器12内的油存储部13内,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返回至旋转压缩机构部18的滑动部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压缩机,构成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有电动单元及由该电动单元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其特征在于, 具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在构成所述旋转压缩机构部的多个部件中构成,对在该旋转压缩机构部中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压缩机构部具有: 气缸,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 封闭部件,封闭所述压缩室并具有排出室,在该气缸内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 所述油分离装置从所述封闭部件构成到所述气缸,对排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排出阀,配置在所述排出室内; 制冷剂排出管,与所述密闭容器连接; 排出通路,形成在所述封闭部件上,将所述排出室和所述制冷剂排出管连接,用于将排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制冷剂不经过所述密闭容器内就向外部排出; 所述油分离装置以设于所述排出阀和所述排出通路之间的形式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压缩机构部由第一旋转压缩单元和位于该第一旋转压缩单元的上侧的第二旋转压缩单元构成,将在所述第一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的制冷剂向所述密闭容器内排出,将排出到该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二旋转压缩单元中压缩,并且,具有: 第一和第二气缸,分别具有在内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并分别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单元; 中间分隔板,设于各气缸之间以分隔所述各旋转压缩单元; 下部封闭部件,封闭所述第一气缸的压缩室; 上部封闭部件,封闭所述第二气缸的压缩室; 排出室,设置在该上部封闭部件上,在所述第二气缸内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该排出室; 所述油分离装置从所述上部封闭部件经由所述第二气缸、所述中间分隔板构成到所述第一气缸,对排出到所述排出室内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分离装置具有: 圆筒状的空间部,形成在所述封闭部件或者所述上部封闭部件上,中心轴设为上下方向; 制冷剂导入部,用于将制冷剂导入该空间部; 制冷剂导出部,位于所述空间部的中心轴上,从上方进入该空间部内,下端在该空间部内开口 ; 油流出部,与所述空间部的下端连通; 所述空间部呈朝向所述油流出部逐渐变细的形状,从所述制冷剂导入部流入所述空间部内的制冷剂,沿着该空间部的内周面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并流入所述制冷剂导出部的开口,并且从所述制冷剂中分离的油流向所述油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分离装置具有在所述空间部和所述油流出部之间形成的油存储部。
全文摘要
一种旋转压缩机,其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在采用通过离心分离降低向密闭容器外部排出的油量的油分离装置时的尺寸扩大和成本高涨,同时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压力损失。旋转压缩机(10)构成为在密闭容器(12)内收纳有电动单元(14)和由电动单元(14)的旋转轴(16)驱动的旋转压缩机构部(18)。油分离机构(90)在构成旋转压缩机构部(18)的多个部件即上部支撑部件(54)、上气缸(38)、中间分隔板(36)、下气缸(40)中构成,该油分离机构(90)对在旋转压缩机构部(18)被压缩并排出的制冷剂中的油进行离心分离。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3089628SQ20111041806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佐藤孝, 桥本刚志, 阿巴斯塔利, 今井悟, 益川贵之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