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185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减小冷媒过热度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中的冷媒在涡旋压缩机中的流路为先从吸气管进入动涡旋与静涡旋盘啮合形成的压缩腔里,动涡旋盘在曲轴的驱动下绕着曲轴公转,冷媒在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形成的多对压缩腔里获得能量,然后通过排气止回机构排到高压腔,再通过机架的排气通道进入低压腔,最后通过排气管排出进入冷凝器参于热交换。冷媒从高压腔流入低压腔时,流速会骤然增加,将产生高分贝噪声,且流速高不利于油气的有效分离,相对的流速高产生的压力损失过大,会导致冷媒过热度增加,从而导致制冷循环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解决现有涡旋压缩机中冷媒过热度过高,影响涡旋压缩机的制冷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曲轴、设置于曲轴上的机架、设置于曲轴的顶端且位于机架的上方的动涡旋盘、设置于动涡旋盘上方且与动涡旋盘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设置于静涡旋盘上且与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啮合形成的压缩腔连通的吸气管、设置于静涡旋盘的顶部与中心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孔、设置于静涡旋盘上方与排气孔连通的排气止回机构和设置于机架下方的排气管,所述的吸气管和排气管均伸出到壳体外,所述的机架的外壁设置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从上往下为渐扩式结构。所述的排气通道的造型为一次曲线或高次曲线造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机架的排气通道沿冷媒流动方向为渐扩式,所以其冷媒流过的流速逐渐降低,所以冷媒流过排气通道时产生的噪声会减小,且流速降低有利于油气的有效分离;相对的流速降低,分离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冷媒的饱和温度提高,则冷媒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程度也降低,即进入低压腔的冷媒过热度降低,提高冷媒的制冷循环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 ,,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其中,“- ”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 ”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内的曲轴2、设置于曲轴2上的机架 3、设置于曲轴2的顶端且位于机架3的上方的动涡旋盘4、设置于动涡旋盘4上方且与动涡旋盘4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5、设置于静涡旋盘5上且与动涡旋盘4和静涡旋盘5啮合形成的压缩腔6连通的吸气管7、设置于静涡旋盘5的顶部与中心压缩腔6连通的排气孔8、设置于静涡旋盘5上方与排气孔8连通的排气止回机构9和设置于机架3下方的排气管10, 吸气管7和排气管10均伸出到壳体1外;见图2、图3,机架3的外壁设置有排气通道11,排气通道11从上往下为渐扩式结构,且渐扩式结构为一次曲线(见图2)或高次曲线(见图3)造型。见图1,冷媒在涡旋压缩机中的流路为先从吸气管7进入动涡旋与静涡旋盘啮合形成的压缩腔6里,动涡旋盘在曲轴2的驱动下绕着曲轴公转,冷媒在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形成的多对压缩腔里获得能量,然后通过排气孔8、排气止回机构9排到高压腔12,再通过机架的排气通道11进入低压腔13,最后通过排气管10排出进入冷凝器参于热交换。冷媒流经排气通道11时,排气通道11为渐扩式结构,降低了冷媒流过的流速,其流过排气通道11 时噪声即降低,且流速降低有利于冷媒的油气有效分离;相对的流速降低,分离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冷媒的饱和温度提高,则冷媒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程度也降低,即进入低压腔的冷媒过热度降低,提高冷媒的制冷循环效率。
权利要求1.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曲轴、设置于曲轴上的机架、设置于曲轴的顶端且位于机架的上方的动涡旋盘、设置于动涡旋盘上方且与动涡旋盘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设置于静涡旋盘上且与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啮合形成的压缩腔连通的吸气管、设置于静涡旋盘的顶部与中心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孔、设置于静涡旋盘上方与排气孔连通的排气止回机构和设置于机架下方的排气管,所述的吸气管和排气管均伸出到壳体外,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架的外壁设置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从上往下为渐扩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通道的造型为一次曲线或高次曲线造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曲轴、设置于曲轴上的机架、设置于曲轴的顶端且位于机架的上方的动涡旋盘、设置于动涡旋盘上方且与动涡旋盘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设置于静涡旋盘上且与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啮合形成的压缩腔连通的吸气管、设置于静涡旋盘的顶部与中心压缩腔连通的排气孔、设置于静涡旋盘上方与排气孔连通的排气止回机构和设置于机架下方的排气管,吸气管和排气管均伸出到壳体外,机架的外壁设置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从上往下为渐扩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改变排气通道的槽形即可,且本排气通道的结构降低了冷媒流入低压腔的流速有利于油气分离且降低了噪音级别,同时进入低压腔的冷媒过热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冷媒的制冷循环效率。
文档编号F04C18/02GK202250849SQ2011203678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严黎坚 申请人:安徽美芝压缩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