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油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261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刮油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油环,特指一种阻止润滑油进入气缸的刮油环,属于工程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刮油环主要应用于无油润滑活塞式压缩机,用于阻止曲轴箱内的润滑油进入气缸,从而达到压缩气体无油的目的。而目前,我厂使用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环处漏油较为严重,导致空压机润滑油消耗,造成浪费。对无油要求的气体,例如食品行业用PET压缩机,活塞杆带上来的润滑油若渗入到气缸,就会导致气体被污染,还会导致活塞环、填料的过早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刮油环漏油问题的刮油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刮油环,包括刮油环片、设置在刮油环片中的定位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环片由上端刮油环片、中端刮油环片和下端刮油环片组成;所述刮油环片上设置有宽度为12 16mm的回油槽。优选的,所述中端刮油环片和下端刮油环片上开有3个宽度X深度尺寸为 16mmX 1. 5mm 的油槽。优选的,所述上端刮油环片上开有6个16mmX 1. 5mm的油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刮油环,通过对回油槽的宽度设置,增大了回油通道的面积;通过对刮油环上油槽的设置使端面的油能够及时回流;在刮油环之间设置有定位销, 避免刮油环相对旋转,开口重叠的,避免漏油。通过以上改进,彻底解决了刮油环的漏油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油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端刮油环片;2、中端刮油环片;3、下端刮油环片;4、回油槽;5、油槽; 6、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刮油环,包括刮油环片、设置在刮油环片中的定位销6,所述刮油环片由上端刮油环片1、中端刮油环片2和下端刮油环片3组成;所述刮油环片上设置有宽度为12 16mm的回油槽4,增大回油通道的面积;所述中端刮油环片2和下端刮油环片3上开有3个宽度X深度尺寸为16mmX 1.5mm的油槽5,所述上端刮油环片 1上开有6个16mmX 1. 5mm的油槽5,通过油槽5的设计,使端面的油能够及时快速回流;所述上端刮油环片1、中端刮油环片2和下端刮油环片3之间设置有定位销6,避免刮油环相对旋转,开口重叠的,避免漏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刮油环,通过对回油槽的宽度设置,增大了回油通道的面积;通过对刮油环上油槽的设置使端面的油能够及时回流;在刮油环之间设置有定位销, 避免刮油环相对旋转,开口重叠的,避免漏油。通过以上改进,彻底解决了刮油环的漏油问题。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任何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的移动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刮油环,包括刮油环片、设置在刮油环片中的定位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环片由上端刮油环片、中端刮油环片和下端刮油环片组成;所述刮油环片上设置有宽度为 12 16mm的回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端刮油环片和下端刮油环片上开有3个宽度X深度尺寸为16mmX 1. 5mm的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刮油环片上开有6个 16mmX 1. 5mm 的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油环,包括刮油环片、设置在刮油环片中的定位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环片由上端刮油环片、中端刮油环片和下端刮油环片组成;所述刮油环片上设置有宽度为12~16mm的回油槽;所述中端刮油环片和下端刮油环片上开有3个宽度×深度尺寸为16mm×1.5mm的油槽;所述上端刮油环片上开有6个16mm×1.5mm的油槽。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刮油环,通过对回油槽的宽度设置,增大了回油通道的面积;通过对刮油环上油槽的设置使端面的油能够及时回流;在刮油环之间设置有定位销,避免刮油环相对旋转,开口重叠的,避免漏油。通过以上改进,彻底解决了刮油环的漏油问题。
文档编号F04B39/04GK202280600SQ20112042164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吴玲媛 申请人:吴玲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