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1294阅读:20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压缩机喉部压差测量技术,更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
背景技术
轴流式压缩机是一种提供压缩气体的透平机械设备,是石油、化工、冶金、环保、制药、制氨、风洞、电站、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CCPP)等行业大型供风、供气需配备的重要动力设备。喘振是轴流压缩机固有的特性。当风机的流量小于一定值时,叶片背弧面上的气流严重脱离,直至通道受到堵塞,气流产生强烈的脉动,使机组产生剧烈振动,这种现象就称为喘振。喘振出现时有如下现象:风机出气管内气流噪声异常;出口压力和进口流量剧烈波动;风机吸风口处温度突然升高;风机出现剧烈振动。由于喘振时振动强烈,甚至管道系统也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对风机危害巨大,严重时会使风机完全损坏。所以轴流压缩机必须设置防喘振控制系统。在轴流压缩机正常运转情况下,防喘振控制系统必须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轴流压缩机运行工况点位于轴流压缩机性能曲线的防喘振区域时,防喘振阀必须自动打开,避免机器出现喘振。喉部差压值是判断机组喘振一个重要参数。同时喘振是一个迅速出现的现象,从最大流量到反向流动只需0.04秒左右,也即是从喘振升级到逆流,信号来得很快,且时间是非常短,而风机发生逆流时,风机喉部差压信号会迅速减小,因此喉部差压信号是反映是否发生喘振及逆流的最敏感的信号,也是为了进一步保护风机设备安全和机械寿命,因此喉部差压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关键。为此喉部压差的采集就显得尤为重要。轴流压缩机现有技术的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包括由进口环与进口环安装于其内的支承环构成的密闭引气槽、进口环端面与静叶承缸端面之间形成的与静叶进气喉部相通的环形间隙、连通密闭引气槽与环形间隙的引气孔、以及安装在蜗壳上插入密闭引气槽内的第一引气管和插入蜗壳内的第二引气管,所述密闭引气槽位于进口环的上半部,连通密闭引气槽与环形间隙的引气孔也相应地设置在进口环的上半部,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设置在蜗壳的顶部,分别插入密闭引气槽内和蜗壳内。喉部压差采集结构这样设置,所采集到的压差仅为喉部上半部处的气流压力差,不能正确全面地反映喉部的压力,同时在压缩机需要揭开上蜗壳检修时,需要拆除蜗壳外部接管,检修完后将上蜗壳安装好后,再将管道连接好,给压缩机的检修带来十分不便,增加了压缩机的检修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目前轴流压缩机所采用的喉部压差采集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喉部压差采集结构不能正确全面地采集到喉部进口处的压力差,正确反映喉部气体工况,维修安装不方便,维修工作量大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构成包括由进口环与进口环安装于其内的支承环构成的密闭引气槽、进口环端面与静叶承缸端面之间形成的与静叶进气喉部相通的环形间隙、位于进口环上连通密闭引气槽与环形间隙的引气孔、以及安装在蜗壳插入密闭引气槽内的第一引气管和插入蜗壳内的第二引气管,所述密闭引气槽为环形密闭引气槽,所述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安装在蜗壳下半部壳体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配套设置的所述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优先设计为两套,分别设置在蜗壳座两侧的下部壳体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的接口法兰最好设置在靠近蜗壳外壁处。将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设计为两套,可根据现场环境选择其中的一套投入使用,方便了轴流压缩机现场安装施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密闭引气槽,可设计成由位于进口环上的环形槽和位于支承环上与环形槽槽口相匹配的槽口环构成。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气孔最好设计成其轴线方向垂直于进口环端面;引气孔优先考虑设计为沿环形密闭引气槽周向均布设置,进一步优先考虑设计为沿环形密闭引气槽槽底周向均布设置。引气孔沿环形密闭引气槽周向均布设置,在进口环的安装过程中,即使将上下剖分的两部分进口环反装也不影响其压力采集,更易于喉部压差采集结构装配维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在其进口环的周向均布有将环形密闭引气槽与环形间隙连通的引气孔,实现了喉部压差多点采集、多点引气,保证了喉部压差的有效采集,真实地反映喉部气体工况,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喉差采集结构由于其进口环只有上半环设计有引气槽和引气孔,在进口环装配时易出现上下两部分进口环错装。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引气管设置在进气蜗壳座两侧的下半部壳体上,且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的接口法兰设置在靠近壳体外壁处,可根据现场情况使用其中的一侧引气管与外管联接,因此在压缩机揭盖检修时不需要移动与引气管相联接的配管,使压缩机揭壳检修变得方便快捷,减少了检修拆装时间,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喉差采集结构由于引气管设置在上部蜗壳顶部,压缩机揭盖检修时需要将配管拆掉,检修完组装完后再接管,给拆装带来不便。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进口环径向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中的进口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示标号标识的对象为:1_支承环;2_进口环;3_第一引气管;4_第一接口法兰;5-第二引气管;6_第二接口法兰;7_引气槽;8_引气孔;9_环形间隙;10_静叶承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的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但这样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轴流压缩机轴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结构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主要由进口环与进口环2安装于其内的支承环I构成的密闭引气槽7、进口环端面与静叶承缸端面之间形成的与静叶进气喉部相通的环形间隙9、位于进口环上连通密闭引气槽与环形间隙的引气孔8、以及安装在蜗壳插入密闭引气槽内的第一引气管3和插入蜗壳内的第二引气管5,第一引气管的外端设计有第一接口法兰4,第二引气管的外端设计有第二接口法兰4。所述密闭引气槽7为环形密闭引气槽,由位于进口环上的环形槽和位于支承环上与环形槽槽口相匹配的槽口环构成。所述引气孔8沿环形密闭引气槽槽底周向均布设置,弓丨气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进口环端面。所述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为两套,分别设置在蜗壳座两侧的下部壳体上。气体压差采集过程如下:进口环上的引气孔将进口环与静叶承缸之间的环间隙内的气流经进口环上的引气孔引至进口环与支承环之间的环形密闭集气槽内,由焊接在蜗壳上插入到环形密闭集气槽内的第一引气管引出,构成静叶进口处气压采集的渠道。插入蜗壳内第二引气管构成另一处压力采集渠道。将这两处的压力引至压力变送器进行压力比较得出压差,即为喉部压差。从而达到预定的采集目标。
权利要求1.一种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构成包括由进口环(2)与进口环安装于其内的支承环(I)构成的密闭引气槽(7)、进口环端面与静叶承缸(10)端面之间形成的与静叶进气喉部相通的环形间隙(9)、位于进口环上连通密闭引气槽与环形间隙的引气孔(8)、以及安装在蜗壳上插入密闭引气槽内的第一引气管(3)和插入蜗壳内的第二引气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引气槽为环形密闭引气槽,第一引气管(3)和第二引气管(5)设置在蜗壳下半部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配套设置的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设计有两套,分别设置在蜗壳座两侧的下部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的接口法兰(4、6)设置在靠近蜗壳外壁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闭引气槽由位于进口环上的环形槽和位于支承环上与环形槽槽口相匹配的槽口环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孔的轴线垂直于进口环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孔的轴线垂直于进口环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孔沿环形密闭引气槽周向均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孔沿环形密闭弓丨气槽槽底周向均布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流式压缩机承箱喉部压差采集结构,包括进口环与进口环安装于其内的支承环构成的密闭引气槽、进口环端面与静叶承缸端面之间形成的与静叶进气喉部相通的环形间隙、位于进口环上连通密闭引气槽与环形间隙的引气孔、以及安装在蜗壳插入密闭引气槽内的第一引气管和插入蜗壳内的第二引气管,所述密闭引气槽为环形密闭引气槽,所述第一引气管和第二引气管安装在蜗壳下半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喉部压差采集结构能够正确全面地采集气体进口喉部压力差,正确反映喉部气体工况,且维修安装方便,维修工作量小。
文档编号F04D29/00GK203023096SQ2012206887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师亚洲, 赖德清, 范东升, 薛芳涛, 逯广平 申请人: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