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001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送风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风扇,在所述送风风扇中,侧壁部具有向送风口与叶轮之间突出的舌部,舌部的侧面具有:与包括中心轴线的第一假想面相切的舌部前端;从舌部前端沿着叶轮的外周包络面扩展的舌部第一侧面;以及从舌部前端朝送风口与侧壁部的交线即侧边缘扩展的舌部第二侧面,包括中心轴线且与侧边缘相切的第二假想面同舌部第二侧面相交。
【专利说明】送风风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风扇。
【背景技术】
[0002]在笔记本电脑等小型且高性能的电子设备中,壳体内部的CPU等处的发热量较多。因此,发热对策变得非常重要。作为发热对策的一种方法,将送风风扇设置在壳体内部来进行排热。另一方面,在笔记本电脑中要求薄型化。随之,要求送风风扇在抑制送风性能下降的同时使之薄型化。
[0003]为此,在送风风扇中,通过降低叶轮的叶片的高度来实现薄型化,且增加叶片的转速来抑制送风性能的下降。若增加叶片的转速,则风噪声或由于风与机壳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声音等变大。因此,在这种送风风扇中,降低噪音变得非常重要。
[0004]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2012-10757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多个叶片的旋转方向的后侧的面设置凸部,防止叶片的表面附近呈真空状态,而且,通过使由叶片推进的风所引起的噪音的频率及波形为多种不同种类,从而有效地抑制噪音。
[0005]另一方面,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148394号说明书所公开的离心风扇中,在位于壳体侧面的排气口附近,在风洞部的圆弧状的侧壁部设置舌部。在日本专利公开2005-291049号公报所公开的离心风扇中,外壳具有吐出口的前端部舌朝向吐出口端扩大的圆弧状面。在日本登记专利第4183005号公报所公开的多叶片离心式送风机中,蜗壳的内表面形状为对数螺旋形状,其中,由Rs( Θ s)=r.exp(( Θ s+β ).tana )公式得出与涡形管的舌部之间的中心角(9S)、蜗壳在中心角(0S)处的内径(RS)、蜗壳在舌部处的内径(r)、蜗壳的中心角(Θ s)的修正值(β )以及蜗壳的放大率(a )间的关系。
[0006]然而,在将舌部设置于机壳的送风风扇中,由于从叶轮向送风口送出的风与舌部发生干涉而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降低由于从叶轮送出的风与舌部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噪音。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涉及的送风风扇具备:叶轮,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马达部,其使所述叶轮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以及机壳,其容纳所述叶轮,所述机壳具备:下板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下侧且所述马达部固定于该下板部;以及侧壁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侧方,所述下板部或覆盖所述叶轮的上侧的上板部具有吸气口,由所述上板部、所述侧壁部以及所述下板部构成包围所述叶轮的风洞部,在所述叶轮的侧方由所述上板部、所述侧壁部以及所述下板部构成送风口,所述送风风扇的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包括所述上板部的边缘、所述侧壁部的一对边缘以及所述下板部的边缘中最靠近所述中心轴线的边缘,且所述送风口为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所述侧壁部具有向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叶轮之间突出的舌部,所述舌部的侧面具有:与包括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一假想面相切的舌部前端;从所述舌部前端沿着所述叶轮的外周包络面扩展的舌部第一侧面;以及从所述舌部前端向所述送风口与所述侧壁部的交线即侧边缘扩展的舌部第二侧面,包括所述中心轴线且与所述侧边缘相切的第二假想面同所述舌部第二侧面相交。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降低由于从叶轮送出的风与舌部发生干涉而引起的噪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的剖视图。
[0011]图2为送风风扇的俯视图。
[0012]图3为送风风扇的仰视图。
[0013]图4为放大示出送风风扇的舌部附近的俯视图。
[0014]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的俯视图。
[0015]图6为送风风扇的仰视图。
[0016]图7为放大示出送风风扇的舌部附近的俯视图。
[0017]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的俯视图。
[0018]图9为送风风扇的仰视图。
[0019]图10为放大示出送风风扇的舌部附近的俯视图。
[0020]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说明书中,将图1中的送风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到实际设备时的上下方向。并且,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简称为“轴向”。
[0022](第一实施方式)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1的剖视图。送风风扇1为离心风扇。送风风扇1例如搭载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笔记本电脑”),用于冷却笔记本电脑的壳体内部的设备。
[0024]送风风扇1包括马达部2、机壳3以及叶轮4。叶轮4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马达部2使叶轮4绕中心轴线J1旋转。机壳3容纳马达部2和叶轮4。
[0025]机壳3包括上板部31、下板部32以及侧壁部33。上板部31覆盖叶轮4的上侧。下板部32覆盖叶轮4的下侧。在下板部32固定马达部2。侧壁部33覆盖叶轮4的侧方。由上板部31、侧壁部33以及下板部32构成包围叶轮4的风洞部30。
[0026]上板部31及下板部32由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为薄板状。侧壁部33由铝合金压铸件或树脂成型。侧壁部33的下端部与下板部32的周缘部通过螺纹固定而紧固。上板部31通过铆接固定于侧壁部33的上端部。
[0027]图2为送风风扇1的俯视图。在图2中,省略上板部31的图示。图3为送风风扇1的仰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下板部32包括吸气口 321。吸气口 321位于叶轮4的下方。吸气口 321包括设置于下板部32的多个开口 326。多个开口 326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沿周向排列。在送风风扇1中,在下板部32设置三个开口 326。[0028]在叶轮4的侧方由上板部31、侧壁部33以及下板部32构成送风口 331。具体而言,送风口 331由上板部31的边缘310、侧壁部33的一对边缘330以及下板部32的边缘320构成。送风口 331为平行于中心轴线J1的平面。若将送风口 331与侧壁部33的交线称作侧边缘,则在送风风扇1中各边缘330就是侧边缘。
[0029]当上板部31的边缘310、侧壁部33的一对边缘330以及下板部32的边缘320各自与中心轴线J1之间的距离不同时,送风口 331包括边缘310、320、330中最靠近中心轴线J1的边缘,且所述送风口 331为平行于中心轴线J1的平面。在侧壁部33的前端比上板部31或下板部32突出的情况、即侧壁部33的前端比送风口 331远离中心轴线J1的情况下,上述侧边缘位于比侧壁部33的边缘330靠近中心轴线J1的位置。
[0030]如图1所示,马达部2为外转子型。马达部2包括作为固定组装体的静止部21、作为旋转组装体的旋转部22及作为轴承的套筒23。套筒23为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旋转部22通过套筒23被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21旋转。
[0031]静止部21包括定子210和轴承保持部24。轴承保持部24容纳套筒23。轴承保持部24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且由树脂形成。轴承保持部24从下板部32的大致中央向上突出。轴承保持部24固定在设置于下板部32的孔部329中。轴承保持部24的下端部与孔部329的周围的部位通过插入成型而紧固。
[0032]定子210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且安装于轴承保持部24的外侧面。定子210包括定子铁芯211、绝缘件212以及线圈213。定子铁芯211通过层叠薄板状的硅钢板而形成。绝缘件212为包覆定子铁芯211的表面的绝缘体。
[0033]旋转部22包括轴221、轭222、转子磁铁223以及杯部224。杯部224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带盖大致圆筒状,且朝下侧开口。轴221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配置,且其上端部固定于杯部224。轭22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且固定于杯部224的内侧面。转子磁铁223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且固定于轭222的内侧面。
[0034]轴221被插入到套筒23中。套筒23由含油性的多孔质金属体形成,且插入并固定于轴承保持部24。另外,作为轴承机构例如也可使用球轴承。
[0035]叶轮4包括多个叶片41和叶片支承部42。叶片支承部4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环板状。叶片支承部42的内周部固定于杯部224的外侧面。多个叶片41在杯部224的径向外侧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呈环状排列。各叶片4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固定于叶片支承部42的外周部。另外,也可省略叶片支承部42,直接将各叶片4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固定于杯部224的外周面。
[0036]通过向静止部21提供电流,在转子磁铁223与定子210之间产生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转矩。由此,叶轮4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与旋转部22—同旋转。叶轮4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叶轮4的旋转,从吸气口 321向机壳3内吸进空气,并从送风口331送出。
[0037]如图2所示,侧壁部33包括第一侧壁部341、第二侧壁部342以及第三侧壁部343。第一侧壁部341、第二侧壁部342以及第三侧壁部343分别以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式向上下方向扩展。第一侧壁部341位于吸气口 321的与送风口 331相反的一侧。
[0038]第一侧壁部341沿着叶轮4的外周弯曲。第一侧壁部341以离开了中心轴线J1的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第一侧壁部341的内侧面也沿着叶轮4的外周弯曲。第二侧壁部342从第一侧壁部341向叶轮4的旋转方向延伸。第三侧壁部343从第一侧壁部341向与叶轮4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0039]第三侧壁部343包括向送风口 331与叶轮4之间突出的舌部35。舌部35的侧面351从下板部32与上下方向平行地扩展,并到达上板部31。在舌部35的上部设置省略图示的凹部。由此,能够减少用于形成舌部35的材料。也可在舌部35的下部设置凹部。
[0040]在图2中,从中心轴线J1向舌部35延伸的双点划线71、72、73分别表示第一假想面71、第二假想面72以及第三假想面73。在叶轮4与送风口 331之间,沿图2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双点划线74表示第四假想面74。从中心轴线J1沿图2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双点划线75表示第五假想面75。包围叶轮4的双点划线76表示与叶轮4的各叶片41的径向外侧的边缘相切的外周包络面76。
[0041]第一假想面71、第二假想面72以及第三假想面73分别为包括中心轴线J1的平面。外周包络面76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面。第四假想面74是与送风口 331平行且与外周包络面76相切的平面。第五假想面75是包括中心轴线J1且与送风口 331平行的平面。
[0042]图4是放大示出图2的舌部35附近的图。舌部35的侧面351包括舌部前端352、舌部第一侧面353以及舌部第二侧面354。舌部前端352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个直线上与第一假想面71相切。舌部前端352位于第四假想面74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舌部第一侧面353从舌部前端352朝叶轮4的旋转方向沿着叶轮4的外周包络面76扩展。舌部第二侧面354从舌部前端352朝第三侧壁部343的边缘330扩展。如上所述,边缘330是送风口 331与侧壁部33的交线。舌部第一侧面353及舌部第二侧面354优选为平行于中心轴线J1的平滑的曲面。换言之,俯视观察时,舌部第一侧面353的各位置的曲率连续变化。舌部第二侧面354的各位置的曲率也连续变化。
[0043]第二假想面72是与第三侧壁部343的边缘330相切的平面。换言之,第二假想面72包括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个直线的边缘330。第二假想面72与舌部第二侧面354相交。第三假想面73与舌部35重叠,且在舌部前端352与边缘330之间与舌部第二侧面354相切。第三假想面73位于从中心轴线J1朝向边缘330的第二假想面72与从中心轴线J1朝向第三侧壁部343的第五假想面75之间。俯视观察时,第一假想面71与第五假想面75所形成的角度Θ优选大于45°且小于90°。更优选角度Θ为50°以上且小于90°。
[0044]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外周包络面76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355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或以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式沿上下方向扩展的带状的曲面。最靠近位置355位于从中心轴线J1朝向舌部前端352的第一假想面71与从中心轴线J1朝向边缘330的第二假想面72之间。因此,最靠近位置355位于第一假想面71与从中心轴线J1朝向舌部第二侧面354的第三假想面73之间。舌部前端352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的最短距离D1优选小于等于最靠近位置355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最短距离D2。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距离随着从最靠近位置355沿叶轮4的旋转方向离开而逐渐增大。
[0045]如图2所示,送风口 331的宽度大于外周包络面76的直径。优选送风口 331的宽度在垂直于中心轴线J1的任何截面中都大于外周包络面76的直径。更优选在将外周包络面76垂直投影于送风口 331时,外周包络面76整体包含于送风口 331。[0046]如图2所示,在下板部32设置有横穿送风口 331与叶轮4之间地延伸的台阶部322。台阶部322从第三侧壁部343到达至第二侧壁部342。在下板部32中,由于送风口331与台阶部322之间的部位位于比其他部位靠下侧的位置,因此,该部位与其他部位相比在上下方向上远离上板部31。换言之,上板部31与下板部32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在送风口 331与台阶部322之间大于其他部位。
[0047]台阶部322包括第一台阶部323、第二台阶部324以及第三台阶部325。第一台阶部323、第二台阶部324以及第三台阶部325从第三侧壁部343朝向第二侧壁部342依次配置。第一台阶部323、第二台阶部324以及第三台阶部325是连续的。
[0048]第一台阶部323位于送风口 331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俯视观察时,第一台阶部323在第四假想面74的附近从舌部第二侧面354附近以与第四假想面74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第一台阶部323朝向外周包络面76并到达第四假想面74与外周包络面76相切的位置附近。第二台阶部324位于送风口 331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且在俯视观察时,从第一台阶部323的端部沿着外周包络面76向与叶轮4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换言之,第二台阶部324沿着外周包络面76向远离舌部第二侧面354和送风口 331的方向延伸。第三台阶部325在垂直于送风口 331的方向上位于第四假想面74与中心轴线J1之间。俯视观察时,第三台阶部325从第二台阶部324的端部以与第四假想面74大致平行的方式趋向第二侧壁部342。
[0049]如图3所示,下板部32包括多个肋327。多个肋327设置于多个开口 326之间。多个肋327连接多个开口 326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即板中央部328a和多个开口 326的径向外侧的部位即板外周部328b。换言之,板中央部328a通过多个肋327被板外周部328b支承。
[0050]在送风风扇1中,在下板部32设置有三个肋327。若将使三个肋327中的最靠近送风口 331的一个肋327朝向板外周部328b假想延长的部位称为假想延长部327a,则假想延长部327a在俯视观察时与舌部35重叠。并且,最靠近送风口 331的一个肋327如图2所示那样在全长范围与第一假想面71重叠。换言之,吸气口 321的三个开口 326避开第一假想面71地配置。
[0051]如以上说明,在送风风扇1中,在侧壁部33设置向送风口 331与叶轮4之间突出的舌部35。舌部第一侧面353从舌部前端352沿着叶轮4的外周包络面76扩展,舌部第二侧面354从舌部前端352向作为侧边缘的边缘330扩展。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外周包络面76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355位于上述的第一假想面71与第三假想面73之间。舌部第二侧面354与第二假想面72相交。
[0052]由此,从叶轮4流向舌部35的风沿着舌部第二侧面354顺畅地被引导至送风口331。因此,能够抑制朝向舌部35的风与舌部第二侧面354强力接触,从而能够降低由于该风与舌部第二侧面354发生碰撞等而产生的噪音。换言之,在送风风扇1中,能够降低由于从叶轮4送出的风与舌部35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噪音。并且,通过使最靠近位置355位于舌部前端352的附近,能够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另外,能够加长从最靠近位置355向叶轮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风洞部30的长度。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在图11中示出了变形例。如在图11中作为变形例示出的那样,也可以使最靠近位置355位于比第三假想面73靠旋转方向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从叶轮4向舌部35流动的风在与舌部第一侧面353发生碰撞时,能够顺畅地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之间,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噪音。
[0053]在送风风扇1中,最靠近位置355位于第一假想面71与第二假想面72之间。由此,由于最靠近位置355更加靠近舌部前端352,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54]如上所述,舌部前端352位于外周包络面76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由此,最靠近位置355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最短距离D2变小,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加长从最靠近位置355向叶轮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风洞部30的长度。其结果是,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55]舌部前端352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的最短距离D1小于等于最靠近位置355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最短距离D2。由此,能够加大舌部35的突出量。换言之,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且与送风口 331平行的方向上,能够加大舌部前端352与边缘330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最短距离D2变得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56]第一假想面71与第五假想面75所形成的角度Θ大于45°。因此,舌部35的突出量变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由于还能够加大风洞部30的长度,因此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57]角度Θ更优选为50°以上。由此,能够进一步加大舌部35的突出量。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通过使角度Θ小于90°,能够抑制舌部35过于突出而导致送风风扇1大型化。
[0058]如上所述,舌部第二侧面354为平滑的曲面。由此,从叶轮4流向舌部35的风沿着舌部第二侧面354更加顺畅地被引导至送风口 331。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从叶轮4送出的风与舌部35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噪音。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送风口 331的宽度在垂直于中心轴线J1的截面中大于外周包络面76的直径。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对宽幅散热片等对象物也能够进行闻效送风。
[0059]在下板部32设置有横穿送风口 331与叶轮4之间地延伸的台阶部322。在下板部32中,送风口 331与台阶部322之间的部位比其他部位在上下方向上远离上板部31。在送风风扇1中,通过使第一台阶部323从舌部第二侧面354朝外周包络面76延伸,能够在与送风口 331平行的方向上加大风从叶轮4朝送风口 331流动的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
[0060]在台阶部322中,更优选沿外周包络面76设置第二台阶部324。由此,能够在不与叶轮4重叠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大风从叶轮4朝向送风口 331流动的空间。更优选第三台阶部325在中心轴线J1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从外周包络面76趋向第二侧壁部342。如此一来,通过在风以大致垂直的方向流向送风口 331的位置设置第三台阶部325,能够将沿着叶轮4的旋转方向流动的风的风向高效地变更为与送风口 331大致垂直的方向。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
[0061]在下板部32中,与送风口 331最近的一个肋327的假想延长部327a在俯视观察时与舌部35重叠。由此,板中央部328a被板外周部328b牢固地支承。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由于马达部2的驱动产生的板中央部328a的振动,从而能够降低该振动引起的噪音。
[0062]并且,通过避开第一假想面71地配置吸气口 321的三个开口 326,能够在从第二侧壁部342沿着叶轮4的旋转方向朝向舌部35的区域内在叶轮4的下方设置较大的开口326。其结果是,能够增大提供至该区域的空气量,从而能够抑制该区域中的静压下降。
[0063](第二实施方式)
[0064]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la的俯视图。在图5中,省略上板部31的图示。图6是送风风扇la的仰视图。送风风扇la包括与图2所示的送风风扇1的舌部35不同形状的舌部35a。送风风扇la的其他结构与送风风扇1相同。以下,对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
[0065]图7是放大示出图5的舌部35a附近的图。在舌部35a中,舌部前端352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上与包括中心轴线J1的第一假想面71相切。舌部第二侧面354与第二假想面72相交。第二假想面72包括中心轴线J1和作为侧边缘的边缘330。换言之,第二假想面72是与第三侧壁部343的边缘330相切的平面。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的外周包络面76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355位于第一假想面71与第三假想面73之间。第三假想面73包括中心轴线J1并与舌部35a重叠,且在舌部前端352与边缘330之间与舌部第二侧面354相切。
[0066]由此,与送风风扇1相同,从叶轮4流向舌部35a的风沿着舌部第二侧面354顺畅地被引导至送风口 331。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由于从叶轮4送出的风与舌部35a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噪音。并且,能够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a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另外,能够加长从最靠近位置355向叶轮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风洞部30的长度。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67]最靠近位置355位于第一假想面71与第二假想面72之间。由此,由于最靠近位置355更加接近舌部前端352,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68]舌部前端352位于外周包络面76同第四假想面74之间,第四假想面74是平行于送风口 331且与外周包络面76相切的平面。由此,最靠近位置355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最短距离D2变小,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a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加长从最靠近位置355向叶轮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风洞部30的长度。其结果是,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69]舌部前端352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的最短距离D1小于等于最靠近位置355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最短距离D2。由此,能够加大舌部35a的突出量。其结果是,最短距离D2变得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70]第一假想面71与包括中心轴线J1且平行于送风口 331的平面即第五假想面75所形成的角度Θ大于45°,更优选为50°以上。由此,能够加大舌部35a的突出量。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并且,由于角度Θ小于90°,能够抑制舌部35a过于突出而导致送风风扇la大型化。
[0071]舌部第二侧面354为平滑的曲面。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从叶轮4送出的风与舌部35a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噪音。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送风口 331的宽度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截面中大于外周包络面76的直径。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对宽幅散热片等对象物也能够进行高效送风。
[0072]如图6所示,在下板部32中,与送风口 331最近的一个肋327的假想延长部327a在俯视观察时与舌部35a重叠。由此,板中央部328a通过板外周部328b被牢固地支承。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由于马达部2的驱动而产生的板中央部328a的振动,从而能够降低该振动引起的噪音。
[0073]并且,如图5所示,通过避开第一假想面71地配置吸气口 321的三个开口 326,能够在从第二侧壁部342沿着叶轮4的旋转方向朝向舌部35a的区域内在叶轮4的下方设置较大的开口 326。其结果是,能够增大提供至该区域的空气量,从而能够抑制该区域中的静压下降。
[0074](第三实施方式)
[0075]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风扇lb的俯视图。在图8中,省略上板部31的图示。图9是送风风扇lb的仰视图。送风风扇lb包括与图2所示的送风风扇1的舌部35不同形状的舌部35b。送风风扇lb的其他结构与送风风扇1相同。以下,对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
[0076]如图8所示,在送风风扇lb中,下板部32的边缘320比侧壁部33的一对边缘330远离中心轴线J1。因此,送风口 331位于图8中的用双点划线画出的位置。送风口 331包括一对边缘330,但不包括下板部32的边缘320。送风口 331位于边缘320与中心轴线J1之间。
[0077]图10是放大示出图8的舌部35b附近的图。在舌部35b中,舌部前端352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上与包括中心轴线J1的第一假想面71相切。舌部第二侧面354与第二假想面72相交。第二假想面72包括中心轴线J1和作为侧边缘的边缘330。换言之,第二假想面72是与第三侧壁部343的边缘330相切的平面。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的外周包络面76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355位于第一假想面71与第三假想面73之间。第三假想面73包括中心轴线J1并与舌部35b重叠,且在舌部前端352与边缘330之间与舌部第二侧面354相切。
[0078]由此,与送风风扇1相同,从叶轮4流向舌部35b的风沿着舌部第二侧面354顺畅地被引导至送风口 331。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由于从叶轮4送出的风与舌部35b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噪音。并且,能够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b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其结果是,能够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另外,能够加长从最靠近位置355向叶轮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风洞部30的长度。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79]舌部前端352位于外周包络面76同第四假想面74之间,该第四假想面74是平行于送风口 331且与外周包络面76相切的平面。由此,最靠近位置355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最短距离变小,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b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加长从最靠近位置355向叶轮4的旋转方向延伸的风洞部30的长度。其结果是,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80]第一假想面71同包括中心轴线J1且平行于送风口 331的平面即第五假想面75所形成的角度Θ大于45°,更优选为50°以上。由此,能够加大舌部35b的突出量。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并且,通过使角度Θ小于90°,能够抑制舌部35b过于突出而导致送风风扇la大型化。
[0081]舌部第二侧面354包括从舌部前端352扩展的平滑的曲面。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从叶轮4送出的风与舌部35b间的干涉而引起的噪音。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送风口 331的宽度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截面中大于外周包络面76的直径。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送风口 331送出的风量。并且,对宽幅散热片等对象物也能够进行高效送风。
[0082]如图9所示,在下板部32中,与送风口 331最近的一个肋327的假想延长部327a在俯视观察时与舌部35b重叠。由此,板中央部328a通过板外周部328b被牢固地支承。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由于马达部2的驱动产生的板中央部328a的振动,从而能够降低该振动引起的噪首。
[0083]并且,如图8所示,通过避开第一假想面71地配置吸气口 321的三个开口 326,能够在从第二侧壁部342沿着叶轮4的旋转方向朝向舌部35b的区域内在叶轮4的下方设置较大的开口 326。其结果是,能够增大提供至该区域的空气量,从而能够抑制该区域中的静压下降。
[0084]上述送风风扇l、la、lb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085]在送风风扇1中,舌部35的侧面351也可以是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面。在该情况下,第一假想面71是在一点上与舌部前端352相切的假想面。第二假想面72包括中心轴线J1,且为在一点上与侧壁部33的边缘330相切的假想面。并且,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外周包络面76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355是一个点或者沿着外周包络面76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曲线。在送风风扇la、lb中也相同。
[0086]在送风风扇l、la、lb中,吸气口 321既可以设在上板部31及下板部32,又可以只设在上板部31。换言之,只要上板部31或下板部32具有吸气口 321即可。吸气口 321既可以只含有一个开口 326,又可以含有两个或四个以上开口 326。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过避开第一假想面71地配置吸气口 321的各开口 326,而在从第二侧壁部342沿着叶轮4的旋转方向朝向舌部35、35a、35b的区域内在叶轮4的下方设置较大的开口 326。其结果是,能够增大提供至该区域的空气量,从而能够抑制该区域中的静压下降。
[0087]舌部前端352也可以位于送风口 331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在该情况下,也优选舌部前端352与第四假想面74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等于最靠近位置355与外周包络面76之间的最短距离。由此,能够抑制从叶轮4流向舌部35、35a、35b的风流入舌部第一侧面353与叶轮4之间。并且,还能够高效地增大风洞部30中的静压。
[0088]送风风扇1的台阶部322既可以设在上板部31及下板部32,又可以只设在上板部31。换言之,台阶部322设置于上板部31及下板部32中的至少一个板部。在该一个板部中,送风口 331与台阶部322之间的部位比其他部位在上下方向上远离上板部31及下板部32中的另一板部。
[0089]在送风风扇1中,也可以从机壳3省略上板部31。在该情况下,在安装有送风风扇1的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上固定侧壁部33的上端部,并由该壳体覆盖叶轮4的上侧。SP,笔记本电脑的壳体的一部分成为上板部。在送风风扇la、lb中也相同。
[0090]上述舌部35、35a、35b的结构也可适用于在叶轮的侧方设置两个送风口的结构的送风风扇。此时,舌部35、35a、35b的结构适用于第一舌部以及第二舌部中的至少一个舌部,所述第一舌部设置在两个送风口之间,所述第二舌部在位于叶轮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送风口附近设置于下游侧的侧壁部。
[0091]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即可进行适当组合。
[009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离心风扇能够利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的壳体内部的设备的冷却、其他设备的冷却以及对各种对象物提供空气等。另外,能够用作其他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送风风扇,其具备:叶轮,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马达部,其使所述叶轮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以及机壳,其容纳所述叶轮,所述机壳具备:下板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下侧且所述马达部固定于该下板部;以及侧壁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侧方,所述下板部或覆盖所述叶轮的上侧的上板部具有吸气口,由所述上板部、所述侧壁部以及所述下板部构成包围所述叶轮的风洞部,在所述叶轮的侧方由所述上板部、所述侧壁部以及所述下板部构成送风口,所述送风风扇的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包括所述上板部的边缘、所述侧壁部的一对边缘以及所述下板部的边缘中最靠近所述中心轴线的边缘,且所述送风口为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所述侧壁部具有向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叶轮之间突出的舌部,所述舌部的侧面具有:与包括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一假想面相切的舌部前端;从所述舌部前端沿着所述叶轮的外周包络面扩展的舌部第一侧面;以及从所述舌部前端向所述送风口与所述侧壁部的交线即侧边缘扩展的舌部第二侧面,包括所述中心轴线且与所述侧边缘相切的第二假想面同所述舌部第二侧面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第一侧面与所述外周包络面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假想面与第三假想面之间,所述第三假想面包括所述中心轴线且在所述舌部前端与所述侧边缘之间与所述舌部第二侧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第一侧面与所述外周包络面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假想面与所述第二假想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第一侧面与所述外周包络面最靠近的最靠近位置位于比所述第一假想面和第三假想面靠旋转方向侧的位置,所述第三假想面包括所述中心轴线且在所述舌部前端与所述侧边缘之间与所述舌部第二侧面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截面中,所述送风口的宽度比所述外周包络面的直径大。
6.根据权利 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截面中,所述送风口的宽度比所述外周包络面的直径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第二侧面为平滑的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第二侧面为平滑的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前端位于所述外周包络面与第四假想面之间,所述第四假想面平行于所述送风口且与所述外周包络面相切。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前端位于所述外周包络面与第四假想面之间,所述第四假想面平行于所述送风口且与所述外周包络面相切。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前端与第四假想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最靠近位置与所述外周包络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第四假想面平行于所述送风口且与所述外周包络面相切。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前端与第四假想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最靠近位置与所述外周包络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第四假想面平行于所述送风口且与所述外周包络面相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中心轴线且平行于所述送风口的第五假想面同所述第一假想面所形成的角度大于45°且小于90°。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中心轴线且平行于所述送风口的第五假想面同所述第一假想面所形成的角度大于45°且小于9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假想面与所述第一假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50°以上且小于9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假想面与所述第一假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50°以上且小于9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板部及所述下板部中的一个板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横穿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叶轮之间地延伸,在所述一个板部中,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台阶部之间的部位比其他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离所述上板部及所述下板部中的另一板部更远,俯视观察时,所述台阶部从所述舌部第二侧面趋向所述叶轮的所述外周包络面。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板部及所述下板部中的一个板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横穿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叶轮之间地延伸,在所述一个板部中,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台阶部之间的部位比其他部位在上下方向上离所述上板部及所述下板部中的另一板部更远,俯视观察时,所述台阶部从所述舌部第二侧面趋向所述叶轮的所述外周包络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俯视观察时,所述台阶部还沿着所述外周包络面向远离所述舌部第二侧面及所述送风口的方向延伸,并在所述中心轴线同第三假想面之间从所述外周包络面趋向所述侧壁部,所述第三假想面平行于所述送风口且与所述外周包络面相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俯视观察时,所述台阶部还沿着所述外周包络面向远离所述舌部第二侧面及所述送风口的方向延伸,并在所述中心轴线同第三假想面之间从所述外周包络面趋向所述侧壁部,所述第三假想面平行于所述送风口且与所述外周包络面相切。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避开所述第一假想面地配置所述吸气口。
2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避开所述第一假想面地配置所述吸气口。
【文档编号】F04D29/66GK203548365SQ201320686578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玉冈健人, 福岛和彦, 堀濑京子, 石神真也, 永井贵博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