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7338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包括斜板、双头活塞、控制压力室、排出压力区、吸入压力区、从排出压力区延伸至控制压力室的供给通道、使供给通道的开度缩窄的缩窄部、以及排量控制阀。排量控制阀对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进行控制。排量控制阀包括驱动力传递杆、阀室、导引壁、以及背压室。背压室通过位于导引壁与驱动力传递杆之间的间隙而与阀室相连通。缩窄部具有比间隙的通道横截面积更大的通道横截面积。
【专利说明】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其包括双头活塞,双头活塞与斜板接合并且以取决于斜板的倾角的行程往复运动。
[0002]日本专利公开H1-190972教导了一种具有曲柄室的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的一个示例。此公开中的曲柄室不用作为用于改变斜板的倾角的控制压力室。这不同于包括单头活塞的可变排量式斜板压缩机,在包括单头活塞的可变排量式斜板压缩机中,曲柄室用作控制压力室。为此,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具有活动体,活动体与斜板连接从而改变斜板的倾角。当将控制气体供给形成于壳体中的控制压力室从而改变控制压力室内的压力时,活动体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活动体的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使斜板的倾角改变。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的排量控制阀。
[0003]控制压力室限定比曲柄室更小的空间。因此,用于控制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的排量控制阀的响应特性很可能影响斜板的倾角的可变性。期望改善排量控制阀的响应特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其改善了排量控制阀的响应特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包括壳体、旋转轴、斜板、曲柄室、双头活塞、活动体、控制压力室、排出压力区、吸入压力区、供给通道、缩窄部、排放通道以及排量控制阀。斜板由于旋转轴的驱动力而旋转。斜板构造成相对于旋转轴改变倾角。曲柄室形成在壳体中并且容置斜板。双头活塞与斜板相接合。双头活塞以取决于斜板的倾角的行程而往复运动。活动体与斜板相连接从而改变斜板的倾角。控制压力室设置在壳体中并且由活动体限定。控制压力室构造成:在将控制气体供给控制压力室以改变控制压力室内的压力时使活动体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供给通道从排出压力区延伸至控制压力室。缩窄部使供给通道的开度缩窄。排放通道从控制压力室延伸至吸入压力区。排量控制阀控制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排量控制阀包括电磁螺线管、排放通道的一部分、驱动力传递杆、阀室、压力传感室、压力传感机构、导引壁、背压室以及连通通道。驱动力传递杆包括调节排放通道的开度的阀体。驱动力传递杆由电磁螺线管驱动。阀室容置阀体。压力传感室与吸入压力区相连通。压力传感机构容置在压力传感室中。压力传感机构构造成根据吸入压力区中的压力而沿着驱动力传递杆的移动方向伸展和收缩。导引壁将驱动力传递杆导引成沿着所述移动方向移动。背压室设置在电磁螺线管与阀室之间。背压室通过导引壁与驱动力传递杆之间的间隙而与阀室相连通。背压室通过连通通道与压力传感室相连通。缩窄部具有比该间隙的通道横截面积更大的通道横截面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参照对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以及附图的以下说明,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0007]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的侧视截面图;
[0008]图2为图1中的排量控制阀的在斜板的倾角最小时的截面图;
[0009]图3为图1中的排量控制阀的在斜板的倾角最大时的截面图;以及
[0010]图4为示出了图1中的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在斜板的倾角最大时的侧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4讨论使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
[0012]如图1中所示,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10的壳体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缸体12和第二缸体13。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10还包括前壳体14以及后壳体15,前壳体14与朝向前方(一侧)定位的第一缸体12相连接,后壳体15与朝向后方(另一侧)定位的第二缸体13相连接。
[0013]第一阀/ 口形成体16设置在前壳体14与第一缸体12之间。第二阀/ 口形成体17设置在后壳体15与第二缸体13之间。
[0014]吸入室14a和排出室14b限定在前壳体14与第一阀/ 口形成体16之间。排出室14b设置在吸入室14a的径向外侧。吸入室15a和排出室15b限定在后壳体15与第二阀/口形成体17之间。压力调节室15c设置在后壳体15中。压力调节室15c设置在后壳体15的中部处。吸入室15a设置在压力调节室15c的径向外侧。排出室15b设置在吸入室15a的径向外侧。排出室14b和排出室15b通过未示出的排出通道彼此连通。排出通道与未示出的外部制冷剂回路相连接。排出室14b和排出室15b用作排出压力区。
[0015]第一阀/ 口形成体16形成有吸入口 16a和排出口 16b,吸入口 16a与吸入室14a连通,排出口 16b与排出室14b连通。第二阀/ 口形成体17形成有吸入口 17a和排出口17b,吸入口 17a与吸入室15a连通,排出口 17b与排出室15b连通。未示出的吸入阀机构设置在吸入口 16a和吸入口 17a中的每一个中。未示出的排出阀机构设置在排出口 16b和排出口 17b中的每一个中。
[0016]旋转轴21在壳体11中被支承成可旋转的。旋转轴21的前端部插入到轴孔12h中,轴孔12h延伸穿过第一缸体12。旋转轴21的前端部是旋转轴21的在中心轴线L延伸所沿方向(即,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更靠近旋转轴21的第一端的部分。旋转轴21的前端部朝向壳体11的前侧(一侧)定位。旋转轴21的前端设置在前壳体14内部。旋转轴21的后端部插入到轴孔13h中,轴孔13h延伸穿过第二缸体13。旋转轴21的后端部是旋转轴21的在中心轴线L延伸所沿方向(即,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更靠近旋转轴21的第二端的部分。旋转轴21的后端部朝向壳体11的后侧(另一侧)定位。旋转轴21的后端设置在压力调节室15c内部。
[0017]旋转轴21的前端部通过轴孔12h由第一缸体12支承成可旋转的。旋转轴21的后端部通过轴孔13h由第二缸体13支承成可旋转的。唇形密封型的轴密封装置22设置在前壳体14与旋转轴21之间。旋转轴21的前端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PT与用作外部驱动源的车辆发动机E以可操作的方式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传递机构PT为常传递型的无离合器机构(例如,皮带和滑轮的组合)。
[0018]曲柄室24设置在壳体11中并且由第一缸体12和第二缸体13限定。曲柄室24容置斜板23,斜板23通过旋转轴21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且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旋转轴21倾斜。斜板23形成有插入孔23a,旋转轴21插入到插入孔23a中。旋转轴21插入到插入孔23a中使得旋转轴21与斜板23连接。
[0019]第一缸体12形成有多个第一缸孔12a,所述多个第一缸孔12a围绕旋转轴21设置。图1示出了其中一个第一缸孔12a。每个第一缸孔12a皆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缸体12。每个第一缸孔12a皆通过吸入口 16a而与吸入室14a相连通并且通过排出口 16b而与排出室14b相连通。第二缸体13形成有多个第二缸孔13a,所述多个第二缸孔13a围绕旋转轴21设置。图1示出了其中一个第二缸孔13a。每个第二缸孔13a皆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缸体13。每个第二缸孔13a通过吸入口 17a而与吸入室15a相连通并且通过排出口 17b与排出室15b相连通。第一缸孔12a和第二缸孔13a设置在前部和后部处从而形成相应的成对的第一缸孔12a和第二缸孔13a。双头活塞25容置在包括第一缸孔12a和第二缸孔13a的各个缸孔中从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
[0020]每个双头活塞25通过一对滑块26而与斜板23的径向外部相接合。由旋转轴21的旋转引起的斜板23的旋转运动通过滑块26而转变成双头活塞25的往复线性移动。双头活塞25和第一阀/ 口形成体16在每个第一缸孔12a中限定第一压缩室20a。双头活塞25和第二阀/ 口形成体17在每个第二缸孔13a中限定第二压缩室20b。
[0021]第一缸体12形成有第一大直径孔12b,第一大直径孔12b与轴孔12h相连续并且第一大直径孔12b具有比轴孔12h更大的直径。第一大直径孔12b与曲柄室24相连通。曲柄室24通过吸入通道12c而与吸入室14a相连通,吸入通道12c延伸穿过第一缸体12和第一阀/ 口形成体16。
[0022]第二缸体13形成有第二大直径孔13b,第二大直径孔13b与轴孔13h相连续并且第二大直径孔13b具有比轴孔13h更大的直径。第二大直径孔13b与曲柄室24相连通。曲柄室24通过吸入通道13c而与吸入室15a相连通,吸入通道13c延伸穿过第二缸体13和第二阀/ 口形成体17。
[0023]第二缸体13具有形成有吸入口 13s的周向壁。吸入口 13s与外部制冷剂回路相连接。经由吸入口 13s而从外部制冷剂回路吸入到曲柄室24中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吸入通道12c和吸入通道13c而被吸入到吸入室14a和吸入室15a中。吸入室14a和吸入室15a以及曲柄室24用作吸入压力区并且具有彼此大致相同的压力。
[0024]旋转轴21具有凸缘部21f,凸缘部21f从旋转轴21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一大直径孔12b中。第一止推轴承27a在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设置在凸缘部21f与第一缸体12之间。呈圆管形的支承构件39压配合至旋转轴21的后端部。支承构件39具有带有圆形凸缘部39f的径向外表面,圆形凸缘部39f从径向外表面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二大直径孔13b中。第二止推轴承27b在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设置在凸缘部39f与第二缸体13之间。
[0025]呈圆环形的固定体31固定至旋转轴21的位于凸缘部21f的后侧与斜板23的前侧之间的部分。固定体31能够与旋转轴21—体地旋转。活动体32设置在凸缘部21f与固定体31之间。活动体32呈具有底部的圆管形。活动体32能够在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固定体31移动。
[0026]活动体32包括底部32a和圆管部32b,底部32a形成为具有插入孔32e的圆环形,旋转轴21插入至插入孔32e,圆管部32b从底部32a的径向外边缘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圆管部32b的径向内表面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固定体31的径向外边缘相接触。活动体32能够通过固定体31而与旋转轴21 —体地旋转。密封构件33设置在圆管部32b的径向内表面与固定体31的径向外边缘之间从而在圆管部32b的径向内表面与固定体31的径向外边缘之间进行密封。密封构件34设置在插入孔32e与旋转轴21之间从而在插入孔32e与旋转轴21之间进行密封。固定体31和活动体32限定位于固定体31与活动体32之间的控制压力室35。
[0027]旋转轴21包括第一内部通道21a,第一内部通道21a设置在旋转轴21内部并且在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内部通道21a的后端朝向压力调节室15c开放。旋转轴21还包括第二内部通道21b,第二内部通道21b设置在旋转轴21内部并且在旋转轴21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内部通道21b具有与第一内部通道21a的远端相连通的第一端和朝向控制压力室35开放的第二端。控制压力室35通过第一内部通道21a和第二内部通道21b而与压力调节室15c相连通。
[0028]柄臂40设置在曲柄室24中并位于斜板23与凸缘部39f之间。成形为大致L形的柄臂4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配重部40a设置在柄臂40的第一端中。柄臂40延伸穿过凹槽23b使得配重部40a设置在斜板23的前方。
[0029]第一销41横向地延伸穿过凹槽23b。第一销41将柄臂40的更靠近柄臂40的第一端的部分与斜板23的更靠近斜板23的上端的部分(图1中的上部部分)相连接。斜板23将柄臂40的更靠近柄臂40的第一端的部分支承成能够绕第一销41的轴线摆动。第一销41的轴线用作第一摆动中心Ml。第二销42将柄臂40的更靠近柄臂40的第二端的部分与支承构件39相连接。支承构件39将柄臂40的更靠近柄臂40的第二端的部分支承成能够绕第二销42的轴线摆动。第二销42的轴线用作第二摆动中心M2。
[0030]活动体32的圆管部32b的远端具有朝向斜板23突出的连接部32c。连接部32c形成有活动体侧插入孔32h,第三销43插入到活动体侧插入孔32h中。斜板23的更靠近斜板23的下端的部分(图1中的下部部分)形成有斜板侧插入孔23h,第三销43插入到斜板侧插入孔23h中。第三销43将连接部32c与斜板23的更靠近斜板23的下端的部分相连接。
[0031]第二阀/ 口形成体17形成有缩窄部36a。缩窄部36a延伸穿过第二阀/ 口形成体17并且与排出室15b相连通。第二缸体13的更靠近第二阀/ 口形成体17的端面形成有连通部36b,连通部36b从第二缸体13的端面凹入并且使压力调节室15c与缩窄部36a相连通。排出室15b通过缩窄部36a、连通部36b、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部通道21a以及第二内部通道21b而与控制压力室35相连通。因此,缩窄部36a、连通部36b、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部通道21a以及第二内部通道21b用作从排出室15b延伸至控制压力室35的供给通道。缩窄部36a使供给通道的开度缩窄。电磁型排量控制阀50设置在后壳体15中从而控制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排量控制阀50以电气连通的方式与未示出的控制计算机相连接。
[0032]如图2中所示,排量控制阀50的阀壳体51包括容置电磁螺线管52的第一壳体51a、呈管形并且附接至第一壳体51a的第二壳体51b、以及呈板形并且位于阀壳体51的与第一壳体51a相反的部分处从而封闭第二壳体51b的开口的盖部51c。分隔壁51s设置在第二壳体51b中。分隔壁51s将第二壳体51b的内部空间分成阀室55和压力传感室56。
[0033]电磁螺线管52包括固定铁芯52a和活动铁芯52b。线圈52c被供给电流并且被激励从而使得活动铁芯52b被吸引至固定铁芯52a。控制计算机对被供给至电磁螺线管52电流进行控制(占空比控制)。
[0034]呈圆柱形的驱动力传递构件53附接至活动铁芯52b使得驱动力传递构件53能够与活动铁芯52b—体地移动。背压室55k形成在电磁螺线管52与阀室55之间。驱动力传递构件53从第一壳体51a的内部延伸至背压室55k。呈圆柱形的阀体形成构件54设置在阀室55和背压室55k中。阀体形成构件54包括阀体54v,阀体54v容置在阀室55中。阀体54v具有比阀体形成构件54的轴径更大的外径。
[0035]呈圆柱形的凸出部54a设置在阀体54v的更靠近压力传感室56的端表面上。凸出部54a延伸穿过分隔壁51s的阀孔51h并且突出到压力传感室56中。呈圆环形的凸缘部54f设置在阀体形成构件54的更靠近驱动力传递构件53定位的端部中并且从阀体形成构件54的更靠近驱动力传递构件53定位的端部突出。偏置弹簧55b设置在背压室55k中并且朝向驱动力传递构件53偏置凸缘部54f。
[0036]阀体54v与分隔壁51s相接触以打开阀孔51h、以及与分隔壁51s脱尚接触以封闭阀孔51h。电磁螺线管52的电磁力朝向阀体54v封闭阀孔51h所处的位置抵抗偏置弹簧55b的弹簧力而偏置阀体54v。驱动力传递构件53和阀体形成构件54用作驱动力传递杆60,驱动力传递杆60由电磁螺旋管52驱动。电磁螺线管52、背压室55k、阀室55以及压力传感室56以此顺序沿着驱动力传递杆60的轴向方向设置。呈圆管形的导引壁61沿着驱动力传递杆60的运动方向引导阀室50中的驱动力传递杆60。
[0037]阀体形成构件54 (阀体54v)由在重量上比驱动力传递构件53更轻的材料(例如铝)形成。阀体形成构件54(阀体54v)具有经过诸如涂覆之类的表面处理从而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的表面。
[0038]压力传感室56容置压力传感机构57。压力传感室57包括波纹管58、与波纹管58的更靠近盖部51c的端部相连接的压力接受体59a、与波纹管58的更靠近凸出部54a的端部相连接的连接体59b、以及设置在波纹管58中从而在使压力接受体59a和连接体59b彼此分开的方向上偏置压力接受体59a和连接体59b的弹簧59c。凸出部54a具有以与连接体59b相接触以及脱离接触的方式而与连接体59b相连接的更靠近连接体59b的端部。
[0039]压力传感室56通过通道67而与吸入室153相连通。阀室55通过通道68而与压力调节室15c相连通。因此,第二内部通道21b、第一内部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68、阀室55、阀孔51h、压力传感室56以及通道67用作从控制压力室35延伸至吸入室15a的排放通道。
[0040]波纹管58根据压力传感室56中的压力而在驱动力传递杆60的运动方向上伸展及收缩。具体地,波纹管58构造成在波纹管感测到吸入室15a中的作用于连接体59b的更靠近凸出部54a的端表面上的压力时伸展及收缩。波纹管58的伸展及收缩被用于确定阀体54v的位置。这有助于通过阀体54v对阀开度进行调节。阀体54v的阀开度是通过电磁螺旋管52中产生的电磁力、偏置弹簧55b的偏置力以及压力传感机构57的偏置力的平衡来确定的。
[0041]阀体54v对排放通道的开度(通道横截面积)进行调节。阀体54v在与分隔壁51s相接触时封闭排放通道。阀体54v在与分隔壁51s分开时打开排放通道。
[0042]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是通过将制冷剂气体从排出室15b经由缩窄部36a、连通部36b、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部通道21a以及第二内部通道21b而引入至控制压力室35、以及通过将制冷剂气体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第二内部通道21b、第一内部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68、阀室55、阀孔51h、压力传感室56以及通道67而排放至吸入室15a来进行调节的。因此,引入至控制压力室35的制冷剂气体用作对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进行调节的控制气体。活动体32根据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力差而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相对于固定体31移动。
[0043]如图3中所示,在如上文所讨论那样构造的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10中,当减小阀体54v的阀开度时,使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第二内部通道21b、第一内部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68、阀室55、阀孔51h、压力传感室56以及通道67而排放至吸入室15a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减小。制冷剂气体被从排出室15b经由缩窄部36a、连通部36b、压力调节室15c、第一内部通道21a以及第二内部通道21b而引入至控制压力室35。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变为与排出室15b中的压力大致相同。
[0044]如图4中所示,当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力差变得较大时,活动体32移动以使活动体32的底部32a与固定体31分开。这使得斜板23能够绕第一摆动中心Ml摆动。斜板23的这种摆动运动使柄臂40的两端能够分别绕第一摆动中心Ml和第二摆动中心M2摆动,从而使得柄臂40与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分离。这使斜板23的倾角增大并且使双头活塞25的行程增大,从而使排出排量增大。活动体32在斜板23的倾角达到最大倾角Θ max时与凸缘部21f相接触。活动体32与凸缘部21f之间的接触使斜板23的倾角保持于最大倾角Qmax。
[0045]如图2中所示,当增大阀体54v的阀开度时,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第二内部通道21b、第一内部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通道68、阀室55、阀孔51h、压力传感室56以及通道67而排放至吸入室15a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增大。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变为与吸入室15a中的压力大致相同。
[0046]如图1中所示,当控制压力室35与曲柄室24之间的压力差变得较小时,活动体32移动以使活动体32的底部32a接近固定体31。这使得斜板23能够沿与在增大斜板23的倾角时的摆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一摆动中心Ml摆动。斜板23的这种摆动运动使柄臂40的两端能够沿与在增大斜板23的倾角时的摆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绕第一摆动中心Ml和第二摆动中心M2摆动,从而使得柄臂40接近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这使斜板23的倾角减小并且使双头活塞25的行程减小,从而使排出排量减小。柄臂40在斜板23的倾角达到最小倾角Θ min时与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相接触。柄臂40与凸缘部39f之间的接触使斜板23的倾角保持于最小倾角θπ?η。
[0047]如图2中所示,在导引壁61与驱动力传递杆60之间限定有间隙61a。背压室55k通过间隙61a而与阀室55相连通。缩窄部36a具有比间隙61a的通道横截面积更大的通道横截面积。第二壳体51b形成有连通通道62,背压室55k经由连通通道62而与压力传感室56相连通。
[0048]接下来,将讨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
[0049]间隙61a形成于导引壁61与驱动力传递杆60之间。间隙61a使驱动力传递杆60和阀体54v能够平顺地移动。另外,间隙61a使制冷剂气体能够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间隙61a而流动至背压室55k。在本实施方式中,缩窄部36a具有比间隙61a的通道横截面积更大的通道横截面积。与缩窄部36a具有比间隙61a的通道横截面积更小的通道横截面积的结构相比,这使得通过间隙61a而流动至背压室55k的制冷剂气体的量较小。由此消除了使待从排出室15b引入至控制压力室35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增加与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间隙61a而流动至背压室55k的制冷剂气体的减小量相对应的量的必要性。
[0050]另外,连通通道62使背压室55k能够与压力传感室56相连通从而使得背压室55k中的压力接近吸入室15a中的压力。这防止了背压室55k中的压力与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相等。这抑制了对于由压力传感机构57调节的阀体54v的阀开度的影响。
[0051]本实施方式具有下文中描述的优点。
[0052](I)排量控制阀50包括导引壁61、背压室55k以及连通通道62。导引壁61将驱动力传递杆60导引成沿着移动方向移动。背压室55k设置在电磁螺线管52与阀室55之间。背压室55k经由位于导引壁61与驱动力传递杆60之间的间隙61a而与阀室55相连通。背压室55k经由连通通道62而与压力传感室56相连通。
[0053]根据此构型,间隙61a形成于导引壁61与驱动力传递杆60之间。间隙61a使驱动力传递杆60和阀体54v能够平顺地移动。另外,缩窄部36a的通道横截面积大于间隙61a的通道横截面积。与缩窄部36a的通道横截面积小于间隙61a的通道横截面积的结构相t匕,这使得经由间隙61a而流动至背压室55k的制冷剂气体的量较小。由此消除了使待从排出室15b引入至控制压力室35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增大与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间隙61a流动至背压室55k的制冷剂气体的减小量相对应的量的必要性。此外,连通通道62使背压室55k能够与压力传感室56相连通从而使得背压室55k中的压力接近吸入室15a中的压力。这防止了背压室55k中的压力与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相等。这抑制了对于由压力传感机构57调节的阀体54v的阀开度的影响。因此,本发明改善了排量控制阀50的响应特性。
[0054](2)电磁螺线管52、背压室55k、阀室55以及压力传感室56以此顺序沿着驱动力传递杆60的轴向方向设置。根据此构型,压力传感室56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驱动力传递杆60的端部处。与压力传感室56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电磁螺线管52与阀室55之间的结构相比,这使压力传感机构57的设置变得更容易。本发明在排量控制阀50的可制造性方面是优选的。
[0055](3)阀孔51h的直径越大,则从控制压力室35排放至吸入室15a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越大。本发明缩短了使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变为与吸入室15a中的压力大致相同所需的时间。但是,阀孔51h的直径的增大要求打开和封闭阀孔51h的阀体54v的外径变得更大。阀体54v的外径的增大使间隙61a的通道横截面积增大。这使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间隙61a流动至背压室55k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缩窄部36a具有比间隙61a的通道横截面积更大的通道横截面积。这使得经由间隙61a流动至背压室55k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减小。由此消除了使待从排出室15b引入至控制压力室35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增大与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间隙61a流至背压室55k的制冷剂气体的减小量相对应的量的必要性。
[0056](4)阀体形成构件54由在重量上比驱动力传递构件53更轻的材料(例如铝)形成。这甚至在阀体54v的尺寸较大时也抑制排量控制阀50变重。
[0057](5)阀体形成构件54具有经过诸如涂覆之类的表面处理的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的表面。这阻止阀体54v由于气穴现象而被侵蚀,在阀体54v与分隔壁51s之间流动穿过的制冷剂气体包括液化制冷剂时发生所述气穴现象。
[0058](6)偏置弹簧55设置在背压室55k中。与偏置弹簧55b设置在固定铁芯52a与活动铁芯52b之间的结构相比,这有助于确保由电磁螺线管52产生的磁路的横截面积。
[0059]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发明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以多种其他特定形式来具体实施。特别地,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以如下形式具体实施。
[0060]在此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室56可以在驱动力传递杆60的轴向方向上设置在电磁螺线管52与阀室55之间。
[0061]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供给通道可以形成于排出室14b与控制压力室35之间。换言之,供给通道需要形成于排出压力区与控制压力室35之间。
[0062]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排放通道可以形成于控制压力室35与吸入室14a之间。换言之,排放通道需要形成在控制压力室35与吸入压力区之间。
[0063]在此实施方式中,阀体形成构件54需要由在重量上比驱动力传递构件53的材料更轻的材料形成。阀体形成构件54可以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
[0064]在此实施方式中,阀体形成构件54可以具有这样的表面:该表面未经过诸如涂覆之类的表面处理而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0065]在此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传递构件53可以与阀体形成构件54 —体地形成。
[0066]在此实施方式中,斜板23可以通过离合器来接受来自外部驱动源的驱动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包括: 壳体; 旋转轴; 斜板,通过所述旋转轴的驱动力而使所述斜板旋转,其中,所述斜板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旋转轴而改变倾角; 曲柄室,所述曲柄室形成于所述壳体中并且容置所述斜板; 双头活塞,所述双头活塞与所述斜板相接合,其中,所述双头活塞以取决于所述斜板的所述倾角的行程而往复运动; 活动体,所述活动体与所述斜板相连接以改变所述斜板的所述倾角; 控制压力室,所述控制压力室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由所述活动体限定,其中,所述控制压力室构造成:在将控制气体供给所述控制压力室以改变所述控制压力室内的压力时使所述活动体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 排出压力区; 吸入压力区; 供给通道,所述供给通道从所述排出压力区延伸至所述控制压力室; 缩窄部,所述缩窄部使所述供给通道的开度缩窄; 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从所述控制压力室延伸至所述吸入压力区;以及 排量控制阀,所述排量控制阀控制所述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其中,所述排量控制阀包括: 电磁螺线管; 所述排放通道的一部分; 驱动力传递杆,所述驱动力传递杆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调节所述排放通道的开度,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递杆由所述电磁螺线管驱动; 阀室,所述阀室容置所述阀体; 压力传感室,所述压力传感室与所述吸入压力区相连通; 压力传感机构,所述压力传感机构容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室中,其中,所述压力传感机构构造成:根据所述吸入压力区中的压力而沿着所述驱动力传递杆的移动方向伸展和收缩,从而调节所述阀体的开度; 导引壁,所述导引壁将所述驱动力传递杆导引成沿着所述移动方向移动; 背压室,所述背压室设置于所述电磁螺线管与所述阀室之间,其中,所述背压室通过位于所述导引壁与所述驱动力传递杆之间的间隙而与所述阀室相连通;以及连通通道,所述背压室通过所述连通通道而与所述压力传感室相连通; 其中,所述缩窄部具有比所述间隙的通道横截面积大的通道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活塞式斜板压缩机,其中,所述电磁螺线管、所述背压室、所述阀室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室以此顺序沿着所述驱动力传递杆的轴向方向设置。
【文档编号】F04B27/14GK104234968SQ20141025547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3日
【发明者】太田雅树, 山本真也, 铃木隆容, 西井圭, 山崎佑介, 本田和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