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7452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压缩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采用简单的结构解决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过剩地供给油这种情况的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将各个旋转压缩构件(32、34)分隔的中间分隔板(36);形成于旋转轴16)上的油孔(13);形成于中间分隔板(36)上,在内侧的油孔(13)侧和外侧的密闭容器(12)侧开口的贯通孔(131);和形成于中间分隔板(36)上,用于将贯通孔(131)与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吸入侧连通的连通孔(133)。贯通孔(131)由油孔(13)侧的小径孔部(131A)和在密闭容器(12)侧直径比小径孔部131A)大的大径孔部(131B)构成,连通孔(133)与小径孔部(131A)连通。
【专利说明】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由驱动构件驱动的第一旋转压缩构件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将由第一旋转压缩构件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密闭容器内,并且利用第二旋转压缩构件对该被排出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这种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内部中间压力型多级压缩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中,制冷剂气体被从第一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口吸入气缸的低压室侧,因辊和叶片的操作而被压缩变成中间压力,从气缸的高压室侧经过排出口、排出消音室排出到密闭容器内。而且,该密闭容器内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被从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口吸入气缸的低压室侧,因辊和叶片的操作进行第二级的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高压室侧经过排出口、排出消音室流入外部的散热器等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另外,在旋转轴内在轴中心形成有铅垂方向的油孔和与该油孔连通的横向的供油孔,利用安装于旋转轴下端的油泵(供油机构),从密闭容器内底部的存油部吸起油并使其在油孔中上升,从供油孔供给到旋转轴和旋转压缩构件内的滑动部,进行润滑和密封。
[0004]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将高低压差大的制冷剂、例如将作为自然制冷剂的二氧化碳(CO2)用作制冷剂的情况下,制冷剂压力在成为高压的第二旋转压缩构件中达到12MPaG,另一方面,在成为低级侧的第一旋转压缩构件中变成8MPaG(中间压力)。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1081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此处,在这种旋转式压缩机中,与底部成为存油部的密闭容器内的压力(中间压力)相比,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气缸内的压力(高压)高,从旋转轴的油孔和供油孔,利用压力差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气缸内供给油极其困难,仅利用溶入吸入制冷剂中的油专门进行润滑。
[0010]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将各个旋转压缩构件分隔的分隔板上形成从旋转轴的油孔侧贯通至外侧的密闭容器侧的贯通孔,并且在构成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气缸形成将贯通孔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侧连通的连通孔,利用吸入工序中的吸入压力损失,从油孔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侧供给油。
[0011]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形成容易加工的直径较大的贯通孔,因此,产生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过剩地供给油这样的问题。
[0012]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现有的技术课题而产生的,提供一种能够采用简单的结构解决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过剩地供给油这种情况的旋转式压缩机。
[001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特征在于,在密闭容器内具备由驱动构件的旋转轴驱动的第一旋转压缩构件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将由第一旋转压缩构件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密闭容器内,并且利用第二旋转压缩构件对该被排出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用于分别构成各个旋转压缩构件的气缸;设置于各个气缸内,与旋转轴的偏心部嵌合而偏心旋转的棍;介于各个气缸和各个棍之间,将各个旋转压缩构件分隔的中间分隔板;分别封闭各个气缸的开口面,具有旋转轴的轴承的支承部件;形成于旋转轴上的油孔;形成于中间分隔板上,在内侧的油孔侧和外侧的密闭容器侧开口的贯通孔;和形成于中间分隔板上,用于将贯通孔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侧连通的连通孔,贯通孔由油孔侧的小径部和在密闭容器侧直径比小径部大的大径部构成,连通孔与小径部连通。
[0015]另外,旋转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小径部的直径为大径部的直径的10%以上80%以下。
[0016]另外,旋转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各个发明中,小径部的长度为贯通孔全长的10%以上90%以下。
[0017]另外,旋转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上述连通孔的直径比上述小径部的直径小。
[0018]发明效果
[0019]根据本发明,在所谓内部中间压力型多级式压缩式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包括:用于分别构成各个旋转压缩构件的气缸;设置于各个气缸内,与旋转轴的偏心部嵌合而偏心旋转的辊;介于各个气缸和各个辊之间,将各个旋转压缩构件分隔的中间分隔板;分别封闭各个气缸的开口面,具有旋转轴的轴承的支承部件;形成于旋转轴上的油孔;形成于中间分隔板上,向内侧的油孔侧与外侧的密闭容器侧开口的贯通孔;和形成于中间分隔板上,用于将贯通孔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侧连通的连通孔,贯通孔由油孔侧的小径部和在密闭容器侧直径比小径部大的大径部构成,使连通孔与小径部连通,所以,旋转轴的油孔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侧通过贯通孔的小径部和连通孔连通,能够限制流入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侧的油量,从而能够解决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供给过剩的油的问题。
[0020]另外,形成大径部在密闭容器内开口的形状,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从该大径部顺利地流入贯通孔,进入连通孔,所以,利用来自该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也能够有效地限制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供给的油的量。
[0021]在此情况下,如技术方案2和技术方案3的发明所述,通过使小径部的直径为大径部的直径的10%以上80%以下和使小径部的长度为贯通孔的全长的10%以上90%以下,由此,能够解决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供给过剩的油的问题和适当控制作用在大径部上的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部中间压力式多级压缩式旋转式压缩机的纵截面侧视图。
[0023]图2是图1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中间分隔板的平面图。
[0024]图3是图1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中间分隔板的纵截面侧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OL存油部
[0027]10旋转式压缩机
[0028]12密闭容器
[0029]13 油孔
[0030]14 电动构件
[0031]16旋转轴
[0032]18旋转压缩机构部
[0033]22 定子
[0034]24 转子
[0035]32第一旋转压缩构件
[0036]34第二旋转压缩构件
[0037]36中间分隔板
[0038]38、40 气缸
[0039]54上部支承部件
[0040]56下部支承部件
[0041]82、84 加油孔
[0042]131贯通孔
[0043]13IA小径孔部(小径部)
[0044]13IB大径孔部(大径部)
[0045]133连通孔
[0046]134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8]在图1中,10是将二氧化碳(CO2)用作制冷剂的内部中间压力式多级压缩式的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10包括由钢板构成的圆筒状的密闭容器12和旋转压缩构件部18,其中,旋转压缩构件部18包括:配置收纳于该密闭容器12的内部空间的上侧的作为驱动构件的电动构件14 ;和配置于该电动构件14的下侧并由电动构件14的旋转轴16驱动的第一旋转压缩构件32 (第一级)以及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 (第二级)。此外,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的第一旋转压缩构件32的容积比作为第二级的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容积大。
[0049]密闭容器12包括:将底部作为存油部0L,收纳电动构件14和旋转压缩构件部18的容器本体12A ;和封闭该容器本体12A的上部开口的大致碗状的端盖(盖体)12B,且在该端盖12B的上表面中心形成圆形的安装孔12D,在该安装孔12D中安装有用于向电动构件14供电的终端(省略配线)20。
[0050]电动构件14是由沿着密闭容器12的上部空间的内周面呈环状安装的定子22和设置有若干缝隙地插入配置于该定子22内侧的转子24构成的串励直流电动机,利用逆变器来进行转数和扭矩控制。另外,该电动构件14利用逆变器,在旋转式压缩机启动时以低速起动,然后控制其转数,使得增加至所期望的转数。另外,上述转子24固定在通过中心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16上。
[0051]定子22包括:将环状的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26 ;和采用串励(集中卷绕)方式卷绕在该层叠体26的齿部而成的定子绕组28。另外,转子24也与定子22同样由电磁钢板的层叠体30形成,在该层叠体30内插入永久磁铁MG。
[0052]另外,在旋转轴16的下端部形成作为供油机构的油泵102。利用该油泵102,从构成在密闭容器12的底部的存油部OL中吸起润滑用的油,经过在旋转轴16内的轴中心在铅垂方向上形成的油孔13,从与该油孔13连通的横向的供油孔82、84(也形成于上下偏心部
42、44),向上下偏心部42、44、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2、34的滑动部等供油。由此,防止第一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2、34的磨损和进行密封。
[0053]在上述的第一旋转压缩构件32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之间夹着中间分隔板36。即,第一旋转压缩构件32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包括:中间分隔板36 ;配置于该中间分隔板36的上下的上下气缸38、40 ;在该上下气缸38、40内与具有180度的相位差且设置于旋转轴16上的上下偏心部42、44嵌合而偏心旋转的上下辊46、48 ;与该上下辊46、48抵接,将上下气缸38、40内分别划分成低压室侧和高压室侧的后述的未图示的叶片;将上气缸38的上侧的开口面和下气缸40的下侧的开口面封闭,作为兼作旋转轴16的轴承的支承部件的上部支承部件54和下部支承部件56。
[0054]在上部支承部件54和下部支承部件56上,形成有通过吸气口 161、162分别与上下气缸38、40的内部连通的吸入通道58、60和凹陷的排出消音室62、64,并且这两个排出消音室62、64的与各个气缸38、40相反一侧的开口部分别被外罩封闭。即,排出消音室62被作为外罩的上部外罩66封闭,排出消音室64被作为外罩的下部外罩68封闭。
[0055]在此情况下,在上部支承部件54的中央竖立形成轴承54A。另外,在下部支承部件56的中央贯通形成轴承56A。于是,旋转轴16由上部支承部件54的轴承54A和下部支承部件56的轴承56A保持。
[0056]下部外罩68由环状的圆形钢板构成,在周边部的四处利用主螺栓129从下方固定在下部支承部件56上。该主螺栓129的前端与上部支承部件54螺合。
[0057]在下部支承部件56形成有将下气缸40的高压室和排出消音室64连通的排出口(未图示)。
[0058]而且,第一旋转压缩构件32的排出消音室64和密闭容器12内通过连通路径连通,该连通路径是将下部支承部件56、上部支承部件54、上部外罩66、上下气缸38、40、中间分隔板36贯通的未图示的孔。在此情况下,在连通路径的上端竖立设置有中间排出管121,从该中间排出管121向密闭容器12内排出中间压力的制冷剂。
[0059]另外,上部外罩66划分利用未图示的排出口与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上气缸38内部连通的排出消音室62,在该上部外罩66的上侧,与上部外罩66空出规定间隔设置有电动构件14。该上部外罩66由形成有上述上部支承部件54的轴承54A所贯通的孔的、大致环状的圆形钢板构成,周边部被4根主螺栓78从上方固定在上部支承部件54上。该主螺栓78的前端与下部支承部件56螺合。
[0060]此处,在中间分隔板36上,如图2、图3所示通过钻孔的切削加工形成有将作为内侧的油孔13侧的辊46内侧和外侧的密闭容器12侧(密闭容器12内)连通的贯通孔131。此处,在中间分隔板36与旋转轴16之间形成少许的缝隙,该缝隙的上侧与辊46内侧(辊46内侧的偏心部42周边的空间。与油孔13连通的供油孔82所处的位置)连通。另外,中间分隔板36与旋转轴16之间的缝隙的下侧与辊48内侧(辊48内侧的偏心部44周边的空间)连通。
[0061]S卩,贯通孔131从内侧的旋转轴16的油孔13侧至外侧的密闭容器12贯通中间分隔板36,旋转轴16的油孔13侧和密闭容器12内侧开口。另外,贯通孔131包括:油孔13侧(内侧)的小径孔部(小径部)131A(在实施例中约2_);和在该密闭容器12侧(外侧)直径比该小径孔部131A大的大径孔部(大径部)131B (在实施例中约3mm),小径孔部131A在旋转轴16侧开口,大径孔部131B在密闭容器12内开口。此外,该大径孔部131B的直径与现有的贯通孔相同。
[0062]在钻孔形成该贯通孔131时,例如,准备两种直径的钻头,首先,用直径大的钻头从中间分隔板36的外侧切削至中间分隔板36的径方向上的中途部。由此,钻出大径孔部131B。接下来,将钻头改成直径小的钻头并插入大径孔部131B中,从其终端切削至旋转轴16侦彳,钻出小径孔部131A。由此,在小径孔部131A和大径孔部131B之间形成有与贯通部131的轴方向正交的台阶部131C。此外,台阶部131C可以为从大径孔部131B向小径孔部131A去缩径的形状。
[0063]另外,在与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对应的部分钻出向上侧延伸的连通孔(纵孔)133。在与小径孔部131A对应的部分的中间分隔板36上,利用直径极细的钻头切削加工该连通孔133。另外,其直径采用比小径孔部131A更小的直径(在实施例中为Imm)。
[0064]另一方面,在上气缸38钻出将中间分隔板36的连通孔133和吸入口 161 (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吸入侧)连通的喷射用的连通孔134。
[0065]此外,如上所述,中间分隔板36的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的旋转轴16侧的开口通过供油孔82、84与油孔13连通。如后所述,密闭容器12内变成中间压力,因此,难以向在第二级变成高压的上气缸38内供油,但是,中间分隔板36采用该结构,由此,从密闭容器12内底部的存油部OL吸起并在油孔13中上升、从供油孔82、84流出的油,进入中间分隔板36的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中,经过连通孔133、134,供给到上气缸38的吸入侧(吸入口 161)。
[0066]在此情况下,上气缸38的吸入侧的压力(吸入压力)在吸入过程中因吸入压损失,与中间分隔板36的旋转轴16侧的压力相比下降。在此期间经过旋转轴16的油孔13,从供油孔82、84经过中间分隔板36的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连通孔133,从上气缸38的连通孔134,向上气缸38内喷射油,从而进行供油。
[0067]但是,小径孔部131A与现有技术(与大径孔部131B相同直径)相比采用小径,连通孔133采用比该小径孔部131A更小的小径,所以,供给到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上气缸38内的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受到限制。
[0068]另一方面,中间分隔板36的大径孔部131B在密闭容器12内开口,因此,密闭容器12内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从该大径孔部131B的开口流入贯通孔131内,然后,从连通孔133经过外侧的小径孔部131A的一部分(短距离)后,从连通孔133流入上气缸38的吸入侧(吸入口 161)。即,密闭容器12内的制冷剂经过直径比小径孔部131A大的大径孔部131B顺利地到达连通孔133,所以,即便如此,向上气缸38内供给的油量也会受到限制。
[0069]此外,如前所述,在利用逆变器控制电动构件14的情况下,在压缩机启动时控制转数使其以低速起动,所以,当旋转式压缩机10启动时,即使通过贯通孔131从密闭容器12内底部的存油部OL中吸起油,因液压缩所导致的不良影响也受到抑制。
[0070]而且,在此情况下,作为制冷剂,考虑环保、可燃性和毒性等,使用作为自然制冷剂的上述二氧化碳(C02),作为封入密闭容器12内的润滑油的油例如使用矿物油、烷基苯油、醚油、酯油、PAG(聚烷基二醇)等已知的油。此外,制冷剂和油的种类不限于这些。
[0071]在密闭容器12的容器本体12A的侧面,在与上部支承部件54和下部支承部件56的吸入通道58、60、排出消音室62和上部外罩66的上侧(与电动构件14的下端大体对应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套管141、142、143和144。套管141和142上下相邻,并且套管143位于套管141的大致对角线上。另外,套管144位于与套管141大致错开90度的位置。
[0072]而且,在套管141内插入连接用于向上气缸38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制冷剂导入管92的一端,该制冷剂导入管92的一端与上气缸38的吸入通道58连通。该制冷剂导入管92通过密闭容器12的上侧到达套管144,另一端被插入套管144内与其连接,与密闭容器12内连通。
[0073]另外,在套管142内插入连接用于向下气缸40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制冷剂导入管94的一端,该制冷剂导入管94的一端与下气缸40的吸入通道60连通。另外,在套管143内插入连接制冷剂排出管96,该制冷剂排出管96的一端与排出消音室62连通。
[0074]下面按照以上的结构说明操作。通过终端20和未图示的配线,从上述逆变器对电动构件14的定子绕组28通电后,电动构件14起动,转子24旋转。此时的起动如上所述以低速进行,然后增速。根据该旋转,与一体地设置于旋转轴16上的上下偏心部42、44嵌合的上下辊46、48在上下气缸38、40内进行偏心旋转。
[0075]由此,经由制冷剂导入管94和形成于下部支承部件56上的吸入通道60,从吸入口162被吸入下气缸40的低压室侧的低压(4MPaG)的制冷剂气体,因辊48和未图示的叶片的操作而被压缩,变成中间压力(SMPaG),从下气缸40的高压室侧,经由形成于下部支承部件56的排出口(未图示)经由排出消音室64,,从排出消音室64经由连通路径(未图示)从中间排出管121向密闭容器12内排出。
[0076]而且,密闭容器12内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从套管144流出,经由制冷剂导入管92和形成于上部支承部件54上的吸入通道58,从吸入口 161被吸入上气缸38的低压室侧。
[0077]另一方面,在旋转式压缩机10起动后,从贯通孔131的大径孔部131B的密闭容器12侧的开口侵入的油,经过连通孔133、连通孔134被吸入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上气缸38的低压室侧。而且,被吸入上气缸38的低压室侧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和油,因辊46与未图示的叶片的操作而进行第二级的压缩。因此,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12MPaG)。
[0078]在此情况下,从贯通孔131的大径孔部131B的密闭容器12侧的开口侵入的油与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一同被压缩,但是,在旋转式压缩机10利用逆变器起动时,控制其转数从而使得以低速运转,因此,扭矩也小,所以,即使压缩油,也几乎不会对旋转式压缩机10产生影响,能够进行通常的运转。
[0079]而且,转数按照规定的控制图案上升,最终电动构件14以所期望的转数运转。运转中的油面位于贯通孔131的下侧,但是,从上述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经过连通孔133和连通孔134,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吸入侧供油,因此,能够避免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滑动部的油不足。
[0080]如以上所述,在内部中间压力型多级压缩式的旋转式压缩机10中,包括:用于分别构成各个旋转压缩构件32、34的气缸38、40 ;设置于各个气缸38、40内,与旋转轴16的偏心部42、44嵌合而偏心旋转的辊46、48 ;介于各个气缸38、40和各个辊46、48之间,将各个旋转压缩构件32、34分隔的中间分隔板36 ;形成于旋转轴16上的油孔13 ;形成于中间分隔板36上,在内侧的油孔13侧和外侧的密闭容器12侧开口的贯通孔131 ;和形成于中间分隔板36上,用于将贯通孔131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吸入侧连通的连通孔133,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贯通孔131包括:油孔13侧的小径孔部131A ;和在密闭容器12侧直径比小径孔部131A大的大径孔部131B,使连通孔133和小径孔部131A连通,所以,旋转轴16的油孔13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吸入侧通过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和连通孔133连通,能够限制流入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的吸入侧的油量,从而能够解决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供给过剩的油的问题。
[0081]另外,形成大径孔部131B在密闭容器12内开口的形状,密闭容器12内的制冷剂从该大径孔部131B顺利地流入贯通孔131,进入连通孔133,所以,利用来自该密闭容器12内的制冷剂,也能够有效地限制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供给的油的量。
[0082]在此情况下,不缩小所有贯通孔的直径,密闭容器12侧为大径孔部131B,所以,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在中间分隔板36上钻出贯通孔131的加工性的恶化。特别是,在从中间分隔板36的外侧至该中间分隔板36的径方向上的中途部钻出大径孔部131B后,从该大径孔部131B的终端钻出小径孔部131A,所以,准备两种用于切削加工的直径不同的钻头,首先用大径的钻头从中间分隔板36的外侧切削大径孔部131B,然后将小径的钻头插入该大径孔部131B内,如果从其终端切削加工小径孔部131A则会改善,加工性明显提高。
[0083]鉴于提高该加工性和解决从小径孔部131A通过连通孔133向上气缸38供给过剩的油的问题、适当控制作用在大径孔部131B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贯通孔131的全长L1、小径孔部131A的长度L2以及直径D1、和大径孔部131B的直径D2的关系在于,小径孔部131A的直径Dl为大径孔部131B的直径D2的10%以上80%以下,优选直径D2为约3mm,直径Dl为约2mm,直径Dl为直径D2的大约67%,另外,小径孔部131A的长度L2为贯通孔131的全长LI的10%以上90%以下,使得与小径部131A的直径Dl相比压力损失固定,优选全长LI为约51mm,长度L2为约29mm,长度L2为全长LI的约60%。
[0084]S卩,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的直径Dl为大径孔部131B的直径D2的10%以上80%以下、优选约67%左右、以及小径孔部131A的长度L2为贯通孔131的全长LI的10%以上90%以下、优选约60%左右,由此,能够解决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供给过剩的油的问题、以及适当控制作用在大径孔部131B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密闭容器12内)。
[008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中间分隔板36和旋转轴16之间的缝隙的上侧与辊46内侧连通,下侧与辊48内侧连通,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仅形成于中间分隔板36和旋转轴16之间的缝隙的上侧与辊46内侧连通的情况(下侧不与辊48内侧连通的情况)。另夕卜,辊46内侧和辊48内侧也可以被中间分隔板36分隔。在此情况下,在中间分隔板的贯通孔131的小径孔部131A的中途部形成与辊46内侧连通的轴心方向的孔,由此,能够从供油孔82向第二旋转压缩构件132的吸入侧供给油。
[0086]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电动构件14为直流电动机进行了说明,但是电动构件14不限于此。此外,通过采用使电动构件14在启动时以低速起动的转速控制型的电动机,SP使在启动时第二旋转压缩构件34从贯通孔131吸入密闭容器12内的油,也能够抑制因压缩油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其结果,也能够避免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的下降。
[0087]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具备第一旋转压缩构件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两级压缩型旋转式压缩机,对于旋转式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旋转压缩构件也可以适用于具备三级、四级或者其以上的旋转压缩构件的多级压缩型旋转式压缩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密闭容器内设置由驱动构件的旋转轴驱动的第一旋转压缩构件和第二旋转压缩构件,将由所述第一旋转压缩构件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所述密闭容器内,并且利用所述第二旋转压缩构件对该被排出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 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 用于分别构成所述各个旋转压缩构件的气缸; 设置于各个气缸内,与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嵌合而偏心旋转的辊; 介于所述各个气缸和所述各个辊之间,将所述各个旋转压缩构件分隔的中间分隔板; 分别封闭所述各个气缸的开口面,具有所述旋转轴的轴承的支承部件; 形成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油孔; 形成于所述中间分隔板上,在内侧的所述油孔侧和外侧的所述密闭容器侧开口的贯通孔;和 形成于所述中间分隔板上,用于将所述贯通孔和所述第二旋转压缩构件的吸入侧连通的连通孔, 所述贯通孔由所述油孔侧的小径部和在所述密闭容器侧直径比所述小径部大的大径部构成, 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小径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径部的直径为所述大径部的直径的10%以上8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径部的长度为所述贯通孔全长的10%以上9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的直径比所述小径部的直径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的直径比所述小径部的直径小。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4514720SQ201410515395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松崎章, 佐藤孝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