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563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包括有壳体、微动开关及气压感应薄膜;该微动开关悬设于气压感应薄膜的外表面外侧;且,针对该微动开关设置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包括有螺杆、螺母件和旋钮件;该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外,该螺母件与螺杆螺合连接并沿螺杆轴向来回活动,前述微动开关固定于螺母件上随螺母件活动,该旋钮件带动螺杆转动。藉此,通过利用旋钮件带动螺杆,使得螺母件沿螺杆轴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微动开关远离或靠近气压感应薄膜,以实现了对微动开关之距离的无级调整,便于使用者获得最合适硬度的充气物,并且其结构简单,操作起来也极其的方便快速,为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更多的方便。
【专利说明】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背景技术】
[0002]气泵是各种充气物(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充气玩具等)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物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气泵可对充气物进行快速充气、保压和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物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之气泵产品虽然具备前述充气、泄气和保压的基本功能,同时部分气泵也具备了自动停机功能,其自动停控制装置设置于气泵的壳体内,其包括有感应薄膜、微动开关、活动顶杆、推钮和压力弹簧,该推钮为单段式的推钮,即推动推钮时,该活动顶杆上移将感应薄膜顶起,从而可启动微动开关,当松开推钮时,由压力弹簧使活动顶杆复位,直到感应薄膜向下变形而触动微动开关时,该微动开关关闭,该微动开关控制电机的运行。
[0003]上述现有自动停控制装置虽然可实现自动停机的功效,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其使用性能上仍存在严重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目前的气泵仅仅具有一个档,使得充气物充气后硬度固定,不能满足使用者根据需要调节充气物软硬程度的要求,给人们使用和操作带来不便和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气泵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软硬程度对充气物进行充气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包括有壳体、控制气泵之鼓风装置关闭的微动开关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触动微动开关的气压感应薄膜;气压感应薄膜的内表面与壳体的内壁面围构成一空腔,该微动开关悬设于气压感应薄膜的外表面外侧;且,针对该微动开关设置有用于调节微动开关远离或靠近气压感应薄膜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包括有螺杆、螺母件和旋钮件;该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外,该螺母件与螺杆螺合连接并沿螺杆轴向来回活动,前述微动开关固定于螺母件上随螺母件活动,该旋钮件带动螺杆转动。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切换开关,该切换开关位于螺杆的侧旁,该螺杆的侧面凸设有用于触发切换开关的触动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导引部,每一导引部上设置有导引槽,该螺母件具有定位板,前述微动开关固定于定位板上,定位板的两端分别嵌于对应的导引槽中并沿导引槽来回活动。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0]通过利用旋钮件带动螺杆,使得螺母件沿螺杆轴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微动开关远离或靠近气压感应薄膜,以实现了对微动开关之距离的无级调整,便于使用者获得最合适硬度的充气物,并且其结构简单,操作起来也极其的方便快速,为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更多的方便。
[001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低压鼓风装置的组装立体图;
[0018]图7是本实用新 型之较佳实施例中低压鼓风装置的分解图;
[0019]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高压鼓风装置的截面图;
[0022]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23]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0024]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25]图14是图13的分解图;
[0026]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的截面图;
[0027]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自动停控制装置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28]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自动停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0029]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自动停控制装置的截面图。
[0030]附图标识说明:
[0031]10、外壳11、底座
[0032]12、盖板13、第一单向阀
[0033]131、顶杆132、弹簧
[0034]133、阀片14、支架
[0035]101、第一气口102、第二气口
[0036]103、第三气口20、低压鼓风装置
[0037]21、第三壳体22、叶轮
[0038]23、切换壳体231、卡合部
[0039]232、凸部24、马达
[0040]25、隔板26、第二控制机构[0041]261、第一齿牙262、螺旋部
[0042]201、第四气口202、进气腔
[0043]203、出气腔204、通孔
[0044]205、进气口206、出气口
[0045]207、气道30、高压鼓风装置
[0046]31、第四壳体32、电磁组件
[0047]33、张合机构301、第五气口
[0048]302、气室40、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
[0049]41、第一壳体411、座体
[0050]412、盖体42、顶推件
[0051]421、作用部43、摆动件
[0052]44、连杆45、转动限位件
[0053]451、限位部46、转动抵压件
[0054]461、抵压部462、定位部
[0055]463、第二齿牙47、第一旋钮件
[0056]48、第一气压感应薄膜49、第一微动开关
[0057]401、第一空腔402、第二空腔
[0058]403、单向阀片404、复位弹簧
[0059]50、第二自动停控制装置51、第二壳体
[0060]511、导引部52、切换开关
[0061]53、第二微动开关54、第二气压感应薄膜
[0062]55、第一控制机构551、螺杆
[0063]552、螺母件553、第二旋钮件
[0064]501、第三空腔502、触动部
[0065]503、导引槽504、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66]请参照图1至图1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以及设置于外壳10内的低压鼓风装置20、高压鼓风装置30、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40和第二自动停控制装置50。
[0067]其中,该外壳10包括有底座11和盖板12,该盖板12固设于底座11上,由盖板12与底座11共同围构形成一容置空间,前述低压鼓风装置20、高压鼓风装置30、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40和第二自动停控制装置50均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盖板12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和容置空间的缝隙;以及,该外壳10上设置有连通充气物(图中未示)内部的第一气口 101、第二气口 102和第三气口 103,第一气口 10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3,第二气口 102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图中未示),如图8和图9所示,该第一单向阀13包括有顶杆131、弹簧132以及固定于顶杆131外端的阀片133,该弹簧132抵于顶杆131与外壳10之间以促使阀片133堵住第一气口 101,该第二单向阀的结构原理与第一单向阀的结构原理相同,在此对第二单向阀的结构原理不作详细叙述。[0068]该低压鼓风装置20具有第四气口 201,该第四气口 201连通前述第一气口 101。该高压鼓风装置30具有第五气口 301,该第五气口 301连通前述第二气口 102。
[0069]如图11至图15所示,该第一自动停控制装置40包括有第一壳体41、顶推件42、摆动件43、连杆44、转动限位件45、转动抵压件46、第一旋钮件47、第一气压感应薄膜48以及控制低压鼓风装置20开启或关闭的第一微动开关49 ;该第一壳体41包括有座体411和盖体412,该盖体412安装于座体411上;该第一气压感应薄膜48设置于第一壳体41内并将第一壳体41内部分隔形成有彼此密闭的第一空腔401和第二空腔402,该第一空腔401连通外界,该第二空腔402连通前述第一气口 101,该第二空腔402的输入口处设置有单向阀片403 ;该顶推件42设置于第一空腔401内,顶推件42的作用部421伸出第一壳体41 ;该摆动件43可来回摆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41外,摆动件43的第一端正对前述顶推件42的作用部421,摆动件43的第二端与连杆44的一端枢接,连杆44的另一端与转动限位件45的第一端枢接,转动限位件45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41外,转动限位件45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部451和复位弹簧404 ;该转动抵压件46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41外,转动抵压件46具有用于抵压第一微动开关49的抵压部461和用于与前述限位部451配合的定位部462 ;该第一旋钮件47带动转动抵压件46转动,第一旋钮件47通过扭簧(图中未示)安装于外壳10上并外露于外壳10 ;该第一微动开关49位于抵压部461的侧旁。
[0070]如图16至图18所示,该第二自动停控制装置50包括有第二壳体51、切换开关52、控制高压鼓风装置30关闭的第二微动开关53以及设置于第二壳体51内用于触动第二微动开关53的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 ;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的内表面与第二壳体51的内壁面围构成一第三空腔501,该第三空腔501连通前述第三气口 103,该第二微动开关53悬设于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的外表面外侧;且,针对该切换开关52和第二微动开关53设置有用于触发切换开关52并调节第二微动开关53远离或靠近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的第一控制机构55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机构55包括有螺杆551、螺母件552和第二旋钮件553 ;该螺杆55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壳体51外,该螺杆551的侧面凸设有用于触发切换开关52的触动部502 ;该螺母件552与螺杆551螺合连接并沿螺杆551轴向来回活动,前述第二微动开关53固定于螺母件552上随螺母件552活动;该第二旋钮件553露出外壳10外,第二旋钮件553带动螺杆551转动,以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壳体51上设置有两导引部511,每一导引部511上设置有导引槽503,该螺母件552具有定位板504,前述第二微动开关53固定于定位板504上,定位板504的两端分别嵌于对应的导引槽503中并沿导引槽503来回活动。
[007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该低压鼓风装置20包括有第三壳体21、叶轮22、切换壳体23以及带动叶轮22转动的马达24 ;该第三壳体21内设置有隔板25,该隔板25将第三壳体21内部分隔形成有进气腔202和出气腔203,隔板25上设置有通孔204,进气腔202具有进气口 205,出气腔203具有出气口 206 ;该叶轮22位于出气腔202内,叶轮22的进风侧面正对前述通孔204,前述出气口 206正对叶轮22的出风侧面;该切换壳体23位于第一气口 101和第三壳体21之间,前述第四气口 201设置于切换壳体23上,该切换壳体23具有气道207,针对该切换壳体23设置有带动切换壳体23活动使得气道207切换连通进气口 205或出气口 206的第二控制机构26。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控制机构26为一螺杆件,该螺杆件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壳体21上,螺杆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齿牙261,对应地该转动抵压件46上设置有第二齿牙463,该第二齿牙463与第一齿牙261啮合,该螺杆件上具有螺旋部262,该切换壳体23上具有卡合部231,该卡合部231与螺旋部262卡合连接,另外,前述切换外壳23具有用于促使第一单向阀13打开的凸部232,当凸部232处于抵压第一单向阀13的状态下,该第一单向阀13打开,且气道207连通进气口205,当凸部232处于脱离第一单向阀13的状态下,该第一单向阀13关闭,且气道207连通出气口 206。
[0072]此外,该转动限位件45的第二端两侧均设置有一前述限位部451,对应每一限位部451均设置有一前述复位弹簧404,并且,该外壳10内具有一支架14,前述第一壳体41、摆动件43和转动限位件45均安装于该支架14上,前述复位弹簧404抵于支架14和转动限位件45之间。
[0073]如图10所示,该高压鼓风装置30包括有第四壳体31以及设置于第四壳体31内的电磁组件32和两张合机构33,电磁组件32带动两张合机构33摆动而彼此张开或闭合,当两张合机构33处于闭合状态下,两张合机构33围构形成气室302,该气室302连通第五气口 301。
[0074]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75]当需要对充气物进行充气时,首先,根据使用者对充气物软硬程度的要求,调节好第二微动开关53的位置,具体操作是:旋动该第二旋钮件553使得螺杆551带动螺母件55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上,该第二微动开关53随螺母件552活动而移至适当的位置上,第二微动开关53离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的距离越远,充气物完成充气后的硬度就越硬,反之越软,当第二旋钮件553旋至合适的位置上时,切换开关52同时已经被触动部502触发而接通。接着,旋动该第一旋钮件47,使得转动抵压件46带动第二控制机构26 (即螺杆件)转动,第二控制机构26的转动而带动切换壳体23向下活动,而使得气道207连通出气口 206和第四气口 201之间,该进气口 205通过外壳10内部连通外界,与此同时,该转动抵压件46的抵压部461抵压住第一微动开关49,并且,该定位部462由其中一限位部451定位,此时,该低压鼓风装置20开始工作,由马达24带动叶轮22转动,使得外界的空气形成气流,气流推动第一单向阀13打开而进入充气物内。随着充气物内气压的不断升高,该第一空腔401内的气压不断升高,使得第一气压感应薄膜48向上变形,当充气物内部达到预设低压时,该第一气压感应薄膜48推动该顶推件42,顶推件42的作用部421作用于摆动件43上使得摆动件43摆动,该摆动件43的摆动通过连杆44带动转动限位件45旋转,从而使得转动限位件45上限位部451脱离对转动抵压件46之定位部462的限位,该转动限位件46复位,转动限位件46上的抵压部461脱离对第一微动开关49的抵压,该低压鼓风装置20停止工作,与此同时,在切换开关52的接通作用下,该高压鼓风装置30开始工作,由电磁组件32带动两张合机构33摆动而来回彼此张开或闭合,如此将气体压入充气物内,使得充气物内的气压继续升高,该第三空腔501的气压亦随之升高,以促使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向上变形,当充气物内部达到预设高压时,该第二微动开关53被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触发,该高压鼓风装置30即停止工作。
[0076]当充气物少量泄气后,该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离开对第二微动开关53的抵压,该高压鼓风装置30自动启动,继续对充气物进行高压充气,直至再次达到预设高压,使得第二微动开关53再次被第二气压感应薄膜54触发,该高压鼓风装置30即可停止工作,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充气保持在预设高压状态。
[0077]当需要对充气物进行抽气时,首先,旋动该第二旋钮件553使得螺杆551旋转,从而使得触动部502脱离对切换开关52的抵压;接着,反向旋动该第一旋钮件47,使得转动抵压件46带动第二控制机构26转动,第二控制机构26的转动而带动切换壳体23向下活动,而使得气道207连通进气口 205和第四气口 201之间,该出气口 206通过外壳10内部连通外界,同时,该切换壳体23上的凸部232抵压于第一单向阀13的顶杆131上,使得第一单向阀13打开,充气物内的气体即依次通过第一气口 101、第四气口 201、气道207、进气口 205、进气腔202、出气腔203和出气口 206向外界排出;与此同时,该转动抵压件46的抵压部461抵压住第一微动开关49,并且,该定位部462由另一限位部451定位,此时,该低压鼓风装置20开始工作,由马达24带动叶轮22转动,使得充气物内的气体形成气流以快速往外界排出;随着充气物内气压的不断下降,该第一空腔401内的气压不断下降,使得第一气压感应薄膜48向上变形,当充气物内气体被完全抽出时,该第一气压感应薄膜48推动该顶推件42,顶推件42的作用部421作用于摆动件43上使得摆动件43摆动,该摆动件43的摆动通过连杆44带动转动限位件45旋转,从而使得转动限位件45上限位部451脱离对转动抵压件46之定位部462的限位,该转动限位件46复位,转动限位件46上的抵压部461脱离对第一微动开关49的抵压,该低压鼓风装置20停止工作,完成抽气作业。
[0078]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旋钮件带动螺杆,使得螺母件沿螺杆轴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微动开关远离或靠近气压感应薄膜,以实现了对微动开关之距离的无级调整,便于使用者获得最合适硬度的充气物,并且其结构简单,操作起来也极其的方便快速,为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更多的方便。
[007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包括有壳体、控制气泵之鼓风装置关闭的微动开关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触动微动开关的气压感应薄膜;气压感应薄膜的内表面与壳体的内壁面围构成一空腔,该微动开关悬设于气压感应薄膜的外表面外侧;且,针对该微动开关设置有用于调节微动开关远离或靠近气压感应薄膜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机构包括有螺杆、螺母件和旋钮件;该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外,该螺母件与螺杆螺合连接并沿螺杆轴向来回活动,前述微动开关固定于螺母件上随螺母件活动,该旋钮件带动螺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切换开关,该切换开关位于螺杆的侧旁,该螺杆的侧面凸设有用于触发切换开关的触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气泵的旋转式调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导引部,每一导引部上设置有导引槽,该螺母件具有定位板,前述微动开关固定于定位板上,定位板的两端分别嵌于对应的导引槽中并沿导引槽来回活动。
【文档编号】F04D27/00GK203702614SQ20142002291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蔡俊宗 申请人: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