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853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风扇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马达。所述风扇马达包括:叶轮,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马达部,其使所述叶轮旋转;机壳,其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部;导线,其连接所述马达部,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其包围所述叶轮;圆盘状的基部,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内侧;以及多个连接部,其连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基部之间,所述基部包括:底部;从所述底部的外周缘向上侧延伸的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的中央向上侧延伸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所述侧壁部包括贯通所述侧壁部引出所述导线的第1开口部和贯通所述侧壁部的第2开口部,所述底部在轴向的上侧设有突出的多个肋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侧的肋部,能够防止风扇马达的马达基部强度降低。
【专利说明】风扇马达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马达。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气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对风扇马达的冷却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排放电气产品产生的更多的热量。为了使马达高速旋转,增加驱动电流成为必要。这会导致马达内的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或电枢的线圈的温度不断上升,从而会对电子部件的性能或马达的动作产生影响。因而,对于风扇马达而言,需要对马达的电路板或电枢进行冷却。例如,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1025168A记载了一种风扇组件。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风扇组件的外壳、基部和定子叶片的立体图。该风扇组件包括外壳11、被外壳11包围的多个转子叶片、马达、和以固定到外壳11上的方式布置在马达下方的多个定子叶片4。转子叶片安装到马达上从而在马达旋转时围绕中心轴线旋转。马达的定子单元的基部311通过多个定子叶片4连接到外壳11并支撑马达的转子单元的各个部件。为了排出累积在由马达的定子单元的基部311和马达的转子单元的杯状部分限定的空间内的热量,在基部311的侧周壁3112中包括侧部开口 3114。然而,当在基部311的侧周壁3112中设置开口时,马达基部可能产生强度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防止马达基部强度下降的同时还能够提高马达散热效果的风扇马达。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风扇马达实现的。所述风扇马达包括:叶轮,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马达部,其使所述叶轮旋转;机壳,其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部;导线,其连接所述马达部,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其包围所述叶轮;圆盘状的基部,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内侧;以及多个连接部,其连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基部之间,所述基部包括:底部;从所述底部的外周缘向上侧延伸的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的中央向上侧延伸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所述侧壁部包括贯通所述侧壁部引出所述导线的第I开口部和贯通所述侧壁部的第2开口部,所述底部在轴向的上侧设有突出的多个肋部。
[0005]通过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侧的肋部,能够防止风扇马达的马达基部强度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进行的以上和以下描述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0007]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风扇组件的外壳、基部和定子叶片的立体图;
[000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案的风扇马达的剖视图;
[0009]图3示出了图2的风扇马达的机壳的立体图;
[0010]图4示出了图3中的放射状肋部的放大俯视图。
[0011]附图标记列表:
[0012]20:风扇马达21:叶轮22:转子叶片
[0013]30:马达部31:电路板32:轴
[0014]33:定子铁芯34:转子保持架35:绝缘件
[0015]36:转子磁铁37:定子线圈39:上轴承
[0016]41:下轴承43:散热部件50:机壳
[0017]51:壳体52:基部53:连接部
[0018]54:底部55:侧壁部56:轴承保持部
[0019]57:第I开口部 58:第2开口部59:肋部
[0020]59a:环状肋部59b:放射状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文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马达的实施例。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举例性的,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0022]在本文中,术语“轴向”表示风扇马达的中心轴线00’的方向,“径向”表示以中心轴线00’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表示“轴向”上转子保持架所处的一侧,“下”表示“轴向”上电路板所处的一侧,“外”表示“径向”上远离中心轴线00’的方向,“内”表示“径向”上靠近中心轴线00’的方向。
[0023]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案的风扇马达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风扇马达的机壳的立体图。风扇马达20包括叶轮21、马达部30以及容纳叶轮21和马达部30的机壳50。风扇马达20具有中心轴线00’。叶轮21包括转子叶片22,并能够以中心轴线00’为中心旋转。
[0024]马达部30包括转子单元和定子单元。定子单元包括电枢和安装在所述电枢下方的电路板31。电路板31上设有多个电子部件(诸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等)。所述电枢包括定子铁芯33、绝缘件35以及由导线凭借绝缘件35缠绕在定子铁芯33周围而形成的定子线圈37。
[0025]定子线圈37通过引线与电路板31电连接。所述转子单元包括轴32、
[0026]圆筒状的转子保持架34以及布置在转子保持架34的侧壁内表面转子磁铁36。
[0027]机壳50包括壳体51、位于壳体51的径向内侧的圆盘状的基部52以及连接在壳体51和基部52之间的多个连接部53。壳体51包围叶轮21和马达部30。基部52包括底部54、从底部54的外周缘向上侧延伸的侧壁部55以及从底部54的中央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56。马达部30的转子单元的轴32通过上轴承39和下轴承41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轴承保持部56的内部。电路板31具有供轴承保持部56穿过的孔。所述电枢固定在轴承保持部56的径向外侧。这样将所述电枢和电路板31布置在由基部52和转子保持架34限定的空间内:电路板31位于基部52内;定子铁芯33与转子磁铁36径向对置,位于转子磁铁36的内侧。风扇马达20还包括连接至马达部30的导线(未示出),其一端电连接至电路板31,另一端电连接至外部电源。由此,当给电路板31通电时,在所述电枢和转子磁铁56之间产生围绕中心轴线00’的转矩,所述转矩使得轴32、转子保持架34以及与转子保持架34的外表面连接的叶轮21 —起旋转。空气通过转子叶片22的旋转从风扇马达20的上侧被吸入然后从风扇马达20的下侧被排出。为了均匀地引导从下侧排出的空气,优选地,连接部53可以为静翼。
[0028]如图3最佳示出的,基部52的侧壁部55包括贯通侧壁部55的第I开口部57和贯通侧壁部55的第2开口部58。第I开口部57和第2开口部58的任意一方可以从侧壁部55的轴向上端一直延伸至底部54。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例如,第I开口部57和第2开口部58的任意一方可以为矩形。电连接至电路板31的所述导线可以通过第I开口部57被引出至机壳50的外部。另外,通过第I开口部57和第2开口部58,热量可以有效地从基部52和转子保持架34限定的空间内排出。如图2最佳示出的,为了进一步为电路板31散热,马达部3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电路板31和基部52的底部54之间的散热部件43。
[0029]再参见图3,基部52的底部54在轴向的上侧设有突出的多个肋部59,从而增强基部52的强度。壳体51、基部52 (包括所述开口部和肋部59)和连接部53可以由树脂材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优选地,肋部59可以包括环状肋部59a和多个放射状肋部59b,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基部52的强度。放射状肋部59b可以从轴承保持部56的外周面朝侧壁部55的内周面延伸,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基部52的强度。图4示出了图3中的放射状肋部的放大俯视图。放射状肋部59b的径向内侧的宽度Wl可以小于放射状肋部59b的径向外侧的宽度W2。换句话说,放射状肋部59b的宽度可以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宽,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基部52的强度。
[0030]为了保持基部52的强度,第I开口部57和第2开口部58的总数量优选为最接近连接部53数量的一半的正整数。放射状肋部59b的数量可以等于连接部53的数量。当然,为了排出更多的热量,开口部的总数量可以增大到大于连接部53数量的一半。优选地,放射状肋部59b可以朝第I开口部57和第2开口部58的任意一方的周向两侧而延伸,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和/或连接部53连接于壳体51的内周面和侧壁部55的外周面,可以朝第I开口部57和第2开口部58的任意一方的周向两侧而延伸,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更优选地,放射状肋部59b和连接部53在侧壁部55的相同周向位置分别连接至侧壁部55的内周面和外周面,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
[0031]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马达还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肋部包括环状肋部和多个放射状肋部。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基部的强度。
[003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射状肋部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周面朝所述侧壁部的内周面延伸。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基部的强度。
[003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射状肋部的宽度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宽。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基部的强度。
[003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射状肋部朝所述第I开口部以及所述第2开口部的任意一方的周向两侧而延伸。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
[00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侧壁部的外周面,所述连接部朝所述第I开口部以及所述第2开口部的任意一方的周向两侧而延伸。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
[003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射状肋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侧壁部的相同周向位置分别连接至所述侧壁部的内周面和外周面。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
[003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I开口部以及所述第2开口部的任意一方从所述侧壁部在轴向的上端一直延伸至所述底部。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增强散热效果。
[003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马达部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基部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底部之间配置有散热部件。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冷却风扇马达的基部内部,增强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轮,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马达部,其使所述叶轮旋转; 机壳,其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部; 导线,其连接所述马达部,所述机壳包括: 壳体,其包围所述叶轮; 圆盘状的基部,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内侧;以及多个连接部,其连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基部之间,所述基部包括: 底部;从所述底部的外周缘向上侧延伸的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的中央向上侧延伸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 所述侧壁部包括贯通所述侧壁部引出所述导线的第I开口部和贯通所述侧壁部的第2开口部,所述底部在轴向的上侧设有突出的多个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静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包括环状肋部和多个放射状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状肋部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周面朝所述侧壁部的内周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状肋部的宽度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状肋部朝所述第I开口部以及所述第2开口部的任意一方的周向两侧而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侧壁部的外周面,所述连接部朝所述第I开口部以及所述第2开口部的任意一方的周向两侧而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状肋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侧壁部的相同周向位置分别连接至所述侧壁部的内周面和外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开口部以及所述第2开口部的任意一方从所述侧壁部在轴向的上端一直延伸至所述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部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基部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底部之间配置有散热部件。
【文档编号】F04D29/40GK203939768SQ201420288911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纪仁龙, 夏政义, 顾兆武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