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导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126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泵导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泵导叶,旨在提供一种水泵导叶能够有效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水力效率和运行平稳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水泵导叶,包括外圈和套设在外圈内的内圈,所述外圈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内圈与外圈构成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直径至进水口往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正导叶,所述若干正导叶位于相对进水口一端,所述正导叶径向长度小于外圈内径,正导叶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反导叶,所述若干反导叶位于相对出水口一端,所述反导叶径向长度小于连接盘内径,反导叶与连接盘之间存在间隙。
【专利说明】一种水泵导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泵导叶。

【背景技术】
[0002]水泵广泛用于市政、环保、污水处理、轻工、化工、矿山、石油、水利、冶金等行业液体输送,是相关行业的耗能大户和关键设备之一。
[0003]导叶广泛应用于分段式多级泵中,其作用是收集叶轮流出的液体并输送到下一级叶轮的进口,设计合理的导叶应保证收集和输送流体的过程中水力损失最小,并使流体均匀地进入下一级叶轮,以控制下一级叶轮进口的液流预旋。目前,市场上水泵的导叶结构单一,水力损失较大。导叶的水力损失在多级泵中占的比例较大,合理设计导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水泵导叶,除保证无堵塞外还应使导叶具有较高的水力效率和运行平稳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导叶,该水泵导叶能够有效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水力效率和运行平稳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泵导叶,包括外圈和套设在外圈内的内圈,所述外圈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内圈与外圈构成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直径至进水口往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正导叶,所述若干正导叶位于相对进水口一端,所述正导叶径向长度小于外圈内径,正导叶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反导叶,所述若干反导叶位于相对出水口一端,所述反导叶径向长度小于连接盘内径,反导叶与连接盘之间存在间隙。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水流沿箭头方向进入进水口,然后进入环形流道,由于环形流道内设置有正导叶,内圈上的正导叶旋转起到输送的作用,旋转产生轴向推力,将流体送到下一级叶轮,正导叶旋转可将水流中的纤维或其他介质切碎,有效的避免了导叶内堵塞现象的发生,环形流道直径至进水口往出水口方向依次增大有利于在水流经过环形流道时减缓水流速度,环形流道为类似于滑梯结构,有利于降低水流对流道内部的冲击,内圈相对出水口一端外表面设置反导叶有利于消除流体的旋转,从而提高水泵导叶整体结构的运行稳定性,并将液体引入下一级叶轮入口。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圈中心设有用于安装水泵主轴的安装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主轴通过内圈中心的安装孔穿设水泵导叶,有利于泵体平稳运行。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盘和外圈上均设有用于与水泵壳体相连接的螺栓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孔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有利于提高水泵导叶和水泵壳体的牢固度。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导叶与反导叶数量相等,所述正导叶与反导叶旋转方向相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正、反导叶且其反向旋转,有利于整体结构的平稳性,安全稳定的输送液体,以达到提高水力效率的目的。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导叶为螺旋式叶片,各正导叶直径相等、体积相坐寸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导叶采用等径等体积的螺旋式叶片,保证流道内面积相等,使结构保持平稳,避免导叶在流道内扩散损失,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各反导叶为直径相等、体积相等的叶片,所述反导叶包括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弧长大于第二圆弧面弧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导叶采用等径等体积的叶片,保证环形流道出水口处面积相等,保持结构平稳运行,由于第一圆弧面长度大于第二圆弧面,在受到旋转液体的冲击时,利用两侧圆弧的长度差快速的消除流体旋转,使流体中的杂质快速沉淀,能够有效的避免出水口堵塞情况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泵导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导叶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导叶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导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导叶的端面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导叶子部件反导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外圈;2、内圈;3、连接盘;4、正导叶;5、环形流道;6、安装孔;7、进水口 ;8、出水口 ;9、肋板;10、反导叶;101、第一圆弧面;102、第二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水泵导叶,包括外圈I和套设在外圈I内的内圈2,所述外圈I上设有出水口 8和进水口 7,所述出水口 8固定连接有连接盘3,连接盘3与出水口 8相通,所述内圈2与外圈I构成环形流道5,所述环形流道5直径至进水口 7往出水口 8方向依次增大,所述内圈2相对进水口 7 —端外表面设有若干正导叶4,正导叶4固定连接在内圈2表面,所述正导叶4径向外端与外圈I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圈2相对出水口 8—端外表面设有若干反导叶10,反导叶10固定连接在内圈2表面,所述反导叶10径向外端与连接盘3之间存在间隙。
[0026]在使用时,水流沿箭头方向进入进水口 7,然后进入环形流道5,由于环形流道5内设置有正导叶4,内圈2上的正导叶4旋转起到输送的作用,旋转产生轴向推力,将流体送到下一级叶轮,正导叶4旋转可将水流中的纤维或其他介质切碎,有效的避免了导叶内堵塞现象的发生,环形流道5直径至进水口 7往出水口 8方向依次增大有利于在水流经过环形流道5时减缓水流速度,环形流道5为类似于滑梯结构,有利于降低水流对流道内部的冲击,内圈2相对出水口 8 —端外表面设置反导叶10有利于消除流体的旋转,从而提高水泵导叶整体结构的运行稳定性,并将液体引入下一级叶轮入口,液体最终通过环形流道5之后经反导叶10消除旋转由出水口 8流出。
[0027]所述内圈2中心设有用于安装水泵主轴的安装孔6,水泵主轴通过内圈2中心的安装孔6穿设水泵导叶,有利于泵体平稳运行。所述连接盘3和外圈I上均设有用于与水泵壳体相连接的螺栓孔,螺栓孔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两者通过螺栓俩接,有利于提高水泵导叶和水泵壳体的牢固度。所述正导叶4与反导叶10数量相等,所述正导叶4与反导叶10旋转方向相反,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正、反导叶10且其反向旋转,有利于整体结构的平稳性,安全稳定的输送液体,以达到提高水力效率的目的。所述连接盘3相对出水口 8的端面与外圈I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肋板9,所述肋板9截面为三角形,肋板9的设置有利于加强连接盘3和外圈I之间的紧固度,提高整体结构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水泵导叶的稳定运行。所述正导叶4为等径等体积的螺旋式叶片,正导叶4采用等径等体积的螺旋式叶片,保证流道内面积相等,使结构保持平稳,避免导叶在流道内扩散损失,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0028]所述反导叶10等径等体积的叶片,所述反导叶10包括第一圆弧面101和第二圆弧面102,所述第一圆弧面101长度大于第二圆弧面102。反导叶10采用等径等体积的叶片,保证环形流道5出水口 8处面积相等,保持结构平稳运行,由于第一圆弧面101长度大于第二圆弧面102,在受到旋转液体的冲击时,利用两侧圆弧的长度差快速的消除流体旋转。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泵导叶,包括外圈和套设在外圈内的内圈,所述外圈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内圈与外圈构成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直径至进水口往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正导叶,所述若干正导叶位于相对进水口一端,所述正导叶径向长度小于外圈内径,正导叶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反导叶,所述若干反导叶位于相对出水口一端,所述反导叶径向长度小于连接盘内径,反导叶与连接盘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中心设有用于安装水泵主轴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和外圈上均设有用于与水泵壳体相连接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导叶与反导叶数量相等,所述正导叶与反导叶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泵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导叶为螺旋式叶片,各正导叶直径相等、体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反导叶为直径相等、体积相等的叶片,所述反导叶包括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弧长大于第二圆弧面弧长。
【文档编号】F04D29/54GK204113750SQ20142052866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陈涵, 朱程远, 陈辉, 张光友 申请人:温岭市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