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形叶片离心通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17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S形叶片离心通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排尘,通风用的离心式通风机。
现有的离心式通风机,主要有进风口、叶轮、蜗轮、传动座和电动机组成。而叶轮主要由前盘、后盘和其间焊接的多片叶片构成。按着叶片出口安装角度的不同,主要分前向叶轮和后向叶轮。



图1、a是前向叶轮的结构示意图,这种叶轮的叶片的出口安装角度β大于90°。由于叶片前弯,对气体作用的能量大,因此前向叶轮风机输出的风压高。可是,当气体流径前向叶轮的叶道时,因为气流进入叶道的相对速度的方向角和该处的叶片入口的安装角不容易保持一致,气体流经叶道容易发生边界层分离,产生涡流;由此而造成气体的流动阻力损失大,因此,前向叶轮风机的内效率低,费电。
图1、b是后向叶轮的结构示意图。这种叶轮的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小于90°。因为叶片后弯,对气体作用的能量相对较小,因此,后向叶轮风机输出的风压较低。但是,当气体流经后向叶轮的叶道时,由于气流进入叶道的相对速度的方向角和该处叶片入口安装角容易保持一致,因此,气体流经这种叶道,不容易发生边界层分离,不容易产生涡流,气体的流动阻力损失小;因此,后向叶轮风机的内效率高、省电。而工程中,常常要求风机输出的风压高,又要求风机的内效率高,省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S型叶片离心通风机,它能保证风机既输出风压高,又内效率高,省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离心通风机结构的基础上,只改变叶轮的叶片形状。叶道入口部分的叶片形状和后向叶轮的叶片相似,即叶片后弯。而在叶道出口部分的叶片形状和前向叶轮的叶道出口叶片的形状相似,即前弯。整个叶片近似“S”型。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离心式通风机的基础上,只改变叶片形状实现,因此结构简单,不增加制造难度。当气体流经这种S型叶片叶轮的叶道时,气体进入叶道的相对速度的方向角,和该处叶片的入口安装角容易保持一致,气体流经叶道不容易发生边界层分离,即不容易产生涡流,流动的阻力损失小;因此,这种S型叶片离心风机的内效率高,省电。此外,S型叶片叶轮的叶道出口部分,叶片呈前弯形状,对气体作用的能量大,因此输出的风压高。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结构图。
S型叶片离心通风机,包括有进风口、叶轮、蜗壳、传动座、电动机组成。叶片1,焊接在前盘2和后盘3之间,每个叶片按后盘3的圆周按叶片数等分,均匀布置。轴盘5和后盘3用铆钉4铆接成一体。每两个叶片之间形成叶道6,气流由圆内沿叶道向园外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圆内向圆周,在叶片长度L的3/4L长度为上凸弧R1,这段弧相对于叶轮的旋转方向为后弯形状。从叶片的3/4L叶片长度弧的拐点B开始到叶片的出口点A,为下凹弧R2,这段弧相对于叶轮旋转方向为前弯形状。弧R2在A点的切线和叶轮外园在A点的切线,相交成的叶轮的叶片出口安装β。其β的角度值,以大于或等于55°,小于或等于90°的范围为宜,有利于提高输出的风压。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型叶片离心通风机,包括有进风口、叶轮、蜗壳、传动座、电动机组成。叶轮的叶片1,焊接在前盘2和后盘3之间,每个叶片按后盘3的园周按叶片数等分,均匀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圆内向圆外,在叶片长度L的3/4L长度为上凸孤R1,这段孤相对叶轮的旋转方向为后弯形状,从叶片的3/4L叶片长度孤的拐点B开始,到叶片的出口点A为下凹孤R2,这段孤相对于叶轮旋转方向为前弯形状,孤R2在A点的切线和叶轮外圆在A点的切线,相交成的叶轮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其β的角度值,在大于或等于55°,小于或等于90°的范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S形叶片离心通风机。这种风机是在现行风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其特征是叶轮的叶片呈“S”;即叶道入口部分的叶片后弯,而叶道出口部分的叶片前弯。这种风机能保证风机既输出的风压高,又内效率高、节电。
文档编号F04D29/30GK2115419SQ9122613
公开日1992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3日
发明者陈德洪 申请人:陈德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