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吸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94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虹吸式吸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用抽取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吸取油、水等液体所使用的虹吸式吸取器。
如果要将容器内的液体取出或倒入另一个容器中,最常用的器具是利用一带有阀门的软管,也有采用简易提斗式抽取器进行抽取的。前者是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抽取的,不仅费力费时,而且无法将容器内的液体全部抽取出,特别是抽吸开始前,必须用嘴或其它灌注方法将虹吸管灌吸满并迅速引放到另一容器内才行,故极不卫生。
而后者只能靠手工一下一下进行提取,不仅抽取效率较低,而且也无法将液体抽取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连续虹吸抽取,又可依次按压提取的、省力、高效并可将容器内液体全部抽取干净的虹吸式吸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一个可插入容器内的抽吸筒内间隔设置有两组可开闭的阀片,抽吸筒上端连接有套筒、套筒中活动插有一下端带有抽吸活塞的空心抽吸管,抽吸管外套放有弹簧,抽吸管外延伸的上段与软管相连通,抽吸管上段还套装有可上下移动并可与容器开口处相扣拧密封的封盖,通过按压抽吸管顶端,则可使与抽吸管下端相连的抽吸活塞沿抽吸筒内腔上下移动,使容器内液体被逐次提升到抽吸筒及抽吸管中,待充满流道后则可自动流出。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不用事先用嘴或其它灌注方法将虹吸管灌满再进行吸取,只需按压抽吸管上端即可完成充灌作业,故既卫生清洁,又省力省时。
由于抽吸活塞及抽吸筒内腔中相间隔设置的两组阀片具有开启或闭合的相反作用结果,故可将容器内液体逐级向上抽吸提取干净,又可完成自动虹吸初期充灌作业,故十分方便实用。
上下移动的封盖可适应于不同深度的容器的封闭密封。
具有按压充灌,自动虹吸连续抽取和手动按压间歇抽取的三种功能,可作为液体的提量和抽取器械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由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
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3是
图1的B-B剖面放大图。
下面将结合附
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有带有阀门2的软管3,其特征在于软管3与抽吸管6相连接并贯通,抽吸管6上段套放有一移动的并与容器盖孔相扣合的封盖5,抽吸管6中段套放有弹簧9,弹簧9外套装有与联接螺塞11连接的套筒10,联接螺塞11与抽吸筒14相连接,抽吸筒14下部敞口处内腔中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一阀片15,阀片15下部的抽吸筒14周壁上开有进液孔14A,抽吸管6下端连接有一中空的抽吸活塞12,抽吸活塞12底面壁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二组阀片13,第一组阀片15与第二组阀片13之间的抽吸筒内腔是一变容积的抽吸腔14B。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中空的抽吸管6下端与筒状的抽吸活塞12相连接,抽吸筒14和套筒10由联接螺塞11拧连为一直筒状,套筒10顶端敞口处拧压有压盖7、在抽吸管6外套的弹簧9上部的抽吸管6上套固有一压环8,阀片13和阀片15是分别铰连扣罩在各自的阀孔13A和15A上部的。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中空的抽吸管6与压盖7、联接螺塞11均为活动套配结构,抽吸活塞12与抽吸筒14内腔动配套装,抽吸活塞12内部是一中空的活塞腔12A,活塞腔12A底壁中部开有阀孔13A,阀片15是铰连扣罩在与抽吸筒14内腔拧装的隔板15B中部的阀孔15A上部的,抽吸管6顶端套放有扣盖4,软管3通过接头3A与抽吸管6上段拧连接通。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隔板15B的阀孔15A为圆形或多棱形孔,两头带有连接螺纹的联接螺塞11中段为多棱形,进液孔14A开设在靠近抽吸筒14敞口端的周壁上,抽吸筒14敞口端套有软质密封圈14C。参见
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本装置插入容器内,并将压盖5移放到与容器盖孔处并拧压扣好,然后用手掌按压扣盖4,使抽吸管6带动其下端抽吸活塞12下移,在抽吸活塞12下移时,阀片15被封死,而在初始插入时存挤到抽吸腔14B内的液体则通过被顶开的阀片13的阀孔13A进入到活塞腔12A及与12A贯通的抽吸管6内。当手松开时,抽吸管在弹簧9作用下被向上顶起并拖带抽吸活塞12上移,此时,阀片15被向上吸起并打开,液体从进液孔14A,阀孔15A被吸进抽吸腔14B内,而在此同时,阀片13受负压作用而闭合。当再次下压抽吸管6时,则阀孔13A又一次打开,而阀孔15A则又被封闭,抽吸腔14B内液体又被依次向上逐段提取,当充满软管3后,则打开阀门2即可实现自动虹吸抽取。抽取量则可由阀门2控制,因为,一旦进入实际虹吸抽取时,液体的压力流及筒体内与大气压差即可将两个阀孔13A和15A均打开,而保证液体的正常流动,因为,阀片是很轻的薄板材制成的。
当虹吸到容器内液面高度低于软管液面最低点时,则可通过不断按压抽吸管实现手动提取,因为抽吸筒下敞口端是顶压在容器内腔底壁面的,并且由于密封圈14C的作用,可使容器底部的液体也可被提取出来。
软管阀门2前端的插管1是为便于向小容器中插放方便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作副食行业的打油器使用,又可作为小加油站、车队、仓库等液体物料的抽吸、添加装置使用。
权利要求1.虹吸式吸取器,有带有阀门2的软管3,其特征在于软管3与抽吸管6相连接并贯通,抽吸管6上段套放有一移动的并与容器盖孔相扣合的封盖5,抽吸管6中段套放有弹簧9,弹簧9外套装有与联接螺塞11连接的套筒10,联接螺塞11与抽吸筒14相连接,抽吸筒14下部敞口处内腔中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一阀片15,阀片15下部的抽吸筒14周壁上开有进液孔14A,抽吸管6下端连接有一中空的抽吸活塞12,抽吸活塞12底面壁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二组阀片13,第一组阀片15与第二组阀片13之间的抽吸筒内腔是一变容积的抽吸腔14B,中空的抽吸管6下端与筒状的抽吸活塞12相连接,抽吸筒14和套筒10由联接螺塞11拧连为一直筒状,套筒10顶端敞口处拧压有压盖7、在抽吸管6外套的弹簧9上部的抽吸管6上套固有一压环8,阀片13和阀片15是分别铰连扣罩在各自的阀孔13A和15A上部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吸取器,其特征在于中空的抽吸管6下端与筒状的抽吸活塞12相连接,抽吸筒14和套筒10由联接螺塞11拧连为一直筒状,套筒10顶端敞口处拧压有压盖7、在抽吸管6外套的弹簧9上部的抽吸管6上套固有一压环8,阀片13和阀片15是分别铰连扣罩在各自的阀孔13A和15A上部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虹吸式吸取器,其特征在于中空的抽吸管6与压盖7、联接螺塞11均为活动套配结构,抽吸活塞12与抽吸筒14内腔动配套装,抽吸活塞12内部是一中空的活塞腔12A,活塞腔12A底壁中部开有阀孔13A,阀片15是铰连扣罩在与抽吸筒14内腔拧装的隔板15B中部的阀孔15A上部的,抽吸管6顶端套放有扣盖4,软管3通过接头3A与抽吸管6上段拧连接通。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吸取器,其特征在于隔板15B的阀孔15A为圆形或多棱形孔,两头带有连接螺纹的联接螺塞11中段为多棱形,进液孔14A开设在靠近抽吸筒14敞口端的周壁上,抽吸筒14敞口端套有软质密封圈14C。
专利摘要一种虹吸式吸取器,在一个可插入容器内的抽吸筒内间隔设置有两组可开闭的阀片,抽吸筒上端连接有套筒,套筒中活动插有一下端带有抽吸活塞的空心抽吸管,抽吸管外套放有弹簧,抽吸管外延伸的上段与软管相连通,抽吸管上段还套装有可上下移动并可与容器开口处相扣拧密封的封盖,通过按压抽吸管顶端,则可使与抽吸管下端相连的抽吸活塞沿抽吸筒内腔上下移动,使容器内液体被逐次提升到抽吸筒及抽吸管中,待充满流道后则可自动流出。
文档编号F04F10/00GK2126340SQ9222306
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30日
发明者陈晋平 申请人:陈晋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