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413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电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净化空气、调节湿度功能的多功能电扇。
据了解,现有的电扇只具有降温功能,因此其存在有功能单一,受环境和季节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现有的电扇具有新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供一种不仅具有降温功能,而且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湿度功能的多功能电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电扇的基础上,配备有与电机轴和电机壳体连接的空气净化、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是由一端带有中心孔、排风孔,另一端敞口的壳体,装在壳体内的位于中心孔处的风轮,位于风轮处的导风板,位于导风板处的虹吸层,位于虹吸层下部的水盒,位于壳体敞口处的滤清层和吸附层所构成。其滤清层可采用海棉或滤纸或纤维织物。吸附层可采用活性炭或其他有针对性的材料。虹吸层可采用不锈钢网或海棉或其他耐腐蚀纤维。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比较,由于给现有的电扇配备了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湿度的装置,因此使其不仅具有了降温功能,而且具有了对室内空气中烟、尘、异味的净化和调节湿度的功能,实现了常年使用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参见
图1、图2,在电机14轴杆端的电机壳体上通过螺钉紧固有一端带有中心孔、排风孔11,另一端敞口内带有螺纹和止口,底侧部开有水盒扳手孔17的圆形壳体1。在壳体1内装有通过顶丝13与电机轴杆连接的风轮12。在壳体1内的止口处装有喇叭口形导风板10。在导风板10的大口径端装有带有弧形水盒7和水盒扳手16的圆形框架9。在框架9上粘有低密度海棉虹吸层8。在壳体1的敞口端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净化组件。该组件是由内侧带有若干条环形筋的通过螺纹连接的前、后盖网2、6和装在前、后盖网2、6内侧的海棉滤清层3、5及装在两海棉滤清层3、5间的活性炭吸附层3构成。其壳体1、风轮12、导风板10、带水盒7的框架9、前、后盖网2、6均由塑料注塑成形。其水盒扳手16从壳体的扳手孔17中探出。水盒7通过扳动水盒扳手16沿壳体1内壁转动。当需加水或观察水量时,将水盒7上口扳至低于扳手孔的位置。当加水或观察水量后,将水盒7上口扳至高于扳手孔17的位置,保证密封。在电机壳体的下部通过螺钉紧固有电机支架15。
使用时,如需净化室内空气时,按动电扇开关,启动电机,并根据需要选按档位开关,使空气在风轮的作用下,由前部吸入,依次通过滤清层、吸附层、虹吸层,由后部排风孔排出。如需增加室内湿度时,加适量水于水盒中,使水在气流产生的压差下,沿虹吸层向上虹吸,并在高速通过的气流下加速挥发。如需降温时,将空气净化、湿度调节装置取下,重新装上原有风轮及风轮罩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电扇,包括有电机[14]、风轮[12]、电机支架[15],其特征在于配备有与电机轴和电机壳体连接的空气净化、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是由一端带有中心孔、排风孔[11],另一端敞口的壳体[1],装在壳体[1]内的位于中心孔处的风轮[12],位于风轮[12]处的导风板[10],位于导风板[10]处的虹吸层[8],位于虹吸层[8]下部的水盒[7],位于壳体[1]敞口处的滤清层[3]、[5]和吸附层[4]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净化空气、调节湿度功能的多功能电扇。其是在现有电扇上配备有空气净化、湿调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功能多,可使电扇常年使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F04D25/02GK2142899SQ92235948
公开日1993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一伟 申请人:王一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