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加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975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结构的加压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加压泵。



图1及图2中示出一种传统使用的加压泵,主要包括有主轴10、加压泵20、齿轮座50、内齿轮60、外齿轮70、轴承90和外盖100。
组装时,先将主轴10插入加压泵20中,在加压泵20一端内的主轴10上套入两组轴承90,在加压泵20另一端外的主轴10上依序套入外齿轮70、内齿轮60、齿轮座50及外盖100。当外盖100与加压泵20接合后,在加压泵20与外盖100间的齿轮座50内自然形成加压区23,加压区23与加压泵20的注入孔21、喷出孔22贯通。
在上述结构的加压泵20运作时,加压区23内的齿轮组会随着主轴10转动,此时由注入孔21注入的液体会因压力的瞬间变化而迅速经由加压区23再由喷出孔22快速喷出。
由此可见,传统结构的加压泵20在运转时,因为加压泵20瞬间压力过大,经常会有液体顺着主轴10回流至马达110,使马达寿命缩短。又因为加压泵20在运转时只有一端设有轴承90,另一端则是主轴10直接与泵20内部磨擦,由于两者均由高硬度的材料制作,高速磨擦会造成主轴10与加压泵20的损伤,因此该种结构的加压泵必须进行改进,否则很难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结构的加压泵,使液体不会渗入马达中,可延长马达寿命,并通过增加耐磨性及提高润滑性,使主轴的运转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进结构的加压泵,包括有主轴和套置在主轴上的加压泵、齿轮座、内齿轮、外齿轮、轴承及外盖,加压泵中心位置设有供主轴穿过的贯穿孔,加压泵上设有注入孔和喷出孔,加压泵与外盖间的齿轮座内形成有加压区,加压区与注入孔及喷出孔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块、挡圈和O型环;所述加压泵一端的贯穿孔上设有阶状孔,所述的O型环及轴承由内而外设置在阶状孔的外孔中,阶状孔的内孔形成渗漏槽,渗漏槽与注入孔间设有连接并贯通的回流道;所述加压泵另一端的贯穿孔上也设有阶状孔,所述的挡圈设置在该阶状孔的内孔中,所述的固定块设置在阶状孔的外孔中,固定块上开设有贯通注入孔、喷出孔及加压区的通孔。
所述的O型环设有两个。
组装时,将主轴插入加压泵的贯穿孔中,于加压泵一端阶状孔的外孔中依次嵌入两O型环及轴承,于加压泵另一端的阶状孔中分别嵌入挡圈及固定块,再在其外侧的主轴上依序套入外齿轮、内齿轮、齿轮座和套接外盖,当外盖与加压泵接合完成后,两部件间也就是齿轮座内自然形成加压区,而该加压区与加压泵的注入孔及喷出孔相通。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是在加压泵的一端内加设挡圈(采用特弗龙材料)并用固定块将其压紧定位,该挡圈相当于又加设了一个轴承,因其高耐磨性及润滑性,而使主轴的运转更加顺畅;而在加压泵另一端的轴承内又加设了两组O型环,并预留出渗漏槽,且于渗漏槽与注入孔间开设出回流道,使注入孔与渗漏槽连接并相通。部分流向马达的液体被阻隔在渗漏槽内并顺着回流道流回注入口,使液体不会渗入马达中,以延长马达寿命。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传统结构的加压泵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加压泵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改进结构加压泵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改进结构加压泵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及图2的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参见图3、图4,本改进结构的加压泵主要包括有主轴10、加压泵20、固定块30、挡圈40、齿轮座50、内齿轮60、外齿轮70、两O型环80、轴承90及外盖100。组装时,将主轴10插入加压泵20中,一端将两组O型环80及轴承90套入,另一端则将挡圈40、固定块30、外齿轮70、内齿轮60、齿轮座50与外盖100依序套接上,而当外盖100与加压泵20接合完成后,两部件间也就是齿轮座50内自然形成一加压区23,而该加压区23与加压泵20的注入孔21、喷出孔22相通。
本实用新型在加压泵20的一端加装挡圈40并用固定块30将其压紧定位,而于另一端加深放置轴承90的孔以供放入两组O型环80,并预留一渗漏槽26,在渗漏槽26与注入孔21间开设回流道25。
在加压泵20运转时,加压区23内的齿轮组会随主轴10转动,此时由注入口21注入的液体会因压力瞬间的变化而迅速经由加压区23再由喷出孔22快速喷出,而由于开设有回流道25,瞬间的压力会因而得到缓解,而挡圈40因其表面光滑及高耐磨性则有利于主轴10的转动。加压泵20在高速转动时,部分液体顺着主轴10逆向流向马达110,由于在轴承90前加设了0型环80而可阻断其继续朝马达110处逆流,被阻隔的液体会积存在渗漏槽26内,最后这些液体会顺着回流道25流回注入孔21继续利用。
本改进结构利用挡圈40本身的光滑性及高耐磨性来加强主轴10的转动稳定性,而O型环80、渗漏槽26及回流道25可有效解决液体的回流问题。改进结构后的设计,可完全解决传统加压泵的缺点,增强其功效,并可确保马达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加压泵,包括有主轴和套置在主轴上的加压泵、齿轮座、内齿轮、外齿轮、轴承及外盖,加压泵中心位置设有供主轴穿过的贯穿孔,加压泵上设有注入孔和喷出孔,加压泵与外盖间的齿轮座内形成有加压区,加压区与注入孔及喷出孔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块、挡圈和O型环;所述加压泵一端的贯穿孔上设有阶状孔,所述的O型环及轴承由内而外设置在阶状孔的外孔中,阶状孔的内孔形成渗漏槽,渗漏槽与注入孔间设有连接并贯通的回流道;所述加压泵另一端的贯穿孔上也设有阶状孔,所述的挡圈设置在该阶状孔的内孔中,所述的固定块设置在阶状孔的外孔中,固定块上开设有贯通注入孔、喷出孔及加压区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加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型环设有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加压泵,包括主轴、套置在主轴上的加压泵、套置在加压泵一端主轴上的齿轮座、内齿轮、外齿轮、挡圈、固定块及外盖、套置在加压泵另一端主轴上的轴承及O型环。加压泵上设有注入孔和喷出孔,加压泵与外盖间的齿轮座内形成有加压区,加压区与注入孔及喷出孔相通,O型环与加压泵间留有渗漏槽,渗漏槽与注入孔间有连接并贯通的回流道。可防止液体回流至马达,并使主轴运转顺畅。
文档编号F04C13/00GK2343385SQ98218138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4日
发明者杜游城 申请人:杜游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