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900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船用液压站,尤其是一种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 液压站。
背景技术
船用液压站是可调螺距螺旋桨控制部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可调螺距螺旋桨进行调距操作时,液压站向工作机构输出压力油,然而 在大部分时间里,可调螺距螺旋桨的螺距无需调节,液压站处于空转状态。 目前,带有冷却装置的液压站是在回油管路中安装油冷却器,系统回油经 过冷却器,实现油的冷却,当液压站的电机泵组处于空转状态时,由于系 统回油管路中没有回油,此处的冷却器是不工作的,为了降低油箱里的油 温,往往需要另外配置冷却专用泵和专用冷却器组成的独立冷却系统,可 见,在传统的船用液压站中,冷却的重点并非放在系统回油管路中的冷却 器,而是为油箱建立的独立的独立冷却系统,通过额外动力对船用液压站 的液压油实现强制循环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船用液压站对油温的冷却主要通过另外 配置冷却专用泵和专用冷却器组成的独立冷却系统来实现,而液压站的电 机泵组处于空转状态时,系统回油管路中的冷却器不能发挥作用的实际问 题,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 包括蓄油箱、电机泵组、安全阀、主换向阀和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安装 在回油管路中,其特征在于
a)主换向阀的油口 P和油口 T分别与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连接,
主换向阀的油口 A和油口 B分别与对应的双向供油管连接,其中一根双向
3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内油管连接,另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外油管连
接;
b) 与主换向阀的油口 P和油口 T连接的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之间 设有一个液控换向阀,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孔与高压供油管连接,液控换向 阀的出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c) 与主换向阀的油口 A和油口 B连接的两根双向供油管之间设有梭 阀,梭阀的输出液压信号为液控换向阀的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两根双向供油管上均设有一个液控单向阀;所述 的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单向节流阀与回油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中,液压站中的电机泵组为一组电机泵组,或并联的双组电 机泵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与传统的船用液压站相比,不需要另外配置冷 却专用泵和专用冷却器,结构紧凑;由于在与主换向阀的油口P和油口T 连接的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之间设有一个液控换向阀,通过自动换向, 可以充分发挥电机泵组和回油管路中的作用,设备利用率高,当系统处于 调距工作状态时,供油管中的高压油由油口 P进入主换向阀和由油口 T回 到回油管路中,当系统不需要调距时,供油管中的高压油经过液控换向阀 直接进入回油管路,通过回油管路中的冷却器,使油实现自动循环冷却; 由于液控换向阀的控制信号来自两根双向供油管之间梭阀的输出液压信 号,换向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由于两根双向供油管上均设有一个液 控单向阀,在系统不需要调距时,液控单向阀将会自动关闭相应的双向供 油管,锁定调距。


图1~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原理图,其主换向 阀分别处于中位、左位、右位的情况。
图中1、电机泵组;2、冷却器;3、安全阀;4、液控换向阀;5、
4单向节流阀;6、主换向阀;7、梭阀;8、调压溢流阀;9、蓄油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及其在船用液压站 中的工作过程。
船用液压站主要包括蓄油箱9、电机泵组l、安全陶3、主换向阀6和 冷却器2,工作中,电机泵组1将蓄油箱9中的液压油提供给主换向阀6 的油口P,由主换向阀6将液压油送往浆毂,回油由主换向阀6油口T进 入回油管路,由回油管路中的冷却器2对液压油降温,在船用液压站中一 般还设有安全阀3和调压溢流阀8。为了实现自动循环冷却,本发明在船 用液压站中特设了 一个液控换向阀4 。
由图l可见,船用液压站的主换向阀6的油口P和油口T分别与高压 供油管和回油管路连接,主换向阀的油口 A和油口 B分别与对应的双向供 油管连接,其中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内油管连接,另一根双向供油 管与艉轴中的外油管连接;与主换向阀6的油口 P和油口 T连接的高压供 油管和回油管路之间设有一个液控换向阀4,液控换向阀4的进油孔与高 压供油管连接,液控换向阀4的出油口经单向节流阀5与回油管路连接; 与主换向阀6的油口 A和油口 B连接的两根双向供油管之间设有梭阀7, 梭阀7的输出液压信号(虚线表示)为液控换向阀4的控制信号。在本实 施例中,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单向节流阀与回油管路连接。
自动循环冷却是这样工作的
如图1所示,当系统不需要调距时,主换向阀6位于中位,油口P闭 合,提供给主换向阀6的液压油不能进入系统,梭阀7不能采集到压力信 号,液压泵组l输出低压油流,此时的液控换向阀4在弹簧推力的作用下 处于右位状态,液压泵组1输出的低压油流依次通过液控换向阀4和单向 节流阀5后进入回油管路中的冷却器2,使油液得以冷却。
如图2所示,系统处于调距工作状态时,在主换向阀6由中位切换到左位后的极短时间内,液压油部分经过主换向阀6进入到系统,梭阀7采 集压力信号,压力信号反馈到液控换向阀4,使其克服弹簧推力由右位换 向到左位,切断主油路与回油路的沟通,由于主换向阀6换向已经在左位, 油口P与油口B沟通,油口A与油口T沟通,此时液压油全部由主换向 阀6的油口 P进入油口 B,回油由油口 A进入主换向阀6由油口 T进入回 油管路中的冷却器2,使油液得以冷却,同时,梭阀7采集的压力信号也 同步反馈到电机泵组l,使之输出合适压力的液压油流。
图3是系统处于另一种调距工作状态,它与图3的区别仅在于主换 向阀6被切换到右位,使主换向阀6的油口P与油口A沟通,油口B与油 口T沟通,液压油全部由主换向阀6的油口P进入油口 A,回油由油口B 进入主换向阀6由油口 T进入回油管路中的冷却器2,电机泵组1的供油 方式已经液控换向阀4和冷却器2的工作状态完全相同。
结束调距后,船用液压站将自动进入图1所示的自动循环冷却工作状态。
船用液压站中设置安全阀3是防止电机泵组输出的压力油过高的泄压 装置,设置调压溢流阀8是防止梭阀7采集的艉轴系统反馈压力油流量过 大的溢流装置。
具体实施时,液压站中的电机泵组可以采用一组电机泵组,也可以采 用并联的双组电机泵组。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包括蓄油箱、电机泵组、安全阀、主换向阀和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安装在回油管路中,其特征在于a)主换向阀的油口P和油口T分别与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连接,主换向阀的油口A和油口B分别与对应的双向供油管连接,其中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内油管连接,另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外油管连接;b)与主换向阀的油口P和油口T连接的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之间设有一个液控换向阀,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孔与高压供油管连接,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c)与主换向阀的油口A和油口B连接的两根双向供油管之间设有梭阀,梭阀的输出液压信号为液控换向阀的控制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双向供油管上均设有一个液控单向阀;所述的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单向节流阀与回油管路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液压站中的电机泵组为一组电机泵组,或并联的双组电机泵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自动循环冷却的船用液压站,包括蓄油箱、电机泵组、安全阀、主换向阀和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安装在回油管路中,其特征在于主换向阀的油口P和油口T分别与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连接,主换向阀的油口A和油口B分别与对应的双向供油管连接,其中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内油管连接,另一根双向供油管与艉轴中的外油管连接;与主换向阀的油口P和油口T连接的高压供油管和回油管路之间设有一个液控换向阀,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孔与高压供油管连接,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与主换向阀的油口A和油口B连接的两根双向供油管之间设有梭阀,梭阀的输出液压信号为液控换向阀的控制信号。
文档编号F15B21/00GK101498328SQ20091002592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3日
发明者刘光平, 吉青山, 张克东, 舒永东, 陈永道 申请人: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