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1352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涉及流体脉动压力控制领域,其包括充气阀组件、气囊、壳体和提升阀组件,所述充气阀组件设置在壳体上端,所述气囊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提升阀组件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壳体为敞口筒体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敞口处扣设有螺纹压盖;所述气囊上端设有气囊接头,所述气囊接头穿过螺纹压盖与充气阀组件相连;所述螺纹压盖与气囊之间设有塞体。本实用新型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适用于高温(温度不高于100℃)、高盐(盐度不大于53000)的海水环境;安装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后,压力脉动衰减效果显著,脉动衰减率达到50%以上,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管路的流固耦合振动能级。
【专利说明】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脉动压力控制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易拆卸、耐腐蚀、密封性强、特别适用于海水介质的气囊式蓄能器。
【背景技术】
[0002]蓄能器是现代液压技术不可或缺的元件,主要用于储存压力能,吸收液压冲击,舒缓液压泵的脉动和流量的波动,其中气囊式蓄能器得到了广泛应用。气囊式蓄能器采用双层结构,内层是气囊,用来充装压缩氮气;外层是承压容器,用来充装液压介质。目前,气囊式蓄能器主要由充气阀组件、壳体、气囊、提升阀组件以及密封元件等组成,气囊式蓄能器具有可靠的气体和液体隔离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式蓄能器还是存在以下缺点:
[0003]1、由于壳体上端开口较小,导致不易拆卸设备更换气囊;
[0004]2、由于密封元件为单层O型圈和单个螺母锁紧结构,导致密封元件易失效,需频繁对气囊进行充气;
[0005]3、由于提升阀组件与气囊接触部位为平面结构或小圆弧倒圆结构(倒圆半径约为
0.5mm),导致该气囊与提升阀的接触部位易磨损;
[0006]4、由于气囊式蓄能器各金属部件主要为不锈钢或碳钢材质,导致设备在海水介质中易腐蚀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式蓄能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8]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包括充气阀组件、气囊、壳体和提升阀组件,所述充气阀组件设置在壳体上端,所述气囊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提升阀组件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壳体为敞口筒体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敞口处扣设有螺纹压盖;所述气囊上端设有气囊接头,所述气囊接头穿过螺纹压盖与充气阀组件相连;所述螺纹压盖与气囊之间设有塞体。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气阀组件包括充气阀、充气阀帽和顶盖,所述充气阀帽安装在充气阀顶端,所述顶盖套装在充气阀上;所述充气阀与气囊接头之间、充气阀与充气阀帽之间均设有垫片。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提升阀组件包括提升阀、弹簧、套筒、螺母和定位销,所述弹簧套装在提升阀上端,所述套筒套装在提升阀下端,所述螺母和定位销安装在提升阀上,其中螺母的上端压紧套筒下端,螺母的下端压紧定位销。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销采用钛合金材料。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提升阀组件与气囊接触部位为圆弧倒圆结构,倒圆半径为I — 3mm。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螺纹压盖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气囊接头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所述通孔抵压在塞体上。[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螺母均设有2个,采用双螺母锁紧结构。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塞体与壳体之间、气囊接头与塞体之间均采用双层O型圈的密封结构。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气阀组件、气囊接头、塞体、壳体和提升阀组件采用铜镍合金材料。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囊采用耐磨、耐热的丁晴橡胶材料。
[0018]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拆卸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的工装,包括压杆、螺柱、套管和螺母;所述压杆水平安装在套管顶端;所述螺柱设有2根,所述螺柱垂直插装于所述压杆,且所述螺柱之间间距大于气囊接头的外径,小于套管的内径,所述螺柱和套管位于压杆的同一侧;所述螺母安装在螺柱的顶端,位于压杆的另一侧。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壳体采用敞口筒体结构设计,顶端具有较大的开口,并配置专用工装。拆卸时先将气囊放气,然后将压盖拆除,将螺柱拧入塞体,装入套管、压杆和螺母,再均匀拧紧螺母即可将塞体取出,更换气囊;提高了气囊式蓄能器的维修性。
[0021]2、塞体与壳体之间、气囊接头与塞体之间均采用双层O型圈的密封型式设计;锁紧螺母采用双螺母锁紧结构;充气阀组件除自带止回阀外还增设充气阀帽和垫片防止充气阀漏气;通过上述方案避免了介质泄漏,提高了气囊式蓄能器的密封性。
[0022]3、提升阀组件与气囊接触部位为大圆弧倒圆结构,倒圆半径为I 一 3mm,减轻了提升阀工作时对气囊的磨损,提高了气囊的使用寿命。
[0023]4、充气阀组件、气囊接头、塞体、壳体和提升阀组件采用铜镍合金材料,定位销采用钛合金材料,提高了气囊式蓄能器的耐海水腐蚀性。
[0024]5、本实用新型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适用于高温(温度不高于100°C)、高盐(盐度不大于53000)的海水环境;安装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后,压力脉动衰减效果显著,脉动衰减率达到50%以上,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管路的流固耦合振动能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的示意图;
[0026]图2为专用于拆卸耐蚀海水蓄能器的工装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I —充气阀组件;11 —充气阀;12 —充气阀帽;13 —顶盖;14、15 —垫片;
[0029]2 —塞体;21 —螺纹压盖;
[0030]3 —壳体;
[0031]4 一气囊;41 一气囊接头;
[0032]5 —提升阀组件;51 —提升阀;52 —弹簧;53 —套筒;54 —定位销;
[0033]6 —工装;61 —螺柱;62 —压杆;63 —套管;
[0034]71、72 —O 型圈;
[0035]81、82、8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包括充气阀组件1、气囊4、壳体3和提升阀组件5,所述充气阀组件5设置在壳体3上端,所述气囊4设置在壳体3内,所述提升阀组件5设置在壳体3下端。
[0038]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3为敞口筒体结构,所述壳体3的顶端敞口处扣设有螺纹压盖21 ;所述气囊4上端设有气囊接头41,所述气囊接头41穿过螺纹压盖21向上延伸与充气阀组件I相连;所述螺纹压盖21与气囊4之间设有塞体2。所述塞体2为环形结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气囊接头41上设有2个螺母81,所述螺母81通过所述通孔抵压在塞体2上。所述气囊接头41与塞体2之间设有双层O型圈72,气囊接头41通过双层O型圈72密封和双螺母81锁紧防松;所述提升阀组件5包括提升阀51、弹簧52、套筒53、螺母82和定位销54,所述弹簧52套装在提升阀51上端,所述套筒53套装在提升阀51下端,所述螺母82设有2个,所述螺母82和定位销54安装在提升阀51上,其中螺母82的上端压紧套筒53下端,螺母82的下端压紧定位销54。所述壳体3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空心颈部,所述提升阀组件5装入所述颈部,所述提升阀51通过套筒53导向,提升阀51采用双螺母82锁紧和钛制定位销54定位以防脱落;所述塞体2连同气囊4装入壳体3,且塞体2与壳体3之间设有双层O型圈71,所述塞体2通过双层O型圈71密封和螺纹压盖21固定;所述充气阀组件I包括充气阀11、充气阀帽12和顶盖13,所述充气阀帽12安装在充气阀11顶端,所述顶盖13套装在充气阀11上;所述充气阀11与气囊接头41之间设有垫片15、充气阀11与充气阀帽12之间设有垫片14。带止回功能的充气阀11拧入气囊接头41并通过垫片15密封,充气阀11顶部通过充气阀帽12、顶盖13和垫片14密封;蓄能器整体通过螺纹接头和O型圈装入系统管路并保证密封;蓄能器通过充气阀11对气囊4进行充气、放气;提升阀51与气囊4接触部位采用圆弧倒圆结构(倒圆半径为2mm),减轻提升阀51工作时对气囊4的磨损;气囊4采用耐磨、耐热的丁晴橡胶材料;充气阀组件1、气囊接头41、塞体2、壳体3和提升阀组件5采用耐海水腐蚀的铜镍合金材料。
[0039]如图2所示,用于拆卸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的工装6,包括压杆62、螺柱61、套管63和螺母83 ;所述压杆62水平安装在套管63顶端;所述螺柱61设有2根,所述螺柱61垂直插装于所述压杆62,且所述螺柱61之间间距大于气囊接头41的口径,小于套管62的直径,所述螺柱61和套管63位于压杆62的同一侧;所述螺母83安装在螺柱61的顶端,位于压杆62的另一侧。
[0040]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工作时,气囊4内侧充气,气囊4外侧与海水系统连通;当海水系统压力下降时,气囊4膨胀,将能量传递给系统,提高系统压力;反之,当海水系统压力上升时,气囊4收缩,将系统能量吸收,降低系统压力,最终实现衰减压力脉动的作用。
[0041]用于拆卸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的工装6工作时,先将气囊4放气,将螺纹压盖21拆除,将螺柱61拧入塞体2,装入套管63、压杆62和螺母83,均匀拧紧螺母83将塞体2取出更换气囊4。
[0042]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包括充气阀组件、气囊、壳体和提升阀组件,所述充气阀组件设置在壳体上端,所述气囊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提升阀组件设置在壳体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敞口筒体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敞口处扣设有螺纹压盖;所述气囊上端设有气囊接头,所述气囊接头穿过螺纹压盖与充气阀组件相连;所述螺纹压盖与气囊之间设有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组件包括充气阀、充气阀帽和顶盖,所述充气阀帽安装在充气阀顶端,所述顶盖套装在充气阀上;所述充气阀与气囊接头之间、充气阀与充气阀帽之间均设有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阀组件包括提升阀、弹簧、套筒、螺母和定位销,所述弹簧套装在提升阀上端,所述套筒套装在提升阀下端,所述螺母和定位销安装在提升阀上,其中螺母的上端压紧套筒下端,螺母的下端设置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采用钛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阀组件与气囊接触部位为圆弧倒圆结构,倒圆半径为I 一 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压盖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气囊接头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所述通孔抵压在塞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均设有2个,采用双螺母锁紧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与壳体之间、气囊接头与塞体之间均采用双层O型圈的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组件、气囊接头、塞体、壳体和提升阀组件采用铜镍合金材料。
10.一种用于拆卸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耐蚀海水蓄能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螺柱、套管和螺母;所述压杆水平安装在套管顶端;所述螺柱设有2根,所述螺柱垂直插装于所述压杆,且所述螺柱之间间距大于气囊接头的外径,小于套管的内径,所述螺柱和套管位于压杆的同一侧;所述螺母安装在螺柱的顶端,位于压杆的另一侧。
【文档编号】F15B1/08GK203743094SQ20132086418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耿凯辉, 李华峰, 陈勇, 刘少有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