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衰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31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脉动衰减组件的制作方法
脉动衰减组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4年4月19日提交的印度专利申请No.1411/MUM/2014的优先权及权益。以上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压缩机,更具体地,涉及减小压缩机中的压力脉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了有关本公开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不必定为现有技术。压缩机是HVAC(供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使用的设备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压缩机用于通过吸入低压和低温的制冷剂并且将高压和高温的制冷剂输送至系统来控制HVAC系统内的制冷剂的循环。根据HVAC应用的容量需求,使用包括涡旋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等的不同的压缩机,比如往复式压缩机和旋转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通常具有用于压缩制冷剂以增大其压力的一个或更多个活塞。往复式压缩机使用气缸内部的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压缩制冷剂。活塞通过曲轴被上/下驱动或被后/前驱动。气缸包括分别用于制冷剂的进入的入口和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离开的出口。经由入口进入气缸的制冷剂通过气缸中的活塞的向上运动被压缩。由于活塞在气缸中被向上驱动,气缸中的制冷剂在已经达到所需的压缩压力而通过出口离开气缸之前被压缩。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两个盘,每个盘包括螺旋式涡卷(spiralwrap)。两个盘的螺旋式涡卷套装在一起,其中,第一盘是静止的,而第二盘以绕动方式绕第一盘运动。制冷剂通过通常位于套装的盘结构的周界处的入口吸入并且截留在两个套装的盘之间的空间中。随着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移动,在盘之间的空间中的制冷剂被压缩并且达到高压和高温。压缩制冷剂然后通过通常位于第一盘的中心处的出口排出。压缩制冷剂然后在需要的情况下进入管路系统从而被输运至与HVAC系统的压缩机连接的其它设备。上述操作方法使得压缩制冷剂以脉动而非连续流的方式输送至管道系统或其它设备。因此,当压缩制冷剂被排入诸如短管之类的小容积中时会在相关管路系统中引起压力波动。压力波动的一些不期望的影响出现在管道系统中和/或与压缩机连接的设备中或压缩机自身中。所有这些不期望的影响都源于因压缩装置如套装盘、活塞等的脉动而导致的排放脉动。由排放脉动引起的主要缺点是管路系统和/或连接至压缩机的其它设备中出现的如颤动(rattling)的振动的影响,并且可能潜在地损害管路系统和/或连接至压缩机的其它设备。当排放脉动剧烈时,振动/颤动常常伴随有从管道系统中发出的相当大的噪声。剧烈的排放脉动还可能显著降低压缩机的效率。为了吸收或减小压力波动,通常使用尺寸过大的管路系统。然而尺寸过大的管路系统导致较重的管道,这会导致维修问题以及成本增加。另一替代方案是在压缩装置的出口处提供排放腔从而排放腔的体积有助于排放脉动的减小。然而,为了提供排放腔,需要增大压缩机的壳体/外壳的尺寸,从而使压缩机笨重、巨大并且难以维护。此外,排放消音器通常联接至压缩机的出口以使由压缩机产生的排放脉动减弱。然而,排放消音器的声学特性对实现有效的脉动衰减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现有的排放消音器可能与压缩机的吸入/入口部共享大的隔开部。排放消音器的高温会把热传递至压缩机的入口部并且降低压缩机的效率。因此,存在对可以有效地减小排放脉动同时占据更少空间并且增大压缩机的效率的机构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节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括,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脉动衰减组件。脉动衰减组件适于设置在出口端口中,所述出口端口构造在压缩机的外壳中用于将压缩制冷剂供给至压缩机的外部。脉动衰减组件包括插入件、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以及脉动盘。插入件可以适于附接至出口端口。插入件可以包括基部、从基部延伸的壁以及由壁的第一直径部和第二直径部限定的通孔。第一直径部可以包括邻近所述第二直径部定位的多个第一孔。当插入件附接在出口端口内时,基部可以抵接压缩机的外壳。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可以在插入件的通孔内同轴地间隔开。脉动盘定位在通孔中的第一螺旋弹簧与第二螺旋弹簧之间。该盘可以包括筒状下部、凸缘以及弹簧支承部。筒状下部可以包括敞开的底端和多个第二孔,该敞开的底端有助于压缩制冷剂进入下部,多个第二孔位于下部的壁中。每个第二孔和每个第一孔可以有助于压缩制冷剂从下部离开。凸缘可以与筒状下部形成为一体,并且位于筒状下部的顶端上。凸缘的底表面可以密封顶端。凸缘可以包括沿着凸缘的周缘等距地定位的多个凹部。每个凹部的位置可以与每个第二孔的位置相对应从而有助于离开第二孔的压缩制冷剂的通过。弹簧支承部可以与凸缘形成为一体并且位于凸缘的顶表面上。弹簧支承部可以适于有助于第一螺旋弹簧支撑在顶表面上。脉动衰减组件可以适于以在操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之间可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操作状态下,第一孔和第二孔可以对准以有助于压缩制冷剂的离开。在非操作状态下,第一孔和第二孔可以不对准。在一些构型中,插入件的壁的内侧部可以形成第二直径部并且可以包括上肩部、保持部以及至少一个竖向槽。保持部可以与壁的内侧部形成为一体。该至少一个竖向槽可以从上肩部延伸至保持部。在一些构型中,插入件的壁的外侧部可以形成第二直径部并且可以包括位于壁的外侧部的下部处的环。环可以与外侧和基部形成为一体。环和基部可以适于将插入件锁定在出口端口中。在一些构型中,第二螺旋弹簧可以支撑在第二直径部的保持部上。在一些构型中,筒状下部的壁的外侧可以包括从下部的顶端延伸至底端的至少一个对准元件。对准元件可以与竖向槽互补。在一些构型中,筒状下部的壁的外侧可以与插入件的形成第二直径部的壁的内侧部接合。在一些构型中,筒状下部的底端可以支撑在第二螺旋弹簧上。在一些构型中,凹部可以是拱形形状的凹部。在一些构型中,支承部可以是环形形状,并且支承部的壁的外侧可以与第一螺旋弹簧的内侧接合。在一些构型中,在操作状态下,第一孔和第二孔可以是同轴的。在一些构型中,在非操作状态下,凸缘可以支撑在第二直径部的上肩部上。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脉动衰减组件。压缩机可以包括构造成用于供给来自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压缩制冷剂的出口端口。脉动衰减组件可以包括脉动盘和弹簧。脉动盘和弹簧可以设置在出口端口内。脉动盘可以包括与压缩机构流体连通的多个孔。弹簧可以包括接合脉动盘的第一端和接合出口端口的第二端。脉动盘可以在出口端口内以能够在操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之间平移的方式设置。适用性的其他范围将从本文提供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本概括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意在用于说明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图说明本文中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的实施方式而非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的说明目的,并且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图1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用于减小压力脉动的排放腔的涡旋式压缩机;图1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联接至旋涡式压缩机的直接排放管线的涡旋式压缩机;图2是在压缩机中产生的排放脉动的图示;图3a是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插入件的截面图;图3b是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的脉动盘的立体图;图3c是图3b的脉动盘的截面图;图3d是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该脉动衰减组件包括图3a的插入件和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的图3b的脉动盘;图3e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作用于关闭压缩装置的出口的关闭装置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图3f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作用于关闭压缩装置的出口的关闭装置的另一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另一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另一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另一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另一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另一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另一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排放压力脉动源于因压缩装置如涡旋盘、活塞等的脉动导致的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流的不连续的性质。排放脉动的一些不期望的影响出现在管路系统中和/或连接至压缩机的设备中或者压缩机自身中。为了吸收或减小掉排放脉动,通常在压缩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排放腔从而腔的体积有助于减小排放脉动。参照图1a,示出了本领域中已知的涡旋式压缩机100。涡旋式压缩机100特别地包括排放腔101、吸入腔102、消音板103以及包括套装在一起的两个螺旋涡卷盘105的压缩机构。排放腔101形成在压缩机壳体中并压缩机的位于顶盖107与消音板103之间的顶端处。吸入腔102用于吸入制冷剂,制冷剂然后通过螺旋涡卷盘105的运动被压缩。压缩制冷剂通过在中央的出口104排入排放腔101,并且最终通过出口阀106排出压缩机。当压缩机中的制冷剂被压缩时,制冷剂的体积减小而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增大。制冷剂通常以脉动而非连续流的方式输送至压缩机的外部。螺旋涡卷盘105的运动和制冷剂的脉动排放产生了排放脉动。排放腔101的功能是减小这些排放脉动。然而,排放脉动和因压缩而升高的制冷剂温度所产生的热显著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压缩机100的效率可以通过防止从排放腔101通过消音板103至吸入腔102的热传递(HT)来改善。然而,这需要大的排放腔从而可以避免热传递并且还可以减小排放脉动。大的排放腔将使压缩机体积庞大并且难以维护。减小排放腔的体积不是有效的因为这将增大压缩机的排放脉动。替代性地,可以通过用直接排放管线替代排放腔来减小热传递。参照图1b,示出了本领域中已知的联接至涡旋式压缩机的直接排放管线110。直接排放管线110用于限制消音板暴露于排放腔的面积,从而防止制冷剂因压缩导致的温度升高所产生的热被传递至压缩机的吸入腔。然而,直接排放管线具有固定体积并且在减小排放脉动方面不是有效的。此外,热传递和排放脉动可以通过用外部排放消音器替代排放腔而减小。美国公开第2009/0116977号公开了一种联接至外部排放消音器的涡旋式压缩机,该外部排放消音器在其中具有有助于制冷剂流动的阀。然而,消音器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消音器内的阀的布置在将消音器联接至压缩机方面形成了一些几何约束,并且使消音器使用起来很麻烦。参照图2,示出了在压缩机中产生的排放脉冲的图示。排放脉动(DP)因制冷剂的间歇式排放/流动而产生。当压缩机中的制冷剂被压缩时,制冷剂的体积减小并且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增大从而产生间歇式排放脉动(DP)。此外,涡旋式压缩机通常在关闭期间易受反向旋转的影响。当通过涡旋式压缩机100的压缩机构的出口104排放的压缩制冷剂通过出口104移动返回至压缩机构中时发生反向旋转,从而引起涡旋式压缩机100的螺旋涡卷盘105相对于彼此沿相反的绕动方向移动。这是不期望的因为反向旋转导致来自压缩机的不需要的噪音并且还可能损害压缩机的内部部件。可以通过配备用于关闭压缩装置的出口104的关闭装置来避免反向旋转。关闭装置通常是设置在压缩机构的出口104内的排放阀。在压缩机的关闭期间排放阀关闭,从而关闭压缩机构的出口104。然而,关闭装置的任何故障都会不必要地关闭出口104,从而妨碍压缩机的操作并且致使关闭装置失效并且还导致维修问题。因此,为了克服这些上述限制,本公开设想了一种脉动衰减组件以有效地减小压缩机的排放脉动并且同时增大压缩机的效率并且还防止反向旋转。现在,将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进行描述。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和界限。本说明书仅涉及所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的示例和优选实施方式以及其建议应用。参照下面描述中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来说明本文中的实施方式及其各种特征和有利的细节。省略了对已知部件和处理技术的描述以便不会不必要地模糊本文中的实施方式。在本文中使用的示例仅意在便于理解本文中的实施方式可以实施的方式,并且进一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文中的实施方式。因此,示例不应被视为限制本文中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参照图3a,示出了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插入件350的截面图。插入件350为筒状并且设计成配装在构造在压缩机的壳体/外壳中的出口端口内,并且基本保持在出口端口中。插入件350的壁353包括由第一直径部351和第二直径部352限定的通孔。插入件350的形成第一直径部351的壁353包括多个第一孔354,所述多个第一孔354在壁353上等距地间隔开并且与第二直径部352相邻。壁353与基部356形成为一体。形成第二直径部352的壁353的外侧部包括环355,环355位于壁353的外侧部的下部从而使环355与壁353的外侧部和基部356形成为一体。形成第二直径部352的壁353的内侧部还包括上肩部357和保持部358,该上肩部357在第二直径部352的上部处与壁353的内侧部形成为一体,该保持部358在第二直径部352的下部处与壁353的内侧部形成为一体。形成第二直径部352的壁353的内侧部还包括从上肩部357延伸至保持部358的至少一个竖向槽359。通常,形成第二直径部352的壁353的内侧部包括多个等距间隔开的竖向槽359。参照图3b和图3c,分别示出了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的脉动盘300的示意性图示以及图3b的脉动盘的截面图。脉动盘300包括筒状下部301、凸缘305以及弹簧支承部307。筒状下部301、凸缘305以及弹簧支承部307可以是一体形成的部分。筒状下部301具有敞开的底端部从而有助于压缩制冷剂进入下部301。筒状下部301的壁302包括在壁302上等距地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孔303,从而每个第二孔303和每个第一孔354有助于压缩制冷剂从下部301离开。壁302还包括至少一个对准元件304,该对准元件304位于壁302的外侧并且从筒状下部301的顶端延伸至底端。对准元件304与插入件350的竖向槽359互补,从而限制脉动盘300的旋转运动。通常,壁302包括在壁302的外侧上等距地间隔开的多个对准元件304,其中,对准元件304与插入件350的竖向槽359互补。与筒状下部301成一体的凸缘305位于筒状下部301的顶端,从而凸缘305的底表面密封筒状下部301的顶端。凸缘305包括沿着凸缘305的周缘等距地定位的多个凹部306。仅作为示例,多个凹部306可以是拱形形状。每个凹部306的位置与每个第二孔303的位置相对应从而有助于离开第二孔303的压缩制冷剂的通过。弹簧支承部307是环形形状并且与凸缘305的顶表面形成为一体。参照图3d,示出了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包括图3a的插入件以及图3b的脉动盘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压缩机包括限定在压缩机的壳体/外壳376中的出口端口375。出口端口375限定在壳体376的位于压缩机的压缩装置的出口377的正上方的顶部上。脉动衰减组件配装在出口端口375中,该脉动衰减组件具有安置在插入件350的通孔中的一对同轴间隔开的螺旋弹簧325a、325b之间的脉动盘300。当插入件350操作性地配装在出口端口375内时,基部356抵接压缩机壳体/外壳376的操作性内侧部。环355和基部356一起将插入部350锁定在出口端口375的腔内。所述一对螺旋弹簧中的第一螺旋弹簧325a支撑(rest)在脉动盘300的凸缘305的顶表面上。与凸缘305的顶表面成一体的弹簧支承部307有助于将第一螺旋弹簧325a支撑在凸缘305的顶表面上,其中,支承部的壁的外侧与第一螺旋弹簧325a的内侧接合。脉动盘300的筒状部301支撑在所述一对螺旋弹簧中的第二螺旋弹簧325b上,其中,筒状下部301的壁302的外侧与插入件350的形成第二直径部352的壁353的内侧部接合并且每个对准元件304在每个槽359中滑动。第二螺旋弹簧325b进而支撑在保持部358上。脉动衰减组件构造成能够在操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之间移动位,在操作状态下第一孔354和第二孔303对准以有助于压缩制冷剂的离开,在非操作状态下第一孔354和第二孔303不对准并且凸缘305支撑在上肩部357上。通常,第一孔354和第二孔303在操作状态下大体上同轴而在非操作状态下不同轴。在操作状态下,从压缩装置的出口377排出的压缩制冷剂碰击脉动盘300并且克服弹簧力推动脉动盘300。由排出的制冷剂施加的脉动力将受到弹簧325a、325b的反作用,并且所有的脉动能量将被弹簧325a、325b吸收,从而显著减小排放脉动。参照图3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其中,脉动衰减组件用作关闭装置以关闭压缩机中的压缩装置的出口。脉动衰减组件配装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375中,该脉动衰减组件具有安置在插入件350的通孔中的一对同轴间隔开的螺旋弹簧325a、325b之间的脉动盘300。脉动衰减组件300的上弹簧325a和下弹簧325b的高度改变。上弹簧325a的高度增大而下弹簧325b的高度减小以保持脉动衰减组件在非操作状态下处于常闭(NC)位置,从而使脉动衰减组件300能够用作关闭装置以关闭压缩机中的压缩装置的出口377。参照图3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其中,脉动衰减组件用作关闭装置以关闭压缩机中的压缩装置的出口。脉动衰减组件配装在压缩机的压缩装置的出口377中,该脉动衰减组件具有安置在插入件350的通孔中的一对同轴间隔开的螺旋弹簧325a、325b之间的脉动盘300。脉动衰减组件300的上弹簧325a和下弹簧325b的高度改变。上弹簧325a的高度增大而下弹簧325b的高度减小以保持脉动衰减组件在非操作状态下处于常闭(NC)位置,从而使脉动衰减组件300能够用作关闭装置以关闭压缩机中的压缩装置的出口377。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在压缩机的排放路径403中使用了包括支承螺旋弹簧402的浮动脉动盘401的脉动衰减组件。来自压缩机的压缩机构405的出口404的脉动排放的制冷剂碰击浮动脉动盘401并且克服弹簧力推动盘401。因此,所有的脉动能量将被弹簧402吸收,从而显著减小排放脉动。此外,制冷剂的压力也将减小,并且具有均匀压力的制冷剂将从压缩机的出口阀释放出。参照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在压缩机的排放路径中使用了包括支承片簧502的浮动脉动盘501的脉动衰减组件。联接至片簧502的盘501配装在限定于压缩机的壳体中的孔中。该孔限定在壳体的位于压缩机的压缩机构504的出口503的正上方的顶部上。来自出口503的脉动排放制冷剂碰击浮动脉动盘501并且克服弹簧力推动盘501。因此,所有的脉动能量都将被片簧502吸收,从而显著减小排放脉动。此外,制冷剂的压力也将减小,并且具有均匀压力的制冷剂将从压缩机的出口阀/端口释放出。因此,通过上述弹簧操作的浮动盘获得了排放脉动的衰减。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弹簧402、502特别设计成确保制冷剂排放脉动的衰减。为获得螺旋弹簧502的所需刚度而考虑的设计计算描述如下:K=F/δ=Gd/(8C3n)(C2/(C2+0.5))其中,C=弹簧指数D/dd=弹簧丝直径(m)D=弹簧直径=(Di+Do)/2(m)Di=弹簧内直径(m)Do=弹簧外直径(m)DN=弹簧内直径(加载的)(m)E=杨氏模量(N/m2)F=轴向力(N)G=刚性模量(N/m2)然而,可以忽略近似为1的项(C2/(C2+0.5))。因此,K=F/δ=Gd/(8C3n)下面提供了在本公开内容的脉动衰减组件上执行的测试的结果。结果以根据图1中所描述的基准压缩机的百分比变化表示。效率增益的范围为跨过操作点从1%至13%EER(能量效率比)的最小增益=1%EER的最大增益=13%热容量的最小增益=0.92%热容量的最大增益=12%质量流量的最小增益=0.92%质量流量的最大增益=12%此外,功率消耗也减少了。此外,在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上执行的声音和脉动测试的结果表明,与如图1b中所示的直接排放管线相比,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获得的排放压力脉动显著下降72%。因此,该结果清楚地表明本公开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改善的性能。排放脉动的衰减还通过附加的实施方式获得。参照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使用竖向排放路径以从压缩机排放压缩制冷剂。在压缩机的排放路径中使用了包括支承盘601上方的螺旋弹簧602的浮动脉动盘601的脉动衰减组件。压缩制冷剂的脉动能量将被弹簧602吸收,从而减小排放脉动。此外,制冷剂的压力也将减小,并且具有均匀压力的制冷剂将从压缩机的出口端口释放出。参照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使用竖向排放路径以从压缩机排放压缩制冷剂。在压缩机的排放路径中使用了包括具有第一螺旋弹簧702和第二螺旋弹簧703的浮动脉动盘701的脉动衰减组件。第一螺旋弹簧702定位在盘701的上方并且第二螺旋弹簧703定位在盘701的下方。压缩制冷剂的脉动能量将被盘701上方的第一弹簧702的一部分吸收,从而引起正向的脉动衰减。制冷剂的压力也将减小,并且具有均匀压力的制冷剂将从压缩机的出口端口释放出。此外,涌回的制冷剂的脉动能量将被盘701下方的第二弹簧703的一部分吸收,从而引起负向的脉动衰减。因此,盘上方和盘下方的弹簧的双定位将显著减小排放脉动。参照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使用竖向排放路径以从压缩机排放压缩制冷剂。在压缩机的排放路径中使用了包括扇801的脉动衰减组件。轴向地流过扇的压缩制冷剂的脉动能量将通过扇801的叶片的运动而减小,从而减小排放脉动。此外,制冷剂的压力也将减小,并且具有均匀压力的制冷剂将从压缩机的出口端口释放出。安置在制冷剂排放路径中的扇801使得因压缩装置的出口释放的制冷剂以及涌回的制冷剂两者产生的排放脉动能够减小。扇801的叶片特别地设计成在两个方向上减小脉动。参照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在压缩机的出口端口中的脉动衰减组件的截面图。使用竖向排放路径以从压缩机排放压缩制冷剂。在压缩机的排放路径中使用了包括支承盘901上方的螺旋弹簧902的浮动脉动盘901的脉动衰减组件。压缩制冷剂的脉动能量将被弹簧吸收,从而减小排放脉动。此外,制冷剂的压力也将减小,并且具有均匀压力的制冷剂将从压缩机的出口端口释放出。贯穿本说明书,词语“包括”,或者变型如“包括了”或“包括有”,将被理解为意味着包括所述的元件、整体或步骤,或者元件、整体或步骤的组,但并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整体或步骤,或者元件、整体或步骤的组。表述“至少”或“至少一个”的使用表明当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元件或成分或数量以获得一个或更多个期望的目的或结果时,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元件或成分或数量。包括在本说明书中的文献、法令、材料、装置、物品等的任何讨论仅出于提供本发明的上下文的目的。不应被认为是承认任何或所有这些事项组成了现有技术基础的一部分,或者如同其在本申请的优先权日之前已经普遍存在的是与本发明相关的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所提及的各种物理参数、尺寸或数量的数值只是近似值,并且可以想到高于/低于指定给参数、尺寸或数量的数值的值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在说明书中存在特定相反的陈述。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其它元件或层上,接合、连接或联接至其它元件或层,或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单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进行解释(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如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项目的任意及全部组合。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当在本文中使用术语如“第一”、“第二”以及其它数词时,这不意味着次序或顺序,除非通过上下文清楚地表示之外。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背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示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描述简单起见可以在本文中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内”、“外”“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上方”、“上部”等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的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可以意在除了包括附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还包括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然后应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的两个取向。装置可以进行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位于其它取向)并且在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做相应地解释。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意在穷举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也能够互换并且可以用于选定实施方式。其还可以以许多方式变型。这样的变型不视为背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样的改型意于涵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