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环真空泵回水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432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环真空泵回水筒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液环真空泵回水筒体。



背景技术:

液环真空泵、真空压缩机等设备在工作时需不断向液环内补充冷却介质,即工作液。该工作液实质是真空泵排出的汽水混合物经由汽水分离器分离并经过换热器后冷却回流的液体,该部分冷却工作液的流量、温度以及回流方式将直接影响到真空泵液环8的工作温度,从而影响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以及汽蚀风险程度。

在现有真空泵的回水系统中,原回水口9往往被设计在靠近真空泵端盖一侧,冷却工作液沿该原回水口9经过真空泵分配板2导流至真空泵叶轮6附近,通过真空泵筒体原回水口9进入到筒体内部。叶轮6旋转时冷却工作液通过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首先进入叶轮6相邻两叶片间的体积单元,后随离心力的作用进入液环8开始传质、换热过程。由于液环8体积要求相对固定,多余的液体经由分配板排气孔3排出回水筒体1。(参照图7所示)

上述类型冷却工作液回水系统设计其优势在于利用了叶轮6的离心力,以及相邻叶片间的真空,从而在不增压的条件下让工作液自流入液环内部,简化了系统。然而近年来系统对真空泵性能要求的逐渐提高,部分常规设计已无法满足相关要求。例如在夏季或者常年高温地区应用真空泵时,液环温度过高将导致导致真空泵效率下降、抽气能力下降、汽蚀等一系列问题,该类问题对真空泵液环温度,冷却工作液的回水量、水温、回水方式、换热效率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设计中回水方式的弊端也随之显现。

上述回水方式其冷却液(低温液体)是经由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首先进入叶轮相邻两叶片间的体积单元,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液环内侧开始传质传热的。而在叶轮6的高速转动下,冷却液由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运动至分配板排气孔3的时间非常短暂,且液体之间的换热仅限于液环内侧边界层。即冷却液在液环8内停留时间短,换热不充分,低温液体并未充分换热便由真空泵排气孔3排出筒体,液环8靠近筒壁一侧的高温液体并未得到有效降温或者置换。从而导致了液环8温度难以下降,真空泵工作效率低,抽气能力下降,汽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液环真空泵回水筒体。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环真空泵回水筒体,它包括截面为椭圆的回水筒体,在所述的回水筒体的一侧设置有真空泵分配板,在所述的真空泵分配板上留有若干个呈月牙型的分配板排气孔和分配板进气口,所述的分配板排气孔和分配板进气口相对设置,且围成一个弧形;在所述的真空泵分配板中间设置有液环,在每个所述的液环上均匀设置有叶轮,

在所述的回水筒体壁面上均匀开有若干个真空泵筒体回水口,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沿回水筒体的壁面水平切向布置,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与所述的叶轮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与所述的回水筒体轴向布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为多个孔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为轴向带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在水平面上位于同一个圆弧上,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在纵面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真空泵筒体其截面为椭圆形状,以便叶轮偏心安装形成液环。2、真空泵回水筒体壁面开有多个真空泵筒体回水口,且真空泵筒体回水口与筒壁均为切向设置以减少回水流体扰动降低阻力。3、真空泵筒体回水口可单独启用或同时启用。4、真空泵筒体回水口为多个沿真空泵筒体轴向均匀分布,或为轴向带状结构以保证真空泵筒体轴向回水的均匀性。5、真空泵筒体与分配板、叶轮配合使用,组装后冷却工作液从筒壁进入液环,在与液环换热的同时将液环内侧(靠近筒体中心一侧)高温液体从分配板排气孔排出筒体,在换热的同时实现了冷却工作液对高温液体的置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孔状结构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向带状结构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常规的真紧绷分配板示意图。

图5为常规的真空泵叶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筒体组装运行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筒体的分配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回水筒体1、真空泵分配板2、分配板排气孔3、分配板进气口4、叶环5、叶轮6、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液环8、原回水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6所示:一种液环真空泵回水筒体,它包括截面为椭圆的回水筒体1,在所述的回水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真空泵分配板2,在所述的真空泵分配板2上留有若干个呈月牙型的分配板排气孔3和分配板进气口4,所述的分配板排气孔3和分配板进气口4相对设置,且围成一个弧形;在所述的真空泵分配板2中间设置有叶环5,在每个所述的叶环5上均匀设置有叶轮6,

在所述的回水筒体1壁面上均匀开有若干个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沿回水筒体1的壁面水平切向布置,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与所述的叶轮6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与所述的回水筒体1轴向布置。

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为多个孔状结构或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为轴向带状结构。

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在水平面上位于同一个圆弧上,每个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在纵面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回水筒体1其截面为椭圆形状,且回水筒体1壁面开有多个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沿回水筒体1的壁面切向布置。所述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可为多个孔状结构沿回水筒体1轴向均匀分布,或为轴向带状结构的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以保证筒体1轴向回水的均匀性。

参照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回水筒体1可与常规真空泵分配板2、叶轮6配合使用,组装后冷却工作液可从真空泵筒体回水口7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回水口从外侧进入液环8,在与液环8换热的同时将液环8内侧靠近筒体中心一侧高温液体从分配板排气口3置换出回水筒体1。从而增强换热效率,降低液环温度,减少液环真空泵汽蚀风险。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