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255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烹饪器具中的散热风扇采用滑动轴承,如图1所述,在轴承两端加有润滑油6,润滑油6在轴芯1与轴承2之间形成油膜以减小滑动摩擦力,在轴承2的两端各有一个O型密封圈3,在轴芯1的顶部安装一个卡环4,风扇工作时扇叶对气体做功,扇叶在气体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轮毂5带动轴芯1向下移动,这时轴芯1下端的O型密封圈3被拉下脱离轴承2下端面,形成间隙,且该润滑油6处于密闭的空间内无法流动,使现有烹饪器具存在以下问题:润滑油在密闭空间内长期高温运转容易炭化,炭化的润滑油容易卡死轴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能够消除风扇在运行中出现的间隙,并使润滑油在轴芯与轴承之间循环流动。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发热器件以及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的轴芯以及设于所述轴芯和支架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轴芯之间有润滑间隙,所述支架和/或所述轴承上设置有回流孔,所述支架与所述轴承的下端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润滑间隙和回流孔构成润滑油的循环通路。

可选的,所述轴芯的外壁和/或所述轴承的内壁设有斜槽。

可选的,所述斜槽呈螺纹状;或者,所述斜槽沿所述轴芯的外壁和/或所述轴承的内壁圆周方向并排排列。

可选的,所述斜槽的升角方向与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斜槽的槽深为0.1~0.8mm,所述斜槽的高度不小于所述轴承高度的1/2。

可选的,所述回流孔为上部孔径大下部孔径小的渐变式通孔。

可选的,所述回流孔为台阶状。

可选的,所述轴芯的上端固定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所述轴承相对的一面设有成扇叶状分布的斜筋;或者所述轴芯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和卡环,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润滑间隙和所述回流孔的缺口。

可选的,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挡油盖,所述挡油盖下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泄漏的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本体相连的固定部,所述轴芯和轴承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储油腔、润滑间隙和回流孔构成的润滑油的循环通路使润滑油能够在支架内进行循环流动,解决了现有烹饪器具散热风扇的润滑油泄露的问题,同时,润滑油的循环流动,能够使轴承和轴芯之间保持充分的润滑,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使风扇具有较长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润滑油的循环流动可以有利于轴承和轴芯之间因摩擦产生的金属颗粒排出,降低轴承摩擦系数,并有利于滑动轴承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加剧轴承磨损;流动的润滑油避免轴承和轴芯之间杂质的存在,使风扇具有较低的噪音。

3、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上的挡油盖,能有效的降低润滑油被甩出造成的泄露,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轴承内部对轴承造成损伤。

4、本实用新型中轴芯的外壁和/或所述轴承的内壁设有斜槽,有利于润滑油实现从下至上的流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槽呈螺纹状;或者,所述斜槽沿所述轴芯的外壁和/或所述轴承的内壁圆周方向并排排列,能够加速润滑油从下至上的流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槽的升角方向与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有利于润滑油从下至上的流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流孔为上部孔径大下部孔径小的渐变式通孔,有利于润滑油的循环流动,避免发生由于润滑油堆积形成的堵塞。

8、本实用新型中轴芯的上端固定有卡环,卡环与轴承相对的一面设有成扇叶状分布的斜筋;或者轴芯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和卡环,密封圈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润滑间隙和所述回流孔的缺口,使轴芯的上端形成空缺,有利于加快润滑油的循环。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本体相连的固定部,所述轴芯和轴承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一侧,有利于润滑油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发热器件以及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支架7、安装在所述支架7内的轴芯1以及设于所述轴芯1和支架之间的轴承2,所述支架7包括与所述本体相连的固定部,所述轴芯1和轴承2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一侧,所述轴承2与所述轴芯1之间有润滑间隙8,所述支架7和/或所述轴承2上设置有回流孔9,所述回流孔9为上部孔径大下部孔径小的渐变式通孔,优选地,所述回流孔9为台阶状,所述支架7的底部设置有挡油盖10,所述挡油盖10下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泄漏的密封圈,挡油盖10与所述轴承2的下端之间形成储油腔11,所述储油腔11、润滑间隙8和回流孔9构成润滑油的循环通路。

风扇工作时,在轴承2和轴芯1之间存在润滑间隙8,润滑间隙8内充满油膜,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热,润滑间隙8内部的空气和润滑油被加热,使润滑油软化更容易流动,随着润滑油体积膨胀,在轴承2和轴芯1的旋转带动下润滑油向轴承2上端面流动,这时在轴承2和轴芯1摩擦面之间形成负压,位于轴承2底部的润滑油被吸入润滑间隙8内,轴承2底部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沿润滑间隙8向轴承2的上端面流动并溢出流入到回流孔9中,从回流孔9流下的润滑油流入到储油腔11中,从储油腔11经过轴芯1再次吸入润滑间隙8,从而形成润滑油的循环过程。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轴芯1的外壁设有斜槽12,所述斜槽12呈螺纹状,所述斜槽12的升角方向与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斜槽的槽深为0.1~0.8mm,所述斜槽的高度不小于所述轴承高度的1/2,在本实施例中,斜槽12也可以设置在轴承2的内壁上。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斜槽12沿所述轴芯1的外壁和/或所述轴承2的内壁圆周方向并排排列。

实施例4:

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轴芯1的上端固定有卡环4,卡环4上设有缺口,卡环4与所述轴承2相对的一面设有成扇叶状分布的斜筋13。

卡环4上的斜筋13与轴承2的上端面形成空缺,空缺能加快润滑油的循环,结构简单,使现有结构的卡环+O型密封圈的组成减小到现在的1个零件,并且这种斜筋13的存在还有利于加快润滑油循环作用,这是由于卡环4安装在轴芯1上随扇叶一起转动,卡环4上斜筋13成离心风扇扇叶状分布,会对回流的润滑油施加一个向外的离心力,加速润滑油的向外流动。与此同时,还可以推动局部空气流动,带走轴承2因滑动摩擦产生的热量,有利于轴承散热。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轴芯1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3和卡环4,所述密封圈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润滑间隙8和所述回流孔9的缺口14,缺口14能加快润滑油的循环。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