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沉淀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2557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沉淀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领域施工现场污水或浑浊泥浆等需要经过沉淀后方能进行排放的沉淀装置。

技术背景

施工现场因施工需求会产生浑浊污水或泥浆,为满足环保要求污水与浊水不能直接进行排放,必须经过沉淀后方能排放。传统的方式一般有修筑永久性沉淀池或许临时开挖简易沉淀池用于污水沉淀。但永久性沉淀修筑工期较长,且修筑成本高,且不能重复利用。开挖简易沉淀池需要临时占用土地,且在施工完后必须对原土地进行回填。在施工场地狭窄的项目可行性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施工狭窄场地使用且能重复使用从而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的移动沉淀池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沉淀池装置,底座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挂钩,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的底座的上设有一个沉淀池,沉淀池的上方一端设有进水阀,另一端设有出水阀,所述的沉淀池的下方设有泄水阀。

所述的沉淀池内部由至少一块隔板隔成至少二个沉淀单元,所述的隔板的上方设有溢流口,所述的进水阀设在所述的沉淀池的第一个沉淀单元的上方,所述的出水阀设在最后一个所述的沉淀单元的上方。

沉淀池的上端设有吊耳。

沉淀池由沉淀池骨架及设在沉淀池骨架上的沉淀池壁组成。

隔板上的溢流口设有隔板的端部,沉淀池内相邻的隔板上的溢流口交错设置。

连接杆通过连接栓与挂钩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移动沉淀池装置,沉淀池可重复运用于不同施工区域。可用吊车或其他起重设备吊装至普通运输车上运送,也可以用专用运输车自行装运。

沉渣清理在泄水后可通过人工清理,也可以冲洗形式通过泄水阀进行排放。

根据沉淀要求可拼装或删减沉淀池个数。

可通过控制出水阀门大小控制排水量。

本伸移动沉淀池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可移动可重复使用,从而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2)可根据水质要求拼装或删减沉淀池个数;(3)该装置占地面积小,可避免因场施工场地狭窄无法开挖临时沉淀池的弊端;(4)该装置可通过调节出水阀门控制出水量,防止污水溢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在施工狭窄场地使用且能重复使用从而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的移动沉淀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沉淀池立面示意图。

图2为移动沉淀池侧面示意图。

图3为底座平面示意图。

图4为沉淀池平面示意图。

图5为沉淀池A-A剖面示意图。

图6为沉淀池B-B剖面示意图。

图7为沉淀池C-C剖面示意图。

图中1-挂钩;2-连接栓;3-连接杆;4-泄水阀;5-沉淀池骨架;6-进水阀;7-吊耳;8-行走轮;9-出水阀;10-沉淀池壁;11-底座;12-隔板;13-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和图3,底座11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连接有挂钩1,底座1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8,底座11的上设有一个沉淀池,沉淀池内部由至少一块隔板12隔成至少二个沉淀单元,隔板12的上方设有溢流口13,沉淀池的第一个沉淀单元的上方设有进水阀6,最后一个沉淀单元设有出水阀9,沉淀池的下方设有泄水阀4。

进一步地,沉淀池的上端设有吊耳7。

具体地,沉淀池由沉淀池骨架5及设在沉淀池骨架5上的沉淀池壁10组成。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优选地,隔板12上的溢流口13设有隔板12的端部,沉淀池内相邻的隔板12上的溢流口13交错设置。通过增减隔板12来增减沉淀单元的个数。相邻的隔板12上的溢流口13交错设置,能提高沉淀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杆3通过连接栓2与挂钩1连接。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利用吊装设备将与吊耳7连接该装置吊装至运输车上或许底座上运至现场。也可以用专用运输车自行装运。

将水泵与进水阀6进行连接后。原水经过沉淀池自然沉淀后通过出水阀9排出。

当沉淀池需要清渣的时候,可采用人工清理,或许用水冲洗,通过泄水阀4进行排放。

当无吊装设备时通过连接杆3和挂钩1与汽车进行连接。将该装置运送到指定地点。

根据现场水量大小可通过调节出水阀9进行出水量的调节。

根据沉淀要求可拼装或删减沉淀池个数。

沉淀池可重复运用于不同施工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