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7056发布日期:2018-06-08 21:0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液压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驱动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液压挖掘机等具有执行机构的作业机械的液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技术:在具有液压泵、对从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进行蓄存的蓄压器(accumulator)、和通过来自液压泵及/或蓄压器的液压油而工作的执行机构的作业机械中,在执行机构的驱动所需的动力小的情况下,将液压泵所排出的液压油的一部分蓄存到蓄压器,在执行机构的驱动所需的动力大的情况下,将蓄存于蓄压器的液压油向执行机构供给,由此降低液压泵的损失。

例如,在具备液压装置的除雪车辆中,具有如下除雪车辆:即使在为了抑制行驶速度而降低了发动机转速的情况下,也会为了加快液压缸(执行机构)的驱动速度而通过蓄存于蓄压器的液压油来驱动液压缸(执行机构),在蓄压器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液压泵卸荷(unload)来抑制不需要的液压泵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为了提高蓄压器的运转效率而具有如下技术:具有蓄存液压泵的排出油的蓄压器,将来自蓄压器的液压油输送到与发动机同轴连结的专用泵马达的吸入侧,来驱动液压缸(执行机构)。通过这样构成,在发动机的负荷低时将液压油蓄存到蓄压器,在发动机的负荷高时将液压油从蓄压器放出来进行辅助,由此能够谋求发动机负荷的均衡化,并且能够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252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757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即使在一边提高行驶速度一边使液压缸工作的情况下,也会将液压泵所排出的液压油暂时蓄存到蓄压器。因此,会产生用于对蓄压器进行充油(charge)的多余压力损失、因蓄压器的漏油(leak)导致的能量损失等。因此,在一边提高行驶速度一边使液压缸工作的情况下,担心与将液压油从液压泵直接供给到液压缸的结构相比效率会降低。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由于将专用泵马达与发动机同轴连结,所以拖曳损失会增加。另外,由于蓄存于蓄压器的液压油必须经过专用泵马达而放出,所以会产生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的损失,因此担心无法有效利用蓄存于蓄压器的液压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事由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利用蓄存于蓄压器的液压油来谋求大幅提高作为作业机械整体的效率的液压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例如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含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若列举其一例,则为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具有:第1液压泵;第1液压执行机构,其从上述第1液压泵接受液压油的供给而驱动;第1管路,其将来自上述第1液压泵的液压油向上述第1液压执行机构供给;第1泵流量调整装置,其设置在上述第1管路上,并对从上述第1液压泵流向上述第1液压执行机构的液压油的流动进行调整;第1蓄压装置,其对从上述第1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进行蓄存;以及第1蓄压流量调整装置,其对从上述第1液压泵流向上述第1蓄压装置的液压油的流动进行调整,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蓄压流量供给装置,该第1蓄压流量供给装置将蓄存于上述第1蓄压装置的液压油经由与上述第1管路不同的第2管路向上述第1液压执行机构供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从液压泵经由阀直接向液压缸供给液压油的一个回路、和将蓄存于蓄压器的液压油经由其他阀向液压缸供给的其他回路,能够根据动作从效率高的回路向液压缸供给液压油,因此能够谋求大幅提高作为作业机械整体的效率,从而明显降低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回路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概要的概念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按作业机械的每种动作形态表示各执行机构与液压泵及蓄压器的连接关系的表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回路中的有关动臂的详细情况的液压回路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与杆操作量对应的液压泵和蓄压器的液压油的流量的特性的特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复合动作时的液压泵和蓄压器的输出特性的特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回路的概念图。

图8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概要的概念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中按作业机械的每种动作形态表示各执行机构与液压泵及蓄压器的连接关系的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回路的概念图。具体地说,示出了搭载在作为作业机械的液压挖掘机上的液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具有:与发动机3机械连结且通过发动机3的动力而驱动的第1液压泵1和第2液压泵2;通过各个液压泵1、2所排出的液压油而驱动的作为执行机构的动臂缸4、斗杆缸5、铲斗缸6和旋转马达7;以及对第1液压泵及第2液压泵2的液压油进行蓄存的第1蓄压器14。此外,发动机3具有发动机控制单元3a,发动机控制单元3a接收来自后述的控制装置的指令并调整发动机转速。

第1液压泵1及第2液压泵2与各执行机构分别通过管路而连接。在将第1液压泵1与作为第1液压执行机构的动臂缸4连接的作为第1管路的管路51上,设有对从第1液压泵1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1泵流量调整装置的第1液压泵1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8,在将第2液压泵2与动臂缸4连接的作为第6管路的管路56上,设有对从第2液压泵2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3泵流量调整装置的第2液压泵2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9。

同样地,在将第1液压泵1与斗杆缸5连接的作为第3管路的管路53上,设有对从第1液压泵1向斗杆缸5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2泵流量调整装置的第1液压泵1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10,在将第2液压泵2与斗杆缸5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2液压泵2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11。

另外,在将第1液压泵1与铲斗缸6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1液压泵1向铲斗缸6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1液压泵1和铲斗缸6用的流量控制阀12,在将第2液压泵2与旋转马达7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2液压泵2向旋转马达7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2液压泵2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13。

上述的各流量控制阀8~13是在处于中立位置时将来自各液压泵的液压油向油箱排出的中间旁通型的控制阀。另外,在从第1液压泵1经由上述各流量控制阀而排出到油箱中的液压油所流动的管路上,设有将液压油向油箱的流入截断的作为泵流量截流装置的第1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5,同样地,在从第2液压泵2经由上述各流量控制阀而排出到油箱中的液压油所流动的管路上,设有第2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6。

第1液压泵1及第2液压泵2与第1蓄压器14分别通过管路而连接。在将第1液压泵1与第1蓄压器14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1液压泵1向第1蓄压器1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1蓄压流量调整装置的第1液压泵1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6,在将第2液压泵2与第1蓄压器14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2液压泵2向第1蓄压器1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3蓄压流量调整装置的第2液压泵2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8。

另外,第1蓄压器14与各执行机构分别通过管路而连接。在将第1蓄压器14与动臂缸4连接的作为第2管路的管路52上,设有对从第1蓄压器14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1蓄压流量供给装置的第1蓄压器14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20,在将第1蓄压器14与斗杆缸5连接的作为第4管路的管路54上,设有对从第1蓄压器14向斗杆缸5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2蓄压流量供给装置的第1蓄压器14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22。

同样地,在将第1蓄压器14与铲斗缸6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1蓄压器14向铲斗缸6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1蓄压器14和铲斗缸6用的流量控制阀24,在将第1蓄压器14与旋转马达7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1蓄压器14向旋转马达7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1蓄压器14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26。

另外,在供液压油从第1蓄压器14排出的管路上,设有检测第1蓄压器14的压力的第1压力检测器28。上述的各控制阀8~13、16、18、20、22、24、26、35、36通过来自后述的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而被驱动,通过内部的阀柱的位置变化来控制流量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对于各执行机构,在被从第1液压泵1供给液压油的管路上、被从第2液压泵2供给液压油的管路上、和被从第1蓄压器14供给液压油的管路上,分别配置有各流量控制阀。

接下来,使用图2对控制各流量控制阀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概要的概念图。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34具有输入部38、运算部39、控制特性存储部40和输出部41。

在输入部38中,输入杆操作量检测装置(该杆操作量检测装置对指示对应的执行机构的动作的多个操作装置(图4中仅图示出动臂操作装置37)各自的杆操作量进行检测)、即作为第1操作量检测装置的动臂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0、作为第2操作量检测装置的斗杆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1、铲斗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2、旋转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3所检测到的各杆操作的操作量信号。另外,输入第1压力检测器28所检测到的第1蓄压器14的压力信号。

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0~33是对操作装置各自的杆操作的操作量进行检测的装置,实际上设有电气杆的电信号检测装置、在液压先导方式的情况下设有压力检测装置。这些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电信号被输入到输入部38。输入部38将这些电信号转换成物理性的操作量、压力值。转换后的信号值被发送到运算部39。

运算部39及控制特性存储部40如后述那样,基于输入的操作量信号来判别作业机械所进行的动作(例如,旋转单独动作、挖掘动作等),对判别出的每个动作确定最佳的液压系统。然后将成为所确定出的液压系统这样的控制信号从输出部41向各设备输出。在此,最佳的液压系统通过以下方式构成:以使由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第1蓄压器14各自供给液压油的执行机构为根据动作而预先设定的执行机构的方式,来控制各种流量控制阀。

输出部41输出用于控制各种流量控制阀8~13、16、18、20、22、24、26、35、36的控制阀指令108~113、116、118、120、122、124、126、135、136。而且为了调整发动机转速,向发动机3的发动机控制单元3a输出发动机转速指令103。

接下来,使用图3说明运算部39及控制特性存储部40如何驱动各种流量控制阀。图3是在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按作业机械的每个动作形态来表示各执行机构与液压泵及蓄压器的连接关系的表图。

图3所示的信息被保存在控制特性存储部40中。运算部39根据所输入的操作量来判断作业机械的动作,并基于来自控制特性存储部40的信息来确定液压系统。

如图3所示,作为作业机械的动作,设定有动臂单独动作、斗杆单独动作、铲斗单独动作及旋转单独动作、挖掘动作、旋转动臂抬升动作、旋转动臂返回动作。挖掘动作是动臂、斗杆、铲斗的三者复合动作,旋转动臂抬升动作是旋转、动臂的二者复合动作。另外,旋转动臂返回动作是除了旋转和动臂以外、为了使前作业机的姿势成为初始姿势而加入了斗杆和铲斗的动作的四者复合动作。图3示出了在这些各动作时由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第1蓄压器14各自供给液压油的执行机构。

例如,示出了在动臂单独动作时,从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第1蓄压器14分别向动臂缸4(以下存在省略地记为BM的情况)供给液压油的情况。另外,记载在BM旁边的数字表示与杆操作量相应的连接顺序。在动臂单独动作时,首先,记为1的第1蓄压器与动臂缸4连接,随着操作量的增加,记为2的第1液压泵1与动臂缸4连接,在操作量进一步增加时第2液压泵2与动臂缸4连接。

接下来,关于与杆操作量相应地改变连接的控制,以动臂单独动作为例并使用图4及图5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回路中的关于动臂的详细情况的液压回路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与杆操作量对应的液压泵和蓄压器的液压油的流量的特性的特性图。在图4及图5中,附图标记与图1至图3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要素是相同部分,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第1液压泵1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8、第2液压泵2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9是三位中立全开(open center)的方向控制阀,在两端具有接受来自控制装置34的电磁指令的操作端部8a、8b、9a、9b。第1液压泵1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8、第2液压泵2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9根据从控制装置34向其操作端部的电磁指令,来切换阀柱位置,将来自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的液压油向动臂缸4供给,从而驱动动臂。

第1液压泵1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6、第2液压泵2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8、第1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5、第2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6是双位控制阀,在一端侧具有弹簧,在另一端侧具有接受来自控制装置34的电磁指令的操作端部。根据来自控制装置34的指令信号,各个控制阀能够切换控制到任意位置。

另外,第1蓄压器14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20是三位方向控制阀,在两端具有接受来自控制装置34的电磁指令的操作端部20a、20b。第1蓄压器14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20根据从控制装置34向其操作端部的电磁指令,来切换阀柱位置,将来自第1蓄压器14的液压油向动臂缸4供给,从而驱动动臂。

第1液压泵1和第2液压泵2通过发动机3而被旋转驱动,是将与转速和容积之积成正比例的工作油流量排出的可变容量型,分别具有作为泵流量调整装置的调节器1a、2a。调节器1a、2a根据来自控制装置34的指令信号而被驱动,并控制各液压泵的倾转角(容量)。另外,设于发动机3的发动机控制单元3a接收来自控制装置34的指令来控制发动机转速。由此,控制各液压泵的排出流量。

控制装置34输出上述的各指令信号。另外,控制装置34输入动臂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0所检测到的动臂操作装置37的杆操作量的信号,并从第1压力检测器28输入作为第1蓄压器14的压力的ACC1压的信号。

接下来使用图5对动作进行说明。图5示出了根据杆操作量以怎样的顺序向动臂缸4供给液压油。在图5中,横轴表示杆操作量,纵轴分别表示(a)动臂缸流量、(b)第1蓄压器流量、(c)第1液压泵流量、(d)第2液压泵流量、(e)发动机转速。另外,杆操作量从左侧朝向右侧增加,L2大于L1,L3大于L2,L4大于L3。

由于动臂操作装置37的杆操作量增加,如(a)所示动臂缸流量(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增加。这通过以下而实现,若杆操作量成为L1以上,则使第1蓄压器流量(从蓄压器14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开始增加,若杆操作量成为L3以上,则使第1液压泵流量(从第1液压泵1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开始增加,若杆操作量成为L4以上,则使第2液压泵流量(从第2液压泵2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开始增加。

(e)所示的发动机转速在杆操作量小的区域(小于L2)中,控制为低转速,并控制成在杆操作量为L2以上时开始增加、在L3时成为规定的高转速。像这样,在仅从第1蓄压器14供给液压油的杆操作量域(小于L3)中,通过降低发动机转速或停止,能够进一步降低油耗。

具体地说,在图4所示的液压回路中,为了使第1蓄压器流量增加,控制装置34对第1蓄压器14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20的操作端部20a输出电磁指令,切换阀柱位置,将来自第1蓄压器14的液压油向动臂缸4供给。

而且,当杆操作量增加而成为L3以上时,控制装置43对调节器1a输出指令信号,使第1液压泵1的倾转角增加而使流量增加,并且对第1液压泵1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8的操作端部8a输出电磁指令,切换阀柱位置,将来自第1液压泵1的液压油向动臂缸4供给。

然后,当杆操作量成为L4以上时,控制装置43对调节器2a输出指令信号,使第2液压泵2的倾转角增加而使流量增加,并且对第2液压泵2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9的操作端部9a输出电磁指令,切换阀柱位置,将来自第2液压泵2的液压油向动臂缸4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操作量小的区域中,仅第1蓄压器流量向动臂缸4供给,因此能够抑制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的输出来谋求油耗的降低。另外,随着杆操作量变大,从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供给液压油,因此在动臂缸4中需要大流量时直接从液压泵供给液压油。由此,能够抑制用于将液压油从液压泵暂时蓄存到蓄压器的能量损失,能够更高效地供给液压油。此外,在这样的大流量区域中,也能够通过采取使第1蓄压器流量减少或成为0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效率。

另外,在图4所示的液压回路中,在第1蓄压器14的压力降低了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4在第1液压泵1正在供给液压油的情况下,对第1液压泵1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6的操作端部输出电磁指令而使流量控制阀16进行开动作,并对第1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5的操作端部输出电磁指令而使第1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5进行闭动作。另外,在第2液压泵2正在供给液压油的情况下,对第2液压泵2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8的操作端部输出电磁指令而使流量控制阀18进行开动作,并对第2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6的操作端部输出电磁指令而使第2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6进行闭动作。由此,能够将第1液压泵1或第2液压泵2的液压油向第1蓄压器14输送并充油(蓄压)。第1蓄压器14的状态能够通过第1压力检测器28的信号进行判断。

以上,对动臂单独动作中的与杆操作量相应的液压泵或蓄压器的连接变更控制进行了说明。该控制在斗杆、铲斗、旋转的各单独动作中也同样地执行。该情况下,各杆操作量通过斗杆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1、铲斗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2、旋转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3等进行检测。

在斗杆单独动作的情况下,如图3及图4所示,控制装置34为了从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第1蓄压器14各自向斗杆缸5供给液压油,而对第1液压泵1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10、第2液压泵2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11、第1蓄压器14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22分别进行控制。

另外,在铲斗单独动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4为了从第1液压泵1向铲斗缸6供给液压油而对第1液压泵1和铲斗缸6用的流量控制阀12进行控制,为了从第1蓄压器14向斗杆缸5供给液压油而对第1蓄压器14和铲斗缸6用的流量控制阀24进行控制。

同样地,在旋转单独动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4为了从第2液压泵2向旋转马达7供给液压油而对第2液压泵2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13进行控制,为了从第1蓄压器14向旋转马达7供给液压油而对第1蓄压器14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26进行控制。

而且,在铲斗单独动作、旋转单独动作的情况下,由于驱动所需的液压油的流量小,所以有来自一方的液压泵的供给就足够。因此,能够从第1液压泵1及第2液压泵2中的一方经由第1液压泵1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6或第2液压泵2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18对第1蓄压器14进行充油(蓄压)。另外,在充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4使第1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5、第2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6驱动,控制成防止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的液压油流入到油箱,而流入到第1蓄压器14。

接下来,使用图6对图3所示的挖掘、旋转动臂抬升、旋转动臂返回这样的复合动作的情况下的液压泵和蓄压器的输出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复合动作时的液压泵和蓄压器的输出特性的特性图。在此,“输出”是以压力与流量之积求出的。

在控制装置34中,预先设定了在复合动作时从哪个液压泵或蓄压器向哪个执行机构供给液压油。例如,在挖掘动作这样的动臂、斗杆、铲斗的三者复合动作中,分配成从第1液压泵1向铲斗缸6供给液压油,从第2液压泵2向斗杆缸5供给液压油,从第1蓄压器14向动臂缸4供给液压油。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降低从一个液压泵向多个执行机构进行供给这样的分流损失,能够降低油耗。此外,复合动作根据由动臂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0、斗杆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1、铲斗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2、旋转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3等检测到的各杆操作量信号进行判断。

图6示意地示出液压挖掘机的挖掘装载动作时的输出特性。作为状况,示出了液压挖掘机挖掘土或砂石并将砂土装载到在液压挖掘机附近待机的自卸卡车的作业中,进行这样的动作时的各输出。在图6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分别表示(a)第1液压泵输出、(b)第2液压泵输出、(c)第1蓄压器输出。另外,时刻t1表示开始挖掘的时刻,时刻t2表示挖掘结束而开始装载的时刻。时刻t3表示开始旋转动臂抬升的时刻,时刻t4表示旋转动臂抬升结束而开始卸载的时刻。另外,时刻t5表示开始旋转动臂下降的时刻,时刻t6表示旋转动臂下降结束的时刻。

在从时刻t1到t2的挖掘作业中,对于铲斗缸6、斗杆缸5、动臂缸4,分别从第1液压泵1、第2液压泵2、第1蓄压器供给液压油。

在从时刻t2开始的装载的铲斗单独动作中,从第1液压泵1对铲斗缸6供给液压油,但无需从第2液压泵2向哪处进行供给。因此在进行着这样的动作时且第1压力检测器28检测到的第1蓄压器14的压力低的情况下,如(b)的斜线部所示,能从第2液压泵2对第1蓄压器14供给液压油而充油。

在从时刻t3开始的旋转动臂抬升动作中,从第1液压泵1和第1蓄压器14对动臂缸4供给液压油,从第2液压泵2对旋转马达7供给液压油。

在从时刻t4开始的卸载的铲斗单独动作中,与装载时的铲斗单独动作同样地从第1液压泵1对铲斗缸6供给液压油,第2液压泵2根据需要对第1蓄压器14供给液压油。

在从时刻t5开始的旋转动臂下降动作中,从第1液压泵1对铲斗缸6、动臂缸4供给液压油,从第2液压泵2对旋转马达7供给液压油,从第1蓄压器14对斗杆缸5供给液压油。

在上述的复合动作中,若着眼于动臂缸4、斗杆缸5、动臂杆操作量和斗杆杆操作量,则控制装置34根据动臂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0和斗杆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1所检测到的操作量中的至少某一方的操作量,来控制第1液压泵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8、第1蓄压器14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20、以及第1液压泵1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10、第1蓄压器14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22中的至少某一个。

通过像这样使液压泵及蓄压器各自相对于各执行机构分担连接目标,能够降低从一个液压泵向多个执行机构进行供给这样的分流损失,因此能够降低油耗。

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能够根据杆操作量和/或动作来判断是从蓄压器向执行机构供给液压油,还是从液压泵直接经由控制阀向执行机构供给液压油,并通过最佳地控制液压泵流量、蓄压器流量来谋求大幅的油耗降低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具有从液压泵经由阀将液压油直接向液压缸供给的一个回路、和将蓄存于蓄压器的液压油经由其他阀向液压缸供给的其他回路,能够根据动作从效率高的回路向液压缸供给液压油,因此能够谋求大幅提高作为作业机械整体的效率,从而明显降低油耗。

【实施例2】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液压回路的概念图,图8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概要的概念图,图9是在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中按作业机械的每个动作形态表示各执行机构与液压泵及蓄压器的连接关系的表图。在图7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图1至图6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要素是相同部分,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追加了第2蓄压器15,与之相随地,也追加了针对各执行机构的控制阀等。具体地说,第1液压泵1及第2液压泵2与第2蓄压器15分别通过管路而连接。在将第1液压泵1和第2蓄压器15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1液压泵1向第2蓄压器15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2蓄压流量调整装置的第1液压泵1和第2蓄压器15用的流量控制阀17,在将第2液压泵2和第2蓄压器15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2液压泵2向第2蓄压器15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4蓄压流量调整装置的第2液压泵2和第2蓄压器15用的流量控制阀19。

另外,第2蓄压器15和各执行机构分别通过管路而连接。在将第2蓄压器15和动臂缸4连接的作为第5管路的管路55上,设有对从第2蓄压器15向动臂缸4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作为第3蓄压流量供给装置的第2蓄压器15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21,在将第2蓄压器15和斗杆缸5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2蓄压器15向斗杆缸5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2蓄压器15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23。

同样地,在将第2蓄压器15和铲斗缸6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2蓄压器15向铲斗缸6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2蓄压器15和铲斗缸6用的流量控制阀25,在将第2蓄压器15和旋转马达7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对从第2蓄压器15向旋转马达7供给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第2蓄压器15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27。

另外,在供液压油从第2蓄压器15排出的管路上,设有检测第2蓄压器15的压力的第2压力检测器29。上述的各控制阀17、19、21、23、25、27根据来自控制装置34的指令信号而被驱动,通过内部的阀柱的位置变化来控制流量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1蓄压器14和第2蓄压器15的设定压为不同值,能够根据作业机械的动作从接近执行机构的液压油的压力的蓄压器供给液压油。由此,能够降低蓄压器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进一步谋求油耗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34在以下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对输入部38输入第2压力检测器29所检测到的作为第2蓄压器15的压力的ACC2压129的信号;对用于控制所追加的流量控制阀17、19、21、23、25、27的各控制指令进行运算,并从输出部41输出用于控制各流量控制阀的控制阀指令117、119、121、123、125、127。

接下来,使用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动作。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追加了第2蓄压器15,因此各动作时的液压泵和第1蓄压器的作用分担发生了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1蓄压器14的设定压为高压(HP),使第2蓄压器15的压力为中压(MP)。

像这样,由于使第1蓄压器14和第2蓄压器15的设定压为不同值,所以能够在动臂单独动作、旋转单独动作这样的高负荷动作的情况下,从第1蓄压器14供给液压油,在斗杆单独动作、铲斗单独动作这样的低负荷动作的情况下,从第2蓄压器15供给液压油。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蓄压器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压力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油耗。

在图9所示的铲斗单独动作、旋转单独动作的情况下,进行供给的液压泵可以是一个,因此另一方的液压泵能够根据需要用于对蓄压器进行充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蓄压器15的压力降低了的情况下,取入第2压力检测器29的信号,控制装置34在第1液压泵1正在供给液压油的情况下,对第1液压泵1和第2蓄压器15用的流量控制阀17的操作端部输出电磁指令而使流量控制阀17进行开动作。另外,在第2液压泵2正在供给液压油的情况下,对第2液压泵2和第2蓄压器15用的流量控制阀19的操作端部输出电磁指令而使流量控制阀19进行开动作。由此,能够将第1液压泵1或第2液压泵2的液压油向第2蓄压器15输送而进行充油(蓄压)。

另外,旋转动臂返回动作是除了旋转和动臂以外、为了使前作业机的姿势成为初始姿势还加入了斗杆和铲斗的动作的、四者复合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追加了第2蓄压器15,因此能够不从各个液压泵及蓄压器分流地向各个执行机构供给液压油。由此,能够降低从一个液压泵向多个执行机构供给液压油这样的分流损失,能够降低油耗。

像这样,通过设置两个蓄压器,能够根据作业机械的动作从压力接近的蓄压器向执行机构供给液压油。由此,能够降低蓄压器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压力损失,能够进一步谋求油耗降低。另外,能够降低从一个液压泵向多个执行机构进行供给这样的分流损失,因此能够降低油耗。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因从一个液压泵向多个执行机构供给液压油而产生的分流损失,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油耗。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以具备两个蓄压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两个,也可以增加到三个、四个。该情况下,通过使各蓄压器的设定压力为不同范围,能够选择执行机构与蓄压器的压力差小的蓄压器作为连接目标,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压力损失,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料效率性能。

附图标记说明

1:第1液压泵,2:第2液压泵,3:发动机,3a:发动机控制单元(原动机控制器),4:动臂缸(第1液压执行机构),5:斗杆缸(第2液压执行机构),6:铲斗缸,7:旋转马达,8:第1液压泵1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第1泵流量调整装置),9:第2液压泵2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第3泵流量调整装置),10:第1液压泵1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第2泵流量调整装置),11:第2液压泵2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12:第1液压泵1和铲斗缸6用的流量控制阀,13:第2液压泵2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14:第1蓄压器,15:第2蓄压器,16:第1液压泵1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第1蓄压流量调整装置),17:第1液压泵1和第2蓄压器15用的流量控制阀(第2蓄压流量调整装置),18:第2液压泵1和第1蓄压器14用的流量控制阀(第3蓄压流量调整装置),19:第2液压泵2和第2蓄压器15用的流量控制阀(第4蓄压流量调整装置),20:第1蓄压器14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第1蓄压流量供给装置),21:第2蓄压器15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第3蓄压流量供给装置),22:第1蓄压器14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第2蓄压流量供给装置),23:第2蓄压器15和斗杆缸5用的流量控制阀,24:第1蓄压器14和动臂缸4用的流量控制阀,25:第2蓄压器15和铲斗缸6用的流量控制阀,26:第1蓄压器14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27:第2蓄压器15和旋转马达7用的流量控制阀,28:第1压力检测器,29:第2压力检测器,30:动臂杆操作量检测装置(第1操作量检测装置),31:斗杆杆操作量检测装置(第2操作量检测装置),32:铲斗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3:旋转杆操作量检测装置,34:控制装置,35:第1泵流量截流控制阀(泵流量截流装置),36:第2泵流量截流控制阀,37:动臂操作装置,38:输入部,39:运算部,40:控制特性存储部,41:输出部,51:管路(第1管路),52:管路(第2管路),53:管路(第3管路),54:管路(第4管路),55:管路(第5管路),56:管路(第6管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