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549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



背景技术:

污水泵主要用于输送①带有废弃购物袋、卫生巾、破袜烂线的生活污水;②带有各种毛发、残草、竹木签的养殖排泄物;③带有贝壳、小石子的鱼塘淤泥;④带有细铁丝、泡沫块、树枝树叶的城市污水排污。由于被输送的介质中含有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故该种泵流道易于堵塞,泵一旦被堵塞会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电机,从而造成排污不畅,给城市生活和环保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抗堵性和可靠性是污水泵优劣的重要因素。一般在污水泵上设置撕裂机构,能够把纤维物质撕裂、切断,然后顺利排放,而无需在泵上加滤网。

现有的污水泵通过切割介质实现污水输送的,可以解决污水抽排的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调节刀片与刀片的间距,达到能将条状介质和线状介质切割的同时,但刀片会对沙粒进行无谓的切割,对刀片造成至命的磨损,降低刀片的切割效果,无效功率过高,维修次数多,在停机时,管道里的污水回流,介质会因为叶轮的流道窄造成堵轮、堵刀口,二次起动死机的机率会大大增高。

另外,现有粪罐车采用的是真空泵,利用真空自吸污水,由于污水或粪水里含有大量的沼气,在真空状态下会大量释放出来,形成泡沫进入真空泵,造成真空泵受损,维修成本高,周期长,使得粪罐车的抽粪泵呈半瘫痪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用以解决在不同条件下抽排泥沙、小石夹沙泥、各种养殖粪便不能在通过率和切割效果上同时完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包括电机主体、蜗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所述电机主体通过一电机轴与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叶轮连接,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前壁、叶轮后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叶轮前壁和所述叶轮后壁之间的叶片,所述叶轮前壁设置有主进水口;所述叶片的首端在所述叶轮后壁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延伸,所述叶片的末端与所述主进水口融合一体;随着所述叶片向所述主进水口靠近,所述叶轮后壁向所述主进水口抬升靠近。

进一步的,随着所述叶片向所述主进水口靠近,所述叶轮前壁上的主进水口形成一具有倾斜内壁的圆台状的通孔,使得所述叶轮的流道区具有均匀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包括一主叶片,所述主叶片的首端从所述叶轮后壁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延伸,所述主叶片的末端与所述主进水口融合一体;在所述叶轮后壁和所述叶轮前壁之间形成流道区。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包括两个主叶片,所述两个主叶片在所述叶轮前壁上均匀分布形成两个流道区,两个所述主叶片的首端分别从所述叶轮后壁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延伸,两个所述主叶片的末端相互盘绕与所述主进水口融合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包括正叶片和至少一副叶片,所述正叶片和所述副叶片在所述叶轮前壁上均匀分布,在所述叶轮前壁和所述叶片后壁之间形成流道区和限流区,所述正叶片和所述副叶片的首端分别从所述叶轮后壁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延伸,所述正叶片和所述副叶片盘绕180度之后与所述主进水口融合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后壁上开设有螺纹接口,通过所述螺纹接口与所述电机轴末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前壁和所述叶轮后壁对应所述限流区的边缘设置有若干防卡齿。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不设置副叶片以同样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只有正叶片,没有副叶片,没有限流区,缺点是流量不稳定,会出现低扬程过载,或者,满足低扬程会出现高扬程流量不足的情况,使用两片正叶片作相同盘绕时,会影响介质的通过,优选方案里正叶片、副叶片两片叶片,对介质的通过能力强。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的上部连接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蜗壳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向所述蜗壳内注入清水的辅助进水口,所述辅助进水口通过一单向止回阀与外部水管连接。

辅助进水口可以设置在蜗壳的任意一个地方,转助进水口越靠近叶轮外圆效果越好,主要是靠叶轮的运转带动进水,靠辅助进水带出蜗壳里的空气。

其中,辅助进水口位于叶轮的外圆内相应的蜗壳上,当污水浓度过高时,利用清水水源向蜗壳内注水,使得叶轮与蜗壳之间有水流动,减少介质对叶轮与蜗壳之间的挤压摩擦力,从而满足叶轮在蜗壳里的运行条件,在辅助进水口设有止回阀,当叶轮里有空气不能产生压力时,辅助进水口向蜗壳内进水,在蜗壳里产生水流带出空气,蜗壳里中水就会迅速生成压力,压力达到工作要求后,辅助进水口里设置的止回阀,阻止污水进入外部水管。当蜗壳里的压力小于辅助进水口里的水压时,水管里的水流进蜗壳,使叶轮正常工作,当蜗壳里的压力高于辅助进水口里的水压时,在止回阀的作用下,辅助进水口停止进水。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前端对应所述主进水口位置通过一组挡板安装块固定设置有进水挡板,所述进水挡板位于所述主进水口的其中一直径上。本发明的污水泵不怕条状和片状的介质,只怕过大和过长的木棒介质进入叶轮形成堵塞,在主进水口设置一个垂直于主进水口的档板,把主进水口一分为二,用来当介质大于一半口径时,阻止介质进入主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前端对应所述主进水口设置有一凹形环,所述主进水口和所述凹形环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蜗壳前端,所示过滤网与所述主进水口的轴线相交,形成水流弯道。

在主进水口设置弯道拦截和网状拦裁,拦截特点是网状主进水口大;弯道拦截,是在主进水口的底部设有一个凹形环,在凹形环的中间设主进水口,凹形环与主进水口的配合形成弯道,凹形环与主进水口的连接形成网络,组成一个没有阀门的底阀笼子,以潜水泵形式工作时,底阀笼子与泵体直接连接,或者立接作全开放主进水口,以干电机水泵工作时,可用管道进行连接,达到吸水程的工作要求,同时,把进水管道靠近蜗壳的地方设置弯管高于泵体,让蜗壳里的水不会从主进水口流出,与辅助主进水口注入的清水配合达到自吸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通过设置有螺旋状与主进水口融合一体的叶片,不用切割,污水中介质的通过率高达管径大小的百分之八十,通过木棒长度可达主进水口直径的1.5倍,无卡堵。另外,通过设置辅助主进水口,能够及时排除叶轮和蜗壳之间的气体,在不同条件下抽排泥沙、小石夹沙泥、各种养殖粪便等在通过率和切割效果同时得到完善,使得本发明的污水泵能够广泛应用于吸粪、排污、抽沙等多种场所,因为采用了单流道,叶轮的流道大且与主进水口一线贯通,没有任何流道死角,另外,不需要安装切割刀具,简化了污水泵的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的吸水程,可以在一定的场合替代真空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叶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叶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叶片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叶片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叶片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位本发明实施提供的辅助进水口作用区域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泵的叶轮防卡齿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电机主体,11-电机轴,12-蜗壳,13-叶轮,14-主进水口,15-出水口,151-切水口,16-辅助进水口,17-单向止回阀,18-进水挡板,19-挡板安装块,20-凹形环,21-过滤网;

131-叶片,132-叶轮前壁,133-叶轮后壁,134-螺纹接口,1311-主叶片,1312-副叶片,1313-流道区,1314-限流区,1315-防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包括电机主体10、蜗壳12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12内的叶轮13,所述电机主体10通过一电机轴11与设置在所述蜗壳12内的叶轮13连接,所述叶轮13包括叶轮前壁132、叶轮后壁133以及设置在所述叶轮前壁132和所述叶轮后壁133之间的叶片132,所述叶轮前壁132设置有主进水口14;所述叶片131的首端在所述叶轮后壁133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14延伸,所述叶片131的末端与所述主进水口14融合一体;随着所述叶片131向所述主进水口14靠近,所述叶轮后壁133向所述主进水口14抬升靠近。

如图3所示,随着所述叶片131向所述主进水口14靠近,所述叶轮前壁132上的主进水口14形成一具有倾斜内壁的圆台状的通孔,使得所述叶轮13的流道区具有均匀的高度。

如图4所示,所述叶片131包括一主叶片1311,所述主叶片1311的首端从所述叶轮后壁133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14延伸,所述主叶片1311的末端与所述主进水口14融合一体;在所述叶轮后壁133和所述叶轮前壁132之间形成流道区1313。

如图5所示,所述叶片131包括两个主叶片1311,所述两个主叶片1311在所述叶轮前壁132上均匀分布形成两个流道区1313,两个所述主叶片1311的首端分别从所述叶轮后壁133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14延伸,两个所述主叶片1311的末端相互盘绕与所述主进水口14融合一体;

如图6所示,所述叶片131包括正叶片1311和至少一副叶片1312,所述正叶片1311和所述副叶片1312在所述叶轮前壁132上均匀分布,在所述叶轮前壁132和所述叶片后壁133之间形成流道区1313和限流区1314,所述正叶片1311和所述副叶片1312的首端分别从所述叶轮后壁133边缘位置逐渐盘绕向所述主进水口14延伸,所述正叶片1311和所述副叶片1312盘绕180度之后与所述主进水口14融合一体。

其中,所述叶轮后壁133上开设有螺纹接口134,通过所述螺纹接口1314与所述电机轴11末端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叶轮前壁132和所述叶轮后壁133对应所述限流区1314的边缘设置有若干防卡齿1315。

安装叶轮13的电机轴11采用的是螺母连接,没有穿过整个叶轮13,在主进水口14没有电机轴11的尾端显露,条形介质没有缠绕对象,可在叶轮13的转动下,把条状介质卷成麻花状后再流出叶轮13,介质在通过切水口151时,容易卡在切水口151上,从而阻碍叶轮13正常运转,在叶轮13的限流区1314尾端设有防卡齿1315,防止介质在切水口151上堆积,同时,在叶轮13的叶轮前壁132外边缘上,以同样设置有防卡齿151,用来防止介质卡在叶轮13与蜗壳12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不设置副叶片以同样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只有正叶片,没有副叶片,没有限流区,缺点是流量不稳定,会出现低扬程过载,或者,满足低扬程会出现高扬程流量不足的情况,使用两片正叶片作相同盘绕时,会影响介质的通过,优选方案里正叶片、副叶片两片叶片,对介质的通过能力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蜗壳12的上部连接设置有出水口15,所述蜗壳12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向所述蜗壳12内注入清水的辅助进水口16,所述辅助进水口16通过一单向止回阀17与外部水管连接。辅助进水口16可以设置在蜗壳12的任意一个地方,转助进水口16越靠近叶轮13外圆效果越好,主要是靠叶轮13的运转带动进水,靠辅助进水带出蜗壳12里的空气。

其中,辅助进水口16位于叶轮13的外圆内相应的蜗壳12上,当污水浓度过高时,利用清水水源向蜗壳12内注水,使得叶轮13与蜗壳12之间有一股清水流动,减少介质对叶轮13与蜗壳12之间的挤压摩擦力,从而满足叶轮13在蜗壳12里的运行条件,在辅助进水口16设有止回阀17,当叶轮13里有空气不能产生压力时,辅助进水口16向蜗壳12内进水,在蜗壳12里产生水流带出空气,蜗壳12里中水就会迅速生成压力,压力达到工作要求后,辅助进水口16里设置的止回阀17,阻止污水进入外部水管。当蜗壳12里的压力小于辅助进水口16里的水压时,水管里的水流进蜗壳12,使叶轮13正常工作,当蜗壳12里的压力高于辅助进水口16里的水压时,在止回阀17的作用下,辅助进水口16停止进水。

如图7所示,辅助进水口16在切水口151对应的之外叶轮13与蜗壳12之间的区域为辅助进水口16的作用区域,对应图中阴影部分。

如图9所示,所述蜗壳12前端对应所述主进水口14的位置通过一组挡板安装块19固定设置有进水挡板18,所述进水挡板18位于所述主进水口14的其中一直径上。本发明的污水泵不怕条状和片状的介质,只怕过大和过长的木棒介质进入叶轮形成堵塞,在主进水口设置一个垂直于主进水口的档板,把主进水口一分为二,用来当介质大于一半口径时,阻止介质进入主进水口。

如图10所示,所述蜗壳12前端对应所述主进水口14设置有一凹形环20,所述主进水口14和所述凹形环20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设置在所述蜗壳12前端,所示过滤网21与所述主进水口14的轴线相交,形成水流弯道。

在主进水口设置弯道拦截和网状拦裁,拦截特点是网状主进水口大;弯道拦截,是在主进水口的底部设有一个凹形环,在凹形环的中间设主进水口,凹形环与主进水口的配合形成弯道,凹形环与主进水口的连接形成网络,组成一个没有阀门的底阀笼子,以潜水泵形式工作时,底阀笼子与泵体直接连接,或者立接作为全开放主进水口,以干电机水泵工作时,可用管道进行连接,达到吸水程的工作要求,同时,把进水管道靠近蜗壳的地方设置弯管高于泵体,让蜗壳里的水不会从主进水口流出,与辅助主进水口注入的清水配合达到自吸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全介质通过型污水泵,通过设置有螺旋状与主进水口融合一体的叶片,不用切割,污水中介质的通过率高达管径大小的百分之八十,通过木棒长度可达主进水口直径的1.5倍,无卡堵。另外,通过设置辅助主进水口,能够及时排除叶轮和蜗壳之间的气体,在不同条件下抽排泥沙、小石夹沙泥、各种养殖粪便等在通过率和切割效果同时得到完善,使得本发明的污水泵能够广泛应用于吸粪、排污、抽沙等多种场所,因为采用了单流道,叶轮的流道大且与主进水口一线贯通,没有任何流道死角,另外,不需要安装切割刀具,简化了污水泵的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的吸水程,可以在一定的场合替代真空泵。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